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论文李鸿章与《辛丑条约》

发布时间:2014-11-21 12:40:07

论李鸿章与《辛丑条约》

190197日,一位老人带病代表大清国与十一国签署了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他在签字回来的时候大口的吐着血,并于两个月后因胃出血而死。《辛丑条约》是他所签署的三十几个条约中的最后一份。一百多年来他一直身背卖国贼的骂名,但谁又能看透他背后的辛酸,他只是大清国的一个傀儡木偶,他只是大清国的一个台前表演者,这位老人便是晚清重臣及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李鸿章。

李鸿章是晚清最著名的外交大臣,他的后半生致力于晚清的外交事业,他也是淮军和北洋海师的创始人和统帅人,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他曾被当时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但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李鸿章被视为卖国贼,贪生怕死又向往荣华富贵的小人,甚至在京剧中李鸿章的脸谱往往都被化作卖国贼的样子。一切只因为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侵略者们签下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著名的也是使大清国损失最惨重的便是《辛丑条约》。但这一切真的是李鸿章所主导并积极去参加的吗?并不是这样,历史总是会蒙蔽人们的眼睛,让我们透过历史的现象去看本质。他也有上司,一个真正贪生怕死却又放不下“天朝上国”这空架子而不主动打开国门的女人——慈禧太后。古时候的中国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大型帝国,皇权高度集中,皇帝的旨意代表一切,那时慈禧太后操纵年轻的皇帝,垂帘听政,独揽大权,昏庸无道,满朝文武都不敢对慈禧太后有异议,只得服从。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列强用枪炮攻击着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大清国,并几乎不费力的砸开了慈禧太后的府邸北京紫禁城。随后,慈禧太后携着光绪皇帝以及亲信的大臣慌忙出逃至西安。清王朝被迫向帝国主义列强求和,但列强接受求和的条件就是签订这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当时慈禧太后自身都难保何顾大清国的荣誉与利益,随即命李鸿章留在北京与十一国签订这款条约。每每战败求和签订不平等条约时慈禧太后总会想到李鸿章,身为洋务运动发起人之一和大清国最出色的大臣李鸿章深知外国人的厉害与大清国的不足,被派出作为大清国的代表也是情理之中之事,并且在李鸿章签订《辛丑条约》之前他已经代表大清国签订了三十几个条约,所谓颇有经验。在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时,李鸿章在条约中对每一个字都会较真,争取最大限度的为大清国拿回那残存的尊严和本属于自己国家的银元,但伊藤博文毫不退让并要求大清国在一个月之内把条约上所写的两亿两白银还清,李鸿章的固执使会议不得不暂停,在第二天前往会场时,人群中突然冲出一个人对着李鸿章开了一枪后迅速消失在人群中,这一枪正中李鸿章的左脸颊,侍卫们急忙扶他回驿站疗伤,李鸿章醒了之后长叹:“此血可以报国矣!”并以此为由硬是把还款时间从一个月延长到两个月。但这次,当已经七十八岁的李鸿章面对着帝国主义十一国代表们的贪婪笑容和强硬的态度,面对着这份赔款数额巨大的条约和已经千疮百孔的大清国时,李鸿章作为一个臣子,即使再伟大也只得听从主子的命令。终了,这位孤傲倔强的老人不得不低下了头,毕竟“弱国无外交”。这一刻,他是在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低头,为祖国低头,国家的尊严如同碎纸一般被践踏在侵略者的脚下。李鸿章握紧手中的笔用尽最后的力气在条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一笔便是他外交生涯的结束,这一笔他清楚他所要背负的是卖国的骂名,但他独自承受了,他将“李鸿章”三个字签成了“肃”字的模样,这三个字挤在一起,既虚弱无力,又尖酸悲苦。欲以“肃毅伯”这虚无的空职来落下这个耻辱的款,可是再怎么画押也没有逃掉世人对他的谩骂,国内的民众不理解这位老人的艰难,愤青们要杀了他以报国恨,可是他又有什么错!李鸿章一生致力于大清国的建设,只可惜生不逢时,国家需要的时候便挺身而出,国人不知道李鸿章为了国家所做的一切和所付出的心血,不知道在签订《辛丑条约》后落笔的那一刹那李鸿章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放声痛哭,口吐鲜血。他没有最高决定权,他能做的只是去谈判,去尽自己最大努力争取微薄的改变,他只是一朝之臣,却换不来一丝怜悯和同情,换不来民众对他的宽慰和理解。

屡战屡败的大清国,若是换一个人来顶替李鸿章的位置,我相信他不会做的比李鸿章更好,在满朝文武中挺身而出的也只有李鸿章,他崇尚忠君思想,望挽救国民于民族危机之中,但最终他还是失败了,他成了满清的牺牲品,成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牺牲品。确实,在多次外交中的失败方面,李鸿章也有着不可推卸的失误和责任,但最大的责任人应该是慈禧太后和封建的专制制度。《辛丑条约》耗尽了这位老人最后的力气,1901年,是一个悲哀的年份,李鸿章带着太多的遗憾,太多的委屈在咒骂声和唾弃中离世,这次他终于可以放下扛了半个世纪之多的大清国,不用再理会那些无聊的谩骂和不知情者的侮辱,也不用在乎这个时代留给他的那些无奈和耻辱。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这是李鸿章凄凉婉转的人生悲唱。我想:拥有李鸿章是大清国的大幸,身为大清国的臣子却是李鸿章的不幸。

近代史论文李鸿章与《辛丑条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