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

发布时间:2011-07-07 10:57:42

附件:

江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

一、“十五”时期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回顾

“十五”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国家和省对“三农”投入大幅度增加、农村改革和开放不断深化的时期,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一)主要成就

主要农产品实现由产量型向优质型转变,粮食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十五”期间,主要农产品由数量型增长方式逐步向优质、高效、高附加值方式转变,农业科技应用和良种良法普及推广,农产品质量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全省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340公斤,特别是“十五”后期,全省粮食总产量超过370亿斤,创历史最好水平,为农业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1、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全省各地结合自身资源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省“三区一片”粮食、南桔北梨、中部草食畜禽、环鄱阳湖水产等农产品区域布局雏形已现。全省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比重达到45%以上。养殖业方面,通过稳定生猪生产、鼓励草食畜禽和特种水产的发展,养殖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比重稳步增加;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重点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畜禽、林果、蔬菜、水产、药材、花卉等骨干产业,国家级、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不断完善,农产品加工率大幅提高,较好地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涌现,在促进生产、开拓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农民收入增速前低后高,实现预期目标。前三年,农民收入年均增速只有5.0%。自2003年下半年农产品价格逐步走出低谷,2004年,由于粮食产销政策调整等因素,农民收入增速加快,达到20.16%2005年预计增速为10.06%。五年平均,农民收入增速实现8.9%

3、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通过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宜春、吉安、抚州、南昌等大型商品粮油基地建设,鄱阳等11个优质粮食工程建设等项目的开展,玉山等8个国家级节水增效重点县建设、广丰关胜灌区等27个高标准节水增效示范区以及赣抚平原等5个大型灌区和白塔渠等5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更新改造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全省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04.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60多万亩,改造中低产田743.1万亩。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以年增14.6%的速度快速发展,达到1781万千瓦。解决人饮困难人口180万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60万人,建设农村沼气池65万个,新建、改造乡村公路3万公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4、水利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全省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以堤防工程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长江干堤与江岸加固整治工程竣工、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部分重点堤防、赣抚大堤加固工程基本达到设计防洪标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完成、南昌、九江等城市防洪及五河整治重点段等重点防洪工程建设加快,重点县城防洪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快进展。廖坊水利枢纽工程已下闸蓄水,伦潭、山口岩即将开工建设。一大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以及河湖清淤疏浚、蓄滞洪区安全建设、防汛指挥系统工程正在实施。同时,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成效显著。“九五”以来,兴建各类供水工程3152处,新增供水能力约15.4×108m3;新增水电装机41.24×104kw

5、生态建设明显加强。全省先后实施了以改善生态状况、扩大森林资源为主要目标的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如长江防护林工程、珠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有力地推动了我省林业的发展,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量“双增长”,森林覆盖率达到60.05%,生态状况显著改善,为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打下了良好基础。全省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由赣江流域扩大到整个鄱阳湖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等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全省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97千公顷。

6、气象业务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建成了由南昌、吉安、赣州、九江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全省拥有1个卫星遥感中心,1个负氧离子浓度监测站,6个南方稻田生态环境监测站,2个高空观测站,8个卫星接收应用站,11个紫外线监测站,12个雷电定位站组成的闪电定位网和89个地面自动气象站和367个加密自动站,初步形成了天地一体化的气象及次生灾害监测系统。

7、农村社会事业不断完善。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建设,基本消灭了现存的中小学危房,基本做到乡乡有医院,村村有卫生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加强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

8、农村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整村推进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稳步开展。扶贫培训初见成效,定点扶贫和协作扶贫持续开展,农村贫困状况进一步缓解。

9、农业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继续深化农村税费及配套制度、粮食流通和农村金融体制等的改革,积极开展林业产权制度、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水资源管理体制、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等改革。

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积极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国际市场的适应能力逐步增强。日本政府贷款江西省林业可持续发展项目、世行贷款江西省综合农业现代化项目等利用国外资金的项目成效明显,有效弥补了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民增收依然面临很多困难。受体制、机制的制约,特别是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束缚,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根本性因素仍未消除,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城乡、地区和农户间的收入差距均呈扩大趋势。

二是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没有形成。各级财政、金融和农户自身对农业的生产性投入,还没有跟上农业发展的需要。不仅财政支出中农业所占份额不断下降,农村金融资金也出现净出,农户生产性现金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比重越来越低,投入不足成为制约农业大发展的“瓶颈”。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足。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着更全面的要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更加繁重,特别是我省防洪治涝工程标准偏低、非工程措施建设滞后,供水能力不足,抗旱能力低,缺水问题仍较突出,影响我省的农业抗灾能力;水土流失依然严重,水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环境等方面亟待加强。

四是农业综合减灾能力较差。江西是个农业比重大的省份,又是自然灾害特别是气象灾害多发区域。江西农业发展水平基本上还是处于“靠天吃饭”的阶段,农业生产对天气气候的依赖程度很高。农村综合减灾体系尚未建立,农业综合减灾能力较差,自然灾害特别是气象灾害严重制约了我省农业快速发展。

五是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生产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低,安全优质农产品比率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有待提高,出口型农产品生产格局还未形成,农业产业化程度薄弱,农产品加工发展缓慢,农产品市场与信息体系发育缓慢,农产品的附加值和效益不高。我省农产品加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加工转化率低,加工水平和质量较低,产加销环节联结不紧密,加工专用农产品缺乏,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宏观规划和指导滞后。

六是体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对完善农业管理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挥农民市场主体作用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金融、粮食流通、农村税费等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就业和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二元体制,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制约农村二三产业发展。

二、“十一五”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一五”是我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充分认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持续推进“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主要发展目标:

1、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

--到2010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104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耕地保有量为4300万亩,复种指数24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2779.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610万亩。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3712万千瓦,每千公顷农田拥有农机动力1.77万千瓦。

--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研及推广,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4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400亿斤,人均粮食产量为460公斤。

--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目标,优化农产品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加强农业资源尤其是山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畜牧水产业,力争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到65%,养殖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到65%。棉花播种面积达到200万亩,产量360万担,油料播种面积1200万亩,产量110万担。品种品质更加优化,优质品种应用率达到99%。加快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工资性收入,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元。

--农业高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应用,农村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比“十五”期末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63.6%

2、建设和完善水利等基础设施。

--建立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至2010年,主要河流重要干支流河段基本得到治理,主要防洪保护区堤防及城市防洪堤建设,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现有3488座病险水库得到除险加固,消除病险水库隐患;新建峡江等防洪效益明显的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基本完成鄱阳湖五河尾闾疏浚工程和重点河段河道整治工程,加大河湖清淤疏浚和排涝工程建设的力度,重点涝区排涝标准基本达到10年一遇以上;搞好康山等蓄滞洪区的分蓄洪工程和区内安全建设,使蓄滞洪区能够得到正常运用,基本不需搬迁居民;完成省防汛指挥系统和防汛通讯预警系统等建设;山地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初步建立。

--建立水资源供给与高效利用保障体系。全省新增年供水能力1520亿立方米。逐步解决全省500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生活用水条件大大改善,提高乡镇供水能力,村镇供水普及率达到50%;基本完成现有大型灌区骨干工程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大中小型灌区节水改造的力度,末级渠系和田间工程配套率达到20%以上;继续开展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和节水增效示范县市建设。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00万亩,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150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争取达到0.5。积极发展农村水电,“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增水电装机132.2kw,力争完成2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和20个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县的水电建设,水资源综合产出率为12.11/立方米。

--建立维护生态安全的水利保障体系。全省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5%以上,干支流重要河段、重要水库和湖泊达到水功能区标准,主要生活供水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确保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其它供水水质基本满足用水部门要求,地下水超采区得到控制。

3、加强林业与生态建设。

--全省净增森林面积7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3%,森林蓄积量达5亿立方米;重点保护的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4080万亩,占国土面积的16.7%;自然保护区数量达182处,其中湿地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41处,保护小区10000个,总面积2000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森林公园数量达140处,总面积1000万亩。 “十一五”期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333km2,实施水土保持预防保护面积15000km2,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达到初步治理标准。

--树种、龄组结构得到明显改善,阔叶林面积占35%以上,近、成、过熟林面积占25%以上。

--人工林良种使用率达到90%;平均林地生产率达到5.3立方米/亩;科技进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商品木材产量590万立方米,商品毛竹1.9亿根;人造板产量310万立方米,其中人造板二次加工产品达1000万平方米;

4、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全省实现公路通到村,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5万公里。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80万个,大中型沼气工程450处。农村通信水平进一步提高,达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面貌明显改变。

--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学生都能享受“二免一补”,全省基本消除中小学危房。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以上,农村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5%以上,以乡镇为单位,将青壮年非文盲率提高到95%以上。

--孕产妇死亡率为40.55/10万,婴儿死亡率31.56/10万,95%以上的农村人口饮用清洁卫生水,无害化厕所普及率5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8%,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9%

--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力争达到350万人。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易地扶贫搬迁人口15万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提高。

5、发展气象事业。

--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使气象整体实力达到20世纪末世界先进水平。依托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响应系统、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系统、大气成分观测与信息服务系统和江西省防灾减灾科技中心建设,使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水平,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质量提高5%-10%,局地强对流天气预警发布提前时间在0.5小时以上。气候预测水平提高5%,气象信息与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水平显著提高,气象预报、警报公众覆盖率达95%,气象服务的综合能力显著提高,气象灾害对GDP的影响率在现有水平上降低20%-25%

三、发展重点及区域布局

“十一五”农村经济发展要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协调发展为保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一)继续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按照把山地文章做优,把水面文章做活,把耕地文章做足,把畜牧业文章做大,把产业化文章做强的要求,强化农业结构的调整。

1、围绕希望在山,把山地文章做优

根据区位优势和市场需求,形成以大中型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工业原料林、毛竹、油茶资源培育与加工利用相结合的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聚集效应和区域经济规模效益。鼓励人造板企业、木浆造纸企业自办原料林基地,带动资源培育的定向化、集约化,促进原料林培育与林产品加工一体化,降低原料供应风险,提升木材加工利用水平,创建一批优秀品牌产品。重点发展十大产业

——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通过改造和新造方式,在赣西北的幕阜山、九岭山,赣西的罗霄山脉和武功山,赣东北的怀玉山,赣东的武夷山脉和雩山,鄱阳湖滨湖地区和赣中南的吉泰盆地、赣州盆地、信丰盆地等丘陵岗地,大力发展以松树、杨树为主的造纸原料林,以木荷、枫香、桤木、桉树、松树为主的人造板原料林。到2010年,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1200万亩,其中低效林改造527万亩,新造673万亩。

——毛竹产业。实施毛竹产业“2151”工程,在20个县的100个乡镇大力发展毛竹丰产林基地,培育50个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实现毛竹产业年产值100亿元。到2010年,建设材用和笋材兼用丰产竹林900万亩,其中低产林改造800万亩,新造竹林100万亩。

——油茶产业。实施油茶产业“1155工程”,培养年产值过亿元的油茶龙头企业10个,带动1万个油茶专业户,建成油茶丰产林基地500万亩(改造低产油茶林400万亩,新造油茶林100万亩),力争期末油茶产业年总产值达50亿元。

——林木种苗花卉业。重点建设以传统产区为主的大余金边瑞香、井冈山杜鹃、萍乡长红继木、万载百合、广昌莲花、崇义兰花等生产基地;以南昌、赣州、井冈山、九江、上饶、抚州等盆景生产基地;以赣州、吉安、南昌、九江等105国道沿线为主的切花生产基地;以各大中城市、风景名胜区近郊及交通干道附近为主的盆花、花坛草皮基地。逐步建立南昌、九江、赣州、萍乡、鹰潭花木交易市场,带动种苗花卉基地的建设。到2010年,建设苗木花卉基地60万亩。

——森林食品、森林药材产业。基地建设区域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向外辐射,全省山地丘陵地区均可发展。到2010年,新建森林食品和森林药材基地350万亩,扶持绿色野生淀粉、绿色山野菜、竹类食品、中药材加工等大中型龙头企业10个。

——野生动物驯养繁育利用产业。按照“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合理开发利用”的要求,鼓励以野生动物园为代表的观赏类野生动物驯养繁殖,适度开展梅花鹿、黄麂、穿山甲、虎纹蛙的驯养繁殖。

——森林旅游业。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野生动植物等旅游资源,以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开发六大森林旅游区,规划十三类旅游产品,设计18条旅游线路,构建“两竖三横”的森林旅游网络体系,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到2010年森林公园达到140个,森林公园总面积达1000万亩,其中国家森林公园50个,省级森林公园90个。实现年接待森林旅游3000万人次,森林旅游综合社会产值160亿元。

——木材加工业。“十一五”期间暂不鼓励新建人造板企业,重点督促现有崇义华森、信丰绿源、鸿伟木业、江西绿野、江西绿洲、永丰绿盛、罗宾、江西宏丰、大亚木业、婺源迈尔泰、景德镇木材厂、铜鼓正兴等12家人造板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开展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创建优质品牌。鼓励建立大中型家具制造企业,增加木材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到2010年,分别在赣东北、赣西北、赣南建立大型家具制造企业1家。

——木竹浆造纸业。“十一五”期间暂不鼓励新建木竹浆造纸企业,重点是督促现有江西纸业、江西晨鸣、赣州华劲、抚州泰昌四大木竹浆造纸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实行污水达标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林产化工业。结合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中的松类资源分布,调整林化企业布局,淘汰落后生产工艺,重点发展松香和松节油等优势产品,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鼓励林化企业与松类资源经营主体建立合作关系,在林木主伐前进行强度采脂,获取松脂资源,同时引导林化企业自办原料林基地,满足自身原料需求。

2、围绕潜力在水,把水面文章做活

加大开发力度,推进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科学养殖,使水产业成为江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进一步扩大全省水产养殖规模。把发展水产业和搞好水利灌溉有机结合起来,激活水资源,全力抓好湖泊资源、大中小型水库资源、易涝低洼田资源、宜渔稻田资源,重点改造中低产鱼池,搞活小山塘、小水库等的经营,发展“三网”养殖、推广稻鱼工程,扩大养殖水面,力争2010年养殖面积达到8001000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50万吨300万吨。

——做大特种水产养殖。要立足本地优势,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发展区域特色的高效、生态、安全水产养殖业。拓展水产业发展空间,向休闲渔业、观赏渔业、水产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延伸。进一步把水产业结构调优、产业扶强、效益调高。全省突出发展鮰鱼(罗非鱼、乌鱼)、鳗鱼、珍珠、虾蟹、龟鳖五大水产业,积极引进名优品种,大力推进以“一条鱼一个产业”为核心的“一县一品、数县一板块”的产业格局。通过5年的努力,争取2010年全省特种水产量达到或超过100万吨。

——主攻和加快水产加工业的发展。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加大力度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产品档次高的水产加工企业,重点培植做大一批有江西特色的传统水产加工企业,整合组建一批新的水产加工企业,通过龙头带动,做大产业规模。特种水产加工业要围绕产品包装、保鲜贮藏等内容,重点建立以水产品加工贮运为主的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外向型龙头企业,带动水产养殖业的产业化经营。要着重抓好烤鳗、鱼片(鮰鱼、乌鱼、罗非鱼等)、小龙虾等出口产品的加工、突破珍珠系列产品的加工出口,扩大和提高酒糟鱼、风味罐头等传统产品的加工。力争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使我省水产品加工企业数量明显增加,加工能力明显提高,水产品加工率达到2025%,产值达到60亿80亿元左右。

——抓好创汇渔业的发展。重点发展特色养殖;要在科技兴渔上下功夫,突出抓好品牌培育,大力发展流通和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要通过招商引资,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通过龙头带动,做大产业规模,不断开拓水产市场;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实现“兴一个产业,富一方渔民”。

3、围绕重点在田,把耕地文章做足

紧紧围绕粮食稳定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中心目标,坚持以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突出加强中低产田改造,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在单产上求突破,在面积上挖潜力,在农业机械化上增活力,在加强田间管理上求效益,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把我省“二分田”建成绿色粮仓。要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4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400亿斤,人均粮食产量为460公斤。经济作物产值在种植业产值中的比重提高到65%。棉花播种面积达到200万亩,产量360万担,油料播种面积1200万亩,产量110万担。加大科技兴农力度,使农产品优质品种应用率达到99%

——以绿色大米为主的优质稻生产加工基地布局。根据粮食生产现状,重点建设鄱阳湖粮产区、赣抚平原粮产区、吉泰盆地粮产区、赣西粮食高产片等“三区一片”55个粮食生产优势县,力争粮食面积达到4600万亩,总产1740万吨,分别占全省85%87%。以赣北、赣西南、赣中三大绿色大米生产示范区为主体,在全省建成300万亩的绿色大米生产示范基地(县)20个,其中A级绿色大米面积200万亩,AA级绿色大米面积100万亩。

——在丰城等25个县(市、区)建设100万亩高蛋白大豆生产基地;在袁州区等27个县(市、区)建设105万亩红薯生产基地,在武宁等20个县(市、区)建设18万亩玉米基地。

——以双低油菜为主的优质油料生产加工基地布局。重点在彭泽等32个油菜生产优势县(市、区)建设675万亩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在鄱阳等15个县(市、区)建设40万亩优质芝麻生产基地;在进贤等25个花生生产优势县(市、区)建设150万亩优质花生生产基地。

——以赣南脐橙为主的果业生产加工基地布局。继续巩固“南桔北梨”工程,稳步实施“东枣西桃”工程,挖掘特色品种,促进规模发展,形成果业优势区域带。重点要大力发展以信丰、寻乌、安远和宁都等18个县市为主的赣南脐橙、甜柚基地;发展以九江、抚州、上饶等市22个县赣“三北”早熟梨基地;发展以鄱阳、万年、南城、渝水、万安等县为主的赣东大枣基地;发展以奉新、宜丰、武宁等县为主的赣西猕猴桃基地;发展以南丰、靖安、吉水、泰和等24个县、市区为主的赣中南丰蜜桔、椪柑基地;发展以新余、萍乡等浙赣铁路沿线为主的新余蜜桔、大果形枇杷基地。到2010年,全省果园面积发展到1000万亩(其中:脐橙200万亩,早熟梨120万亩,南丰蜜桔50万亩),产量达到300万吨(其中:脐橙80万吨,早熟梨50万吨,南丰蜜桔35万吨)。

——以无公害特色蔬菜为主的蔬菜生产加工基地布局。主要发展分布在永丰、乐平、吉水、崇仁、龙南、寻乌、上栗、上高、南昌市郊区等县(市、区)的外向型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分布在万载、临川、上栗的百合生产基地;分布在广昌、石城、南丰的籽莲生产基地;分布在井冈山、铜鼓、宜丰、贵溪、武宁、上饶等竹笋生产基地;分布在湖口、九江的黄花菜生产基地;分布在余干、波阳、德安、永修、新建、南昌的藕莲生产基地;分布在余干、新建、南昌、九江的水芹菜生产基地;分布在南昌、彭泽、都昌、余干、九江、永修、新建、星子的茭白生产基地。到2010年,全省蔬果面积稳定发展到1200万亩(其中:商品菜777万亩,甜瓜150万亩),总产量1467万吨(其中食用菌60万吨)。

——以有机茶为主的茶叶生产加工基地布局。重点建设婺源、浮梁、上饶、德兴等赣东北茶区(含婺绿、浮红、饶绿)、修水、武宁、庐山等赣西北茶区(宁红)、上犹、崇义、宁都、于都等赣南茶区(赣烘青)和遂川、金溪、井冈山、高安等赣中茶区(赣炒青)。到2010年,茶叶总面积达到82万亩,总产量达到10万吨(其中名优茶1.2万吨),无性茶园占茶园总面积的50%。

——重点建设环鄱阳湖棉区的彭泽、九江、都昌永修、湖口、德安、星子、瑞昌、波阳等县(市)棉花生产基地,加快建设渝水区、高安市、丰城市、临川区、进贤县等县(市、区)棉花生产基地。

——重点建设赣西北的修水、宜丰,赣南的龙南、全南、宁都和赣中部的东乡、乐安、高安等12个县(市)蚕桑生产基地。到2010年,全省桑园面积达到30万亩,年饲养蚕种60万盒,蚕茧产量2.3万吨。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农机构置补贴和燃油补贴政策的落实为契机,充分调动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使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50%。突出抓好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生产,建设优质农作物机械化生产示范区,以重点推广机械化种植、快速发展机械化收获、稳步发展稻谷产地烘干技术为主线,全力推进“三区一片”水稻主产区率先实现机械化。加大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及机具的推广力度,积极发展耕作(田快平整、开沟、起垄、打洞、挖穴)、秸杆还田、育秧插秧、收获、烘干、节肥、节药、省水、节油等农业节本增效机械化技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并积极引导和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向经济作物、畜牧养殖、园艺作物领域拓展,到2010年,全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机耕、机插、机收水平分别达到85%、25%、60%,“三区一片”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果业、油菜、牧草等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有一个新突破、新发展。

4、围绕后劲在畜,把畜牧业文章做大

我省具有发展畜牧业的明显优势和巨大潜力,畜牧业发展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畜牧业,使畜牧业成为江西省农业经济的重头戏,成为农民增收的长效源。到2010年,力争畜牧业产值达60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5%

——大力发展地方优质畜禽品种。我省地方优质畜禽品种繁多,如牛有吉安黄牛、广丰黄牛、锦江黄牛、滨湖水牛、信丰山地水牛、峡江水牛等,羊有广丰山羊和赣西山羊等,猪有玉山黑猪、杭猪、乐平花猪、滨湖黑猪、赣西两头乌猪、赣中南花猪、赣东黑猪、东乡花猪等,兔有万载肉兔,鹅有兴国灰鹅、丰城灰鹅、莲花白鹅、广丰白翎鹅等,鸡有丝毛乌骨鸡、白耳黄鸡、崇仁麻鸡、余干乌黑鸡、东乡黑羽、绿壳蛋鸡、康乐黄鸡、宁都黄鸡等,鸭有大余麻鸭、崇仁麻鸭、山麻鸭、吉安红毛鸭等。要因地制宜,稳定猪、鸡、鸭等食粮畜禽生产,大力发展牛、羊、兔、鹅等草食畜禽。要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强化基层畜禽防疫体系建设,努力提高防疫水平;要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加快畜禽产品向优势产区的聚集速度,突破传统畜禽养殖“小、全、弱”的生产格局,在原产业县和周边县市建立起产业基地,形成一批优势畜禽产品产业带,使畜牧业迅速上升为我省农业经济结构中的主导产业。

——加大生态畜牧小区的建设力度。继续推进适度规模的家庭养殖和专业饲养小区,实现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方式的转变。全面推广“猪沼果”生态模式,通过发展一栏猪、一片果、一个沼气池、一户小康家,实现良性循环。要拓展“猪沼果”模式,把“猪”拓展到所有畜禽,“果”拓展到蔬菜、花卉、粮食、养鱼等,大大丰富“猪沼果”内容,延长农业资源的循环链条,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发展,提高畜牧业的综合效益。实现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方式的转变。

——做大做强名特优畜禽加工产品。南安板鸭、安福火腿、袁州皮蛋是我省历史较悠久的名特优畜禽加工产品,其品牌就是一笔很大的无形资产,要努力保护和加以利用。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我省又创立了一批新的名特优畜禽产品,如英雄乳品、阳光乳品、高山青草奶品,景德板鸡、遂川板鸭、煌上煌烤禽、客家烧鸡、国鸿肉品、郑新初牌烤鲜牛肉干、梅氏皮蛋、仙丹皮蛋、华绿宝贝蛋、泰和乌鸡原种蛋,汪氏蜂蜜等。要鼓励创建品牌、做大品牌、宣传品牌、做强品牌、保护品牌,在政策、资金上对名特优畜禽加工产品加大支持力度。要积极招商引资,采用先进技术,大力提高鲜活畜禽产品的科技含量,把产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要提高机械化及自动化生产水平,采用现代保鲜包装技术,使产品上规模,上档次,成系列,成名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大力兴办协会、合作社、流通组织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推进专业化分工协作、贸工牧一体化、养加销一条龙的畜禽产业化进程。

5、围绕出路在工,把产业化文章做强

江西人多地少,农民致富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劳务输出。要以工业化的理念来谋划农业发展,围绕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形成产业化链条,做大做强做优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广泛动员和精心组织更多的农民向非农产业、向城市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再就业和增收。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出路在工”的主渠道。要依托优势产业,紧紧抓住扶持壮大龙头企业这一发展主线,进一步壮大主导产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以191家省级龙头企业为骨干、600家市级龙头企业为网络、一大批县乡产业化组织为基础的发展态势,把农民吸纳到农业产业链条中来。依托农产品主导产业,推进市场建设,培育农产品交易市场和现代营销体系,培植营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放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仅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进而促进更多的农产品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能吸纳和安置更多的农业劳动力。我省特色农、林、牧、渔业蕴藏着巨大潜力,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出路在工”这步棋才能走通走活,山上才有希望,水中才有潜力,农田才是重点,畜牧才有后劲。要立足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这一发展思路,抢抓机遇,壮大优势,突出特色,实施政策驱动、骨干带动、科技推动,积极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投资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充分发挥“三资”投入农业的资金、技术、品牌、人才、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要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基地建设、科研开发、技术服务、质量标准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增加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的技改投入。引导民营企业围绕农产品加工增加投资、上项目,大力发展水产、畜禽、木竹、粮油、果品、饲料、药材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不断增强辐射和带动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支持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通过技术或品牌转让,名牌产品扩散,投资参股,收购兼并、联合经营和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进行强强联合,强弱兼并,实行资产的有效配置,形成资产的聚变效应和规模效应。要围绕促进产业集聚,加快农业园区的建设,形成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的骨干企业群。加大农产品加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引进、研发、推广力度,鼓励大型加工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以多种形式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合,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品种,改造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

——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大力营造投资兴业的发展环境,通过优化政策环境、降低准入门槛、提供一揽子服务等措施促进农村工业的发展,通过构建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开业指导、信用担保、市场开拓、政策咨询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不断激发农村劳动力的创业热情,努力营造农村劳动力创业的文化氛围。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兴办农业企业、扶持引导农村劳动力在农、林、水、畜等领域创业、鼓励农村劳动力进城创业、吸引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等办法,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创业局面。

——继续加大跨省劳务输出工作力度。江西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就业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坚持省内增岗与劳务输出并重的方针,在满足省内工业园区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泛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的劳务合作。积极实施劳务输出“品牌”战略,着力培育制造、建筑、家政、餐饮、经营管理等品牌,增强江西农村劳动力在国内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完善省外岗位的收集和筛选机制,大力发展劳务派遣事业,加快“双百工程”建设,即在省外建立100个劳务输入基地,在省内建立100个劳务输出基地,加强输出基地与输入基地的沟通与合作。把对农村职业培训投入纳入支农的范围,大力发展农村职业培训,不断整合城乡教育、培训资源,运用培训成果社会指标的办法,引导和鼓励全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参与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构建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素质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体系。

——构建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尽快建成省及大城市有中心市场、县(区)有“一站式”服务平台、城市街道和建制镇有服务网点的劳动力市场网络,统一劳动力市场核心应用软件,逐步实现全省劳动力市场信息共享,实现“一点登录,多点共享”的功能,实现全省劳动力资源库与就业信息库的适时对接和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功能,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一站式”、“个性化”服务内容,大力发展网上求职等网上服务,健全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发布制度,运用劳动力价格信息,引导劳动力的流动。积极推动职业指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指导的工作水平,形成协调统一、竞争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二)积极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的快速发展

乡镇企业要继续推进体制创新,积极实施“掉头向东,通江达海,对接长珠闽,实现大发展”等战略,承接东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向我省的有序转移。乡镇企业总产值到2010年达到501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2%,其中工业产值达到328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2.5%。年均新增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10万人,到2010年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富裕劳动力达到426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力的30%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要针对我省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在完善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支农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成效,进一步发挥其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加大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办法。健全完善农村信用社资金结算体系,大力发展银行卡等现代支付工具,不断探索代理保险、委托理财、信息咨询服务等新的金融支农服务方式,提高支农服务水平。根据国家部署,落实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承担支持“三农”义务的政策措施,明确金融机构在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比例。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在完善运行机制基础上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作用,拓宽业务范围。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积极探索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实行多种抵押担保形式。

立足我省实际,在水稻、烤烟、果业、生猪等优势产品和特色产业中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推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结合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拓展林业保险;探索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险保障;研究开发农机具保险等适应农村家庭的保险产品;发展健康、养老、独生子女、农民工保险等业务;探索政策扶持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研究建立巨灾基金的可行性。

大力发展小城镇,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要继续加快县级市和县城建设步伐,放松户籍、劳动用工、资金筹措等方面的限制,扩大城区规模,拓展就业空间,完善基础设施,增强辐射力和吸引力;抓好重点镇的建设,发挥骨干作用;兼顾其他小城镇的发展,逐步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积极培育新的小城镇,抓住我省铁路、公路建设的特色和优势以及移民建镇等机遇,建设一批交通枢纽型、边贸型、旅游型、工矿型、移民型的小城镇,为我省小城镇的发展注入生机。一是要加强小城镇发展规划,明确小城镇发展定位。同时,要把中心村的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村城镇化。二是要培育小城镇的主导产业,繁荣小城镇经济。要把乡镇企业发展同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三是要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小城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引导农村人口和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到2010年全省小城镇发展到2100个,其中建制镇1000个。使全省平均每79平方公里有一个小城镇,每170平方公里有一个建制镇。建成300个重点镇。城镇化水平2010年达到45%左右,其中小城镇居住人口12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25%

(三)加强农业科技与推广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

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引擎,推动农业常规技术的效率革命和全面升级,加强技术转化和基础科学研究,掀起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高潮,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农业领域拓展和农业增收等提供技术支撑。一是加强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涉及品种培育、种植养殖、施肥灌溉、植保防疫等各个领域,是农业科技领域的源头性和战略性高技术。重点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扩大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与推广,不断改善农业品种和品质结构。二是用农业信息技术引导、改造和装备现代农业。要以“五个一”标准化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基础,以网络信息服务于“三农”,及生产、管理、决策的信息化为重点,以推行农业信息服务“三电和一”试点和发展“农业信息为农服务窗口”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形成功能齐全、体系完备、高效共享、反馈灵敏的农业信息体系,基本满足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充分信息与完善市场的要求。继续实施“金农”工程和推行农业信息服务“三电合一”试点。三是进行农业常规技术的效率革命和全面升级。在育种、施肥、灌溉、植保、栽培、养殖、兽医、育林、农机(设施)等常规技术领域进行一次全面升级,从高投入低效率和高成本低品质的落后状态升级到高效率低投入、高品质低成本的台阶。四是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业开发示范区,推动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与农业龙头企业联合创办农业科技研发中心。

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建立新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步伐。发挥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积极培育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业科技型企业,探索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机制和新办法。以良种、节本增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为重点,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组装、配套、示范和应用。建设农技、农情、农资、市场和知识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开展对农民、农业管理和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等。要把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同农民科技培训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和适用性。

重点建立和健全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完善动物疫病诊断、防治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强化省市县乡四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完善兽医制度和技术规程,完善动物疫病监测、化验诊断设施,形成行政管理、执法监督、技术支撑相互配套的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建立和健全动物疫情预警预报机制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机制,完善全省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和监测手段,加强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支撑和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动物疫病控制,减少药物残留,提高畜产品质量,保证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完善省级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分中心,新建和完善国家级、省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立较为完整的农业有害生物监测点和全省监测预警控制信息网络系统。

加快建设重大农作物病虫灾害应急防治和疫情扑灭处理中心,对重大农作物病虫灾害进行应急防治,对突发、新传入疫情进行应急封锁、控制、铲除、扑灭。推进病害综合治理示范基地,开展水稻、棉花、蔬菜、果树、茶叶等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综合治理技术的集成配套、示范推广和农药试验示范等。

本着“突出重点,立足现有,完善配套”的原则,以现有的省级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水环境监测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为龙头,建立健全高效运转、快速反应的“省级防疫中心市级区域分中心县级防疫站县以下测报点”四级水生动物疫病防疫体系,搞好对进口水产种苗和区域间交流调剂种苗的检疫工作。

完善农业地方标准。重点是无公害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各种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质量标准、包装标准、包装标识标准,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示范、推广力度。

建立完善层次清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反应快捷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管和预警系统、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等长效、稳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系统,提高预防和控制能力。

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深化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增强市场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农产品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和农村发展环境

1、加强“六小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优先解决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以及血吸虫病区等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所有高氟水、高砷水病区村完成改水,其次解决深山区、库区移民的饮水困难和饮用污染水、微生物超标等水质不达标的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解决全省500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大灌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力度,继续实施赣抚平原、袁惠渠、柘林、锦北、潦河等现有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续建南车灌区工程,争取廖坊等新建灌区开工建设;争取七一、紫云山、飞剑潭、鄱湖、章水等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继续开展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和节水增效示范县(市)建设;加强锦惠渠等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和中低产田改造,完善水利灌排设施条件,提高灌溉保证率和粮食单产水平。扩大大型灌区末级渠系改造范围大力推广节水技术,修建节水灌溉工程,因地制宜推广管道输水灌溉、喷灌、滴灌等节水方式,推广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启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雨水集蓄利用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提高旱地农业的生产水平。使末级渠系和田间工程配套率达到20%以上;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50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争取达到0.5

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完善农村路网结构,提高通村道路等级。特别是要加强通村道路和村庄内部道路的建设和管理。全省实现公路通到村,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5万公里。

因地制宜发展风能、沼气等农村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农村水电。“十一五”期间,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坚持建池与改栏、改厕、改厨相结合,做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新增大中型沼气工程450处、户型沼气池80万个,推广节柴节煤灶280万个。继续推进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全省新增水电装机132.2kw,力争完成2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和20个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县的水电建设。

2、继续搞好扶贫开发工作。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先难后易、难易结合的原则,整合扶贫资源,加大贫困地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大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贫困群众和谐创业、脱贫致富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改造提升贫困地区的公路等级和通达程度,县至经济强镇通三级公路,98%行政村通公路,乡至行政村基本通水泥路或油路;全面解决正常年景下农村人畜饮水困难,98%以上农户饮上卫生清洁水;农田水利设施基本满足生产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贫困地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大力开展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效控制水土流失,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力争2010年全省90%以上的绝对贫困人口和95%以上的低收入贫困人口稳定解决温饱,以村为单位,贫困乡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水平高于全省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把到村到户的扶持与计划生育相结合,继续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倡导少生优育,贫困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十以内;把救助贫困学生作为扶贫开发的前瞻性工作来抓,确保贫困地区全面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贫困地区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99%和95%以上,;更加重视贫困地区因病致贫问题,大力加强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力争贫困地区乡乡有合格的卫生院,贫困村有卫生室,贫困地区的主要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病致贫返贫。

在重点村和移民扶贫搬迁户中大力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力争五年全省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20万人以上,基本做到重点贫困户和移民扶贫户中,有条件的都有一个以上劳动力稳定转移,并有稳定的收入,确保劳务收入成为重点村和移民户稳定、持续并不断增长的主要收入来源,实现转移就业脱贫。

继续实施以工代赈扶贫工程,重点扶持贫困地区农村道路、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农田和人畜饮水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和与当地优势产业开发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在“十五”已建成等级农村公路30000公里的基础上,利用国债资金续建农村等级公路总里程40000公里,基本实现全省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进一步改善农民的出行和生产生活条件。

3、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气象事业的发展,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加快鄱阳湖区及五河治理骨干工程建设进程。继续实施和完善鄱阳湖区与五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河段保护耕地5万亩以上或保护重要设施的重点堤防建设及重点河段综合治理。基本完成鄱阳湖区第五个单项工程和五河重点堤防工程建设,启动鄱阳湖区第六个单项工程;做好康山、珠湖等蓄滞洪区建设,确保及时安全启用;加快实施九江长江干流等重要江河河段的河道整治和五河尾闾等重点河段河(湖)疏浚工程建设,加强重点河段崩岸整治和河道整治;切实加强城区和粮食主产区及鄱阳湖区排涝工程设施建设,提高低洼地区的排涝能力,加快现有机电泵站等排涝设施的更新改造,逐步提高排涝标准;继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力度,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设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增效的高标准农田,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合理布局五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控制性枢纽工程,完成廖坊水利枢纽工程(在建)建设,加快峡江、山口岩、伦潭、浯溪口等水库工程建设步伐,提高对洪水的调控能力,统筹防洪、水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和发电等多种效益。

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南昌、九江等全国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安全体系建设,加快赣州、宜春、抚州、上饶、吉安、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等9个地级市防洪工程建设步伐,积极实施重点县(市)城市防洪工程,加大瑞金等41个重点县(市)城市防洪工程的建设力度,巩固提高城市防洪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在2007年底前全面完成现有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病险水库隐患基本消除,启动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

加大治涝工程建设力度。切实加强城区和粮食主产区及鄱阳湖区排涝工程设施建设,积极实施红旗、信瑞等1710万亩以上圩垸及各重点城市城区除涝工程建设,提高低洼地区的排涝能力,加快现有机电泵站等排涝设施的更新改造,加大治涝工程建设力度,逐步提高排涝标准。

加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在加快廖坊(在建)、龙潭(在建)、峡江、山口岩、伦潭、浯溪口等有供水、灌溉等综合效益的水库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工建设白云、四方井、井山、东谷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并启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雨水集蓄利用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提高旱地农业的生产水平,逐步构建较为安全可靠的水资源配置格局,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工农业正常生产用水安全。

通过实施河流(湖泊)整治、农村安全饮水、灌区改造、小流域治理等一系列血防项目,使血吸虫病尚未控制的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瑞昌市、永修县、星子县、都昌县、彭泽县、共青城、余干县、鄱阳县等11个县(市、区)基本达到血吸虫病控制标准;已达传播控制标准的庐山区(含九江市开发区)、九江县、德安县、湖口县、丰城市、上饶县、玉山县、信州区、南昌市高新开发区等9个县(市、区)达到传播阻断标准;余江县继续做好血防巩固工程,将我省血吸虫病危害降倒最低限度。

发展气象事业,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江西省中尺度自动站网和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响应系统、江西省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江西省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系统建设。做好气候资源的普查和规划利用工作,在全国气候资源普查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气候资源区划。积极开展生态气象监测和生态环境状况气象评估,制订生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认真组织气候变化监测、分析、预估、评价和信息发布工作,不断提高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强化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加强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对我省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及应对工作。充分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指导农业生产,科学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服务,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粮食安全气象预警系统。进一步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评估和粮食产量预报业务,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气象保障。

(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绿色生态江西”品牌

1重点建设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平原林业工程、村镇绿化美化工程、绿色通道工程、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森林健康工程等十大生态工程。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在生态公益林区,以流域、山系、湖库、交通干线为治理单元,通过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低效林改造等措施,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调整森林结构,提高森林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能力。建设区域为全省94个县(市、区)。到2010年,工程建设总规模152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72万亩,封山育林239万亩,飞播造林93万亩,低效林改造916万亩。

——退耕还林工程。将江河源头及其两侧、湖库周围的陡坡耕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等生态地位重要区域的坡耕地以及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逐步进行退耕还林,通过植树造林,全面恢复林草植被。建设区域为全省50个县(市、区)。“十一五”期间主要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为主,完善政策,发展后续产业,确保“退得下、还得上、不反弹、能致富”。

——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2010年,官山、南矶山、九岭山等7个省级保护区申报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处县级保护区申报省级自然保护区,新建46处县级自然保护区,全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达到182个,其中国家级保护区达到12个、省级保护区40个、县级保护区130个,保护总面积2000万亩。11个设区市和30个县建立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完善4个国家级疫源疫病监测中心,新建8个省级疫源疫病监测站。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通过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强化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恢复湿地450万亩,建立国家重要湿地监测站3处和省级湿地监测点26处,在鄱阳湖湿地建立水质监测站1处,建立2处湿地公园和6处人工湿地高效生态模式研究示范区,构建全省湿地保护监测信息平台。

——防沙治沙工程。在沙丘、沙化土地上进行植树种草或封沙育草,控制、固定沙丘,改善生态环境。在治理过程中,结合沙产业开发,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增强沙化土地治理的积极性。工程建设区域为鄱阳湖畔、“五河”下游、长江岸边。到2010年,治理沙化土地面积80万亩。

——平原林业工程。在粮食主产区的路、堤、沟、渠植树造林,建设农田防护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农业稳产、高产。造林树种以杨树、水杉、池杉等树种为主。在丘陵岗地、江河湖库的滩涂、洲地和低产农田营造以杨树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到2010年,完成平原林业造林750万亩(含农田林网折算面积)。

——村镇绿化美化工程。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村镇绿化、美化,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在乡镇所在地进行园林式绿化,结合街道和建筑物布局和特点,采用乔木、灌木、藤本、草坪、花卉进行立体式绿化美化。平原、半平原和部分平原县的自然村庄以绿化为主,在自然村的外围、农户房前屋后和庭院内,营造经济价值高、绿化效果好的乡土树种。山区自然村绿化建设要以建设生态村为目标,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村镇绿化涉及全省1435个乡镇、199514个村小组。到2010年,规划造林绿化折合面积500万亩。

——绿色通道工程。绿色通道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高速公路、铁路干线两侧20米、国道和重要省道两侧10米,大江大河两侧10米范围内的宜林荒山荒地和疏林地进行造林绿化。2010年,对乐温高速、景婺黄高速、南昌到井冈山高速、景鹰高速、武吉高速及其他新建高速公路2600公里,浙赣铁路、京九铁路等铁路干线1200公里,国道及重要省道2000公里,大江大河1500公里的两侧进行造林绿化美化。造林绿化总面积29.7万亩。

——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在珠江流域的东江水系源头,通过营造林活动,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维护和改善东江源头的生态环境。建设区域为定南、寻乌、安远、全南、龙南5县。建设任务为4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8万亩,封山育林0.5万亩,低效林改造39万亩,矿山植被恢复1.5万亩。

——森林健康工程。在针叶纯林大面积集中分布区域,通过补植或小块状、条状更换树种,调整树种结构,增加阔叶树比重,形成针阔混交林,提高森林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改善和培育地力。在阔叶林区,搞好林地卫生,适时开展卫生伐,提高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经济效益。工程建设区域为丘陵岗地人工林集中分布地区和低产低质天然阔叶林分布区。到2010年,实施100万亩。

2、以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预防保护和有效监督为主,继续实施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赣江上游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东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水土保持崩岗治理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和其它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加强重要水源区保护工程和重点地区山地灾害防治工程等建设。至2010年,全省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40%,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333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初见成效,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使治理区植被覆盖率增加到70%以上,在全省建立起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水土流失监测监控网络,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先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达50%以上。

3、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引导农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加强对畜禽养殖场污染的防治等。结合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建设,重视农村改水改厕和乡镇企业排污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有效削减有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四、政策措施

(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1、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近年来开展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已经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巩固试点成果,必须着力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

1)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适当调整乡镇在经济管理上的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法制型政府。

2)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力度。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进一步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巩固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

3)进一步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提高乡财政的自我保障能力,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乡财政的管理方式,在更大范围开展“省直管县”和“乡财乡用县管”试点。

4)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增强其服务功能。按照“防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年解决”的原则,妥善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债务问题,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农户的能力。

5)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加快立法进程,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的法人地位。强化政策扶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开展加工、运销、代销、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科技推广等服务。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和“加入自愿、退出自由”的原则,引导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健康发展。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及其所办加工、流通实体适当减免有关税费。

2、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十一五”时期,要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

2)转换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机制,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

3)依法加强粮食市场监管,维护粮食流通正常秩序。

3、改革户籍制度和城镇就业、福利体制,促进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针对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城乡分割、农村人口城镇化面临制度障碍等问题,要加快户籍制度和城镇就业、福利体制改革。

1)改革户籍制度和城镇福利体制。一方面,实行按居住地登记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于目前已进城务工经商且有稳定收入、稳定居所的农村举家进城务工劳动力,要及时办理城镇户口,并在就业、上学、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人口一视同仁。另一方面,要改革城市福利体制,完善城市社保体系建设。逐步取消暗补,改为明补,使福利制度透明化、公开化、公平化,降低农村人口进城的门槛。

2)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继续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建立城乡统一、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解决农民工权益方面存在的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劳动条件恶劣、劳动安全和职业病防护没有保障等问题。妥善解决外出务工农民在子女就学、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手续,降低农民进城就业的门槛。

4、改革现有水土资源利用和管理方式,加强水土资源保护。要实现“十一五”农业发展目标,要切实保护好水、土资源,采取措施,管好用好水土资源。

1)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和占补制度,深化征占地制度改革。一是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严从紧控制建设占地的总量和速度。对农用地转用计划实行指令性管理,加强对农用地转用审批规划和计划的审查,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农建设用地和农户宅基地审批制度。积极推进节能省地型农村住房建设。搞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引导农户和农村集约用地。鼓励农村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推动新办乡村工业向镇区集中,提高农村各类用地的利用率。二是加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实施力度,把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承包农户,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并落实到地块和农户。严禁占用基本农田挖塘养鱼、种树造林或进行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活动。长期稳定并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尊重和保障农户拥有承包地和从事农业生产的权利,尊重和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自主权。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在农户自愿、有偿的前提下依法进行。三是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对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四是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严格区分经营性和公益性用地。要把为公益性项目而进行的征地与一般经营性征地严格分开,缩小公益性征地范围。公益性占地要提高补偿标准。要探索和研究多种补偿方式,包括利用土地补偿为被征地农民办理社会保障,以及使经批准的经营性用地成为被征地农民长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办法。建立征地和土地转让最低价格制度。完善征地程序和征地补偿办法,坚持公开透明,确保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保证对农民的补偿及时、足额到位,妥善安排好失地农民的生计,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

2)改革水价形成机制,建立科学的用水管理制度。一是改革水价形成机制。推进农业用水价格改革。在改造农业灌溉设施特别是末级渠系基础上,推进农业用水计量收费,推行面向农民的终端水价制度,在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的同时,逐步调整农业用水价格。要逐步扩大对农民采用节水灌溉设备的补贴规模;合理提高水利工程价格,在精简机构、降低供水成本的前提下,供给农业用水的价格要逐步提高到保本水平,供给非农业用水的价格要调整到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水平;合理调整城市供水价格。二是大力推广节约用水。把节约用水作为革命性措施来抓,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农业方面要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城市和非农产业用水方面,要完善城市规划、经济布局、重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控制高耗水产业,全力推广循环经济的理念,推广污水处理及再生水的利用,努力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发展节水减污型产业。大力推广节水器具,形成以大中城市为重点,逐步向乡镇全面推进的节水格局。三是建立以水权管理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确定各设区市的用水权指标,各设区市在省分配的水量指标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区和行业进行二次分配,初步建立水权制度。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制订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研究建立水权转让制度,规范水权转让行为,研究水权转让的价格形成机制,在初始水权确定后,逐步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积极探索和逐步完善用水权有偿转让制度。建立城市、工业补偿农业节水的机制。

5、深化林业、水利等行业管理体制改革。

1)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林业分类经营新体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改革方针,进一步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调动广大林农和社会各方面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搞好林业产权制度配套改革,建立完善林业产权档案,规范产权登记和变更管理;发展森林资产评估机构,建立林业产权交易机构,培育活立木市场,健全林业融资体系,推行森林资产抵押贷款业务。建立与社会经济相适应的林业分类经营体制,公益林业按照公益事业进行管理,以政府投资为主,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初步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水电、旅游、煤炭等受益部门投入为辅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商品林业按照基础产业进行管理,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政府给予必要的政策性扶持。

2)贯彻落实《江西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完成《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意见》中提出的水管单位改革任务。严格推行水管单位的分类管理,建立工程管理和维护的投入机制。落实管护经费,推进管养分离,精简管理机构,提高维修养护水平,加强水利工程经营管理,不断提高经营收入,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

(二)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增加对“三农”的投入

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两个普遍趋向”的重要论断,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研究建立各行各业支持农业的新机制。

1、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增加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预算收入增长幅度。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切实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把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的发展纳入公共财政范畴。继续实行直接补贴制度,在继续推行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加大补贴力度,完善补贴方式。加强农资市场调控,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积极探索对农民购买农资实行直接补贴。

2、优化财政性支农投资结构、方式和途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1)调整支农投资结构。从生产性基础设施更多地转向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在保证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重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大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快建设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沼气、农村水电、乡村道路等农村“六小工程”,加强农村村庄整治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改革政府支农投资方式。从直接投资转向通过投资补助、投资贴息等等多种方式,引导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领域。建立政府直接投资、资本金投入、投资补贴、代建制等多种投资方式和建设方式。

3)加强政府农业投资管理。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投资决策更趋民主化、科学化,“十一五”期间争取在整合政府投资、加强项目管理、提高投入效率等方面要有所突破。

3、深化农业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体制改革。

对使用政府投资的农林水利建设项目,推行项目法人招标和建设项目代建制,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加强政府对建设全过程的监管。

进行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小微型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等水利设施,有条件的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调动农民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严格区分加重农民负担与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改善自己生产生活条件的政策界限,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

创造宽松的林业发展环境,全面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在项目准入、资金扶持、税费和资源利用政策等方面,给予各种所有制林业经营主体平等待遇,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资金、机制等方面的优势,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促使国内外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在市场资源配置中流向林业。商品林建设对非公有制经济要完全开放,国有和集体所有的商品林,可以采取承包、拍卖、租赁等方式搞活经营,让多种经济成份平等竞争,进入商品林建设领域。公益林建设和管护,也可引入民营机制,实行公有民营,民办公助,提高经营效率。鼓励各种经济成分参与林业多种经营、林产加工以及林区非木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各类林业投资要向非公有制林业倾斜,积极扶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促进山区资源开发向纵深发展。

(三)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提高农村执法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村民自治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农业法》、《渔业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气象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执法检查,提高执法水平。

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权益保护、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和农业生产资料管理等方面的立法工作,把近年来行之有效的支农扶农政策措施制度化规范化,依法保护农业资源,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大力开展普法教育,使广大农民及基层领导知法懂法,培养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鼓励司法机构向农村提供法律援助,为化解农村矛盾提供法律诉讼渠道。

江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