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地理学学期末水平检测

发布时间:2020-04-02 11:50:16

人口地理学学期末水平检测

论述题(20分=100分)

1.论述人口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及发展的四个阶段。

答: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现象的地域特征、空间差异、区际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人口地理学的基本任务:第一,在于揭示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的内在联系;第二,论证人口数量、质量、分布、增长、迁移、流动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的相互关系;第三、研究城乡人口迁移、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的规模、速度、途径及城镇人口合理布局等问题,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决策提供依据。

人口地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世纪以前,人口学思想的萌芽阶段。主流思想认为人口是国力和财富的象征,人口的增长得到鼓励。代表人物及思想有:

国内:1、战国时期的法家商鞅的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的思想。“民胜其地者,勿开;地胜其民者,勿来。”“制士分民之律。”即根据不同的土地类型,按一定的比例,合理分布人口。2、思想家管仲的发展人口的思想。“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主之本也”。3、孔子提出的“惠民”、“安民”、“富民”主张。

国外: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圈”,“适度人口思想”。柏拉图设想了“理想圈”,将人分为不同的等级,提出了资产阶级原始的“优等生”。在理想圈里,共分为三个等级,管理国家的哲学家、保卫国家的军队和卫士、供给国家物质财富的手工业者和农民。英国的托马斯.曼认为“人口密度大,人口众多是国家富强的源泉”。法国的巴蒂斯特.柯尔培认为“人口增加,国家征收的税收也增加”。英国的威廉.配第认为“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

第二个阶段:19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人口的力学研究和发展的起步阶段。内容主要限于人类地理和人地关系,期内人口地理的奠基人有:得过的拉采尔:1882年出版《人类地理学》,第一次提出人类生存空间的概念。还就自然环境对种族和民族发展、人口迁移以及人类居住的聚落形式和分布的制约关系进行了论述。法国的白兰士及其弟子白吕纳:白兰士提出“人地相关论”的思想。白吕纳与1910年出版《人文地理学》,明确指出人口分布、劳动地理等人文地里的重要内容。

第三个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1953年,人口的力学作为地理学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的孕育阶段,期内研究成果增多。国外有:日、苏、法等第一次出版了人口地理学专着、世界及国别人口地理,论述人口、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着作。中国有:竺可桢、胡焕庸等,如胡焕庸的《中国人口之分布》,第一次全面阐述了人口的李分界线,及第一张中国人口密度图。1949年国际地理联合会里斯本大会首次批准设立了人口专业委员会。苏、美、英、法等国的地理学会也相继成立了人口的专业组。

第四个阶段:1953——今,蓬勃发展阶段:标志:1953年美国地理学会,特里瓦萨首次提出将人口地理学成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特里瓦萨初次构建了人口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多人口地理学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2、结合胡焕庸线论述人口地域分布的一般规律

1935年,胡焕庸提出黑河(爱辉)—腾冲线即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即自黑龙江瑷珲至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约为45°),线东南半壁36%的土地供养了全国96%的人口;西北半壁64%的土地仅供养4%的人口。二者平均人口密度比为∶1。

1987年,胡焕庸根据中国内地1982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得出:“中国东半部面积占目前全国的%,西半部面积占全国的%……在这条分界线以东的地区,居住着全国人口的%;而西半部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

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发现,“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比例,与70年前相差不到2%,但是,线之东南生存的人已经远不是当年的四亿三千万,而是十二亿两千万。虽然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真正适合人们生存的空间,却只是这300多万平方公里。

人口地域分布的一般规律:1、人口分布主要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人口的地域分布深受自然因素影响,但它从本质上讲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经济现象,归根结蒂受社会生产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其区域结构特点所制约。

史前时代:人口极度稀疏、分散、流动;农业时代:人口定居于村落,人口密度与农业产量成正比,人口流动性微弱,分布格局变动迟缓;工业时代:人口大量向城镇集中,工商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人口流动性增强,分布格局变动较快;后工业时代:平均人口密度趋于稳定,城乡差距缩小,人口流动性更强。

2、人口分布扩散和聚集的对立统一。农业社会人口分布趋于扩散,工业社会趋于聚集,后工业化社会为扩散和聚集并存。

3、人口分布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人口与资源和生产力在地区之间的不相适应,是人口再分布的基本原因;人口再分布将推动生产力发展及其区域结构的新变动。

人口地域的趋向性:1、趋向暖湿地区2、趋向低平地区3、趋向岸边

胡焕庸线大致为倾斜45度的直线,此线东南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此线西北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是游牧民族的天下。“胡焕庸线”基本上和“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相重合。“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界线,是反映荒漠化最敏感的指示器之一。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时,土地便有可能向荒漠化发展,正如西北部的草原、沙漠、高原等景色和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东南部降水充沛,则地理、气候迥异,农耕经济发达。

3、论述人口迁移的形成机制及其特点。

答:人口迁移的形成机制: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之影响人口迁移,表现为人们谋求生存或改善生活条件的愿望。一般来说,人口状况应该同生产力发展水平或对人口的供养能力相适应。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关系有时不能达到平衡,如统治者的压迫或人口增长过快逐渐走向失调,或由于天灾人祸面临崩溃。这种情况下,人们常常背井离乡,通过迁移另觅生路。近代以来,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使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发生巨变,人们的地域分布也随之改变,这也成为人口迁移流动的重要因素。

政治因素:1、政策,国家政策,特别是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2、政治变革,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也引起人口的迁移3、政治迫害,政治因素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驱逐出境流亡国外4、战争,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环,并引发人口迁移。

社会因素:对人口迁移起作用的社会性因素主要指家庭性原因,如家人团聚和婚姻迁移等,这也往往是经济性迁移的后续行动。在人口迁移是通常是成年男子先行,当他们在一个新环境中安顿以后,家庭其他成员就会随之前往团聚,其中妇女、儿童一般均占很大比重。政治、宗教等因素对人口迁移也是有所影响的。

生态环境因素:1、环境资源差异;2、环境恶化;3、自然灾害

动力因素:

1.生产力发展形成的拉力,工资高;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好;文化设施齐全;生活、医疗条件好。2.农村地少人多形成的推力,人口增长快,剩余劳动力多;对土地压力大;就业困难;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3.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及地缘关系等形成的特有迁移拉力4.城市形象的快速提升吸引了日益增多的国内外人员

2.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有:

人口迁移是户口等级制度的管理下进行的。

人口迁移受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有关政策的深刻制约,国家有组织有计划的迁移在迁移总量上占了很大一部分。

人口迁移长期受到政治运动的深刻影响。

4.论述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答:人口再生产就是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使人口总体不断地延续下去的过程。

人口再生产类型是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相互组合而成的人口再生产的特征决定的。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实际就是实际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但是,虽然自然增长率相同,也可能有不同的人口过程,如,自然增长率同是0,可能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45‰,也可能均为10‰,这就反映了不同的人口过程。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人口的自然变动经历了四个类型,即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和衰老型。

四段论:1、原始性:特征—高、高、低;代表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2、年轻型:由于时间跨度很大,可以划分出几种类型:原始性向年轻型过度,特征:高、较高、中,代表国家——塞拉里昂;典型的年轻型,特征:高、低、高,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年轻型向成年型过渡,特征:较高、低、较高,印度。3、成年型:较低的出生率、低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律。4、衰老型:低、低

低。

三段论:

(1)原始型:此类国家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的采集狩猎经济相适应,是人类最早的人口变动现象。其基本特征是:人口时代更替迅速,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接近死亡率,人口寿命短,人口增长极为缓慢,有时出现负增长,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或地区存在这种类型。

(2)传统型: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自然经济相适应。是古代和近代的人口变动现象。其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自然变动属于此类型。

(3)现代型:18世纪以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了由初期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主要影响因素:

1、人口性别和年龄构成

人口性别和年龄是影响人口出生的两个自然属性。他们对人口出生率变动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其中人口性别构成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是通过女性人口来实现的。一般而言,女性人口比重高,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重高,将使人口出生率生高。

人口的年龄结构的不同,往往导致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差异,从而使妇女生育率水平也不一致。通常,人口的年龄构成轻,生育旺盛年龄的妇女比重高的地区,人口出生率也较高。同时,高人口出生率又导致人口年龄构成轻的年龄结构,形成恶性循环。

2.经济因素

(1)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影响着人口数量及其增减。

(2)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通过对家庭经济职能和儿童经济价值起作用,从而对出生率产生较大影响。

(3)职业与出生率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4)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社会保障也是影响人口出生率的一项重要因素。

3.文化因素

人口的文化程度,特别是妇女的文化程度,影响就业,进而影响出生率。

4.人口政策

政府通过指定人口政策干预人口出生率。

5.其他因素

包括:婚姻、宗教、人口迁移、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因素

5、结合中国人口性别比论述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因素。

答:中国人口的性别比:

我国与国际间的人口迁移很少,因而影响总人口性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出生婴儿性别比及年龄组人口性别比。

旧社会妇女的死亡率相当高,这意味着旧中国人口的性比例是很高的。

建国后全国人口的性别比逐步下降。进入1960年代以后我国总人口的性别比基本上在105左右的正常范围内波动。

从世界范围看,我国总人口的性别比仍属正常范围内偏高的类型。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呈现出逐渐攀升,1982年为,1990年为,2000年为,2004年高达,远高于联合国设定的102-107的正常水平

中国人口性别比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直接影响到人口的婚姻、家庭和生育状况,进而影响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再生产进程

2、由于不同产业和职业对两性劳动力人口的需求的差别,性别结构通过就业结构影响经济发展

3、人口性别结构失衡将引发人口安全及一系列社会问题

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因素:人口的性别结构受到人口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制约。从人口的自然属性来看,人口的生物学因素决定了受胎和出生时性别的原始差异;对于整个人口过程中的性别构成而言,人口的社会属性的影响处于主导地位。

1、出生婴儿性别比对人口性别结构的基础作用

受胎时一般为120,到出生时降至105左右,男性多于女性。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比逐步下降。

2、两性死亡率或保存几率的差异

普遍规律:由于生理机能的不同特点,男性的死亡率在一般情况下均高于同年龄的女性,越往高龄,差别越大,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同龄人的性别比呈连续下降趋势,中年以后尤为明显,这是全世界的一个普遍规律。

外界因素的干扰:在发展中国家,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限制,重男轻女意识影响较大,往往会使两性保存几率的差异及性别结构受到干扰。

战争的影响:战争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其中主要是男性,而在武装部队的伤亡中,则基本上全为男性。

3、人口年龄结构对人口性别结构的重要作用

老龄化国家,出生率低,人口性别比较低;年轻型人口国家,出生率高,人口的性别比较高。年龄结构对婚龄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出生婴儿性别比在105左右,由于男性保存几率较低,至婚龄期性别比已降至100左右,从而为婚姻配偶提供了平衡的选择。但因为两性生理发育特点的不同,丈夫的年龄通常大于妻子,这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大多数国家所规定的最低法定婚龄也是男大于女,这样就把年龄结构同婚龄性别比挂上了钩。

4、人口迁移是影响有关地区人口性别结构的又一因素

迁入人口中男多于女者,将使迁入区性别比上升,反之则下降;迁出人口中男多于女者,将使迁出区性别比下降,反之则上升。在迁出区和迁入区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5、政治与战争会引起人口性别结构失调

人口地理学学期末水平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