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鉴定

发布时间:2012-04-07 14:29:00

玉器鉴定

Appraisal of Jade Objects

对古代玉器的断代、分期、质地、用途、真伪和价值等进行判断和辨别。中国古代玉器是指古代以硬玉、软玉及其他用于工艺美术雕刻的一些以矿物、岩石为原料加工制作的器物。中国的玉器制作工艺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现存时间最早的玉器发现于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遗址第四层,距今已有约7000年的历史。商周时期玉器制作工艺已经十分发达,仅商代妇好墓中一次出土玉器就多达 750余件。宋元以来对古玉的鉴别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并产生了一些研究古玉的专著,如宋吕大临的《考古图》就收录有古玉14件,元朱德润的《古玉图》共收玉器40件。明曹昭的《格古要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物鉴定专著,其中的《珍奇篇》就已论述了玉器的鉴定方法。清末吴大澂的《古玉图考》更是一部学术性较强的古玉研究专著。近代考古学产生后,考古学家以科学发掘品为主,对古代玉器重新进行了研究。如李济对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玉器的研究文章,郭宝钧的《古玉新诠》,夏鼐有关商代和汉代玉器用料、分期等问题的论著等。这些资料和论著对我们进行玉器的鉴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合历代经验,古代玉器鉴定的手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凭借眼力、经验以及文献资料来断定的传统方式;一种是根据科学仪器,通过化验、检测、分析等手段进行断定的方式。为了避免损害文物,一般不轻易采取切片化验的方法,因此传统的鉴定方法更为普遍使用。传统的鉴定方法主要依据玉器的质地、类别、器形、纹饰、文字、雕刻技艺等方面来综合判断该器物的制作年代、用途、价值和真伪。

  质地鉴定  玉的涵义差别很大。古代玉器所用质料除硬玉、软玉外,还包括其他一些矿物和岩石,如岫岩玉、南阳玉、青田石、绿松石、玛瑙、水晶等。这些玉石的成分各不相同,质量不一,历代用量多少差异很大。软玉是中国古代玉器的主要原料,有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和墨玉等品种。软玉的产地以中国境内新疆和阗为最有名,同时还有陕西产的“蓝田玉”等。硬玉则专指翡翠,属辉石类,主要产地在缅甸境内,输入中国时间较晚,直至清初才有发现。它不是中国古代玉器的主要原料。岫岩玉属蛇纹石族,产于辽宁省岫岩县,硬度较软玉低,质也较差,但用量相当大。商代妇好墓中少量玉器及满城汉墓的金缕玉衣等均由岫岩玉制成。南阳玉产于河南省,硬度较高,介于硬玉和软玉之间,也是古代玉器的重要原料。绿松石在新石器时期就与青玉、玛瑙等玉石一起用作装饰品,在甘肃永靖齐家文化遗址和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都有发现。这些不同质地的玉石雕刻器物,优劣不一。判定优劣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根据玉器的品质、洁净度、颜色等进行质料分析,玉质的判定则需要借助于科学仪器。

  器物类型鉴定  中国古代玉器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装饰品类、工具类、兵器类、用具类、礼器类、像生类、葬器类、陈设品类、文房用具类、佩饰类等。每一类中包括许多不同器物,如装饰品类中有玉管、玉珠、玉笄、玉坠、玉瑱、玉玦、玉镯、玉钏、玉串珠、玉冠饰、圆箍形饰等。以上这些众多的器物类型,有的从古至今一直沿袭,也有的只存在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这是我们断定年代和真伪的一个重要依据。如新石器时期工具类玉器主要以玉斧、玉铲、玉刀为主;装饰品中已发现的有玉环、玉管、玉玦、玉璜、玉珠、玉镯、玉珮等;像生类玉雕作品已出现了玉龟、玉鸮、玉龙、玉兽;礼器中已有了玉琮和玉璧。商周时期工具类中仍以玉刀、玉斧、玉铲为主,出现了玉钺、玉戈等兵器;礼器除玉璧、玉琮外,玉璜、玉圭、玉璋、柄形器等都十分多见;装饰类中已出现了玉觽、玉簪等;像生玉雕类型更多、更生动,如人首、玉人、玉龙、虎、玉鱼、龟、鸟、兽、牛、蚱、蜢、螳螂等。其中虎、人首和玉人的雕刻尤为生动,玉龙的形象甚为精细。春秋战国时期,常见的器型除玉璧、玉琮、玉璜、玉镯、玉环等外,还出现了玉剑饰、玉带钩、玉玺及葬玉。秦汉时期,除已有的器型外,鸡心珮饰、玉蝉、玉握等明显增多,作为殉葬的“明器”、玩赏品和用以“辟邪压胜”的器物,如刚卯等已出现。唐宋时期,玉器中的实用器和装饰品较过去显著增多,如玉杯、玉碗、玉洗等,还出现了表示官阶高下的玉带饰物。明清时期除实物器中的用具类、陈设类、文房用具类等玉器十分丰富多彩外,还出现了大型装饰作品,如秋山行旅图玉山和大禹治水玉山等,一件作品重达万斤,将古代玉雕工艺推向巅峰。

  器形的鉴定  由于时代风格不同,同一类型的玉器制作时间早晚差异很大。如玉璧的制作在历史上的延续时间很长,从新石器时期,一直延至明清。但不同的历史时期,玉璧的大小、用途、纹饰等都有很大的区别。新石器时期的玉璧多光素无纹,器形粗糙,有明显的切割痕迹;商周时期的玉璧、形制仍不规整,薄厚不匀,无纹饰;春秋战国时期的玉璧则作为礼器,制作相当规整,并有蚕纹、谷纹、蒲纹、兽纹等雕饰;汉代沿袭战国之风,但雕刻得更加精细,并多见出廓大璧;汉以后至宋元时期,玉璧不多见,用途也与以前不同,只当作佩玉,制作也不规整。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仿古玉璧,古风尽失。

  纹饰的鉴定  纹饰的种类和演变反映了古玉器的特征,体现了作品的时代风格。因此,对纹饰特征的区分和判断是鉴定的主要依据之一。新石器时期的玉器以兽面纹、龙纹、鸟纹、弦纹为多见;商周玉器以兽面纹、夔龙纹、夔凤纹、云雷纹、蟠螭纹居多;春秋战国时期谷纹、蒲纹、蚕纹、花纹、鸟纹、龙纹、蟠螭纹最为常见;汉时玉器的纹饰以勾云纹为主,同时还有谷纹、蚕纹、蟠螭纹等;唐宋以后,纹饰更加趋于自然,取材广泛,花卉、虫鸟皆可雕琢,形态也更加逼真;明代纹饰中龙纹、松竹梅和缠枝花卉纹、山水人物纹及刻字、刻款的情况日益增多;清时仿古纹饰十分盛行,各种花卉图案丰富多彩,同时出现了御制诗和各式铭文雕刻。历代玉器中龙形为主的图案屡见不鲜,但龙形的变化很大。鉴定家们从龙首、龙角、龙眼、龙眉、龙须、龙足、龙尾等许多细微部位将不同时期的龙做了对比,以此作为龙形纹饰器物年代和真伪鉴定的标准。

  文字的鉴定  玉器中的文字不象青铜器铭文那样自成体系、自成风格,数量也较少,但对判定器物年代和真伪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区分不同时期的不同字体或内容,就可以得到判定玉器制作年代的重要证据。如商代个别玉器中带有文字。妇好墓出土的刻字玉戈,6字。传世品中“乙亥”铭文柄形器,共刻字11个。这些文字与甲骨所刻字体雷同,从而可以判定上述玉器制作年代为商代。侯马出土的玉质朱文盟书,每片最少 10 余字,最多达 200余字,书法纤巧,字体近于春秋晚期的铜器铭文,从而可以确定为东周玉器。汉代刚卯则是以文字为主的玉器,字体简化,很有特色,为其他历史时期所未见。历代帝王的玉册、哀册、玉牒是一种特殊的玉制品,如前蜀王建墓中的玉哀册等,文字内容就成为判定时代的重要依据。有些玉器上还带有年款和私人款识,根据这些文字则可以直接判定出玉器的制作年代,如宋代玉器中有的有“宣和”年款,明代万历年间苏州玉雕名匠陆子刚制作的玉器多有私人款识,清代乾隆御题就更为突出。

  制作技艺的鉴定  主要根据玉器不同时期的制作工艺水平、时代风尚和刀法、技法、使用工具上的差别来判定玉器的年代及真伪。如新石器时期的玉器,已能碾琢阴线、阳线、平凸,图案多简单、稚拙。良渚文化的玉琮,纹饰精美,对称规矩,阴线细而不乱,是这一时期的突出代表。动物造型也十分形象,红山文化中三星它拉村出土的玉龙,器高2.6厘米,有鬣,飘举若飞,给人以动感,造型异常生动。商周时期的玉器,多用双勾隐起的阳线装饰细部。在商代妇好墓中还出现了充分运用石料的天然色泽和纹理特点制作的俏色玉龟、玉鳖,人的形象雕刻精细,神态生动,比例适度,如腰插宽柄器玉人的头饰、服饰等。西周玉器大体是承继了商代的风格,并首次出现了微型玉雕。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工艺有了较大发展,碾治技艺精湛,抛光技术高超,器物类型增多,纹饰繁缛生动。秦汉时期,从风格和技法上则趋于简练、豪放,雄浑处,能在几刀内完成一个完整的动物造型,精细处,能使阴刻线细如毫发,颇有特色。唐宋玉器多用羊脂玉,色泽温润晶莹,花卉走兽的雕刻更加流畅生动。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玉器的鼎盛时期,各种雕刻技艺日臻完善,不仅小件器物玲珑剔透,重达千斤的玉山雕琢起来也颇为得心应手,而且从平面浮雕到立体透雕,各种技法十分娴熟。元代渎山大玉海,明定陵出土玉器,清乾隆年间完成的大禹治水玉山等均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仿制古玉宋时已经出现,明清两代最盛。玉器的仿品和伪品很多,辨伪工作也十分艰巨。仿制、伪造古玉的方法主要有:①伪造玉器,如油炸法、血泌法等;②残损的古玉,后加修改,如古残璧改作璜或环等;③无文字、纹饰的古玉,后经加工,新刻出文字和纹饰等。但无论是伪做、改做和后加工的伪器,从文字、纹饰、玉的锈色上都与真器不同。后刻的文字、纹饰与真器不协调,纹饰多呆滞无神,刀法也粗糙,如将伪器与真器对比,认真判断,真伪之间是有明显差别的。但也应注意,有的古代残破玉器往往在当时或稍后即将其补过,仍应按原有年代来对待。另外,当传统方法一时无法断定时,则应慎重从事,借用科学手段,通过仪器分析实验来加以判定。

玉一般分二大类,即软玉及硬玉

1. 软玉:

(a)产地:中国很多地方都有,而以新疆一带的白玉最为出名;

(b)颜色:深禄、浅绿、白色、奶黄等;

?品种:白玉、岫岩玉、青玉;

(d)外表光泽:油脂光;

(e)产品:雕件、手镯、吊坠、佩件等。

2.硬玉(翡翠)

一般统称缅甸翡翠玉,因主要产地在缅甸之故。

(a)产地:缅甸境内,在山上称为山石,在河底称为水石;

(b)颜色:绿、紫、红、黄、黑、白等;

?品种:老坑种、玻璃种、冰种、豆青、油青、白底青、芙蓉种、乾青及新坑等;

(d)外表光泽:次玻璃光;

(e)产品:手镯、雕件、吊坠、珠链、花件等等。

软玉的鉴定

一、软玉优劣鉴别:

软玉有新坑和老坑、籽玉和山料之分。一般来说,籽玉因被水长期浸泡侵蚀,质地细糯滋润,呈半透明状,膈纹较少,紧密度高;而山料则质地较干,较粳,呈不透明状,膈纹偏多,因系炸药炸开之故。但山料中的老坑,质地虽不如籽玉,但相对较好。所以软玉的优劣和其坑口有关,老坑仔玉最好,老坑山料次之,新坑山料又次之。行内对鉴别软玉有“一目三看”之说,即凭一双眼睛,看以下三个方面:

1、看质地

这是鉴别软玉优劣的最主要的因素。质地就是要“体如凝脂,精光内蕴,质厚温润,脉理坚密。”这是一块好的软玉的具体标准。反之,质地粗粗的,干干的,内里不蕴含一种精光,外表不细腻温润,便是劣质玉。

2、看颜色

软玉因颜色不同,有白玉、黄玉、青玉、碧玉、墨玉之分,一般来说,在质地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白玉为贵,黄玉次之,而青玉和青白玉等价值就要低些。颜色是鉴别软玉优劣的标准之一,即便同是白玉,也要看白的程度和纯度,如果白中闪青或白中带灰,都会影响到玉的价值。

3、看雕工

所谓“玉不雕不成器”,雕工对于软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般雕工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工的新旧,年代越久,价值越高;二是看工的内容,凡创意不常见吉祥图案的价值较高;三是看工的精细程度,越是精细吃工的,自然价值越高。

除去以上质地、颜色、雕工三个要素外,其他尺寸大小、品相好坏也是鉴别软玉成品优劣和价值高低的标准之一。

二、软玉真伪的鉴别:

1、软玉与岫玉的辨别:

岫玉由于质地细腻,水头较足,呈蜡状至油脂光泽,所以常常把它做旧用来冒充老的软玉。但岫玉性软,易吃刀,用普通小刀刻几下,吃刀者为岫玉,纹丝不入者为软玉。如果身边没带刀,只须看雕刻时的受刀处,软玉受刀处不会起毛,而岫玉则有起毛。此外,手感岫玉也较轻,敲击时声音沉闷黯哑,不像软玉清脆。除了岫玉,还有其他普通玉石冒充软玉,其鉴别方法大致同上。

2、软玉与俄罗斯玉、青海玉的辨别:

青海玉和俄罗斯玉,估计皆为天山山脉的支脉所产,故而矿石成分相似。这种玉多为白色,看上去也似蜡状油脂光泽,因此很容易冒充白玉。而它的硬度和白玉一样,故不能用吃刀来鉴别。

但这种玉所含石英质成分偏高,因此与白玉相比,质粗涩,性粳,脆性高,透明性强,经常日晒雨露,容易起膈、开裂和变色。特别是将软玉与俄罗斯玉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一个糯,一个粳;一个白的滋润,一个则“死白”,其高下之别不言自明。同时,敲击时一个声音清脆,一个沉闷,也不难分辨。

翡翠鉴定

一、翡翠原料优劣的判定:

1、籽科:翠料中最好的一种,特征是有外皮(称为“皮子”)。翡翠矿石由于原因冲在水里,受长期冲刷、浸泡,受酸性液体侵蚀,其外表变成一层皮子。按外皮不同,可分为:1、水籽,又称细皮籽,表面光滑,皮薄坚实,有“薄皮大馅”之称。水坑或老坑。2、土籽,又称粗皮籽,皮层厚,皮质较粗,外表是结晶里颗粒。新坑。3、沙皮籽,又称水返沙,其外皮特征为沙样的粒状结构,给人一种皮质坚实、结构紧密的印象,皮较薄,称为新老坑。

2、山料:矿山人工开采,无外皮,棱角分明。

3、半山料。

4、老坑:指翡翠矿石露天形成时间久远的一个种类。这种矿石长期受水和雨雪等酸性的浸泡侵蚀,质地细密,水头充足。籽科和一部分半山料就属于老坑种。

5、新坑:指翡翠矿石形成时间较晚、露天形成时间短促的一个种类。这种矿石质地比较粗松,水头短少。新坑种实际就是山料和一部分半山料。

6、新老坑:指的是沙皮籽料,因为坑种的外表现介于新、老坑种之间。

二、成晶翡翠料优劣的鉴别:

1、看种质:

所谓种质,即种气和质地。种气而言,说老坑、新坑以老坑为佳 ;籽科、山料、半山料,自然籽科最好,翡翠颗粒越细小、结构越紧密越好。

2、看水头。“水头”指翡翠的透明度。

3、看颜色。翡翠最重要的是颜色,质地和透明度以颜色划分品种。翡翠主要表现有绿、红或黄红、紫、白四大类。除单色白杆翡翠之外,全绿、全红、全紫较少。翠、翡、紫罗兰。

4 看形体。

5 看雕工。

6 看品相。

六要素中前三要素即种、色、水重要,后三要素相对次要些。

三、翡翠真伪的鉴别:

大致有三种类型,即:对色差的翡翠或提色,以次充好,用颜色相近的普通玉石冒充翡翠,以假乱真;对普通玉石加色,仿冒翡翠。

1 翡翠和加色、提色翡翠的辨别:

1)翡翠和煎翠:煎翠又叫“煎绿”或“炝色”,以比较干的白色翡翠人工加色,多次用火烧,用水淬,故称煎翠;

2A货翡翠和C货翡翠:把原石原色翡翠为A货翡翠,用激光炝色法加色过的翠称C货翡翠;

3A货翡翠和B货翡翠:B货翡翠则是做减法(提色)。高倍放大镜下,A货翡翠的晶体排列是有一定方向的,而B货翡翠由于强酸的化学作用,结构松散,微粒与微粒之间的界线有的模糊不清,有的晶体错开甚至折断,景致晶体排列方面不一致。

  一般汉代以前的玉器为"古玉",美英的博物馆,以及港台等地的古玉收藏家,喜欢收藏汉代以上的高古玉器。如何鉴定呢?

  一、藏玉器首先应该认真细读、多读有关古玉的专著,这些学术著作凝聚着丰富的知识。推荐的书籍有;清末吴大徵所著《古玉图考》,对古玉的时代、用途、名称、尺寸均有详尽说明和考释,且绘图精确,颇有参考价值。当代杨伯达主编的《中国美术全集·玉器》、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玉器全集》一至六卷、周南泉的《古玉器》、昭明、利群的《中国古代玉器》、张广文的《玉器史话》、香港李英豪的《鉴别古玉》、《民间古玉》、《护身玉》、《保值白玉》。台湾古玉专家李更夫老先生的《玉器鉴定全集》(上、下册)等。

  二、直接接触非常重要,一般人在博物馆只能隔着玻璃看,应该尽可能多地上手细看各门各类的古玉。摸多了就能感觉出其中的区别。真古玉器玉质老旧、手感沉重、外表柔滑、沁色自然、刀工利落、包浆滋润。新玉没有这些感觉。

  三、至少宋代就出现仿古玉,当时有人以虹光草伪造鸡血沁,清以后造假越来越多,也有前无古人的创造,如"狗玉""羊玉""风玉"等新品,引人上当。

  四、古玉器的仿品、赝品大都采用价格低廉的岫岩玉、独山玉、蓝田玉或其他低质杂玉,这些玉硬度大都低于5.5。和田优质玉料现在每年产量极少,市场价每公斤已逾十万元,其硬度为66.5,因成本和加工难度高,作伪者极少采用和田白玉。

  五、一般小钢刀硬度为5.5左右,用力戳玉器,仿品、赝品就可以一目了然。

  六、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的以玉粉经人工高压合成的伪玉,颜色和硬度近似和田玉,鉴别时要特别留心。

  七、真古玉有土沁、石灰沁、水银沁、尸血沁、朱砂沁、铜沁、表面氧化层等,赝品的沁斑有的是油炸的,有些是火烤的,有些是用化学药水浸蚀的,弄清楚相真品和赝品在颜色、光泽、厚薄诸方面的差异和区别,

  八、玉器表面的雕刻线条断面不同,有V型,半圆型和U型等,U型是现代机器工特征。

  九、雕刻的线条槽口表面皮壳,在颜色、包浆等方面一致的是真品,线条槽品两侧边有毛道崩裂现象是现代"机器工"的特点。

  玉器辨伪

  目前在玉器的识伪中没有仪器进行有效的测试,但是利用我们掌握的科技文化知识,利用客观科学的理论分析,完全有能力对玉器真伪进行有效识别。

  1、历代玉器被广泛使用的玉石材料主要有白玉、青玉、黄玉、碧玉、岫岩玉等,而目前赝品有相当一部分使用的新开发的石料、矿料,或用黄岫岩假冒黄玉。在实践中必须掌握和分清真伪玉器材料上的差别,分清同一种材料的新旧差别。

  2、要认识各种玉器材料的基本结构特征,并且要知道硬度、密度的不均匀性及玉石材料的可渗透性。当掌握了玉石材料的基本特性以后就能够分析古玉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埋藏的时间长短,对玉器本身应该造成的影响,有哪些氧化腐蚀特征,并掌握其演化过程的各种特征规律。而赝品不是根据材料的特性,也不根据真品的各种特征,只是根据真品的表面效果进行模仿,违反了自然氧化和演变的规律,与真品有本质上的差别。

  3、要掌握真品玉器材料方面的老化特征。这种受浸蚀而老化的现象与赝品使用新材料或老旧残料进行重新切割磨制加工,成形后所暴露出来的新工艺面会产生明显的色差或破坏原有的氧化皮层。

  4、不能把区别玉器材料作为辨别玉器真伪的决定依据,因为从古至今所使用的都是千百万年形成的同一种材料,在辨伪中只能把识别材料作为单荐辨伪的依据,如果材料上无法有效地确认差别,应该从其他方面继续搜寻真伪的差别证据。

  5、目前赝品所使用的是一些质量极差、价格极低的玉石杂色料或石性严重的次料进行伪造,成形以后再进行人为强化腐蚀,造成玉器表面形成极厚的氧化腐蚀皮层。这种皮层容易脱落而且脱落后根本没有洁净透润的质地。这种花地杂色料是历代古玉不使用的,只是现代骗人用的一种石料。

  6、要认识和掌握历代玉器绘画风格及表现风格,并掌握各时代玉器造型风格结构特征。在辨伪中,有些玉器可以从造型结构上确认真与伪,但是有些高仿赝品极难识别。在这种情况下,要从其他方面搜寻真与伪的差别证据由于民间玉器的风格造型极其古怪复杂,因而不能以器型风格决定其真伪,而只能作为感觉效果判断的一项参考。

  7、玉器艺术的工艺与美术的完美结合体,古玉完美地体现了工艺效果。而赝品在这方面有明显缺陷和不足,要么结构造型美而工艺技术磨制却达不到这种效果,要么工艺设计有缺陷。

  8、我们必须承认,机械化程度的高低必然会对产品的工艺质量和标准造成程度不同的影响。从古至今制造玉器设备工艺和工具材料在不断地改革发展提高,因此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工艺技术特征。当我们掌握了真品的基本特征,就会认识到现代赝品哪些部位工艺不对,哪些工艺技术磨制有缺陷。

  要认识到玉器的加工方式从古至今始终利用的半手工半机械化的方式,在实践中必须分析工艺效果,哪些是机械设备本身的性能造成,哪些又是人为手工操作的不稳定性造成,从这方面区别真伪。另一方面要有能力认识玉工磨制水平的差异所造成的某些工艺效果,识破赝品故意制造工艺误差或某些工艺技术缺陷,对比真伪玉器工艺死角部位的差异。

  现代加工工具的材料和研磨材料的组成成分与传统之间的差别,造成纹饰线条方面的工艺磨制产生明显不同。这种不同是设备工具及材料造成的,不是现代设备能够模仿的。古玉器的加工磨制主要采用游离沙式的研磨方式,这与现代赝品的固定磨削式的成形的玉器有明显的工艺差别。要掌握历代古玉在工艺磨制程序方面的规律,以及各种工艺技术处理手段方面的特征规律,对比赝品哪些部位的程序和处理手段有差别。

  9、了解赝品的制假手段和技术,掌握赝品用现代的设备和技术进行模仿的各种工艺效果特征。要分析和掌握真伪玉器的玻璃光效果差别,以及一般光亮玉器差别,并分析出光亮方面的技术和材料差别及造成这种差别的原理,从而区别真伪亮度效果差异。

  10、历代古玉普遍存在着巧色及带色料玉器的现象,但这种材料在原有的基础上又经历长期地下环境的浸蚀,造成局部色料部位被首先氧化腐蚀,必须掌握这方面的特征规律。

  玉器被氧化浸蚀部位大部分是由于某部位的硬度、密度及耐腐蚀性差造成的,特别是由于内部应力造成的玉器裂纹,这种状态会被首先渗透或浸蚀,它与赝品人为制造的假效果有结构上的差别。现代赝品利用色料、边角脏料假冒玉器的氧化,特别是利用材料本身的氧化石皮假冒,这种造伪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模仿手段。实际上这类赝被假冒的部位其硬度、密度结构和色差,与真品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必须识别哪些是色料杂料和天然氧化皮仿造的赝品,哪些是真正腐蚀受沁。真正的古玉无论受到哪些氧化腐蚀受沁都会产生硬度变化、色差变化、渗透过渡等现象,而赝品人为制造的明显的渗透现象、硬度变化、色差和过渡等现象。要在广泛的实践中掌握真品氧化腐蚀受沁的特征规律,在此基础上区别哪些是人为的强化作伪,哪些是玉器的真正腐蚀受沁。

  11、掌握生坑玉器的主要特征。所谓生坑玉器的指出土以后没有进行过任何清造处理,玉器本身粘附着各种沉积物质,而且附着力极强。而赝品是采用人为制造在玉表的附着物,这种人造附着物质粘结密度及粘结力很差,这是辨别真伪的一方面,生坑玉器应没有任何人为处理留下的痕迹。

  12、半生坑玉器主要指出土后经过人为的清洗处理,这类玉器已失掉了生坑玉器的种种出土特征。一般情况下,死角部位或某些腐蚀残损部位能够留下沉积物质,由于清洗有些部位会出现轻微划痕,工艺棱角出会产生轻微的人为致残现象。而仿造半生坑玉器的赝品主要采取制造表面氧化层工艺方面采用保持工艺棱角部位的锋利度,死角部位沉积物质附着力却很差。要特别注意并有能力区别半生坑玉器。当前仿造半生坑玉器的赝品有相当数量流入市场。

  13、半熟坑玉器的指出土后经过几年或几十年的收藏,手感及透润程度并没有达到相当的熟旧程度。这类玉器表面有氧化质感并有轻微的磨损,轻微的棱角碰伤,有些死角部位仍然存留沉积物及其他各种特征。这种玉器必须进行全面的分析,仿造成这类玉器的赝品主要是采取球磨振荡设备及喷沙设备制造表面氧化质感效果,使整体结构及工艺棱角产生圆滑过渡。这类玉器的仿造难度很大,与真品对比会找到赝品的很多漏洞。

  14、熟坑玉器是长期收藏把玩使玉器的工艺棱角有相当的圆滑过渡,手感极好。在把玩中,人体的汗液、酸、碱、植物蜡等渗透到玉器纵深,使玉器内部折射光加强交反射到玉器表面形成半透明状态的油透感,经过人为长期盘磨会使玉器表面产生不同时期的划痕重叠现象,有些残损会产生残痕圆滑过渡。而赝品不具备这种时间和条件,因此只能采取加强表面光亮度的手段进行假冒。当前有一定数量的假熟坑玉器,仿造效果普遍不佳。

  15、必须掌握赝品用氢氟酸进行腐蚀所产生的各种状态,因为这类赝品残留有的毒气体对人体危害极大,不能在房间内摆放或随身佩带。

  16、收藏玉器不能局限性只懂得玉器,必须对雕塑、瓷器、绘画、竹木牙角、金银铜器等古董项目有识别真伪的基本能力,因为其他类古董的真伪所表现的特征规律与玉器是相通的。辨伪首先要确认真品,只有在实践中掌握真品的实质,才能够具备识伪的能力,才能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文化内涵。更不要采取自我封闭的收藏方式。

和田玉籽料的基本鉴别方法和田玉籽料的基本鉴别方法 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的:



第一就是从籽料的皮色来入手:

真籽料是在河水中经千万年冲刷,自然受沁,

只会在质地软松的地方沁入颜色,

在有裂纹的地方颜色比较深。

这种皮色是相当的自然,

也就是大家总讲的活皮。

它的颜色浸入玉内有层次感,

皮和里面的玉感觉是一致的。

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入浅,

裂隙上的颜色应是由浅到深。

不过真正好的籽玉是不长皮的,

即使是有,也是星星点点,

或在细小的裂子里。

那活皮的色是从玉里透出来的,

真皮不管它是什么颜色玉工

雕玉时琢下来的玉粉都是白色的.

这是我经过碎石实验的.

而染色的假皮则浮于表面、

色凝凹处,

磨下的玉粉是带色的。

一件带皮籽料是否为真皮,

玉工最清楚。

和阗玉的皮色是次生的,

一般厚度小于一毫米。



然后就是从汗毛孔辨认:

有无汗毛孔,是鉴别真假籽料的重要一点。

真正的籽料,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

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

皮肤上的汗毛孔。所以那一般就讲汗毛孔.

这种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表面现象,

绝不是人工可以伪造出来的,

在十倍放大镜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肉眼一般看不到)。

用汗毛孔来鉴别真假籽料非常有效。

因为滚料上面有滚磨过的磨痕,

一道道的擦痕,而没有自然状态下的汗毛孔

这点百试百灵的啊.



最后就是看从籽玉的裂纹来辨认:



大家都知道,皮色是籽玉的重要特征之一,

自古以来和田仔玉以皮为贵质虎皮籽,鹿皮籽,秋梨籽,

都十分难觅,但是天然形成皮色的概率只有十分之一不到,

玉质紧密纯净的好籽玉根本不会形成皮色,

很多的籽玉都没有皮.

很多山料磨光假皮仔已经达到可以乱真的地步,

如何鉴别它的真伪呢?这时候,籽玉的裂就成了它

的一个重要鉴别标志。

籽玉在河床中历经百百年的冲刷碰撞,

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裂,裂隙中往往侵入皮色

,这些裂只要不影响主体都是好料.



磨光籽和滚筒料料型相对都十分完美无缺,

很少有裂,并且可以看出有多个初始的磨光的切面,

所以裂也是辨别真籽玉的标志!

玉器鉴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