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亮剑精神

发布时间:2013-03-24 09:51:49

何为亮剑精神?


古代剑客和高手狭路相逢,假定这个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你明知不敌该怎么办?是转身逃走还是求饶?”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倒在对手剑下算不上丢脸,那叫虽败犹荣。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这种精神,就称之为亮剑精神。

这段话出自电视剧《亮剑》中的男主角---八路军386 旅独立团团长李云龙之口,当然也是作者都梁先生的名言。正是都梁先生的创作使得这种精神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乃至于整个军事网络都脍炙人口。正是这种精神,充分的体现了在当年的那个时代的军人气节。

军人;在我们眼里是保家卫国,铮铮铁骨,顶天立地的好男儿。虽然过去有好男不当兵的说法,但那是从前,现在的军人可不一样,个个英姿飒爽,威风凛凛。也正是这些好男儿立志报国,拒敌千里,才换来今日这大好的和平年代。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和平时期,我们才回来到这花花世界。如果,我是说如果,战争在延续几年的话,我相信我们中有很多人是不可能来到这世上的。(也许是我夸张了)

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我们是否还能享受这美好世界的一切?当然不能!

看过电视剧《亮剑》的人都应该有印象,由于八路军长期被日伪军包围与蚕食,根据地的面积越来越小,而补给也越来越缺乏。在寒冬的天气里,有很多战士都还穿着单衣。战士们又冷又饿,许多人都因为这些原因饿晕了,病倒了。但就是在这种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李云龙团长亲自率领一个营的兵力向装备比他们好的不能再好的日军主动发起进攻,战争是残酷的,结果也是血腥的,两军相战勇者胜,此次小规模战役全歼鬼子两个中队,371个日军官兵全军覆没。八路军自身也阵亡358 人,仅存30多人。虽然已方损失也大,但取得的成果却是巨大的。当时气的日军驻山西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义男说不出话来,让他愤怒的是,穷得像叫花子一样的八路军竟敢率先攻击一流的日军部队。虽然八路军的动机只是为了抢夺战争物资,但如果没有这种亮剑精神,他们还敢主动进攻吗?也正是他们拥有了这种精神才爆发出那种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战斗力。

还有一次李云龙团长接到国民党358团团长楚云飞请他去安化县城商谈军情的邀请,为了向敌人证明敢于亮剑,他明知危险,明知是“鸿门宴”,,也毅然决定只带一个警卫员前去。在宴席上谈笑风声,潇洒自如,把楚云飞的下属们整的一惊一诈。最后国民党骑虎难下,不的不露出吃人原形,但李云龙早有准备,解开衣服,露出捆满炸药的胸膛,以命相搏。正是有这种对敌敢于亮剑的精神最后才安然脱险。

中国的渊源历史长河中,这样的精神无处不在,清朝的义和团手持冷兵器向已经全部装备成热兵器的八国联军发起的进攻是何等的壮烈,是何等的英勇,虽然最后因为兵器之间悬殊太大而被屠杀,但这种为国家,为人民而敢于亮剑的精神是值得每一个人尊敬的。

但是如果出现这种场面,那就是耻辱了,那就不是剑客,那是要被所有的人唾弃的。中日黄海海战中的方伯谦,他就在战斗中不敢对敌亮剑,率先逃脱,致使北洋水师局面陷入很大的被动,最终导致失败,拉开了近代史上丧权辱国的篇章。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种气魄,这种胆量不是每个人都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学习这种精神背后的气魄。就像我们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压力一样,我们就应该勇往直前,克服障碍,取得成功。也许有人会讲,这只是匹夫之勇,现在的人根本不会这麽傻。但我相信不敢“亮剑者”,必是一个胆小者,一个弱者。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是不值得任何人尊重的。就算失败,那也虽败犹荣,况且我们还可以不断努力,不断摸索,排除万难,再次亮剑。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台上是风光的,因为每年全球能得到这个荣誉的人寥寥无几,难道他们每次试验都成功吗?不是,但他们敢亮剑,他们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不断累计经验,不断找到问题的根因,及时制定对应方法并不断亮剑才取得最后成功的。这也就是亮剑精神的精髓。

逢敌必亮剑!!!相信最后的赢者---还是我们

何为亮剑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