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行》教案

发布时间:2020-09-12 19:57:04

饮马长城窟行

授课教师:徐武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汉乐府诗的基本知识以及汉乐府民歌的特点。 

2、深刻领会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言简意丰的特点。

3、培养鉴赏汉乐府诗的能力,并能进行简单的比较评价。

过程与方法

1、体会汉乐府诗的抒情方式,能够通过对语言、意象、手法的分析鉴赏诗歌。

2、在诵读中体味诗中表达的复杂的感情;

3、理解比兴等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中古代女子对所爱的真挚、执着和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品味古代女子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1、把握《饮马长城窟行》的思想感情。

2、把握常见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1、体味诗中表达的情感。

2、如何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法;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法;点拨法;分析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4分钟)

(展示李清照《一剪梅》,学生齐读全词。)

提问: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闺中女子对在外的丈夫或情人的思念)

爱情是人世间永恒的主题。爱情在给带给我们两情相悦的甜蜜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分离相思的痛苦,但是真爱却一直是人们所苦苦追寻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涉及爱情内容的汉乐府诗歌《饮马长城窟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代女子对所爱的真挚与执着。

二、文学知识积累(1分钟)

1、前人对乐府诗特点的概括: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三、预习检查(1分钟)

1、字音:

yìn  夙昔  自媚mèi  遗wèi  烹pēng鲤鱼

四、释题(3分钟)

《饮马长城窟行》:汉代乐府旧题,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借助饮马,曲名由此得来。《文选五臣注》有文字记载:“ 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征人路出于此而伤悲矣。言天下征役,军戎未止,妇人思夫,故作是行。《乐府诗集》卷三十八云:(《饮马长城窟行》)一曰《饮马行》。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征戍之客,至于长城而饮其马,妇人思念其勤劳而作是曲也。

可见远离家乡在外行役的人,于长城下寻找泉窟,让马饮水休息,且生活艰苦,而使《饮马长城窟行》逐渐成为行役艰苦的生活写照,也因行役者是闺中妇人思念的对象,故又转为妇女思念良人的题材,或是借妇女思念良人抒发征人内心对家人思念。

五、整体感知

1、齐声朗读课文。(1分钟)

2、请同学结合注释自读诗歌,理解大意。并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

汉乐府民歌的叙事性很强,它主要是通过对人、景、事的描写和叙述抒发感情。本诗写了什么人,写了什么事情,表达什么样的感情2分钟)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3分钟)

示例:(1)主人公:一个女子;一个正在思念丈夫的女子(古代称这类女子为思妇)。

2)事情:昼思夜想(开头——展转不可见)

寒门独居(枯桑知天风——谁肯相为言)

喜获夫信(客从远方来——下言长相忆)

3)感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妇人对远行未归的丈夫的思念。)

追问:根据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诗是围绕诗中哪个字来展开的?

明确:思(板书)。

3、女性,是很情绪化的。她们的感情细腻,而且容易发生变化。那我们就来看看,主人公感情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板书)(2分钟)

示例:思念的悲伤 → 独居的寂寞 → 获信的欣喜

六、品味鉴赏

1、本诗表现的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那么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等描写岂不是与诗歌主要内容无关?是否可以删除?说说你的理由。(5分钟)

明确:(1)不可。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理由陈述。示例: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文章中内容必须服从服务于中心)

A、艺术手法:比兴。比,比喻。这里的 “绵绵既是指草的绵绵,也是指思念的绵绵,是一种暗喻。兴,先咏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这里是先言草的青青来引起后面的思念绵绵。它是全诗的第一句,起到领起全诗,奠定凄婉的情感基调的作用

B、表达效果:开头用比兴的手法,既写眼前景:春草绵延不绝,也喻含对远方征人悠悠的思念。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A、艺术手法:采用了比兴的手法,写出了季节的特点,烘托女子的孤独和寂寞。

B、表达效果:(示例)

A)枯了叶的桑条尚且知道天风,深藏的海水尚且知道天寒,你知道我对你的思念吗?表达自己对丈夫的绵绵思念。

B)枯了叶的桑条尚且知道天风,深藏的海水尚且知道天寒,难道你对我没有一点点思念吗?表达对丈夫的一种埋怨,由爱而生怨。

C)枯了叶的桑条尚且知道天风,深藏的海水尚且知道天寒,难道你不知道季节的变化,不知道该回家了吗?

D)用枯桑感知到风吹,海水感知到天寒,来比喻自己感受到丈夫外出不在家的痛苦、悲凉。

3)教师点拨:比兴手法是汉代诗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如《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2、本诗除了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还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有何效果?(8分钟)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示例:(1)顶真: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开头(引导学生注意诗句的特点:前面一句的结尾的两个字跟后一句的开头的两个字是一样的),这样的手法称为顶真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它的表达效果是使首尾衔接,语句上递下接,气势连贯,环环紧扣,叙事清晰,便于记诵的作用。

2)对比:

A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梦中丈夫在我身旁,是甜蜜的,是她一直期盼的,但梦醒后发现只是空欢喜一场,丈夫在他乡。这里通过梦中跟梦醒的对比,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落差,表达了女子的失落和内心的悲伤。

B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別家亲人欢聚,而自己是门前冷落,衬托出诗中女主人公的孤独、悽涼。

3)细节描写:长跪读素书长跪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恭敬及女子心中的庄重和激动,也反映了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

4)借代与比喻:双鲤鱼,借代书信;烹鲤鱼,比喻打开木盒。利用借代和比喻的表现手法,描写客送夫信,表现主人公收信的欣喜和读信的急不可待。

5)反语:远道不可思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看似矛盾的话,表达了主人公深知爱人远在他乡,思念无益,也无用,却又欲罢不能的复杂情感。

3、诗歌中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同学们用主人公是一个……(特点)的……(身份)的形象的格式概括。(2分钟)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示例:一个对所爱的真挚、执着,在家中苦苦等待,满腹相思泪的思妇形象。

七、合作探究

1、细细品味诗歌的结尾两句,思考(10分钟,思考5分钟,回答5分钟)

1)你认为诗中主人公最后的感情是怎样的?这样的结尾有何妙处?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示例:收到丈夫的来信,本来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这封信给主人公带了短暂的欣喜和慰藉,但是从下言长相忆中,我们可以看出,欣喜和慰藉过后,应该还是漫长的等待和思念,因为夫妻间还得长时间的相思。

妙处:A、言有尽而意无穷,言简义丰。

B、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2)你除了从诗歌中解读到了女子的情感,还有没有解读出其他的意蕴?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示例:丈夫对妻子无限的思念。

A、夫妻长时间的别离,丈夫写信回家本该有千言万语要对妻子说,然而下笔时却只有加餐饭”“长相忆寥寥几字,可见千言万语不知从何下笔,而两句简单的嘱咐却已胜过了千言万语。

B、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诗中虽只字未提丈夫的情况,但我们任可以想到他心中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课堂小结(2分钟)

全诗写思妇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从开始的魂牵梦萦,忧心缠绵,到收信的欣喜,再到看信后重逢的希望落空,通过多方描写,將思妇复杂而微妙的內心世界,作了完整而深入的刻画。而就在思妇的相思苦闷发展到顶点时,诗却在含蓄得近乎平淡中结束,留下不尽的余味让读者去体会,去思索。全诗纡回曲折,缠绵殷切,情切语真,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素朴的语言表现里,情味无限,感人至深。从诗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真谛。

九、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比较本文与裴子野《饮马长城窟行》的异同。(10分钟)

饮马长城窟行

裴子野

《诗纪》云。一云拟青青河畔草。

亭亭山上柏,悠悠远行客。行客行路遥,故乡日迢迢。

迢迢不可见,长望涕如霰。如霰独留连,长路邈绵绵。

胡马爱北风,越燕见日喜。蕴此望乡情,沈忧不能止。

有朋西南来,投我用木李。并有一札书,行止风云起。

扣封披书札,书札竟何有。前言节所爱,後言别离久。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示例:(1)相同点:情感:

手法:

2)不同点:口吻不同



十、课后练习

比较第四单元中《静女》、《氓》、《孔雀东南飞》、《迢迢牵牛星》、《上邪》、《饮马长城窟行》等与爱情有关的诗中女主人公形象有何异同?

【板书设计】

饮马长城窟行

 

情:妇人对远行未归的丈夫的思念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饮马长城窟行》教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