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歌有效教学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4-27 05:20:06

关于诗歌有效教学的思考

作者:陈秀丽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04

        【摘要】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璀璨的诗歌文化,作为一份文化瑰宝,凭借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内涵而源远流长。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下形式下的诗歌教学更注重学生对诗歌中古代文化精髓的传承,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同时又能提升语文素养成了当务之急。

        【关键词】诗词 朗读 意象 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023-01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从《诗经》开始,诗歌就被人们所传唱,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学样式,以抒情为主,运用丰富的想象、韵律优美的节奏和凝练传神的语言来表达诗人的千思万绪。新课标中明确要求中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古典诗词,使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热情。因此怎样上好一堂诗歌教学课,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体验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培养自己的诗歌鉴赏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重视诵读,体会诗情

        宋代大儒朱熹提倡读诗要:心到、眼到、口到,然而现在课堂上留给学生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了,大抵上是教师忽略了诵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分诗,七分读,古典诗歌词韵优美、形式整齐、平仄相间,读起来悦耳动听。新课标注重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应用范读、齐读、默读、轻吟等多种朗读方式,能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更好地把握诗人的情感。在富有感情的反复诵读中品味诗词韵味。初读的时候重在字音的准确把握,掌握好朗读的节奏、速度和语气。古人写诗寄托情感,准确的停顿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解诗词的内容,把握诗词的情感,为下面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定下基础。再次诵读的时候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读出对诗歌再创造后获得的情感体验。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读出诗人所感,读出自己情感体验是提高诗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一步。

关于诗歌有效教学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