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的标点符号切莫小看

发布时间:2018-07-26 03:23:52

作文中的标点符号切莫小看

  作文时必须正确使用好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在词典中简称为“标号”,其解释为“用来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的符号”。教师在培养和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时候,标点符号也就成了它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对一至九年级学生每个阶段的目标都有具体要求,要求初中学生,写作时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特别要说明的是“正确使用”。

  在长期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发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重视。随心所欲地用,既不规范,又不规矩。作文时,或只有逗号和句号两种标点,或一篇作文一逗到底;或乱用标点符号,破折号要么只占一格,要么占三格,省略号不是六点,而是打上若干点;或在作文中,每个标点符号不占格,只是紧贴在句子最后一个字的身旁。老师反复讲标点符号和汉字是一样的,要占格并计入一篇文章的字数,而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听后却感到惊奇好笑。这些都是因为在各阶段疏忽标点符号作用的教学而闹出的笑话。

  其实,标点符号不是今天才使用的,它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首先,自古以来,文章的断句就有逗号和句号两种标点符号。其次,二十世纪的1918年,著名学者陈望道就介绍和倡导了国外通用的十种标点符号。当时,全国有五百多家报刊采用了他介绍的十种标点符号。五四运动时,胡适、钱玄同等向北洋政府建议,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并向当时的教育部呈请颁布《新式标点符号》,公布了十二种新式标点符号。第三,近年来,报刊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标点符号,如用于标题号的“●”,突出文章的标题,使之醒目;用于诗歌分行的分行号“/”;文章结束时用“○”或“□”的标点符号;省年的标点符号“’”,作用是省略千位、百位的年数和“年”字,如“’99大联展”。

  标点符号的作用大,正确使用不可小视。那种把作文时用不用标点符号,看作是大米与谷壳的关系;只要文章写得好,标点符号用不用无所谓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殊不知在历史上,有巧用标点符号救命、断句和答题的趣事。

  清朝的慈禧太后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一年夏天,她传旨叫一个宫廷书法家为新编制的一把团扇题写一首古诗词。书法家略加思索就写下了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慈禧看后勃然大怒道:“来人,把这个奴才拉出去斩了。”

  书法家跪在地上惶恐地问道:“老佛爷,不知奴才罪犯何条,讲出来好让奴才临死也做个明白鬼。”慈禧将团扇狠狠地扔在地上说:“自己看吧,竟敢欺负我不懂唐诗!”书法家将自己题写的诗词从头到尾地默念了一遍后,心想:“坏了大事,怎么把黄河远上白云间的‘间’字写掉了?!”这对残暴成性的慈禧太后来说,就是犯了欺君之罪呀!面对临头的杀生之祸,书法家急中生智说:“奴才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词啊老佛爷。”慈禧太后不相信说:“是真的吗?念念。”书法家立即将掉了字的《凉州词》重新断句吟诵起来――“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书法家巧妙运用逗号、句号、问号断句,念得摇头晃脑、字正腔圆。慈禧太后觉得书法家面对死亡能够临机应变,巧用断句,重新释意,也算是个人才,不但不杀,反而转怒为喜,传旨说:“赏银三百两压惊!”

  这不得不说是标点符号救了书法家一命。虽然只是一则民间故事,但它说明了善用标点的致关重要。

  一代伟人周恩来,更是巧用标点符号的典范。他在与国民反动官员谈判时,几个回合就把敌手批驳得无言以答,反动官员叫嚣:“同共产党谈判是‘对牛弹琴’”。周恩来不动声色,淡淡一笑说:“对,牛弹琴”。他在“对”字后面作了较长的停顿,使意思变为国民党反动官员的话是牛弹琴的瞎说乱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是善用标点符号的大师,他早年求学时用标点符号答考试题被传为佳话。试题的内容是,用最简短的语言,写出自己的追求和理想,要求行文流畅,语言简洁。陶行知在试卷上写上了“、”,“……”,“?”三个标点符号作为答案。第二天,陶行知被先生请到办公室,问他试卷上标点符号的意思,陶行知回答说:“顿号是青年时期的小站,省略号是漫长人生中的无限希望;问号是世事行之有何难。”先生听后说:“答案恰当,简洁,妙。”

  标点符号的作用真是太大了,切莫小看。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它,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真正把《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 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三中)

作文中的标点符号切莫小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