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企业管理试题库1

发布时间:



一、名词解释
1、绿地投资:即在海外新建企业,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独资企业,它的所有权全部属于投资者,投资者提供全部资金,独立经营,获取全部利润。
2、回馈转让权:是指许可方要求受权人在使用过程中把转让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情况反馈给许可方的权利。
3、文化冲突:就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其文化因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 4所有权优势 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拥有或掌握某种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具体包括专利、专有技术、管理技能、创新能力、企业规模、金融与货币、获得和很好利用资源的能力、市场控制能力等等。企业是否拥有所有权优势是决定是否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 5、价值链理论:根据“价值链”理论,现代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是由一系列相关的增值活动组成的,各个环节的经营管理活动之间相互影响,并共同决定整条价值链的收益。 6、政治风险:
7、许可证贸易:指通过签订许可合同(Licensing Contract,由享有专利产品、服务或技术的输出方将一定限度的生产和销售权出售给输入方,输入方支付给输出方专利权使用费。 8、国际企业: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设立生产或销售机构,并从事跨国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企业。

9、特许经营:是许可证贸易的一种变体,特许权转让方将整个经营系统或服务系统转让给独立的经营者,后者则支付一定金额的特许费。目前,特许经营在西方大多数国家颇为盛行,在美国,特许经营正成为增长最快的贸易形式。
10、国际企业文化:是指受民族文化、社区文化等文化系统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自然地理等诸种因素影响,在国际企业经营过程中呈现出的员工群体的心理水平状态与管理行为习惯的总和。
11、延伸产品 :延伸产品是指人们购买有形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服务和利益,或消费者购买形式产品所得到的利益总和。
12、国际分销渠道:是产品从一国生产企业到达国外最终购买者(消费者和最终用户所经过的各种环节和途径,它实质上是执行把产品及其所有权从生产者转移到最终购买者的所有活(功能的一套组织机构。
13企业经营国际化:是指企业从国内经营走向跨国经营的过程。企业经营国际化是当代世界各国在开放经济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日益国际化的结果。产业革命后,资本的国际化运动经历了商品资本国际化、货币资本国际化和生产资本国际化三个阶段,相应地企业经营国际化也循着商品出口──劳务出口──直接投资这样的过程发展。

14、交钥匙工程:是指是一种特殊的承包,牠由承包方提供包括技术、设备、厂房在内的全部的设计、安装、调试、甚至包括产品打入市场的一揽子转让。这种方式的一揽子的转让不仅可以获得比纯技术转让更多的收益,而且能够保证生产技术自然、完整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15工作丰富化:工作丰富化是指给工人以更大的自主权和责任感。工作丰富化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1弹性工作时间。(2以团体装配线取代装配线。(3工作轮换。(4质量圈。 16、母女结构 :即自主子公司结构,国内母公司与海外子公司之间只存在着松散的关系,且主要表现为母公司总经理同子公司总经理之间的个人联系,子公司总经理向母公司总经理负责。母公司的组织结构同以前的国内企业组织结构并无多大区别,没有设立专门负责跨国经营活动的机构。同时海外子公司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基本上是独立活动,只是定期向母公司汇缴股利。
17区位优势: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存在的阻碍出口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者选择直接投
资比出口更有利的种因素。这些区位因素包括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资源禀赋和市场空间的分布地域、劳动成本的高低、吸引外资的政策等等。
18、国际逃税:是指国际企业利用有关国家的疏漏,运用欺诈、隐瞒等非法手段减轻或逃避有关国家纳税义务的行径。
19国际避税:是指国际企业利用税法规定的差别,采用选择合适的经营地点和经营方式等种种合法手段,来减少或消除其纳税义务的一种行为。
20国际战略联盟:是指某个企业的结盟对象超越了国界,在世界范围内与对自己发展有利的企业结成合作伙伴。
21、文化融合: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因素之间的相互结合、相互吸收的过程,它以人种的混合和文化的同化或相互适应作为标志。

22、跨国公司:是指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所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企业,论这些实体是法律形式和经营活动领域如何,该公司实施在一个决策体系中运营,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决策中心得以具有吻合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该公司中各实体通过所有权或其他形式相联结,从而一个或更多的实体可以对其他实体的活动施加有效的影响,特别是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责任。(就是在它的基地所在国之外拥有或控制着生产和服务设施的企业。
23、地区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24、国际事业部结构:是设立与其他职能部门,产品/地区部门并行的国际事业部,通常由一名副总裁兼任主管,代表总部管理、协调国外业务。
25.跨文化沟通:所谓跨文化沟通,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发生的:即信息的发出者是一种文化成员,而接受者是另一种文化的成员。
26不确定性规避:是指一个社会对不确定和模糊态势所感到的威胁程度,试图以保障职业安全,制定更正式的规则,拒绝越轨的观点和行为,相信绝对忠诚和专业知识等来规避上述态势。 二、判断题
1、国际经济一体化实质是指商品的国际化。(错)
2、资本的国际化运动进入生产资本国际化阶段后,不仅使生产力要素实现了国际化,而且使生产过程及其组织形式也实现了国际化。 对)
3、垄断优势投资理论的成因主要在于寡占行业中的企业尽量避免不确定性和减少风险的动机。 错)
4、内部化理论认为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条件下,追求经营规模扩张是厂商特有的性质,这种追求最终导致对外直接投资,建立跨国企业。 错)
5、以科学技术为中心的环境适应模式是信息技术的大发展以及文化交流中突出异质文化的要求。 错)
6、并购可以从被并企业的资产价值低估中获取好处。 对)
7、在产品实体、产品延伸和产品效用不作任何适应性改变的情况下,以同一产品直接扩散到所有市场的好处是能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 错) 8、市场的发布即市场范围的大小和用户数量的多少。 对)
9、企业向外转移是在产品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难以获得理想收益时的一种合理行为,这是N-R制约论的主要观点。(错)
10、母女结构是国内企业走向国际企业时在组织方面的一种过渡形式。 对)
11当创新者的专有状态处于强势,同时辅助资产的供应充分并能有所选择时,一体化战略比合同战略更好。 错) 12道德素质的提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在于它能有效地节约市场主体的交易费用和企业
内部组织费用。 错)
13、对国际企业选拔合格的经理人员一定是具有本民族的文化特质。 错) 14将整个经营系统或服务系统转让给独立的经营者,经营者支付一定的费用的方式属于许可证贸易。 错)
15、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不仅存在垂直竞争,而且存在水平竞争。竞争形成垄断,垄断又导致更高层次的竞争。 对)
16、二战后,世界经济进入国际化阶段,国际间接投资的比重不断扩大、 错) 17管理合同是指国际企业利用外国当地厂商的现有设施生产规定的产品,但该企业仍包揽产品营销责任。 错) 18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一企业必须拥有垄断优势,二是不完全市场的存在。 错) 19、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一般要经历五个不同的阶段,即:传统社会、起飞前夕、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和高消费阶段。 对)
20、许可证贸易的缺点在于一控制程度低;二培育竞争对手。 对) 21、资本运动国际化首先是采取货币的形式,也就是国际金融活动。 错) 22、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是缔结国际战略联盟集中的领域。 错)
23、某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往了国外,所以这家企业是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国际企业。 错) 24、国际企业利 用内部转移价格避税时,其主要做法是:对由低税国子公司向高税国子公司的出口业务采取低价,而对由高税国向低税国的出口业务则采取高价。 错) 25、知识产品市场不完全是决定内部化的主要因素。 对)
26、母子公司结构是国内企业走向国际企业时在组织方面的一种过渡形式。 对) 27按照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如果企业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就可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错)
28、寡占反应现象的成因主要在于寡占行业中企业尽可能多的获取短期高额利润。 错) 29、专利技术因为有专利法的保护,所以一定是属于强占有状态的技术。 错)
30在层级结构中,国际企业组织核心的科学研究总是从母国开始。特许经营在西方颇为流行,在餐饮等服务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对) 31、如果一国提高利率,那么会出现该国货币即期汇率下跌。 错)
32、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人的素质中,个人的信誉会对财富增值起作用。 对) 33、交钥匙工程属于单纯的技术转让。 错) 34日本是个政权更迭频繁但比较平稳而且政策连续性较强的国家,这对外国企业的经营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错)
35、某企业的产品有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则其产品组合的宽度是3条产品线。 对) 36、对驻外人员的培训一般分为三个阶段:预备教育、启程前教育、抵达后教育。 对) 37分权财务管理的优缺点正好与集权财务管理正好相反,有利于充分调动各子公司的积极性,处理好与当地利益主体的关系,却不利于实现跨国公司整体财务效益。 对) 38文化选择的一般规律是,本土文化只选择外来文化中与自身深层次的本质相契合的内容。 对) 39全球性产品型组织结构以公司主要产品的种类及相关服务的特点为基础,设立若干产品部,但每个产品部不再是一个利润中心。 错) 三、不定向选择
1、国际直接投资是指( B )的国际化。 A、借贷资本 B、生产资本C、股票投资 D、债券投资
2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活动不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 A A国际租赁 B工业合作 C国际服务经营 D、直接投资

3 C )因素是企业国际经营环境中最直接的影响因素。A、产业结构 B、通货膨胀C、经济环境 D、自然环境
4生产经营空洞化是实施 C 战略所必须应对的问题。A许可证贸易 B特许经营C分包 D、战略联盟
5我国生产企业在出口产品时多采用 C 方式。A间接分销渠道 B直接分销渠道C广泛性分销渠道D、选择性分销渠道 6海默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是 BC A区位优势 B垄断优势C市场不完全 D市场完全竞争 7 BCD )是构成形式产品的具体形式。A、渠道 B、特征 C、品质 D、商标 8、技术转移实施方式包括( ABC A、技术许可证 B、依附贸易C、投资的技术转让 D国际技术承包
9、传统人力资源理论认为,在人的素质中,际企业管理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只有个人的(ABD)才对财富增值起作用。 A、知识 B、体力 C、信誉 D、技能
10、企业选择组织结构形式时必须综合考虑下列哪些因素( ABC
A、企业长远发展战略 B、企业经营者思想C、企业多样化经营 D、企业人员素质
11、战略联盟的概念最早是由( D )提出来的。A、德鲁克 B、明茨伯格 C、安绍夫 D.霍普兰德
12、从经营角度看,国际企业的主要类型有(ACDA、资源型 B、垂直型 C、服务型 D制造型
13、如果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就应选择(BA、技术转让 B、出口贸易 C、对外直接投资 D、试对外投资
14、下列行业中易被没收、征用和国有化的行业是(AA、石油开采 B、餐饮业 C、金融D、建筑业 15在美国, B 已成为增长最快的贸易形式。A许可证贸易 B特许经营 C分包 D联合经营
16、与普通商品的交易不同,技术的转让是(C)的转让。A、所有权 B、占有权C、使用权 D、收益权

17、交易性人力资本不包括国民的( D A、社会关系 B、道德 C、信誉 D、技能 18、构成形式产品的标志是( BC A、附加服务 B、产品特征 C、商标 D、使用价值 19 C )是国内企业走向国际企业时组织方面的一种过度形式。
A、有出口部的分部组织结构 B、国际事业部结构 C、自主子公司结构 D、全球性区域型组织结构
20、国际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包括( ABC A、心理层次 B、制度层次 C、行为层次 D民族层次

21、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条件下,追求经营规模扩张是厂商的特有性质。这一观点是D
A、内部化理论 B、垄断优势理论 C、国际资本移动的一般模型 D、厂商增长最大化理论 22以公司主要产品的种类及相关服务特点为基础,设立若干产品部,每个产品部都是一个利润中心的是(D )组织结构。
A、全球性职能型 B、全球性区域型 C、全球性矩阵型 D、全球性产品型
23 将营销因素分为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和销售促进四大因素的是美国营销学家A A、德鲁克 B、科特勒 C、麦克塞 D、科斯
2421世纪企业的环境适应模式是以( A )为中心的适应关系。A、文化信息 B、科学技
C、政治经济 D、自然资源地理
25IBM在国外长期推行的是( D )战略。A、并购 B、战略联盟 C、分包 D、独资企业 26、衡量一项引进技术的适应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准(ADE A、目标适用性 B、原料适用性 C、环境适用性 D、产品适用性 E.工艺适应性
27当创新者的专有技术处于强占有状态时,同时辅助资产的供应商充分并有所选择时,宜采用(A
A、合同方式 B、一体化方式 C、层级结构 D、平行结构 28属于核心部分的科研是高度集中的,而从设计思想到销售周期以后各阶段的职责则可能在世界上范围内分配给附属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单位,这种结构属于( A A、层级结构 B平行结构 C、矩阵结构 D、母女结构
29、低关联文化的沟通要用( D )来表达。A、身体语言 B、沉默 C、成长型 D、词组 30、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D A、英国邓宁 B、日本小岛清 C、美国海默 D美国弗农
31、国际利益分配模型表明,资本的跨国移动会增加( C )的国家利益。 A、资本输入国 B、资本输出国 C、资本输入输出双方国家 D、第三国
32、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表现得最直接的是( B A、自然环境 B、经济环境 C、政治法律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33、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没有严格的专业分工,基本上生产同种产品,经营同类业务,这属( C

A、垂直型 B、混合型 C、水平型 D、服务型 34、国际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EA、民族性 B、传统性 C、渗透性 D、地域性 E。变革性

35使用现行汇率法的折算风险A 使用时态法的折算风险。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相关

3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管理者不可能逃避沟通 B.沟通就是理解 C.沟通是一个动态过程 D.沟通要注意场合
37、下面不属于政治风险的是( C A.本国化 B.国有化 C.当地化 D.有偿征用 38、构成延伸产品的标志是( C A.包装
跨文化沟通:所谓跨文化沟通,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发生的:即信息的发出者是一种文化成员,而接受者是另一种文化的成员。 国际避税:是指国际企业利用税法规定的差别,采用选择合适的经营地点和经营方式等种种合法手段,来减少或消除其纳税义务的一种行为。 回馈转让权:是指许可方要求受权人在使用过程中把转让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情况反馈给许可方的权利。 国际企业: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设立生产或销售机构,并从事跨国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企业。 国际战略联盟:是指某个企业的结盟对象超越了国界,在世界范围内与对自己发展有利的企业结成合作伙伴。
国际化经营:企业经营国际化,是指企业从国内经营走向跨国经营的过程。企业经营国际化是当代世界各国在开放经济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日益国际化的结果。产业革命后,资本的国际化运动经历了商品资本国际化、货币资本国际化和生产资本国际化三个阶段,相应地企业经营国际化也循着商品出口──劳务出口──直接投资这样的过程发展。 工作丰富化:工作丰富化是指给工人以更大的自主权和责任感。工作丰富化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1弹性工作时间。(2以团体装配线取代装配线。(3工作轮换。(4质量圈。

国际分销渠道:是产品从一国生产企业到达国外最终购买者(消费者和最终用户所经过的各种环节和途径,它实质上是执行把产品及其所有权从生产者转移到最终购买者的所有活动(功能的一套组织机构。 区位优势: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存在的阻碍出口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者选择直接投资比出口更有利的种因素。这些区位因素包括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资源禀赋和市场空间的分布地域、劳动成本的高低、吸引外资的政策等等。 特许经营:是许可证贸易的一种变体,特许权转让方将整个经营系统或服务系统转让给独立的经营者,后者则支付一定金额的特许费。目前,特许经营在西方大多数国家颇为盛行,在美国,特许经营正成为增长最快的贸易形式。
交钥匙工程:是指是一种特殊的承包,牠由承包方提供包括技术、设备、厂房在内的全部的设计、安装、调试、甚至包括产品打入市场的一揽子转让。这种方式的一揽子的转让不仅可以获得比纯技术转让更多的收益,而且能够保证生产技术自然、完整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文化冲突:就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其文化因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 第六章 国际企业的生产及技术管理 1.名词解释: 回馈转让权:是指许可方要求受权人在使用过程中把转让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情况反馈给许可方的权利。
技术许可证:技术转移是指拥有技术的一方通过某种方式把一项技术让渡给另一方的活动。国际技术转移,由于所转移的具体项目的性质、水平、渠道不同和采取不同的实施方式,转移的具体方式很多,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纯的技术转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技术许可证。
交钥匙工程:是一种特殊的承包,它由承包方提供包括技术、设备、厂房在内的全部的设计、安装、调试,甚至包括产品打入市场的一揽子转让。 2 简答题
技术转换的类型及转移的实施方式。 答:转换的类型: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
实施方式:1. 技术许可证:使用权限、地域范围、有效期限、纠纷仲载 2. 依附贸易或投资的技术转让。

国制技术输出的动因。
答:1. 选择论 2. 周期论 3. N-R制约论

国制技术引进的动因。
答:1. 节约论 2. 追赶论 3. 减少风险论

国制技术引进输出的决策。答:1. 先进性 2. 适用性 3. 可靠性 4. 经济性 第五章 国际企业的营销管理 1 名词解释: 核心产品:是指购买者购买某种产品所追求的利益、产品的使用价值以及购买者真正购买的东西,是消费者需求的中心内容。 延伸产品:是指人们购买有形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服务和利益,或消费者购买形式产品所得到的利益总和。
国际分销渠道:指的是产品从一国生产企业到达国外最终购买者(消费者和最终用户)所经过和各种环节和途径,它实质上是执行把产品及其所有权从生产者转移到最终购买者的所有
活动(功能)的一套组织机构。
国际营销组合: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各种营销手段的综合。一个企业在选定目标国市场,并完成市场定位后,就要针对目标国市场的需求和不同环境的影响把自己可以控制的各种因素相互配合起来,进行最佳的组合,使其综合地发挥作用。也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向特定的目标市场,以特定的价格、渠道和促销手段,销售特定产品的各种营销因素综合运用的总称。 2、简答题
产品整体概念分为哪三个层次?并简述其各自的概念。
: 产品整体概念三个层次分为: 1核心产品:即产品实体,是购买者购买某种产品所追求的基本效用和利益,是消费者需求的中心内容,它回答”购买者真正要购买什么?的问题2形式产品:指产品的具体形式,是核心产品的载体,它通过由5个标志构成,即品质,特征,式样,商品和包装3延伸产品:人们购买有形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发家附加服务和利益,一般包括送货上门,安装调试,技术指导,质量保证及其它售后服务等。 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应采取什么产品策略
答:1)当产品处于投入期时,应注意市场信息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产品性能,满足市场需要. 2)当产品进入成长期以后,产品销量迅速扩大.此时,企业应该采取产品系列化策略,推出系列产品,占领细分市场.这样既可以满足不同消费主体的不同需求,又可以构成产品堡垒,不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当产品进入成熟期时,产品销售和企业利润已达到最高峰.此时企业应该推行市场渗透战略,适当改变产品外形,包装,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
3)当产品进入衰退期以后,产品生命周期即将宣告结束.产品销量下降,企业利润降低.此时,企业应注意适时淘汰处于衰退期的产品。
在国际市场上,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产品开发参差不齐,各国市场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有相互交叉的现象,在某国是衰退期的产品在另一国可能刚处于成熟期或成长期.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企业若能把产品从衰退期市场转入正处于成熟期或成长期的市场,便可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影响国际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 答:1)产品因素:产品价格、自然属性、式样时尚、技术性和售后服务、定制品或标准制品、新产品。
2)市场因素:市场的分布、顾客的特性、市场竞争。
3)企业本身因素:企业的规模与声誉、企业的销售能力与经验、企业控制的销售渠道的欲望、企业可能提供的服务。 4)其他因素。 分销渠道的调整。 答:1)直接分销渠道与间接分销渠道
2)宽分销渠道与窄分销渠道:1、广泛性分销渠道 2、选择性分销渠道 3、独家专营分销渠道
国际营销的促销策略。答:1)人员推销 2)国际广告 3)营业推广 4)国际公共关
一.名词解释:
国际避税:国际企业利用税法规定的差别,采用选择合适的经营地点和经营方式等种种合法手段,来减少或消除其纳税义务的一种行为.常用的避税方法有:利用内部转移价格,利用避税,变换机构身份
国际逃税:国际企业利用有关国家的疏漏,利用欺诈,隐瞒等非法手段减轻或逃避有关国家纳税义务的行经
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其文化因素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独家使用权:在许可证合同中规定许可方允许受权人在合同有效期内,在规定的地域范围内,对所许可的技术享有独占使用权.许可方不得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在该地使用该项技术制造和销售产品,更不得把该技术转让给第三方
广泛性分销:是指生产企业使用尽可能多的中间商销售其产品,使渠道尽可能加宽。广泛性分销渠道适用于购买频率高但每次购买量不大的日用消费品及工艺品中的标准件、通用小工具,及需要经常补充和替换或用于维修的产品、替代性强的产品等。
国际战略联盟: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达到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项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 .简答,论述.案例
1.国际企业外汇风险主要有哪些风险?
答:国际企业外汇风险主要有以下3种风险:1)交易风险:企业在以外币进行的各种交易过程中,由于汇率变动使折算为本币的数额增加或减少的风险.这些交易种类包括:以信用方式进行的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交易,外汇借贷交易,远期外汇交易等
2)经济风险:未预见到的汇率变动对以本国货币衡量或表示的海外企业未来税后现金流的现值的直接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整个国际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其价值(或股东们的财富的潜在影响 3折算风险:又称会计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报表的不同项目采用不同汇率折算而产生损失和利得的风险

2.请简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是三优势模式,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他认为只有具备这三个优势,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拥有或掌握某种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包括专利,专有技术,管理技能,创新能力,企业规模,金融与货币,得和很好利用资源的能力,市场控制能力等.内部化优势是指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组织和经营活动,将这些优势的利用内部化的能力.区位优势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存在的阻碍出口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者选择直接投资比出口更有利的各种因素 3.对国际战略联盟的优缺点进行分析论述。 答:国际战略联盟的优点是1提升竞争力.国际战略联盟资源共享,优势相长.与其他战略相比,国际战略联盟具有更活跃的创新机制和经济的创新成本,有利于开辟新市场和进入新领域,不断增强国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分担风险并获得规模和范围经济.企业通过建立国际战略联盟,可以扩大信息传递渠道的力度与速度,避免单个企业在研究开发中的盲目性,并避免全社会范围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与此同时,建立国际战略联盟是实现大规模经营并产生经济效果的重要途径3扩张市场.国际企业为了进入东道国市场而结为战略联盟的情况非常普遍,它是克服市场进入壁垒,扩张市场的有力武器4防止竞争过度.过分竞争不仅加大成本,造成两败俱伤,而且还可能失去现有的市场.为防止未来竞争地位的丧失,避免在诸如竞争,成本,许及贸易等方面的纠纷,企业之间通过建立国际战略联盟,可以共同理顺市场,维护竞争秩序,防止过度竞争5挑战”大企业病”.”大企业病”现象是指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导致管理层增加,协调成本上升,使得一些企业出现了官僚式的低效率,致使决策缓慢,难以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做出敏锐的反应.战略联盟在不扩大企业规模的前提下做到联盟各方资源共享,提升竞争,成为突破这一弊端的重要途径.
国际战略联盟的缺点是1合作难度大.联盟通常是建立在各方不同的经营特色和技术力量基础上的,甚至是在有着明显的管理方式冲突的企业之间进行的,这就容易导致消息迟滞和管理失控2利益平衡很难达到.在国际战略联盟合作中,为保证合作长期获得成功,必须取得利益与风险的平衡,一旦合作一方感到被利用了,战略联盟就将面临瓦解的危险3合作开发的技术
被滥用.某些成员公司有可能不顾及联盟协议滥用合作开发的专利知识和敏感技术。 4.产品整体概念分为哪三个层次?并简述其各自的概念。
: 产品整体概念三个层次分为: 1核心产品:即产品实体,是购买者购买某种产品所追求的基本效用和利益,是消费者需求的中心内容,它回答”购买者真正要购买什么?的问题2形式产品:指产品的具体形式,是核心产品的载体,它通过由5个标志构成,即品质,特征,式样,商品和包装3延伸产品:人们购买有形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发家附加服务和利益,一般包括送货上门,安装调试,技术指导,质量保证及其它售后服务等 5.全球区区域型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全球性区域型组织结构:这种结构以公司在世界各地生产经营活动的区域分布为基础,设立若干区域部,每个部负责该管理该区域范围内的全部经营活动与业务.每个区域部通常由一名副总裁挂帅,领导该区域部工作,并直接向总裁报告 6,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应采取什么产品策略 1当产品处于投入期时,应注意市场信息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产品性能,满足市场需要.2产品进入成长期以后,产品销量迅速扩大.此时,企业应该采取产品系列化策略,推出系列产品,占领细分市场.这样既可以满足不同消费主体的不同需求,又可以构成产品堡垒,不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当产品进入成熟期时,产品销售和企业利润已达到最高峰.此时企业应该推行市场渗透战略,适当改变产品外形,包装,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3当产品进入衰退期以后,产品生命周期即将宣告结束.产品销量下降,企业利润降低.此时,企业应注意适时淘汰处于衰退期的产品。
在国际市场上,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产品开发参差不齐,各国市场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有相互交叉的现象,在某国是衰退期的产品在另一国可能刚处于成熟期或成长期.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企业若能把产品从衰退期市场转入正处于成熟期或成长期的市场,便可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另外,选择题在书后各章的自测题目中选出来的
1. 世界范围内的制成品与提供原料的分工是(垂直式国际分工 2.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生产资本的国际化
3. 从分工和组织结构看,国际企业的类型有(水平型、垂直型、混合型 4. 从经营角度看,国际企业的主要类型有(资源型、服务型、制造型 5. 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活动不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国际租赁 6. 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直接投资
7. 国际鲤鱼分配模型表明,资本的跨国移动会增加(资本输入输出双方国家的国家利益。 8. 两缺口理论认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储蓄、外汇 9. 下列哪些特点属于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贸易向导、资源开发比重大 10. 海默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是(市场不完全、垄断优势
11. 哪三种市场不完全导致企业拥有垄断优势(产品差异、专有技术优势、规模经济优势 12. 所有权优势是指(管理技能、创新能力
13. 区位优势包括(市场空间分布、吸引外资政策
14. 如果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就应选择(出口贸易 15. 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表现得最直接的是(经济环境
16. 日本非常注重在美国、俄国和其他邻国之间维持平衡,表明了一国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明一国的(政治环境
17. 下面不属于政治风险的是(当地化 18. (大陆法系又称为成文法
19. 美日等西方国家在海外经营中用于(自然资源开发项目达1/4以上。

20. “胞波”一词强调的是(自然环境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 21. 东亚国家吸引投资最快的时期是在其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
22. 美国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25%,反映了(政治法律环境对国际企业的影响。 23. 下列行业中易被没收、征用和国有化的行业是(石油开采
24. 21世纪企业的环境适应模式是以(文化信息为中心的适应关系。 25. 国际企业各种全球化战略之间的关系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26. 实施(许可证贸易战略的投资规模小,近年来成为生物技术、半导体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弥补研发费用的有效途径。
27. 在美国,(特许经营已成为增长最快的贸易形式。
28. 生产经营空洞化是实施(分包战略所必须应对的严峻问题。 29. 战略联盟的概念最早是由(*霍普兰德提出来的。 30. 最早缔结国际战略联盟的是(美国福特与日本马自达 31. 采用IMV—实达联合品牌的属于(制造成产战略联盟
32. 通用动力公司为了向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销售F-16型战斗机,曾达成协议,规定在这4个国家制造及装配零部件是属于(制造生产战略联盟 33. IBM在国外长期推行的是(独资企业战略。 34. 构成形式产品的标志是(产品特征、商标 35. 构成延伸产品的标志是(附加价值
36. 以现有产品或市场为基础,利用技术、设备、销售等潜力,扩大产品组合的广度,这是(扩张型产品组合
37. 在同一产品线内加深产品档次,这是(加深型
38. 将多向发展产品和多个目标市场结合起来是(多种经营型产品组合
39. 根据本企业专长,生产销路好的产品项目或提供某些特需产品,这是(特殊型 40. 属于国际分销渠道的是(向用户邮购、上门推销、直接接受用户定单 41. 与普通商品的交易不同,技术的转让是(使用权的转让
42. 衡量一项引进技术的适用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准(目标适用性、产品适用性、工艺适用
43. 引进技术直接经济效益的影响包括对(成本、销售额、利润的影响
44. 引进技术间接经济效益的影响包括对(技术优势、商誉、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45. 对国际经营人员考评的中心内容为(业绩考评
46. 传统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人的素质中,只有个人的(知识、技能、体力才对财富增值起作用
47. 基础性人力资本理论包括(知识、技能、体力
48. 交易性人力资本理论包括国民的(道德、信誉、社会关系
49. (自主子公司结构是国内企业走向国际企业时在组织方面的一种过渡形式 50. 采用国际事业部结构较多的是(美国的公司
51. (国际事业部结构比较适合于从事躲过性生产不久、产品标准化、技术稳定、地区分布不广的中小型国际企业
52. 设立财务部、营销部、生产部,各部负责各自领域内的所有国内外业务属于(全球性职能型组织结构
53. 如果企业产品多样化程度小于10%而且国际营销比重也有限,那么应该采取(国际事业部组织结构的组织形式
54. 丰田公司在4个东南亚国家中有零部件和产品的生产销售网络,表明此时的国际企业处(独立子公司阶段

55. 美国Nike公司把运动鞋和服装的生产经营分包给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包商,所采用的是(寻求外源的组织形式
56. (母女结构最适用于母企业规模不大,海外子公司数目较少且分布在邻近国家的情形 57. 世界著名的(IBM公司,在公司内曾长期保留国际部,负责全球营销业务 58. 国际企业的(全球中心型组织控制体制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59. 如果一国提高利率,那么会出现(该国货币远期汇率下跌
60. 当英国的通货膨胀率比美国高,则(英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导致英镑汇价下跌 61. 低关联文化的沟通要用(词组来表达
62. 国际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包括(心理层次、制度层次、行为层次
63. 国际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包括(民族性、传统性、渗透性、地域性、变革性
64. 霍夫史蒂德认为,对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有影响的文化价值观有以下几个方面(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利差距、不确定性的规避、价值观念的男性度和女性度、长期观—短期观 65.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管理者不可能逃避沟通、沟通要注意场合、沟通是一个动态过程 重点案例:
“安利”失利中国
美国安利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直销公司,经营业绩连续多年攀高。80多个国家开展直销业务。90年代初,安利进军中国,在中国设立了上海安利(中国)日用品公司。然而这一次,安利却没有取得类似在其他国家的成功。
1997724日上午,上海安利(中国)日用品公司的大厅里乱成一团。刚刚还排成长龙等待退货的直销员迅速演变成“声讨”的人群,人们高声叫骂,甚至狠狠踢着退货柜的挡板,恨不得对经理拳脚相加。 答:分析要点
l)问题的症结显然在于,安利忽视了中国国情,特别是忽视了上海人的精明。面对善于算计的市民层直销员,安利本该在进入中国之前就设计专门面对中国市场的直销规则。如果早先安利做到这一点,也就不必面对退货的直销群众再去分辨是“不满意退货”还是“恶意退货”。而其中一些直销员是否也应记起中国的一句古话:“聪明反被聪明误。
21997年底,中国政府全面禁止传销,迫使安利公司转型。从中可以发现,国际企业环境风险分析的重要性。

中化公司的跨国经营 一个国内企业,是否能够到国外去开办企业,这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要有“核心竞争力”。作为我国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先行者之一,中化公司已有40年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使得中化公司具备了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的基本条件。中化公司从19804月在日本设立第一个代表处以来,已经在2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二级机构近40个,并且根据业务需要又设立了一大批三级机构。这些机构分布在世界主要经济贸易中心、化工和石油的生产、销售中心,形成了比较广阔的网络。
中化公司海外机构的经营战略分为两个阶段: 1980年至 1987年为第一阶段,海外机构所经营的业务主要是为总公司代理进口与出口。1988年以后开始踏向第二阶段,中化公司的海外机构利用当地的优势和特点,大力开展自营业务、国际化和多功能经营,1990年达三项经营额达20多亿美元。 答:分析要点
1)任何一个国家,若想获得持续的经济增长,都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国际资源,开发国际市场。作为我国化学工业的排头兵,中化公司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实力,因而果断地深化国际化经营,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一试身手,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2)中化公司由对外贸易公司转化为跨国经营企业,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应该看到,对外
贸易只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初级形式,而跨国经营则是更完全的形式,具有更大的深度和力度。开展跨国经营活动,能够更为灵活、有效地利用国外资源、参与国际竞争,是我国大型企业在发展壮大中的必由之路。
3由商品贸易转变为多功能型经营能够更加充分利用企业潜力,降低经营风险,在国际经营中立于更为主动的地位。
4)可以结合本章的各知识点对中化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展开分析

大众汽车公司的海外扩张 大众汽车公司创建于1938年,公司总部设在德国。1991年销售额为46042亿美元,利润额为 665亿美元,雇员 265566人。在世界500家最大的工业公司中排名第十六位。
1939815日,大众汽车公司生产出第一批“甲壳虫”牌汽车,随后,又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中断,战争年代大众汽车公司为德国法西斯政府生产了大量军用产品,其中包括越野汽车、水陆两用汽车、坦克、飞机,另外还生产了成千上万吨的炸弹、地雷、火箭炮等等。19415月,大众汽车公司的财产被。 答:分析要点
1)大众公司敢冒风险。80年代在中国投资生产轿车,前景不太明确,大部分国外企业只在中国销售产品,但大众公司积极地投身中国市场,抓住了难得的机遇。目前大众公司投资生产的轿车产量已占中国国内市场的一半。
2)大众公司投资中国取得成功,其首要经验在于,及早制定了投资中国长远战略。比别的公司更早地把中国作为战略重点,并且把经营重点从在华销售汽车转向在华生产汽车。 3)从案例中,可以分析发现:大众公司明确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以及国际化战略对大众公司发展的重要意义。 简答
1 从东道国选聘管理人员的利弊?P 157 答:从东道国招聘人员有许多好外:
1 人事成本低。当地人对本国的市场状况、商业习惯、消费习惯等经营环境有较深刻的认识,他们没有语言障碍,又谙熟本国的经营之道,因此,可以为国际企业节省大笔的培训费用。此外,维持他们正常工作及家庭生活的费用支出也较低,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
2 聘用当地人担任子公司经理,有利于子公司同当地顾客、雇员、政府机构、工会组织等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子公司在东道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 选择当地人出任海外子公司经理,一般任期都比较长,可以避免子公司经理人员的频繁更换,从而保证子公司经营政策的连续性。 4 利用当地人管理海外子公司,为当地管理人员提供了晋升及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从而可以增强他们对公司的责任心,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5 从东道国招聘人员可以使国际企业在东道国敏感的政治形势中,以一种不太引人注目的形象存在,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东道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国有化政策的压力。 仅是招聘东道国的人才不免有其不足之处,如当地的经理人员往往很难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起桥梁作用。他们已习惯于自己本国的工作方法,有时难以适应总公司的要求。所以从东道国招聘人员后,一般先要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母公司的方针、政策和要求,使他们尽快适应跨国企业工作环境。
2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意义?P 277-278
答: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技术合作越来越密切和广泛,这必将对
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及产品结构的调整,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化、国际化的进程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 国际化经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市场经济要求从商品到资本、技术、劳务、信息等生产要素全方位走向国际市场,综合运用进出口、技术转让、投资等各种国际经营方式,在国际市场参与竞争,进行全球性投资,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2 国际化经营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中国推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必然加深与国际经济环境的相互依赖,发展国际企业势在必行,尤其是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当把国际市场纳入视野,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并占有一席之地。 3 国际化经营是适应世界经济环境变化的需要。我国出口产品中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受到非关税壁垒和反倾销之害,要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国际经济环境,势必要求开展国际化经营,实行跨国投资。
4 国际化经营是有效利用国际资源的重要途径。开展国际化经营,在海外投资办厂,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国际金融市场或在东道国筹集,有利于利用国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更大规模筹集资金。在这一点上,国际企业具有国内企业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
5 国际化经营也是转移国内剩余加工能力和技术的需要。通过开展国际化经营,在国外投资办厂,可以带动设备、技术、劳务的出口,消化吸一部分国内剩余加工能力。另一方面,一些引进的技术在我国消化、吸收、创新后,更适合一些发展中国家引进二级转移技术的需要。
3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问题及挑战?P 280-282
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在实现国际化经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从总体上说,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还处于初级阶段,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经营机制、管理模式存在缺陷。从国际化经营的微观机制及管理模式上看,仍带有较多行政色彩,企业没有经营的自主权,管理上主要是沿袭国内现行体制的模式,乏主动性和灵活性。企业不能及时根据市场信号调节经营活动,从而阻碍跨国经营的发展。 2 投资结构不尽合理,总体投资效益不高。从地区分布上看,投资过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产业结构上看,偏重初级产品的产业,偏重消费品投资。另外海外投资中美元的比重过大,币种选择单一,削弱了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 3 企业海外融资和投资能力较低。一方面,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用于投资和经营。另一方面,企业与金融业的融合进展不大,削弱了企业跨国融资和投资的能力。 4 生产企业与外贸企业的矛盾制约着跨国经营的综合竞争力。我国专业外贸公司虽已转向企业化经营,而体制上仍具有国家进出口贸易行政管理职能,而国际化经营需要以实业化为基础,专业外贸公司因技术、资金、规模的限制,发展跨国经营力不从心。
5 许多项目缺乏科学的决策。许多企业的投资决策不够慎重,盲目上项目,导致效益低下,损失严重。另外,许多企业对合作伙伴的实力、信誉等缺乏了解,造成许多失误和损失。 6 缺乏能胜任国际化经营的专门人才。开展国际化经营,需要大批通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贸易等专业人才,目前我国海外投资人员的总体素质离国际经营的要求还有差距。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要从起步阶段进一步发展,除了要解决自身的一些问题,还将面临外问世界的严峻挑战:
1 出口贸易将面临更趋剧烈的竞争。
2 发展中国家对跨国公司采取许多限制政策。 3 发中国家采取进口替代政策。
4 发展中国家往往在技术引进时希望引进的是最先进的或最新技术,你如何看?P 141

答:企业引进技术无论是为了节约费用,还是为追赶先进水平,还是为减少风险,其目的必须通过提高市场竞争力来实现,因此,在引进技术时必须慎重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引进的技术应当是先进的,其含义是引进的技术最起码要领先于本企业所处的技术发展阶段和技术发展水平,否则,就没有引进的必要性。但是否应当引进最新或最先进的技术,则要视企业现有的技术力量和吸收消化及再创新的能力而定。一味强调技术先进性,往往会欲速则不达。发展中国家,例如我国国内技术引进的情况表明,领先本企业技术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过多的技术,引进后往往消化不了,或者因原材料及配套技术跟不上而束之高阁。不能发挥经济效益。当然,也有一些相反的情况,一些企业在引进技术时,忽视其先进性,引进了一些将淘汰的技术,结果是产品没有竞争力。所以,评价一项技术的先性有多种方式,如按产品发展周期,可分为开发期技术、成长期技术、成熟期技术和衰退期技术,技术阶段越靠前越先进。
引进技术项目必须要明确产品的销售对象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以及市场潜力大小。明确销售市场和潜力的同时,考虑本企业的资源条件。在明确了产品市场目标后,再着手选择适合于生产该产品的技术和设备。不同的技术和设备包含着不同的资金密集程度和知识密集程度,它们的价格差异也会很大,因此选择技术时要综合平衡,全面考虑。可从其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几方面考虑。
5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趋向于采用跨国并购,而非绿地投资进行扩张?P 84-86
答:国际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扩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取新建的办法(绿地投资),二是兼并和收购的办法。
国际企业之所以热衷于采用并购方式进行国际直接投资,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 并购可以使企业迅速进入目标国市场。并购可以利用原有企业生产设施,迅速建立国外产销据点,比新建企业可以节约至少2-3年的时间,能对市场机遇作出快速反应。 2 并购可以迅速扩大产品种类。国际企业如果在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方面与被并购的企业相差较大,则并购可以迅速扩展企业的产品线宽度,有效降低国际企业整体经营的风险水平。
3 并购与“当地化”战略相辅相成。“当地化”是在对外投资中为降低成本,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避免激烈文化冲突而实施的经营战略。并购为实施这一战略提供了先决条件,“当地化”战略也是并购企业的必然选择。具体可分为:人才当地化、技术当地化、市场当地化。
4 并购可以从被“吃”企业的资产价值低估中获取好处。并购比创建更便宜。并购可以在对方股票出现跌落之际,以较低的成本收购其股票,亦利用对方处于困境时迫切出让产权的心理和较差的议价能力人为压低价格,“吃”掉对方。
6 国际企业如何进行跨国化管理?(霍夫史蒂德模型在国际企业管理中的应用。P 256 答:由于霍夫斯蒂德考虑文化价值怎样与组织和工作联系起来,所以管理人员和管理研究者发现霍夫斯德文化价值的五个方面特别有用。 1 权力化程度。高权力化程度的国家组织采用体现强烈的等级关系的管理体制和程序。拉丁美洲、亚洲国家有最高的权力化程度。高权力化程度的国家,战略决策受维护和支持那些掌权人士的需要的影响。 2 不确定性规避。高不确定性规避国家的企业文化具有可以使组织和雇员依赖的、可预期的管理制度和程序。与此相对,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的领导喜欢更大的灵活性,允许下属在工作中有更多的选择,其组织的设计也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不确定性规避程度的高低与成功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3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低个人主义的国家也有影响各种管理实践的集体主义的准则、价值的信念。集体主义文化的组织倾向于从其喜爱的群体中选拔经理,最通常的情况
是,其喜爱的群体是庞大的家族或庞大家族的朋友。由于需要考虑群体成员的投入感情,以,集体主义文化的战略决策可能是缓慢的。
4 男性主义。在高男性主义文化的社会,工作有明确的性虽区分,将工作分为男人的工作和女人的工作。管理人员行动果断,避免通常看似女性化的更具有本能性质的决策。他们喜欢在较大的组织中工作,在战略决策上更强调业绩和增长。
5 长期取向。由于需要对社会关系保持敏感,所以,高长期取向文化的经理选拔上要基于与公司相适应的个性与受教育的特点。在雇佣决策中,潜在雇员的具体技能相对而言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长期取向的文化。长期取向排序最前的东方文化在组织决策中重视综合分析。


国际企业管理试题库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