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不教”

发布时间:

“教”与“不教”
【背景介绍】
这个班的孩子均为今年刚入园的新生,没有进过小小班,但总体上说孩子们的适应性较强,班里有一批较为能干的幼儿。
这是一堂幼儿园小班的语言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小动物吃什么”?活动目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感受儿歌的节奏。

【活动实录】
活动开始,教师以一首孩子们熟悉的动物歌曲作为引子,而后自然地过渡到主题:“小羊、小猫和小鸡是怎么叫的呀”?孩子们依据各自的经验进行回答,还不时地学着这些动物的叫声“喵喵喵”,“咩咩咩”和“叽叽叽”。教师这时便顺势拿出预先准备好的三种动物的挂饰请小朋友套在自己的脖子上,并说:我说“小白羊”,你们要用叫声回答我,好吗。幼儿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于是教师便依次说出小白羊、小花猫和小小鸡,幼儿也依次用叫声作了回答。第一次回答时,多数幼儿没能将三字一句的儿歌按节奏念出来,于是教师又将“小白羊”三个字念了一遍,并伴着自己的点头动作,


这时有的幼儿接受了教师的暗示,也用有节奏的“咩咩咩”,加以回应。
看到幼儿明白了自己的用意,教师便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到小动物家做客。教师领着小朋友先来到贴着青草的幕帘前面问:“这是谁的家呀”?有的幼儿看到青草,马上说:“小羊的家”。教师又问:“你怎么知道是小羊的家呀”?幼儿答:“因为小羊喜欢吃草”。教师听了幼儿的回答后满意地走向“小猫的家”,又问幼儿:“这是谁的家呀”?幼儿看到幕帘上的小鱼,毫不犹豫地回答:“小猫”。教师又走向“小鸡的家”,幼儿从看到小虫也很自然地说出了“这是小鸡的家”。
认识完小动物的家,教师请幼儿去给自己挂饰上的动物找家,并看看你的小动物爱吃什么?很快幼儿都找到了小动物的家。并且在“家”里摆放的小椅子前坐了下来,坐下的同时看到了桌上还摆着小动物的“食物”(青草、小鱼、小虫)
多数幼儿坐下之后不停地摆弄着桌上的食物。这时,教师来到了“小羊的家”,在门口,老师叫:“小白羊”!幼儿答:“咩咩咩”!师又说:“吃什么”?幼儿答不出,

师又说了一遍:“吃什么”,并用眼神指向桌上的青草,这时幼儿似乎懂了教师的用意,回答道:“吃青草”。就这

样,教师一家一家地去“做客”,幼儿基本上能用儿歌中的话来回答教师的提问。
做客完毕,幼儿又回到原来的座位上。教师待幼儿坐定,又重复刚刚做客时的一问一答,在同伴的提示和启发下,多数幼儿能按节奏来回答。回答完毕,教师进行了范读,后又结合大屏幕上放映的幻灯片进行了第二次示范。幼儿看着幻灯片上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形象自然神情十分专注。在教师放第二遍幻灯片的时候,一些幼儿已经可以跟上教师念儿歌的速度。
最后,教师向幼儿提问:“你还听到过哪些动物的叫声”?有幼儿说小老鼠。师问:“小老鼠怎么叫”?这位幼儿答不出,旁边幼儿补充说:“吱吱吱”。师又问:“吃什么”?幼儿还是答不出。于是教师便说:“大家回家可以想一想,其他动物的叫声和它喜欢吃的东西,下次我们就可以编出好听的儿歌来了”。活动在教师的结束语中暂告一段落。

【案例评析】
整个活动教师是用多种形式贯穿起来的,没有依照传统的授课方式让幼儿以跟读的形式学念儿歌,而是让幼儿在自

然的状态下学习,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许多看课的老师都说这次活动设计得很好,教师没有“教”的痕迹,幼儿学习没有负担,给人的感觉很舒服。但细细品味,这“不教”的背后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首先,从活动内容的选择来看。
这首儿歌的部分内容在幼儿早操律动中几乎天天出现,幼儿每天都可以接触到小动物的儿歌,今天活动要掌握的只是后面的两句“吃什么,xx”。而这两句对于已入园三个月的孩子来说,似乎也过于简单,幼儿在活动中没有“跳一跳摘果子”的感觉,没有能关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长此以往,对于发挥幼儿的潜能是很不利的。
其次,从教师的指导来看。说本次
活动中教师没有“教”的痕迹,我不是十分赞同。从教师带着幼儿“参观小动物的家”到“去小动物家做客”,教师的介入一直十分明显,从教师与幼儿的一问一答可见一斑。既然要让幼儿在自然、宽松的状态下学习,为什么要给幼儿固定的挂饰?为什么不肯放手让幼儿自己“找家”,自己讲出“小动物吃什么”的答案?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对幼儿的能力还是存在着怀疑,甚至可以说对本次活动也不是很有信心。

再则,从活动的过程来看。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至始至终是按着自己既定的教案来实施的,并没有根据活动中幼儿的实际反馈情况再作出动态的、实时的调整,幼儿的一切行动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只要稍有偏离,就会被马上拉回来。整个活动教师的考虑是十分“周全”的,

教师将幼儿可能会产生的种种情形都作了充分的估计,这是好的。可是这不是出于“为幼儿有效学习服务”的观点,而是关注活动是否能按教师预先的计划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效果作准备的。
最后,从面向全体幼儿来看。
多数幼儿在教师精心安排的活动中学会了儿歌,并基本掌握了儿歌的节奏。但是这里有一点可能被教师忽略了,那就是:每位幼儿的起点不尽相同,教师是否考虑到要让每位幼儿都有所得。我觉得至少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或知识面宽的幼儿)来说不太公平,他们对今天的儿歌节奏可能早已掌握,坐在课堂中充当的只是“陪衬”的角色。

【案例思考】
1要关注幼儿的真实体验。
在教育中,体验是认知内在的催化剂。它突出的不是对

知识体系原封不动的

储存,而是强调自我的感悟与发现。
本次活动,教师缺乏的恰恰是幼儿“体验”这一环节,孩子们始终跟着教师的思路,处于被动地位。被动接受的结果,虽然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这种体验与有目的、有意识主动参与后获得的感受是有本质区别的。幼儿只能算是参与者,而绝谈不上是“主体”,只有当幼儿自主地去体察知识经验、认识事物,并获得自己的感悟,激发起自己的情感,并以“自我”的面目积极参与的时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主体”。
2形式变化不等同于观念的转变。
目前,在幼教届,“跟风”现象比比皆是,从最早的综合主题教育到活动区模
式,再到现今的方案教学,对多数教师来说仍是“一头雾水”,搞不清为什么要这样变,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幼儿教师往往过度追求形式上的新颖与创新,将旧的观念用新的形式重新加以包装,误以为形式的变化就是观念发生转变的最有力的说服依据。
可事实又是怎样的呢?恰恰相反,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教师越来越注重的是形式的改变,重表面、轻实效的情

况随处可见。公开教学时,教师为形势所迫,经常是课前准备十分“周全”,将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尽量在课前化解掉,扫除一切不利于活动成功的障碍。因此观摩的老师经常的评价是:

幼儿能力很强,教师的活动准备充分,活动效果良好。教师“不教”的背后,其实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当教师的观念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主动行为,幼儿的主动学习和真实的体验与感悟的获得才有可能。

《“教”与“不教”》

“教”与“不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