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作文突破之“文化交流”写作指导及佳作欣赏

发布时间:2020-10-19 15:46:10

2021新高考语文作文突破之“文化交流”写作指导及佳作欣赏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多国高中学生参加的“文化之旅·魅力中国”游学活动即将结束。中国学生文佳作为小组代表将在活动分享会上发言,为此,他采访了小组的几位成员。

欧洲的欧文说,他印象最深的是敦煌。在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中,他看到了多种文化的影子,不禁感叹不同文化的汇集交融成就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

美洲的珍妮说,最让她震撼的是北京故宫。她看到了宏伟的皇家建筑、珍贵的中国文物,还碰巧参观了由几家世界知名博物馆联合推出的“灵感中国”特展,她惊奇地发现,中国元素正成为世界时尚艺术的流行素材和灵感来源。

非洲的西塞说,与中国同龄人一起生活是他最好的体验。打篮球,练武术,喝可乐,品中餐……共同的爱好、新奇的感受让大家成了好朋友。

请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体验,以文佳的名义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文化交流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分析】

试题紧贴当前新课改方向,创设真实任务情境,要求考生以特定的身份,在指定的情境中完成预定的任务,既能有效地考查考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又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及身边热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欧文所理解的敦煌文化,主要体现为兼收与共生,那么珍妮所理解的故宫文化,更多地体现为碰撞与创新。两则材料有微妙的区分,考生需具备较高的思维品质才能准确理解。这两者的感悟关注的是文化、历史方面的交汇;西塞则更多地着眼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异同,更看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交与相处所需的文化润滑剂。共同的爱好促成友谊的缔结,差异的文化基因散发出相互吸引的磁性。

判断学生是否在题意范围之内,主要看是否围绕3位受访者的言论这一写作材料,按照 “文化交流发展”的写作重点,以中国高中学生“文佳”的身份,完成写作任务,表达认识与思考。

【考场佳作一】

植根本土,走向世界

亲爱的各国朋友 :

大家好!

很荣幸能作为本次文化之旅的东道主国家中的一员来欢迎你们!我也更幸运地同我们小组成员展开了深入的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在魅力中国之旅结束之际,我谨代表本小组谈谈我们对文化交流和发展的新体验和新思考。

古希腊谚语中说到:树长得再高也离不开它的根。其实我们这次文化之旅中的收获也浸满了本民族文化的气息。就像我们小组中的欧文同学,他在敦煌看到了西域佛教雕塑和中原汉族文明的多样性,其实植根于欧洲大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冲突传统:我们来自民族熔炉“新大陆”的珍妮同学在故宫中寻找时间上的文化厚度和空间上的文化交互感,也来源于美洲文明多彩而灵动的生态历程:我们来自非洲的西塞同学忘不了华夏朋友带给他人际交往的新奇体验,更是离不开非洲人渴望消除文明隔阂、实现平等对话的现实考量。我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难眠让我们拥有本民族文化的定势思维和视角,令我们在同一次旅途中拥有截然不同的新体验。可是既然我们所来之路已定,何不顺势而为,在文化交流中先发掘本民族文化语境所需?以我为先,为我所用,让本民族文化“更新”,才能以局部带动整体,让个性改变共性,助推世界文化生态圈的创造性转变。

当然,我们进行文化交流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内向的封闭式反馈,我们进行文明互鉴是随着全球普适性的文化价值,在这次文化之旅中,我们见证了多民族多种族多地域的文化冲突美,让文化交流脱离了低级的并列式学习,不仅仅是“道并行而不相悖”,更是争奇斗艳式锋芒较量,让文化交流更有交互的时代性,在游览名山大川和古迹古庙后,我们给文化交流赋予了纵向的历史底蕴和横向的开放姿态。如同绘画之国日本的动漫风靡世界,电影工厂的美国队长穿梭宇宙,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在找准自己的历史定位,将以更国际化的风度拥抱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在这场同龄人的盛会中感受到了文化发展共同体的曙光,我们用更贴近的心灵距离描绘出一片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蓝海……“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坚持好外向而普适的文化取向价值,才能使世界文明姹紫嫣红。

中国文人杨慎在《廿一曲弹词》中写下“琵琶一曲世千年”,意大利友人加勒为中国作诗中有道:“我遇见一位老人,他的话里有茶艺气功和飞檐走壁;我遇见一位年轻人,他总谈起灯光高楼和高科技。”从自身文化的永恒价值和现实需要出发,在文化交流中冲突、纵深、互鉴,以实现协同大美的世界性文化发展,这是我们在旅途中的思考。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欢迎再次到中国来!

你们永远的朋友:文佳

【评语】 

本文属论述类一等文。这篇发言稿,格局开阔,视野遍及中外,笔力雄健,目光聚焦当下。贴合写作情境,关照写作对象。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文章开篇,便将写作置于游学活动分享会的情境中,在对各国朋友表达欢迎之后,提出发言稿的主题。礼数周到,入题简明,既关注到写作任务又关照到写作对象。尤为难得的是,还巧妙地揭示了自己的“双重身份”:作为东道主的“我”和代表小组共同意见的“我们”。

全文的论述由此展开,对文化交流发展的体验和思考,有“我”的个性也具“我们”的共性。 

第二段,先用古希腊谚语引出论点,“我们在这次文化之旅中的收获也浸满了本民族文化的气息”。继而比较每个组员的不同文化背景,从而探究每个人“截然不同新体验”的背后原因——“拥有本民族文化的定势思维和视角”,并从文化交流发展的角度提出“先发掘本民族文化语境所需”“助推世界文化生态圈的创造性转变”的观点。考生考虑到听众的身份和文化背景,言语中对不同民族的尊重,论述中对不同文化的了解,本身就是发言稿所论

“文化交流发展”主题的充分体现。

第三段,笔锋一转,从文化的民族性论及文化价值的普适性,在发展的层面分三个角度探讨了文化交流的目的和方式:“交互的时代性”、“纵向的历史底蕴和横向的开放姿态”和同龄人“更贴近的心灵距离”。热情讴歌“外向而普适”的文化取向和“姹紫嫣红”的文明愿景。这一段,由“交流”而“发展”,深刻揭示了所论主题的内在逻辑。 

第四、五段,将中国诗人杨慎与意大利友人加勒的诗句并举,结合“魅力中国”的游学内容,重述观点:以文化交流而实现文化发展。并以此收束全文,流畅有力。

当然,文章也有一二瑕疵。长句的运用,气势宏阔,逻辑严密,但也偶有生硬艰涩,不够流畅的情况。 

发展等级打在“深刻”。 

评分:19+19+20=58

【考场佳作二】

万紫千红共生春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有幸在此次分享会上发言,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万紫千红共生春》。

今日,不同人种、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我们齐聚一堂,一起分享本次游学活动的收获,也一同探讨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命题。相信大家和我一样,不仅叹服于中华文化的精深博大,也在这十几天的文化碰撞中感悟到:正是这样各具特色、万紫千红的文化汇聚在一起,才共同生发了这春色的绚烂满园。

文化的一切交流,都从一颗开放包容的心开始。只有自己愿意打开门将文化宝藏与他人共享,才能于门外发现更绮丽的文化大观园。欧洲的欧文说,敦煌文化对不同文化的汇聚与包容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说,欧洲的维也纳敞开大门接纳、包容多种多样、多个国家的优秀艺术文化同样令我赞叹不已。文化是无法独自生长的,它始终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多种养分充分涌流的世界环境,是文化生存发展、交流成长的绝佳土壤。中国也好,欧洲也好,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吸纳不同的文化元素,寻找新的可能,是文化交流的关键所在。

文化交流也不意味着一味地照搬模仿,而更应对自己的文化持有坚定的自信心。文化大观园之所以灿烂,春色之所以烂漫,皆由色彩各异、风姿独具的各种文化之花而来。作为文化的传人,我们应有自信地大方展示自己文化的独特性与优秀之处,尽情大放文化光彩。如同美洲的珍妮所说,中国元素日渐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时尚的灵感来源。文化该“秀”时就勇敢地秀出来,这样我们才能在交流中吸纳更多亮点。

非洲的西塞说他喜欢与中国同龄人一同交流,交流使我们成为了好朋友,也使我们对彼此的文化有了更深地理解。我们只是文化交流大潮中的一个小群体,还有全球数以千万计的跨国留学生,连接全球的文化交流平台,展示自己、展现文化碰撞交流的文化节目。文化的要素在当今社会涌流,文化交流发展是文化行至今日必然踏上的前进之路。就让年轻一代的我们,接过文化的火炬,在辽阔的文化分野间纵情奔跑,共同创造坚定自信、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格局。

万紫千红,春色满园,让我们共同庆贺本次游学活动顺利结束!

谢谢大家!

你们永远的朋友:文佳

【点评】

本文为论述类一等文。

文章开头极富现场感、交流意识强。在表达心情、点明发言的题目、阐述分享会的意义和目的后,再以精彩的语言向与会者分享了自己在游学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文章中间部分分别结合对欧文、珍妮和西塞的采访以及自己的体验,进一步表达了对文化交流发展的认识和思考。先是从自觉自发的角度,通过欧文与“我”对话的结构,论证“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吸纳不同的文化元素,寻找新的可能,是文化交流的关键所在”;接着从自信的角度,以中国元素成为世界时尚灵感来源为例,论证文化交流时要对自己的文化持有坚定的自信心;最后引述西塞的感受,阐发了年轻一代人在文化交流发展中的历史重任。

最后,文章在喜庆的氛围中结束。

全文紧紧围绕着文化交流发展的写作重点,巧妙地将材料内容和自己的体验结合起来,从包容、自信、展望三个层面,写出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富有新时代青年人的朝气和活力。

文章结构清晰完整,没有不必要的枝蔓。

全文语言自然亲切,富有现场感,特别是开头和结尾两处既互为照应,又能与现实场合互为照应。

不足之处一是在于第四段,道理过多而论述不足,内容较虚;二是在于内容还有欠丰富。

发展等级打在有创意。

评分:18+19+19=56

【评分细则】

具体说明:

(考场)一等文的判定:54-60 分同时满足以下四点:

任务完成得好(综合三则材料,体现“小组代表发言”的任务);

思想内容好(即认识与思考)(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符合发言稿的内容要求);

表达形式好(书信,语言);

有亮点。( 深刻——本质,内在联系,具有启发性; 丰富——材料足,论据足。

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文句有表现力;⑤ 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考场)二等文的判定:48-53 分分两类给分:

50-53 分:任务(综合三则材料,体现“小组代表发言”的任务)、思想内容、表达形式,均好;无亮点

48-49 分:任务一般(仅结合两则材料,未能充分完成“小组代表发言”的任务),思想内容一般,表达一般,亮点一般(意思是相对前者要稍逊色比后者(三等文)强很多的那种文章);或其他都好,只有身份、对象不明确。

(考场)三等文的判定:42-47 分

第一种:任务完成比较差(仅结合两则材料,未能充分完成“小组代表发言”的任务),思想内容比较差(文章的认识与思考一般,缺少深度或逻辑)。

新高考语文作文突破之“文化交流”写作指导及佳作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