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考试大纲-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网上

发布时间:2014-09-19 11:51:10

《劳动经济学》考试大纲

 

    一、总体要求

    1.准确理解劳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2.重点掌握经济学模型的假设、推导、结论及应用。

    3.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劳动经济学基本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本课程设计了课程作业,以考试中将会出现的单选题、多选题等形式提供给考生复习时使用。这些练习题都是以可能的出题范围来设计的,尽量全面、细致,是同学必须重点掌握的内容的一种变体的再现。考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做大量综合练习,在课后加以巩固和提高。

    二、考核方式和试卷结构

    1、考核方式:闭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2、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各种题型的题量及所占分数的分配为:单项选择题为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多项选择题为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名词解释为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简答题为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论述题为1题,共20分。

    三、各题型解题技巧

    1.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题干主要以陈述句提出解题依据、目标、要求和方法等。备选答案是4个,但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难度较低的单选题,给的备选答案很容易就能区分出正确的那一个;而难度较高的单选题,备选答案之间很难区分,只有考生对正确答案有非常明确的判断,才能答对。在一套考题中,往往都是难易结合的。对于考生来说,学习和复习时掌握正确的知识是最为重要的,在具体考试中,遇到不能判断的选题时,可以采取排除法,把最不可能的答案先排除,剩下最接近可能性的。

    2.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的备选答案是5个,正确答案是2个或2个以上。选对的得分,少选、多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多项选择题的难度大于单项选择题,难就难在在备选答案中到底有几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稍有疏忽就会选择失误,回答错误。但本课程的多项选择题多从课件的具体讲解出发来出题,因此同学的思想负担也不必过重。

    在考试中实在遇到自己的知识盲点,也还可以采用排除法、比较法或推理法对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外,得出正确答案。

    3.名词解释

    考生要答好这种题型,必须对重要术语的定义有着清晰、准确的把握,并用简洁流畅的语言讲之表述出来。切忌长篇大论,语句拉杂,表述不规范、不专业,以及摸棱两可,语句空洞。

    4.简答题

    这类题型一部分是针对课程讲解中提到的基本理论、基本模型而出的,考生要对劳动经济学基本原理有着准确的把握。在平时学习时,不妨自行归纳每章节比较重要的模型,理清建摸目的、基本假设、推导过程以及基本结论,并尝试批判性的思考该模型存在的问题。在考试时,要注意表述的严谨性和逻辑性,能够图文并貌的阐述问题,自是更好不过了。

    5.论述题

    论述题对考生的要求较高,因此分值也比较重。考生在平时应关注并思考与本学科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尝试用学习过的理论来诠释社会现象,并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在答题时,考生不妨按照以下套路:(1)问题描述;(2)基本理论;(3)理论分析;(4)政策建议。

    四、考核知识点

第一章 导言

    重点掌握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程、基本框架以及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学会比较两大流派(新古典经济学派与制度经济学派)和两大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异同。

第二章 劳动需求分析

    1.重要的名词:派生需求、劳动的边际成本、劳动的边际收益、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

短期、长期、竞争性市场、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商品市场卖方垄断、劳动的边际产品、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产品的边际价值、替代效应、规模效应、弹性、劳动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劳动需求的交叉弹性、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互补性生产要素、替代性生产要素。

    2.能够归纳出影响劳动需求的若干因素。

    3.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劳动需求和长期劳动需求的异同。

    4.完全竞争条件下和商品市场卖方垄断条件下劳动需求的异同。

    5.完全竞争条件下和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条件下劳动需求的异同。

    6.最低工资立法的经济学分析。

第三章 劳动供给分析

    1.重要的名词: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失业人口、就业人口、经济活动人口、非经济活动人口、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家庭联合劳动供给、交叉替代弹性。

    2.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

    3.劳动——闲暇模型。

    4.家庭生产理论。

    5.劳动供给的生命周期理论。

第四章 人力资本投资

    1.重要的名词: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一般培训、特殊培训、劳动力流动。

    2.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模型。

    3.教育的信号模型。

    4.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的异同。

    5.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核心思想。

    6.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

    7.外来劳动力对本地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8.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9.我国劳动力流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五章 工资的确定及制度设计

    1.重要的名词:工资、工资率、雇佣合同、隐含合同、补偿性工资、效率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

    2.影响工资确定的主要因素。

    3.简述补偿性工资理论。

    4.简述效率工资理论。

    5.如何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来设计激励性工资方案。

    6.简述延期报酬理论。

    7.分析用福利替代货币工资的利弊。

    8.比较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

    9.提高加班工资对就业的影响。

第六章 劳动力市场歧视

    1.重要的名词:劳动力市场歧视、前劳动力市场歧视、工资歧视、职业歧视、雇主歧视、顾客歧视、雇员歧视、统计性歧视、拥挤效应、可比价值。

    2.如何测量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程度?

    3.简述雇主歧视模型。

    4.简述统计性歧视理论。

    5.简述拥挤效应模型。

    6.简述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7.简述与搜寻成本有关的买方独家垄断模型。

    8.简述可比价值理论

第七章 收入分配差距变化的趋势、成因及对策

    1.重要的名词: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

    2.库兹涅茨倒U假说。

    3.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4.调节我国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 失业

    1.重要的名词:失业率、就业率、年失业率、就业、就业者、失业、失业者、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隐性失业、贝弗里奇曲线、工资刚性。

    2.就业的存量——流量模型。

    3.就业与失业的测量。

    4.失业的类型与对策。

    5.工作搜寻理论。

    6.如何解释工资刚性现象。

    7.我国现阶段就业的基本特点及政策选择。

《劳动经济学》考试大纲-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网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