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理论

发布时间:2020-04-09 14:20:40

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理论探讨与思考

内容提要:文章通过介绍中外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理论的认识,综合已有的理论成果提出了自己对城乡一体化的思考,为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理论 探讨 思考

一、国外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理论的探讨

1.马恩列斯有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论述

马克思指出,实现共产主义必须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他在185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乡村城市化”这一理论。恩格斯是最早提出“城乡融合”概念的人。他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只是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表现”……“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224页)恩格斯认为实现城乡融合就是:工人和农民之间阶级差别的消失,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消失,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的消失以及大家共同享受福利。

斯大林认为:“这不是说,城市乡村之间对立的消灭,应当引导到‘大城市的毁灭’。不仅大城市不会毁灭,并且还要出现新的大城市,它们是文化最发达的中心,它们不仅是大工业的中心,而且是农产品加工和一切食品工业部门强大发展的中心。这种情况将促进全国文化的繁荣,将使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斯大林选集》下卷第558页)由此可以看出,斯大林把“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作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个标志。

2.现代学者的理论认识

在英文和法文的城市科学资料中,没有“城乡一体化”的词语,比较相近的是“城乡融合(和解)”(Urban-rural composition)。其含意是指自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一些制造业从原先的大都会向较小的村落或尚未工业化的地区转移,从而形成城市和乡村相混合的新型区域。

  在城市学和城市规划学界,最早提出城乡一体化思想的是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他于1898年出版了《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902年再版时改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他在书中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他在序言中说:“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缺点,……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进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霍华德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它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农业用地是保留的绿带,永远不得改作他用。

  美国著名的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1895~1990)对霍华德的城乡一体化思想大加赞扬,说“霍华德把乡村和城市的改进作为一个统一的问题来处理,大大走在了时代的前列”。20世纪60年代,他明确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他主张建立许多新的城市中心,形成一个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通过以现有城市(但要大大的分散)为主体,把“区域统一体”的发展引向到许多平衡的社区里,就可以使区域整体发展,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还有可能使全部居民在任何地方都享受到真正的城市生活的益处。

亨利·赖特及克拉仑斯·斯坦因提出“区域城市”的设想,即通过建立整体化的、清晰的区域交通网络,在交通轴交叉点形成城镇集聚,构成多中心城镇功能以及相对集中的空地系统。也有一些人认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将促进中心城市达到更高程度的经济与生态协调,从而使中心城市成为三、二、一产业空间上梯度布局,形成大、中、小城市群体在空间形态上呈区域化的特征,即区域城市(regional cities)。

加拿大学者麦基(T.G.McGee)基于对亚洲一些国家的研究提出了“Desakota”概念即城乡一体化区域。它是一种以区域为基础的城市化现象。这种建立在区域综合发展基础上的城市化形态,实质就是城乡之间的统筹协调和一体化发展。其主要特征是高强度、高频率的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混合的农业和非农业活动,淡化了的城乡差别。

以上论述说明,马恩列斯和资本主义城市理论家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论认识是基本相同的,即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重建城乡平衡,使全部居民在任何地方都享受同等生活条件的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

二、我国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理论的探讨

1、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与本质

明确提出“城乡一体化”的是我国的学者,它源于我国典型的“二元社会”格局,因而对城乡一体化的论述也就围绕着城、乡两个系统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一体化进行展开。主要的看法有:社会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进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界通过分析经济发展规律,从城乡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出发,有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并不是城乡无差别的境界,而是一种区域生态群落的合理分布,城乡一体化应是城市没有制度上的堡垒,乡村没有政策上的栅栏,城乡一体化是“一种区域生态经济良性平衡系统的高境界”。又有学者从可持续发展和空间概念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主要包括城乡职能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

2、城乡一体化研究领域

最初,受农工商联合发展的启示,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乡经济一体化,将城乡一体化作为一种手段来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以便确保城乡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发展战略一体化、经济管理一体化、商品市场一体化、经济活动网络化、利益分配合理化等对策思路。其后,研究领域扩展到户籍管理、就业、教育等更为广泛的制度领域,对传统的城乡分割体制的改革进行探讨。目前学者们已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领域扩展到政治、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空间等各个方面,认为城市与乡村最终将成为一个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统一体。

3、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

有学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有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首先,内部动力是乡村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他认为乡村城市化是指乡村地域中传统社区向城市现代社区的逐步演变,使留在乡村的居民逐渐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乡村的就业结构、人口居住地和居住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发生改变,城市从乡村中产生。但是乡村城市化并不是城市的“全城化”,而是使乡村与城市居民在不同地方共享平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乡村与城市协调发展。乡村人多地少、劳动力大量剩余是乡村城市化中来自乡村内部的推力,城乡收入分配、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差异是乡村城市化中乡村外部的城市的拉力。在两种力的作用下,实现乡村城市化。乡村城市化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在乡村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现代化是通过城市现代化建设,提高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吸引力、综合服务能力,使城市对乡村的带动能力增强,对区域内乡村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外部动力是改革开放政策和外资的引进。认为改革开放有利于打破城乡分割壁垒,改革开放政策作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外部动力将影响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始终。外资的引进则是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资金不足问题的有效方式。

也有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农村的发展不能单靠城市化的辐射(某种程度上会拉大城乡差距),也不能盲目推行农村工业化,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两头动,即依靠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

4、城乡一体化实现模式

对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模式国内理论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1)城市主导型模式。学者的看法主要有:汤正刚认为“城区的经济辐射功能和‘市带县’的城市主导作用”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动力;上海《城乡一体化课题组》(1991)研究认为“实现城乡一体化,主导在城市”;石忆邵、何书金认为大城市的向心力和离心力是城乡一体化的动力。这些学者的观点都强调城市的作用,把城市的作用放在主导地位,通过城市的辐射、吸引功能,依靠城市的优势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这种模式的实施方向是从上而下。

(2)小城镇主导型模式。有学者从小城镇出发,研究小城镇在解决农村就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有效途径。主要观点是:城市的产生来自于农村集镇的发展,我国农村城市化不能抛开农业和农村。发展小城镇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乡镇企业,通过人口、经济要素的集中促进小城镇功能转变、规模扩大,缩小小城镇与城市的差别,而小城镇对农村发展的带动又缩小村与镇的差别,最终缩小城乡差别。此种模式以小城镇的发展为主导,通过小城镇与上(城市)下(农村)差距的缩小来实现城乡一体化。对大城市(都市区)而言,这种模式也可表现为郊区城市化模式,即通过郊区城市化来缩小城(市区)乡(郊区)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该模式的实施方向总体来看是自下而上。

(3)城乡结合统筹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也可称为区域城乡一体化模式,在大城市表现为都市区城乡一体化。提出这种理论的是胡必亮同志,他认为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将一个区域的整体力量发挥出来,而不仅是促进其中城市的发展。也就是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主导城市对整个区域在整体功能定位、发展规划、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基础设施布局等诸方面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区域范围内系统的、完善的城镇体系,做到大、中、小城市及镇在本区域范围内合理布局,进而使区域整体效益得以发挥,最终促进区域范围内城乡经济、社会联系不断增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在推进这样一种以区域一体化为中心的城镇化过程中,关键的因素不是单个城市的规模大小,而是区域内城市之间、城乡之间联系的强弱程度。也就是说,“联系”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与“规模”相比,“联系”是一种更为深刻、更为本质的内在变量。“联系”就是这种新的城镇化模式之区别于传统城市化模式的最根本要素。在这种模式下,发挥了上(城市)下(乡镇)双向作用,上下同步实施,更多体现了城、乡的结合与统筹。

三、本文的思考与认识

1.对城乡一体化概念的界定

综上所述,对城乡一体化的定义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在生产力和城市化达到一个较高水平时才具有条件;第二,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第三,城乡一体化是双向的演进,不是单向的。是城乡双方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吸引先进和健康的因素、理顺交流途径、摈弃落后的病态的东西的过程。第四,城乡一体化是系统性工程,包括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不能只重经济而忽视精神的、文化的、社会的内容。第五,城乡一体化不是消灭城乡差别的过程,更不是全部乡村转变为城市的过程。只要乡村存在城乡差别就存在,只是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程度和形式不同。

图1.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因此,本文认为城乡一体化的概念为:在生产力、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条件下,通过城乡统筹发展,以城带乡,以乡补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建立城乡协调的新型城乡关系,使高度发达的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城乡共享,实现城乡之间城市空间布局一体化、经济(产业)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社会文明一体化、社会福利一体化等各方面的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具体内容见图1表述。

2.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构成要素

(1)经济要素。其一,产业一体化。即三大产业在城乡之间广泛联合,农业、工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城乡产业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其二,资源配置一体化。即基础设施等资源在城乡之间统一配置。其三,市场一体化。形成城乡之间统一的产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市场。

(2)社会要素。其一,政治地位一体化。城乡居民在参与国家政策、决策方面享有平等权利和相同的机会。其二,社会福利一体化。社会福利的享受上城乡居民平等,特别是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3)生态要素。其一,合理配置绿地,协调城市、乡镇、农业用地,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其二,城乡一体化的治理、控制污染源,保护环境。

(4)文化要素。主要是城乡文明的一体化,具体有:其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其二,城乡居民思想观念一体化。其三,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

(5)空间要素。主要指各类要素空间布局一体化,如产业、基础设施、城镇、土地等,使城乡在空间上实现融合。

(6)政策(制度)要素。通过制度、体制创新,打破割裂城乡关系的人为制度障碍,建立城乡统一政策环境,主要有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金融制度、行政制度等。

3.动力机制

本文认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是城市的带动力和农村的推动力。城市的带动力指由城市产生的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拉动)力。这种带动力由城市化升级和城市产业发展而产生。农村的推动力指农村农业产业化、乡村工业化发展而在农村内部产生的推动农村向城市靠拢的力量。这种推动力的形成既有工业化也有城市化的作用。固而,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作用共同体现在城市带动力和农村推动力之中。具体表述见图2。

图2 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示意图

4.城乡一体化实现模式

对于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实现模式,要根据地区情况来确定,本文认为前文介绍的模式适用的情况分别为:

城市主导型模式。这种模式在中心城市经济较发达、各方面力量都较强、所带县乡数不多的情况下,对尽快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有较好的作用。这种模式的主动力是城市的带动力,通过城市的带动促进农村农业产业化、乡村工业化发展,农村的发展又产生了推动农村向城市靠近的次动力,从而实现整体进步。

小城镇主导型模式。它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背景下产生的,适应于经济水平较高、市场化程度较高、个体私营经济发达的地区。该模式的动力是农村的城镇化和工业化,靠农村自身的发展缩小城乡差别。

这两种模式在运用中要注意不能只停留在城乡一体化的表面,而要深入到制度建设和扩大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

城乡结合统筹发展模式。这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模式,它是在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提出的。它结合了前两种模式的做法,同时发挥城市和乡村(小城镇)的双向作用,领域扩大到社会经济的各方面,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实现真正的城乡一体化。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地域范围较大、城镇体系结构复杂的大城市和区域的城乡一体化。在这种模式下城市、农村的作用是同等的,没有主次之分,二者共同作用于促进城乡一体化。

11月8日,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强调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和总任务。报告将“三农”的发展作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并要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强调“四化”同步发展

  民以食为天,邦以农为本。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和保障。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对于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各地代表结合各地的实际畅谈了经验。河北省委副书记赵勇表示,在现代农业的发展当中,河北省以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来带动农业的科技进步,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同时把现代农业放在县域经济的大框架下推动,把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高端都市农业、生态农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一个支撑。黑龙江绥化市委书记朱清文介绍说,作为黑龙江省唯一的整建制农业高产创建示范地级市,绥化市去年粮食产量达到了305.8亿斤。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绥化市坚持和完善了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发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了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了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构建起了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

  在这次的十八大报告中,解决好“三农”问题被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指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报告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针对如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各地代表们发表了各自观点。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表示,城镇化具有多重联动效应,是新阶段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和发展的强劲引擎。健康推进城镇化建设,必须优化空间布局,按照区域统筹、城乡一体、全域规划的要求,推进市域城乡规划全覆盖;同时要尽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制度,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参与机制,大力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保障均衡。山东德州市委书记吴翠云认为,要紧紧抓住农村新型居住社区的建设和农村产业园区的建设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并要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真正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相互促进,一体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

  为了进一步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同时,要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针对如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四川省广安市委书记王建军介绍说,“近几年,中央采取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好政策,但只有将这些好政策落实好,才能让农民真正受益。”浙江省开化县华埠镇金星村党支部书记郑初一表示,“要通过科技创新来加快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使农民的生产方式尽快得到转型升级。只有农业的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农民才能实现增收致富。”

  此外,本次报告还首次提出了改革征地制度,这成为了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徐小青表示,“在现行征地制度下,农民几乎被排斥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体系之外。目前,农村征地面过宽,补偿过低,农民无法公平分享土地资本化后的升值收益,实际上被甩出了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报告提出要改革征地制度。对此,浙江省安吉县女子茶叶合作社社长、党支部书记宋昌美表示,“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改革征地制度,我们对此特别拥护。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不仅要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而且要防止土地过度集中,侵害农户权益,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监督和管理。不断完善集体土地征用补偿和安置制度,提高征用补偿标准,维护农民的土地收益权,对广大农民来说,无疑是个福音。

  (任 闻

 

短评

十八大报告科学思考新型城乡关系

  十八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专题阐述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一步发展了党关于“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政策理念,必将引领农业农村发展开创崭新局面。

  报告强调“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体现了我们党对国情的深刻把握和对“三农”工作的科学定位。我国仍然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农民实际仍占大多数、城乡发展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解决好“三农”问题任重道远,必须把“重中之重”的要求贯彻于现代化建设始终。

  报告提出“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是对解决“三农”问题路径的顶层设计,也是我们党关于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科学思考。为此,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把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才能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未来5到10年,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国农业也到了高投入、高成本、高价格的阶段。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全力以赴把现代农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千方百计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加,就一定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城乡一体化理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