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剩余劳动力的概念及其度量

发布时间:2019-11-04 14:25:11

有效剩余劳动力的概念及其度量

胡景北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

200534日于西北大学

一、 导言

二、传统的剩余劳动力概念和度量

三、有效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四、有效剩余劳动力的度量


一、导言

绝大部分学者认为21世纪初的中国依然存在着巨大数量的剩余劳动力

但中国2004年出现了“民工荒”

民工荒仅仅是新闻炒作?

不过,为什么炒作?即使炒作,也需要有农民工劳动市场供求变化的背景存在

民工荒出现突出了理论和实践的矛盾

可能的解释:

1. 2004年出现的民工荒仅仅是偶然现象

例如它起因于政府在近年来实施的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

例如2004年是个结婚大年

2. 2004年出现的民工荒标志着中国走出了劳动剩余经济

民工荒的出现可以意味着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市场上变得供不应求了。如果这是一个长期现象,那么,中国可能已经消除了严格意义上的剩余劳动力(不管它是如何定义的),中国经济不再是劳动无限供给的经济了。

本文尝试的第三种解释

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在内涵和外延上也许很难不多不少地恰好覆盖转移或者将转移出农业部门、从而对现代部门的劳动市场形成供给压力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后者就是本文所说的 “有效转移劳动力”或者“有效剩余劳动力”(efficiently migrating agricultural labor or efficient surplus labor,即在一定工资水平上,对现代部门的劳动供给发挥有效作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文献:

相关文献可见章铮 [2004]。章铮首先深入到农业剩余劳动力概念内部,分析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结构,提出中国可能会出现农业劳动力“过剩与短缺并存的局面”[2004]

本文将在章铮研究的基础上并且利用他的统计资料,说明有效剩余劳动力的概念和其度量方法。

二、传统的剩余劳动力概念和度量

1.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a) 经济学的定义:

刘易斯 [1954/1989] 的概念:在传统农业部门,即“在那些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人口如此众多,以致于在这种经济较大的部门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或者等于零、甚至为负的国家里,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是存在的。”[1954/1989]

对刘易斯的误解: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和小于零

刘易斯的标准:劳动边际生产率低于生存工资。

b) 技术性的定义:

乔根森 [1961] 认为一旦出现农产品剩余,就会出现农业劳动力剩余。

郭熙保[1995] 认为只要农业劳动力平均耕地面积长期下降,农业就存在剩余劳动力。

章铮 [1995]认为农业劳动力平均的自然资源下降到一定程度,农业就存在剩余劳动力。

何景熙 [1999] 以城市工业劳动力的工作时间为标准,把劳动时间低于这一标准的农业劳动力都视为不充分就业或者某种意义上的剩余劳动力。

但是,所有这些定义都很难和经济学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或者说上述这些作者没有提出一套传递机制,把自己的定义和经济学分析方法结合起来。

2. 剩余劳动力的度量

由于剩余劳动力定义的性质有经济和技术两类,度量方法也相应地分为两类。

a) 计算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并找出它等于某个特定值(零、生存工资等)时所对应的农业劳动力数量。国民经济统计的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去这一计算量,便是根据不同的边际生产率标准得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

b) 计算生产一定农业产量或者使用一定农业投入所需要的农业劳动力,然后从国民经济统计的农业劳动力数字中减去它,便得到相应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

下面三个表列出国内学者的对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若干估计。表中的数据按照被估计的年份前后排列。

1 关于中国农业(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若干估计


2关于中国农业(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若干连续性估计

3 1997—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 单位:%

备注:资料根据蔡昉主编《2002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有关数据整理得到。A表示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劳动力比例,B表示转移劳动力中的男性比例,C表示转移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比例,D转移劳动力中在第二产业就业比例,E转移劳动力中转移到外乡的比例,F转移劳动力中转移到省外的比例,G转移劳动力中转移到省会城市的比例。

上面三个表显示出对农业剩余劳动力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不同估计。但无论那种估计,都得不出中国在21世纪前几年就出现民工荒的结论。

那么,问题又出在哪里呢?


三、有效剩余劳动力

上表列出的数据也许使人迷惑。这里无疑有度量的技术问题。不过,本文重视的是原理问题。上面两种基本度量思路尽管有许多不同,但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原理上

农村劳动力总量(P

利用各种方式计算出来的“恰当”的农业劳动力(L

农业剩余劳动力(S

该原理成立的第一个前提条件:农业劳动力的完全同质性。

同质性假定表明,如果我们认为中国农业有1亿剩余劳动力,我们实际上想象这1亿人同时涌向城市的农民工劳动市场,从而造成劳动的无限供给

如果我们不用高度抽象的模型,而主要研究具体的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同质性假定便需要放弃,我们便需要研究农业劳动力的内部不同群体的结构特征。

该原理成立的的第二个前提条件: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决定

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和度量不能够在农业内部理解。

所谓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是超出了农业生产需要或者超出了与某个农业生产率指标相对应的农业劳动力后多余的劳动力,而是从农业转移到现代部门时不会给现代部门工资造成强大上升压力的农业劳动力。

在一个不存在现代部门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劳动力数量无论怎样巨大,剩余劳动力概念也不会产生。

剩余劳动力是和以利润为目的的现代企业一同出现的。

考虑到农业剩余劳动力内部的异质性,考虑到农业剩余劳动力是相对于现代部门劳动需求而定义的,我们需要细化原有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概念。

有效剩余劳动力概念的初步定义是:

在现代部门工资高于农业部门工资的一定水平上,有效地影响现代部门劳动供给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它的含义是:只有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对现代部门劳动供给产生有效的影响。

这里,必须放弃农业劳动力的同质性假定

必须考虑城市劳动市场需求


举例:

一位50多岁的农业剩余劳动力A到城市寻求工作的可能性很小

一位20多岁的农业剩余劳动力B到城市寻求工作的可能性很大

显然,从城市农民工劳动市场的角度观察,这两位农民对农民工劳动市场的含义有很大区别。

A 不是有效的剩余劳动力

B是有效的剩余劳动力

A、 B的区别在这里是年龄。

劳动力的异质性意味着不同分组的劳动力需要花费成本才能够替代。

成本意味着企业对农民工报酬的增加,因此有效剩余劳动力数量和工资有关。

所以有

L Lw

问题是,如果工资提高,这些人算不算剩余劳动力?

刘易斯模型无法解释

一阶级模型能够解释

实际的农民转移史是年轻人先转移,年纪较大的后转移。

那么:什么情况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结束?

农业的劳动边际生产率高于生活水平。

四、有效剩余劳动力的度量

首先要从现代部门对农民工需求的角度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做出分组

年龄分组

性别分组

年龄/性别分组

文化水平分组

劳动力的异质性意味着不同分组的劳动力需要花费成本才能够替代。因此,我们要研究不同分组的剩余劳动力的供给和城市对不同分组的农业劳动力的需求。

前面的表3

例如,根据章铮[2004]的计算

25岁及以下的农业劳动力分组

供给:2003年全国农村25岁及以下的劳动力为 10 626万人,

需求:同年全国从事非农产业的该年龄组的人为7887万。

农业的 3426

总需求为11 313万人

需求大于供给:687

25岁及以下的女性农业劳动力分组

供给: 2003年全国农村25岁及以下的女性劳动力为 5391万人

需求:同年全国从事非农产业的该年龄组的人为4732万。

农业的 1661

总需求为6393

需求大于供给:1002

数据估计的问题:统计的事后总需求不能够大于总供给

估计方法问题

事后统计的公式是不是为:

某类农业劳动力的总供给

-该类劳动力在非农产业总投入

=在农业的总投入

不过,这里的数据也许可以粗略表明,这两个分组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目前很难说剩余。

有效剩余劳动力的概念及其度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