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画赏析论文

发布时间:2016-05-15 00:16:14

《世界名画赏析》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所在院系

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成 绩

任课教师

提交日期

达芬奇的艺术成就及其启示

摘要:达芬奇的早期创作、盛期创作及逝世后留下的珍贵遗产。通过鉴赏分析达芬奇的代表作,如《岩窟圣母》、《蒙娜丽莎》和《施洗约翰》等,了解达芬奇的透视法、金字塔式构图等绘画技巧,理解达芬奇作品背后的人文主义和现实主义思想。

关键词:透视法 金字塔式构图 人物处理 现实主义

1452年的4月15日,达·芬奇出生在在芬奇的托斯卡纳小山镇。达·芬奇的父亲叫瑟·皮耶罗·达芬奇,是佛罗伦萨的法律公证员,因此十分富有。他的母亲卡泰丽娜是农妇。达·芬奇是他们的私生子。

大约在十四岁以前,他都生活在芬奇村。他在有些贵气的环境中长大,能够弹奏乐器、唱歌,喜欢数学研究,也展现了绘画的才能。他把蜥蜴、蛇、蝙蝠拿来解剖,局部切开后,再以幻想的方式重新组合,蛇有了蝙蝠的翅膀,蝙蝠有了蜥蜴的头。他用素描画下这些组合的动物,结合了科学和艺术的幻想。

大约在十四岁左右,他的父亲发现了他绘画上的才能,带他到佛罗伦萨,送他进入当时著名的韦罗基奥画室学画。

一、早期创作

达芬奇十四岁时来到佛罗伦萨,进入画家韦罗基奥的工作室做学徒。学徒的工作是帮助老师调颜料、制作画板、洗笔,也做石雕或铸铜的助手。

一四七二年,达芬奇二十岁的时候,他的老师韦罗基奥画了《耶稣基督受洗图》,并要求达芬奇在画面左下角添加两名天使。

在《耶稣基督受洗图》中,韦罗基奥画的耶稣和手持长柄十字架的施洗约翰,代表了文艺复兴早期的人体风格,身体轮廓比较僵直,有一点像雕塑。而达芬奇在左下角画的两名天使,像俊美的青少年,焕发着精神上的典雅优美,开创了文艺复兴全盛时代人物画的新风格。两名天使,一名正面,双手交握胸前,另一名背面,头部转向右边,脸孔朝上,呼应着右上角的施洗约翰,使画面出现对角线的平衡结构。天使的蓝色衣袍,处理出非常细致的光彩,转折的衣纹下,表现出背部、腰带、臀部、大腿、膝盖内弯,以及小腿的身体变化,是最早把衣纹光影与人体解剖结合得如此完美的作品。天使的金色卷发轻轻飘扬,悠远望向不可知处的梦幻般的眼神,增加了画面宗教的神秘感和庄严感。

天使报喜图是基督教最重要的传统图像之一。而达芬奇一反前人创作的传统:一是他将人物置于风景优美的大自然里,充分体现了艺术家对人和自然美的歌颂的人文主义立场;二是他不去烦琐地描绘形象的细节而是着重刻画人物内心世界。人们可以从玛利亚的神态和手势看出她的内心是非常矛盾的,反映了少女紧张、不安、惊奇、恐惧的复杂思想感情。在达芬奇所画的《天使报喜图》中,圣母的灰蓝色袍子从双膝延伸到地面,光影的转折,产生非常强的立体感。

据说,达芬奇为了研究衣纹光影,把布匹浸泡在稀释的石膏水中,趁柔软时折叠出衣纹,等石膏水干了,衣纹固定,他就一次一次以素描练习光影的凹凸转折。

天使和圣母之间,以花圃隔开,形成一层一层推向远方的空间透视,景色拉得非常远,一直到最远方的海和山,仿佛笼罩在一片迷蒙雾气中,是达芬奇创造的独特表现远影的画法,被称为“雾状透视法”。前景中央是一张精细雕花的桌子,桌子以及建筑物墙面石砌的结构,都以精确的数字算出远近比例,帮助画面伸向极远的空间。

达芬奇精通数学、几何学,以科学的方法营造视觉的远近空间,但他的“雾状透视法”,在科学的极限之外留给视觉更多近于“诗意”的云烟苍茫,其实更近于东方的山水画,凝视这张画里的远山,恍惚间像是面对中国宋代十二世纪的水墨山水,比达芬奇早三百年的郭熙《早春图》的美学突然在西方有了知音。

一四八一年,达芬奇计划创作《圣杰罗姆像》。他花了很多心血去了解一个老年男子颈脖和肩膀的肌肉结构,他透过科学的解剖,试图一步步实验,当右手拿着石块手臂张开,这是颈脖到肩膀、肩膀到手臂,究竟会引发了哪些筋骨、关节、肌肉的牵动变化,甚至,从锁骨、胸部肌肉、肋条的变化,也都一一被他做了最精细的研究。这幅作品并没有被完成,但在达芬奇的手稿中我们发现了他对一个老年男子举起右臂的解剖素描,素描纸上密密麻麻都是解剖学的笔记。

在同样未完成的《东方三贤士的朝拜》的后方有两座楼梯,与绘画主题无关,却是达芬奇实验透视法的刻意安排。两座楼梯等长等高,却因为远近,形成不同比例的空间层次。为了解决两重楼梯和拱门的空间景深,达芬奇做了许多有关三度空间透视图的手稿。

达芬奇有许多未完成的作品,但是,他持续一生不曾中断的手稿,上面记录着所有他探索生命的过程,或许这才是达芬奇留给人类最弥足珍贵的财富。

二、盛期创作

三十岁,达芬奇到了米兰,为史佛萨公爵工作。《抱银鼠的女子》便是达芬奇为公爵的情妇加勒兰妮画的肖像画。这幅肖像画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明暗的处理,运用光线和阴影衬托出女子优雅的头颅和额柔美的脸庞。形神兼备,使得这幅肖像画得到世人的推崇。文艺复兴以前,欧洲大多的人物画几乎都是基督教圣人或圣徒。文艺复兴的画家,从对“神”的关心转变到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是美术史的重大转折。达芬奇以一张肖像画留下了整个时代的人文精神。

《岩窟圣母》是他盛年时代最关切的主题,婴儿时代的耶稣和施洗约翰,也数次出现在他的创作中。《岩窟圣母》把四个人放置在荒野中——体现了达芬奇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地面上花草的处理非常精细。画面后方的山水背景更是西方绘画中少见的幽深神秘风景,雾状透视一直伸向不可知的视觉极限。这种近似于中国宋元山水淡墨渲染的风景,构成了达芬奇世界辽阔渺远的感人力量,也呼应着主题人物内心的悠静绵长,使圣母脸上淡淡的若有所悟的微笑,借山水扩大成为一种永恒的宇宙力量。达芬奇把结构看作打开作品意图的钥匙,这很大程度上形成了盛期文艺复兴的古典主义金字塔式的人物构图。

《最后的晚餐》是一幅预知死亡的伟大巨作,在九〇四厘米长的墙壁上,图绘了十三个表情各异的人物。达芬奇把每一个人邀请到“晚餐”的桌上,他要每一个人省思,死亡的来临是必然的,死亡来临时,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达芬奇把宗教的主题扩大成为普遍的哲学命题。《最后的晚餐》运用了最严格的透视法,每一条分割的线都准确地向三度景深的焦点集中,以耶稣为中心点,上下左右的律动都有了规则,在骚动变化中有了静定永恒的力量,使如此巨大的画面,结构一丝不苟,每一个物件都经过几何学的精密计算,放置在准确位置,构成上下左右向中央点集中的透视法的绝对构图。达芬奇把十二门徒分成四组,每三个人一组,他们有些惊恐,有些忧伤;有些指天发誓,有些扪心自问;有些天真无邪,有些充满疑虑。坐在正中央的耶稣只是低垂着头,他沉湎在自己的思维中,摊开双手,形成一个稳定不动的金字塔的三角形。

一四九〇年,达芬奇重新整理维特鲁威的论著,依据人体比例规则,绘制了维特鲁威人体比例图。达芬奇在圆形和方形中试图找到“人”的定位。达芬奇在这张人体比例图里说:“完美的人是衡量宇宙的尺度。”达芬奇的人体比例图不只是一件美术作品,更是人类史上寻找人类定位意义的哲学杰作。这幅素描中所画的男子形象被世界公认为是最完美的人体黄金比例。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张画,像《蒙娜丽莎》的微笑,拥有如此广泛的知名度。这张画大概从一五〇三年画到一五〇七年,逐渐脱离了“吉奥孔达夫人”,从肖像画转变为一件充满隐喻和象征的作品。许多学者发现《蒙娜丽莎》谜语一般的笑容下隐藏着达芬奇的自画像。一个美丽女人的笑容下掩盖着一个衰老男人忧伤的面容。

一五一六年,垂垂老矣的达芬奇,画出了一幅诡异的《施洗者圣约翰》。施洗约翰在旷野中苦修,瘦苦嶙峋、邋遢不堪。然而在这幅画中,圣约翰胴体丰腴滑腻如女性。这个肉体充满世俗的欲望,充满爱与被爱的渴望。这件晚年的作品透露着达芬奇多重矛盾的复杂世界。男性女性,苦修逸乐,老年青春,升华堕落,忠实背叛,喜悦忧伤,爱恨······达芬奇最后看到的也许是一个两面而一体的世界,在现世中对立而且矛盾的两端,似乎在他理念的世界都可以统合起来了。

同年,达芬奇为自己作了一副《自画像》。比起在一四八一年二十九岁的自画像,他的容貌改变了很多。他的额头很宽,好像容纳着许多思考,好像在平静下面仍然波涛汹涌。眼眶里深邃又锐利的眼神,好像还饱蓄着热情,对科学探究的好奇,对美的渴望,对生命永不止息的爱与凝视。

他的好朋友瓦萨里在传记里形容:“他脸上的美,使哀伤者得以平静。”

他在遗嘱中写道:“一日充实,可以安睡;一生充实,可以无悔。”

三、巨人长眠

一五一八年五月二日,达芬奇于法国昂布瓦兹逝世。弟子梅尔济遵从达芬奇的叮咛,慎重处理他生前留下的六千件小纸片上的手稿,那里面包含了五百年来引领人类走向不同领域的科学、哲学和美学的探讨的精华。

这些手稿现在分别珍藏在巴黎、伦敦、温莎宫、米兰和都兰等地的大图书馆和博物馆内。后人依据他的手稿整理出版了四部书,即《水的流动与测量》、《鸟的飞翔》、《生理解剖学和《论绘画》。达芬奇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而且还是一位卓越的艺术理论家,他把解剖、透视、明暗和构图等零碎的技法知识,整理、归纳、总结成科学的法则。因此,他在艺术理论上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发展和丰富了前人的金字塔构图法,他还采用了山水衬景空气透视法,色阶微妙变化的高度晕染法。

他在论述艺术的真实性和典型性时强调指出,艺术作品不仅限于“镜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还应以思考指导创作,从自然中观察和选择美的有价值的部分加以表现;艺术家要善于表现人物独特的性格和思想,即“心灵”。

他的名著《论绘画》就是总结了文艺复兴时代的现实主义经验,对当时和后世的艺术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据说,达芬奇昏迷中问了弟子一句:“我这一生,到底有没有成就什么?”

达芬奇或许是一个永远破解不了的密码。

参考文献:

蒋勋《蒋勋破解达芬奇之美》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年1月

王芳《金色畅想:佛罗伦萨画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年7月

世界名画赏析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