黑色城门

发布时间:2012-05-15 10:09:24

黑色城门

德国最古老的古罗马遗迹-特里尔黑城门

建于公元180年的特里尔的黑城门Porta Nigra(拉丁语),是特里尔这座莫泽尔河畔的秀丽小城在古罗马时代辉煌往夕的见证人。如今辉煌已成过往,曾经的雄健,不可一世,化作今日的寂静无求,屹立在喧嚣闹市之中。但当我们于它脚下仰望时,仍不可不发思古之幽情。

特里尔

沿童话般的莫泽尔河蜿蜒西南而行,两岸旧时的城堡错落在山林与葡萄园之间,其中的风骨可从朱自清散文《莱茵河》中窥见一斑。但莫泽尔河与莱茵河的宏伟烦嚣相比则如一小家碧玉,委婉恬静。几近德国与卢森堡边境,特里尔城静卧在一处河湾边。

听到特里尔的名字,人们马上会想到它是马克思的故乡。但这座小城除此之外的重要意义大概就无从得知了。如果我们问一位德国朋友关于特里尔他知道什么?那他一定会说特里尔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有不胜枚举的古罗马建筑;可能还会说在中世纪时,它的大主教是七个选帝侯之一等等。但它还是马克思的故乡,则几乎无人知晓。

特里尔在古罗马时被称为Augusta Treverorum意为在Treverer地上的奥古斯都城。此地气候温和,一直为许多贸易航线的交汇点,所以早在罗马时代以前,就对当时的移居者颇具吸引力。在阿尔特巴赫(Altbach,意为老溪)河谷逐渐发展起小村落。在罗马军队到来后,极大的发展了这个地区的潜能。他们在这村落旁建城,给它取名Augusta;在罗马人Claudius统治时,特里尔成了罗马的行省/殖民地(Colonia)。此后特里尔城的地位一再攀升:公元1世纪时特里尔发展成执掌高卢和日耳曼财政的皇家大臣的驻地;3世纪时特里尔成为了罗马皇帝的驻地,也就是罗马帝国的首都!到4世纪末,有许多皇帝在特里尔逗留过。388年时,特里尔在对罗马帝国最为重要的20个城市中排第6位。至5世纪初被蛮族法兰克人破坏之前,这座作为经济,管理和宗教中心的城市一直很是繁荣昌盛。

黑门(Porta Nigra

黑门这一称呼,其实并不是此门的原名。经过日月风霜,用作建筑石料的砂岩逐渐变成了黑色,由此才得来黑门这一俗名。这座城门建于2世纪,公元180年,是保存最完整的罗马式城门。城门宽36米,高30米,纵深达23米。古罗马帝国最辉煌时期,势力范围延伸到阿尔卑斯山以北。大约公元2世纪中叶,特里尔四周修筑起6500米长的城墙,并构筑碉堡和城防工事,巩固其军事重镇的地位,黑城门就是特里尔城的北城门。

在特里尔城的鼎盛时期,像大部分罗马城市一样,城里有东南西北4座城门:东门Porta Alba (白门),南门Porta Media (中门),西门Porta Inclyta (最著名的门)朝向莫泽尔河,北门Porta Nigra (黑门)。经过历史的洗礼,如今只有城北的黑门依然屹立了。为此我们得感谢中世纪时的一位曾在黑门里落脚隐修的僧侣圣西梅翁(St. Simeon)(现在正对着Porta Nigra的大街名为西梅翁大街)。在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黑门改建成了一座教堂——圣西梅翁教堂(Simeonkirche)。从此黑门成为了神圣之所,它的原貌也因此能几乎完全被保留下来,并在1986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而特里尔的其它古罗马建筑,包括另外三座城门,几乎都难逃石料被偷或被用作建造其它新建筑的命运,以至现在都只剩下残垣断壁或仅存建筑基础。这在欧洲建筑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黑门因一位僧侣,得以逃脱成为人造采石场的命运,那么关于这位僧侣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这位虔诚的僧侣圣西梅翁出生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但祖籍希腊。在10281030年前往圣地巴勒斯坦朝圣的路上,他结识了当时特里尔的大主教波波司··巴登贝尔格(Poppos von Badenberg)。二人一见如故,结为好友。朝圣结束后,这位大主教就带着圣西梅翁来到了特里尔。圣西梅翁就在特里尔的黑门东塔的一角支起了小帐篷,并让人用墙把他与外界隔开,开始了隐居生活。今天仍有许多僧侣或修女这样做,这是他们能够专心与上帝在一起,不受外界干扰。但有人会说这样做不是和囚犯一样了吗,没有了人身自由?但我们静下心来想想,也许他们比我们自觉自由的人更自由呢。因为如果一个人能不受个人精神或肉体欲望的束缚,那么他该会享有更广泛,更高层次的自由,不是吗?这样每天有人送饭给圣西梅翁。直到1035年他生命的终结,圣西梅翁没有踏出这堵墙半步。死后他就被埋葬在黑门下。之后不久,在大主教波波司的提议下,开始了对西梅翁封圣的审核程序。几个月后,西梅翁被教皇本笃九世封为圣人,大主教的愿望得以达成。其后,他又资助了把黑门改建为圣西梅翁教堂的工程。

人们把城门的一层填平,在面向城里的一面建起了大台阶,使人们能直接上达二层。二层和三层被改建成了一座双层教堂,今天在黑门的东立面仍可见加建的半圆形圣坛。由于一层的城门洞被填平,黑门就不再具备城门的功能了。在黑门的东侧,人们加建了一座和黑门比起来很不起眼的小城门——西梅翁门(Simeontor),不过通过一座在这座小城门边上建起的高塔,使西梅翁门与黑门或圣西梅翁教堂之间的比例关系得以均衡。当然审美学在当时并不是起决定意义的,这座高塔的战略防护作用更具现实意义。

1802年拿破仑控制了莱茵河流域,特里尔也难逃被征服的命运。1804年拿破仑来到了特里尔,这位罗马帝国的崇拜者自然希望见到黑门在罗马时代的雄风,就下令拆毁了加建的圣西梅翁教堂。这样被保护了近500年的古罗马黑门又重新以它的本来面目世人了。

黑城门还有两个别名:大黑门和战神之门。大黑门战神之门的名称第一次出现在12世纪的一部作品《GestaTreverorum》中:特雷维尔人以战神玛尔斯的名字命名这座城门,他们从这座城门出征作战;而当他们从战场上战败归来,也从这座城门入城,黑城门即因悲伤得名

黑城门的南侧。

有些地方被风化成各种颜色,非常漂亮。

高大雄伟壮观的黑城门。

黑城门旁边的建筑。

黑城门侧面的建筑。

黑城门夜景。

黑色城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