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作文之一个搬迁移民村的精准扶贫之路

发布时间:2019-02-12 16:59:16

一个搬迁移民村的精准扶贫之路

  鸣沙村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迎水桥镇的一个搬迁移民扶贫重点村。自启动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以来,驻村第一书记与村两委会坚持扶真贫、真扶贫,不断拓展内涵和层次,实现由大水漫灌精准滴灌的实质性转变。通过采取项目拉动、旅游带动、整体推动等措施,把鸣沙村打造成旅游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摸清状况,查找精准扶贫存在问题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要实现鸣沙村的精准扶贫,当务之急是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为此,驻村第一书记与村两委会对鸣沙村的贫困状况和扶贫方式进行了认真调研,摸清了鸣沙村扶贫的症结所在。

  (一)脱贫帮扶难度较大。建档立卡户中相当一部分群众因病致贫,虽有社会兜底,但存在造血和输血不平衡,这部分群众帮扶难度较大。

  (二)脱贫攻坚内力不足。大多数搬迁移民群众从偏远的海原县山区搬迁到鸣沙村,没有一技之长,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没有能力完成,造成贫困问题突出,脱贫攻坚内力不足。

  (三)受大病疾病影响。鸣沙村部分群众一病不起而引起返贫,受经济条件所限,小病拖,大病挨的现象普遍存在,因使原本不殷实的家庭没落为贫困户人。

  (四)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鸣沙村为典型的农业种植村,2015105亩枣园 5.29万元的承包费,是全村仅有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群众反映的村民看病难等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村集体没有支柱产业,致使脱贫攻坚步伐减慢。

  (五)务工农民收入低致贫。村内留守空巢老人有的连生活自理都很困难,养老问题令人堪忧。由于务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养孩子上学,不仅敬奉父母的生活费很少,致使留守老人经济能力非常微弱,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以及孤独寂寞的煎熬。

  (六)上学就读离家远致贫。受教育布局调整影响,高中学生全部在中卫市区就读,教育成本大幅增加。经调查,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的现象比较明显。

  二、对症下药,制定精准扶贫对策

  (一)开展科学技能培训。一是举办特色培训。近三年来,鸣沙村先后举办了清真食品、群众餐饮礼仪、妇女刺绣培训。通过政策培训扶持,培养了一批懂礼仪、会烹饪、会特色刺绣的人才,为沙坡头旅游区游客到鸣沙村吃、住、玩增加了底气和优势。二是参加中国传统文化培训班。组织群众83人,参加尊老爱幼、孝敬公婆、遵纪守法等中国传统文化培训,提高了鸣沙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为就业创业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举办挖掘机培训。市扶贫办联系职业技术学校,到鸣沙村举办挖掘机培训,鸣沙村组织群众50人参加培训,提高鸣沙村群众创业就业能力。通过培训,让困难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困难群众增收渠道和抵御再返贫能力。目前累计培训清真烹饪、餐饮礼仪服务、电焊工、刺绣、机械等技能型人才220人,全村现有140人外出经商务工。

  (二)大力推进旅游增收。利用靠近沙坡头旅游区一公里的区位优势,鸣沙村大力实施旅游兴村战略,立足脱贫摘帽,探索出三依两靠的脱贫之路。

  两靠是指,靠支部班子,发挥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班子的双带作用,小事带头解决,大事集体商量,实施环境整治,协调就业岗位,为旅游致富脱贫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靠社会力量,积极联系企业捐资13.5万元,打深水井一眼,解决鸣沙村群众厕所用水和庭园经济用水。主动联系结对帮扶单位捐赠6万元,对困难党员、群众进行慰问。

  (三)开展分类精准扶贫。对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贫困户,以帮教式扶贫为重点,着重提高生产技术含量;对无生产资料的贫困户,以解决生产资料,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产技能为重点,进行托底帮扶;对于无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孤儿等,纳入民政供养,进行救济式扶贫。

  1.确保扶贫对象精准。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是扶贫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鸣沙村抓住真实识别贫困、实施动态管理、推行挂图作业三个关键环节,把好群众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确认审核关五个关口,做到精确识别贫困户、精确登记造册、精确建档立卡、精确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市有平台的动态数据库,实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五清,从根本上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区域政策代替到户政策的现象,提高扶贫效果。鸣沙村共有151户移民群众,建档立卡20户,对长期居住在鸣沙村的群众,驻村书记和村干部入户摸底,了解群众生活状况,摸清收入支出情况,对症下药,通过技术培训、帮助贷款,帮助困难群众走出困境,确保扶贫精准。

  2.确保扶贫措施精准。紧紧抓住转变方式、强化造血、加大投入、整合力量四个关键,按照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一是依托鸣沙村穆斯林风情园特色旅游项目,引导鸣沙村回汉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帽子,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市规划局、市土地局、自治区土地局各项审批手续全部完成,招标代建进入施工阶段。项目建成后,可就近安排151户群众经商做生意,回汉群众通过刺绣、精美食品、回汉文化,拓宽致富门路。二是抓住鸣沙村到沙坡头旅游区较近的区位优势,投资建设占地20亩的马路市场一处,每户都有摊位,出售旅游头巾、纱巾、硒沙瓜等货物,增加旅游收入。以市场经济发展促脱贫,形成了鸣沙村群众日有收入、月有结余的良好局面,一门心思聚焦脱贫摘帽致富。

路作文之一个搬迁移民村的精准扶贫之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