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论文——苓桂术甘汤

发布时间:

苓桂术甘汤简介及其临床应用
吴叶鸣
09药剂1048009103
摘要:苓桂术甘汤,对于该方的临床应用研究,已有一定成效。可用于冠心病、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秋季腹泻器质性肝郁脾虚证、美尼尔氏病、病毒性角膜炎、异位性皮炎等病症。【关键词】: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
方剂学定义
方剂名称:苓桂术甘汤
药物组成:茯苓四两(12克)桂枝去皮三两(9克)白术二两(6克)甘草炙二两(6克)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1200毫升),煮取三升(600毫升),去滓,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病症分析:脾阳不足,健运失职,则湿滞而为痰为饮。而痰饮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停于胸胁,则见胸胁支满;阻滞中焦,清阳不升,则见头晕目眩;上凌心肺,则致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沉滑或沉紧皆为痰饮内停之征。
现代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简介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中阳不足痰饮病之代表方。临床应用以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心下痞或腹中有水声者,可加枳实、生姜可消痰散水。
.现代运用本方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梅尼埃病、神经官能证等属水饮停于中焦者。
.使用注意若饮邪化热,咳痰粘稠者,非本方所宜。
用药禁忌:本方药性偏温,对中医辨证属阴虚,津液不足者,用之宜慎。
详述:
对于本方的临床应用研究,已有一定成效。可用于如下病症:1.冠心病:用本方加味:茯苓30g桂枝10g白术25g甘草5g丹参25g半夏15g,鸡血藤25g,黄芪20g。日1剂水煎服。
病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6例。本组患者病程均在2年以上,其中2-413例,5-73例,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48-506例,51-558例,55以上2例。
结果:显效(服药15剂,症状消失,心电图正常)10例;有效(服药25剂,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缺血改善,室早减少)5例;无效(服药35剂,症状,心电图无变化)1例。
2.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用本方加味:茯苓20g,桂枝、葶苈子、车前草各15g槟榔12g,白术甘草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6剂为1疗程。兼气滞胸闷加枳实、

厚朴各10g;低热盗汗加鳖甲、桑叶各10g;大便干燥加当归、郁李仁各10g。另配用抗痨西药异烟肼0.1g,每日3次,共服1年。
病例: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49例,男37例,女12例,年龄11-50岁;X线摄片合并肺结核者8例,无原发病灶者41例;小量积液15例,中等量积液28例,中等量以上积液6例;病史在3月以下至1年以上。
结果:服药1-2个疗程后,中等量以上积液即可减为中等量;中等量积液则减为小量;小量积液能完全消失,共49例。其中积液消除最长36日,最短18日,平均24日,有效率为100%3.秋季腹泻:用本方加味:茯苓9g炒白术5g桂枝3g甘草2g肉桂1-2g车前子3g,泽泻4g,神曲3g。呕吐者加制半夏4g。日1剂,分2-3吹口服。
对照组:庆大霉素2000-3000U/kg体重,2次。氢苄青霉素50mg/kg体重,日2次;氟哌酸5mg/kg体重,日3次;胃蛋白酶合剂2-5ml/次,日3次。其他治疗措施:如禁食、补液及对症处理两组患者相同。3日为1个疗程。治疗虚寒型秋季腹泻。其中苓桂术甘汤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60例中,男38例,女22例;年2个月至23个月。两组患者辨证均为虚寒型,一般情况及病情比较无显著差异。
疗效标准:痊愈:治疗6日,腹泻、发热、呕吐及上呼吸道症状消失,脱水纠正;无效:治疗6日以上,病情无好转改用其他治疗方法。
结果:治疗组痊愈30例:平均泻止天数2.2日,治愈率100%。对照组痊愈26例,平均止泻天数4.4日,治愈率86.7%。两组患者的疗效(72小时内泻止为特效)P<0.01P<0.01
4.器质性肝郁脾虚证:用本方加味:白术40-100g,桂枝15-20g,茯苓20g甘草10g三棱5-25g莪术15-25g文火水煎3次,取药液600ml早、晚各服1次,每次20ml,每疗程4-6周,用药期间,忌食生、凉、油腻食物。1267650:=1.52:1;32-494650-593460-693470-7612例;病程最短2个月,病程最长24年,平均1.5年。
结果:痊愈:症状全部消失,胜任原来工作,45例;基本痊愈,症状大部分消失,能胜任工作,共30例,好转:症状有所好转,但症情有所反复,程度轻,共39例。
5.美尼尔氏病:用本方加味:云苓30g,桂枝10g,白术15g,甘草5g,泽20g代赭石30g(先煎)。每日1剂,清水煎服。眩晕剧烈者加天麻10g,夏枯草5g;恶心呕吐者加法夏10g,吴萸5g,生姜3片;耳鸣耳聋者加远志10g,石菖蒲10g;肢冷加熟附子159g,党参15g
病例:治疗美尼尔氏病53例,其中男21例,女32例;年龄30-45岁。
结果:治愈(症状完全消失,行动自如)者32例,好转(症状明显减轻)17例,无4例,总有效率92.5%
6.病毒性角膜炎:用本方加附子:茯苓30g桂枝10g白术30g甘草10g熟附子10-15g。兼胞轮红肿,加甘菊花30g、车前子30g,腰膝酸冷等阳虚之作,重用附子20-30g,儿童剂量酌减,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病例:治疗病毒性角膜炎31例,均有起病急、羞明流泪,疼痛,异物感等,继则黑睛出现翳障,呈点状、星状。其中男17例、19只眼,女14例、16只眼;年龄10-65岁;发病最短2日,最长者1个月。
结果:服药7剂,翳障消退者9例、10只眼;服药14剂,翳障消退者10例、12只眼;服药21剂,臀障消退者5例、5只眼;眼药30剂,翳障消退者3例、3只眼;无

4例、5只眼;总治愈率为87.0%
7.异位性皮炎:用本方:茯苓4g,桂枝3g,白术2g,甘草3g。加水400ml煎至200ml,去滓,分2次饭后服。
病例:治疗异位性皮炎1例,经用药1年后获的痊愈,半年后随访,一直未见复发。8.慢性心力衰竭:用本方:茯苓30g、桂枝20g、白术20g、甘草15g。加减:气虚者加黄芪30g,党参30g;阴虚者加猪苓2lg,麦门冬20g;下肢肿甚者加炮附子15g,干姜15g;喘甚者加葶苈20g;心中悸动者加煅龙骨20g;腹胀者加枳实20g;瘀血明显者加桃仁20g。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
病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男性l0例,女性2O例,年龄3172岁;原发病:冠心病9例,高血压心脏病8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7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心功能212例,315例,43例。
结果:25例心功能纠正至1级,4例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未达1级,1例心功能提高1级未达1级。治愈率达83%
9.不稳定性心绞痛:本方加味:桂枝9g,茯苓20g,炒白术30g,丹参15g,地龙15g,红花12g全瓜蒌15g炙甘草10g瘀血明显加桃仁10g当归12g全蝎6g痰浊明显加胆南星6g化橘红12g法半夏9g;阳亢明显加钩藤15g。每日1剂,水煎分服。
病例: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4279岁,病程3个月至4年。
结果:10例症状消失,血脂水平下降>20%45例症状消失,血脂水平下降15%20%5例无效。总有效率达83%
10.慢性支气管炎:本方加味::茯苓20g,炒自术20g,桂枝10g,苏子15g,杏仁10g,紫菀10g款冬花10g,制半夏10g,陈皮6g,炙甘草5g。加减:寒象明显加细辛3干姜6咳痰量多夹有泡沫者加白芥子15g,防风6g;气滞者加枳壳10g,莱菔子15g;气虚者加炒党参15g,黄芪15g;咳喘甚者加白果10g,沉香曲10g。每日1剂,水煎2次,分上下午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病例: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542岁;病程332年。结果: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
11.眩晕:本方加味:白术15g、云苓15g、桂枝12g、半夏10g、陈皮10g、天麻10g、白芍10g白芥子10g、菖蒲6g、远志12g、泽泻15g、怀牛膝15g、地龙12g、甘草6g。若气虚者加黄芪20g;肾阴不足加女贞子12g、墨旱莲12g;虚火上炎加盐知母6g、黄柏6g引火下行。若肝火上炎加知母、夏姑草10g、黄芩10g;血压偏高属肝阳上亢加代赭石20g、生龙牡各15g;失眠者加夜交藤20g、合欢花15g;恶心呕吐明显加竹茹10g、苏梗12g,每日1剂,水煎服复煎,分早晚2次服,连服3天为1疗程。病例:,男32例,女26例;203018例,31403O例,4O6O10例,;发病时间最长7年,最短3天。
结果:48例痊愈,8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96.5%
新方应用:
1.苓桂术甘汤加北五加皮10g制附子10g防己8g丹参15g治疗风心病,水气凌心之心悸,脘痞而下肢微肿者。
2.苓桂术甘汤加半夏15g,生姜30g,党参20g,厚朴15g,猪苓30g治疗胃下垂,胃内潴留蓄饮之呕吐胀满之水逆证。
3.苓桂术甘汤配制附子12g,泽泻15g,半夏12g,生姜30g,治疗饮阻清阳之头眩欲呕者。
4.苓桂术甘汤配薤白18g,枳实15g,半夏12g,川芎15g,治疗饮阻胸阳、痹阻闷塞之冠心病。
5.苓桂术甘汤加半夏12g葶苈子10g30g15g30g,治疗饮邪泛肺之胸闷哮喘,伴下肢浮肿呕吐痰涎者。6.另可用于风心病系风湿

风心病系风湿罹患心肌瓣膜出现硬化狭窄之组织性病理改变带来心律失衡,纤颤紊乱,甚者浮肿尿少,端坐呼吸,倚息难卧,心悸恍惚。此乃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水饮凌心,致胃中水满,口唇发绀,胁下硬,按之痛,舌淡黯,苔白,脉沉伏细弱或参差不齐。治宜振心阳,化水气,补心气,安心悸,方取苓桂术甘汤。
此方以温中化饮定悸为治,毫无强心益气之能,有风心病而水肿饮盛者,投之较宜。若肢端欠温,心衰浮肿较甚,可按上方加人参12g,制附子10g,北五加皮9g,防己6g,丹参18g,效验。
中阳不振,寒饮停蓄胃中,致水气上逆,呕吐饮邪胀满,便干,频转矢气,面萎黄虚浮,下肢微肿疲惫。投方苓桂术甘汤,加半夏12g生姜15g猪苓15g党参15g厚朴12g,榔片10g,草果仁9g(去皮,打碎入煎,振奋脾阳,转输气机,代谢水湿,诸如胃下垂、胃肠潴水之痰饮证皆可。
饮阻清阳,迷蒙空窍,头脑眩晕,恶心欲呕,口淡舌白、其质水滑,脉虚弦且滑。方投苓桂术甘汤加泽泻15g白芷10g半夏12g生姜10g温中化饮,和胃利湿,湿祛则清升,湿化则浊降,此等必以寒饮为患。若湿热阳亢则非所宜。
胸居阳位,宣展浊邪,通心脉以利气机。若浊邪害清,闭瘅胸阳,胸闷而心痛,面苍白,脉独沉,方宜苓桂术甘汤温通饮邪,代谢阴浊,配加瓜蒌薤白枳实半夏汤标本并治,纯阴伤者忌服。
饮邪滞中,伤脾而渗湿不利,泛肺而弥漫气道,形成胸闷哮喘,下肢浮肿呕吐痰涎,面青唇黯,目肿如脱,颈脉动,胁下硬。此等为咳逆上气,近似肺源性心脏病,方取苓桂术甘汤,培脾制水,减少上泛之嫌,配苏子10g,白芥子6g,葶苈子9g,杏仁10g半夏10g,化痰定喘,佐石韦18g,椒目12g,桑白皮30g,利水消肿,宣肺平喘。
若血瘀缺氧,当加桃仁10g丹参20g生地15g西洋参10g赤芍15g等。

讨论:
茯苓――健脾渗湿桂枝――温阳化气,配合茯苓以温化水饮白术――补益脾气,且助茯苓运化水湿炙甘草――调和诸药,健脾益气使
《金匮要略》明确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本方即从温化渗湿立法。故以茯苓为君药,健脾并渗利水湿;臣以桂枝温阳化气,配合茯苓以温化水饮;佐以白术补益脾气,且助茯苓运化水湿;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配合茯苓、白术兼能补脾,配合桂枝以甘温补阳。四药合用,共奏健脾渗湿,温化痰饮之功。上述病症治法均涉此理,万变不离其宗。以此方为基础,多位医家加减变化,而成众多妙方,疗效显著。余谨辑此文,供诸位参考。
参考文献
1.王英奎《苓桂术甘汤临床新用解析》中国社区医师2009年第13(第25卷总第379期)2.刘葵《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医学信息200910月第22
10
3.王京平《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眩晕58例》内蒙古中医药4.周正义杨慧兰《苓桂术甘汤治疗美尼尔氏病89例》
CHJNASNATUR0PATHJon2010Vo118Ne15.谢卫红《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O例疗效观察》

方剂论文——苓桂术甘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