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发布时间:2015-06-04 21:53:49

摘要及关键词…………………………………………………………………………1

正文……………………………………………………………………………………2

一、《老残游记》中广阔的社会画面 2

二、最为独特深刻之处——揭清官之恶 3

(一)《老残游记》中“清官”的形象 3

(二)刘鹗揭清官之恶的思想源流 5

1、《酷吏列传》对《老残游记》的影响 5

2、反理学思潮代表人物李贽对作品的影响 6

3、刘鹗自身的经历及他对社会的识见对作品的影响 6

三、《老残游记》的艺术成就和地位 7

(一)主题突出——批判官场、批判理学、忧国忧民 7

(二)语言艺术、对比手法及结构技巧 8

1、语言艺术 9

2、对比手法 9

3、结构技巧 10

(三)《老残游记》的地位 11

注释…………………………………………………………………………………13

参考文献……………………………………………………………………………14

研究综述……………………………………………………………………………15

研究资料索引………………………………………………………………………19


论《老残游记》的独特之处

——以揭清官之恶为例

要:《老残游记》是晚清小说史上卓尔不群的一部作品,它以游记的形式和技巧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画面。本文着重以揭清官之恶为例,阐述《老残游记》的独特之处。作品在语言艺术、结构技巧等方面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它以游记来写社会的广阔画面是罕见的形式,在小说史和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社会画面;清官形象;思想源流;艺术成就

Demonstrate the unique of "The Travels of Lao Can ,"

- A Case Study of the evil of exposing officials

Abstract: " The Travels of Lao Can "is an excellent paper of late Qing fiction works, it demonstrated a broad social picture by the form of travel and technique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exposing the evil of the officials of late Qing , for example, Works of high artistic achievement in language arts, structural skills.Using a form of travel to write a broad picture of society is a rare ,and it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novel of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thought. 

Keywords: social picture; official image; ideological origins; artistic achievement 

《老残游记》自问世以来就备受瞩目,因为它有与当时众小说不同的地方,令人耳目一新。它以游记的形式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画面,其中的一些如“白妞说书” “四大名泉”“黄河敲冰”等场景被人广为赞颂,在叙景状物方面毫不逊色于柳宗元、苏轼等散文大家。它被鲁迅列为“四大谴责小说”[1]之一,说它“攻击官吏之处亦多,……则摘发所谓清官之可恨,或尤甚于赃官,言人所未尝言”[2],尽管现在的研究对《老残游记》是不是谴责小说存在不一致的声音[3],可这说明鲁迅早就认识到了《老残游记》的价值和独特性。和其他揭露官场黑暗的小说相比,其他谴责小说多是将赃官作为批判对象,刘鹗却剖析的是与之截然不同的一类、在一定程度上称之为“清官”的官吏,并由此揭示官吏弊病更为本质的内容,这都奠定了《老残游记》在小说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老残游记》中广阔的社会画面

《老残游记》以老残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为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丰富的现实世界。在刘鹗笔下,没有哪些情节是不必要的,他常在故事之外写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场景,可正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闲笔却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也正是透过了那些我们才更明白它的价值。刘鹗笔下的社会是涉及方方面面的,是真实可信的,也是有真善美假恶丑的。下面主要从社会阶层的角度入手来分析《老残游记》中呈现的社会画面。

作品中社会的上层主要写的是官员,写他们的为官之道,更多的是写他们祸害百姓、为官不仁的一面。除了下文着重要分析的典型——玉贤、刚弼;还有用人不察的庄宫保,他采纳史钧甫不切实际的治河策略,致使两岸十多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也求贤若渴,想留老残这个颇有智慧的人在衙门为他做事,刘鹗肯定了他求才的一面,却也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他不能知人善任的批判。当然也有称赞的一方面,例如第十八回白子寿重判贾家十三条人命的案子,写他“谈笑释奇冤”,分明表达了刘鹗对白子寿断案的推断和明察的赞扬。作品中除了写玉贤、刚弼是大肆铺陈、直接叙述以外,其他的官员主要是从侧面进行描述的,没有花太多的笔墨。相比较而言,刘鹗对民间文化和景色的描写更显得重要和出色。

民间艺术的活力是无限的,作品中令人广为传诵的“白妞说书”就是描写民间音乐艺术的杰作。在白妞出场前,老残先是听路边做生意的人说“明儿白妞说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来听书吧”(第二回),又听店小二说是怎么个好法,又去看了看大戏园子,还差三小时时就已经没坐了,个别空着的是官家订好的,这些都是烘托,从侧面描写出百姓对白妞姐妹说书的喜爱。当真正听的时候,刘鹗采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把说书的美妙描写的仿佛此乐“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关于说书,作品中牵涉到很多戏曲的类别,比如西皮、二簧、梆子腔、昆腔、小曲等等,这都是当时民间音乐艺术的展现,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

关于音乐作品中还有一处出色的描写在第十回《骊龙双珠光照琴瑟 犀牛一角声叶箜篌》中,也就是常说的“桃花山访贤”的故事。这里的音乐主要是乐器声音的美妙。在这段音乐描写中提到了很多乐器及其使用的方法,如琴、瑟、箜篌、角、小铃等,肯定都是那时人们使用的乐器,这对于现代人研究古代的乐器音乐也很有帮助。

作品是以老残为线索组织的,自然老残的所见所闻也会呈现在读者眼中。《老残游记》在景色的描写方面也颇有可圈可点之处。鲁迅曾评价说它“叙景状物,时有可观”[4]这样的评价一点也没有夸张之处。作品中写景物有好几处,比如第二回的“大明湖美景”、第三回“四大名泉”、第八回“桃花山山景”、十二回“月下雪景”“黄河敲冰”等,在语言的不落俗套和观察角度方面都很有散文大家的风范。

另外,作品中还提到了饮食礼俗的问题。比如在第四回中,庄宫保差人给老残送的宴席是这样的:“一个三屉的长方抬盒,揭了盖子,头屉是碟子小碗,第二屉是燕窝鱼翅等类大碗,第三屉是一个烧小猪、一只鸭子,还有两碟点心”掌柜的“久已看呆了”,并说以往住在店里的客,也有送酒席的,“像这样尊重,俺这里是头一回呢”这说明当时的酒席配置是很有讲究的。

总之,《老残游记》与同时期其他小说相比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以上列举的都是我认为重要的方面,还有的地方没有提到。在这么多不同之处里,最为人所称赞的是它的揭清官之恶。

二、最为独特深刻之处——揭清官之恶

(一)《老残游记》中“清官”的形象

《老残游记》中的大小官吏留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玉贤和刚弼两个人,他们是刘鹗浓墨重彩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刘鹗揭清官可恨的有力证据。刘鹗在作品第16回自评中说道:“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我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吾人亲目所睹,不知凡几矣。试观徐桐、李秉衡,其显者也,《廿四史》中指不胜屈。作者苦心,愿天下清官勿以不要钱便可任性妄为也。历来小说皆揭赃官之恶,有揭清官之恶者,自《老残游记》始。”这段话和刘鹗塑造的人物形象是相互映衬的的关系。

玉贤和刚弼同为“清官”,他们身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收人钱财,颇有清廉之誉,自以为断案有理,对案情不详加查问就妄自推断,严刑逼供,不近人情,偏执残忍,名为清官,实为酷吏。玉贤在曹州任职时,以办盗案出名,却被强盗利用,作了“强盗的兵器”(第五回)。为官者,理应为民请命、替民着想,他们却成了害民的工具。曹州衙门里的站笼是玉贤政绩的来源,“十二架站笼,三天已满”(第五回)十二个站笼里站死了两千多人,其中九分半是良民。而当犯人没有地方再站时,他竟说得道“把大前天站的四个人每人打三千板子,看他死不死”(第五回)。当有人看不过去为于家被冤枉的人求情时他说“这人无论冤枉不冤枉,若放下他,一定不能甘心,将来我连前程都保不住……斩草要除根”这才是突出他心底想法的话,老残更进一步揭得明白:“这个玉太尊……只为过于要做大官,且急于做大官,所以伤天害理到这样。”(第六回)这样的“清官”不是酷吏又是什么?为了前程,为了官位,拿鲜血作筹码,比贪官更可怕,比强盗更凶恶,一味刚腹自用,自然“做了强盗的兵器”,这是典型的逼民为盗。对于这样的官僚,老百姓自有评价,文中写那店伙道:“仗着此地一个人也没有,我可以放肆说两句:‘俺们这玉大人真是了不得!赛过活阎王,碰着了就是死!”,一个“活阎王”,道出其本质。在第十五回里另一个清官的代表刚弼出现了,贾家十三条人命皆无中毒的迹象,只因始作俑者贾探春与吴二浪子通奸恶人先告状诬陷魏家父女下毒,他在审讯贾家十三条人命案时,一味主观臆测,只因魏家仆人行贿求免,他便以此为确证,断定魏氏父女为凶手,刚愎自用,冷酷残忍,严刑逼供,终于铸成骇人听闻的冤狱。这样的清官形象有很大的独特之处,王立兴对此评价说:“刘鹦笔下的清官形象,是《老残游记》的主体部分。它的独特的思想内容和审美意蕴,不仅大大超越了以前同类题材的小说,而且成为我国小说史上闪耀异彩的一株奇葩,卓然物立于晚清小说之林,即使在今天,对我们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认识价值。”[5]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玉贤和刚弼身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从更深层意义看,他们还是有所不同的。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老残对他们的态度。对于玉贤,老残多次表达了对他的恨意,“这个玉贤真正是死有余辜的人,怎样省城官声好到那步田地?我若有权,此人在必杀之例”(第五回),说他“不过是下流的酷吏”(第六回),还专门写诗“得失沦肌髓,因之急事功。冤埋城阙暗,血染顶珠红。处处鸺鹠雨,山山虎豹风。杀民如杀贼,太守是元戎!”(第六回)来形容玉贤求官心切草菅人命;看到挨饿受冻的鸟雀想到“若像这曹州府的百姓呢,近几年的年岁,也就很不好。又有这么一个酷虐的父母官,动不动就捉了去当强盗待,用站笼站杀,吓的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于饥寒之外,又多了一层惧怕,岂不比这鸟雀还要苦吗?”“不觉怒发冲冠,恨不得立刻将玉贤杀掉,方出心头之恨”(第六回)。这说明老残对于这样的官吏是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而对刚弼却不是这样的。刚弼断案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论:“我与你无冤无仇,我为甚么要陷害你们呢?……倘若人命不是你谋害的,你家为什么肯拿出几千两银子出来打点呢?……”(第十六回)他就认定送钱更证明了魏家父女的罪状属实,要不没罪为何愿意花几千两银子来疏通打点?他疑惑的是“魏家人既无短处,为什么肯花钱呢?卑职一生就没有送过人一个钱”,他执着于无罪的必不送钱,送钱的必定有罪,这就是他那一套不要钱的理论,这套理论使得他在道德上有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让他觉得做什么事都是问心无愧的,从而容易陷入自以为是和刚愎自用的境地。作品中白子寿说的好:“清廉人原是最令人敬佩的。只有一个脾气不好,他总觉得天下人都是小人,只他一个是君子。”(第十六回)他对老残由开始的蔑视变为后来的钦佩,经过与白子寿的谈话,他“红胀了脸”(第十六回),说明他是个知错悔改的人。和玉贤对比来看,就明白老残对他们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这也就说明他们是有不同之处的。玉贤是清而酷,他用酷刑来恐吓百姓,使曹州路不拾遗,甚至枉杀无罪之人,这都只为求得好政声,只是为了他的前途,怀着肮脏的目的;刚弼却是清而愎,他以清廉自命,自认为是君子,认为自己断案准确,没有私心,他之所以让百姓称他为“瘟刚(十六回黄人瑞语)”,问题在于他那一套来源于清朝的程朱理学文化的理论。

(二)刘鹗揭清官之恶的思想源流

1、《酷吏列传》对《老残游记》的影响

上面提到刘鹗第十六回的自评,揭清官之恶,《廿四史》中指不胜屈,证明刘鹗不是平白无故的有这个想法,是有一定的思想源流的。经过分析知道《老残游记》中所谓的“清官”都是他们自以为的清廉,实为酷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老残游记》是在揭酷吏之恶。酷吏在中国古代历史的记载中屡见不鲜。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专门有《酷吏列传》来鞭挞张汤、杜周等“好杀伐行威不爱人”的酷吏。历史上尤其是李唐时期,武则天眷养了一批酷吏,比如周兴、来俊臣等人,他们滥用职权,捏造罪名,滥杀无辜来排除异己,使冤假错案时有发生,百姓深受其害。这些酷吏之所以如此泛滥是因为他们背后有支持他们的封建专制统治。小说中如宋元话本《错斩崔宁》中滥用酷刑、胡乱判案、草菅人命的临安府尹。这些酷吏和人们所憎恶的贪官是有很大不同的,他们大都以清廉自居,或者没有物欲的目的,甚至有的官员有良好的修养,如汉代的张汤,《史记酷吏列传》中记载“家产直不过五百金,皆所得奉赐,无他业”[6]《史记》中同时也记载“其廉者足以为仪表”。但是这些所谓清廉的官吏却在另一方面也是酷吏,在这一点上,他们有很大的一致性,就像作品中玉贤那样“是强盗的兵器”,“赛过活阎王,碰着了就是个死”(第五回)刚弼“清廉的格登登的”认定的罪一定要得到口供,即使是屈打成招。所以《老残游记》实质上写的是不要钱的酷吏的恶,给读者留下了清官比赃官更可恨的印象。

2、反理学思潮代表人物李贽对作品的影响

李贽是反理学思潮的代表人物,有许多反理学的论述,并与明代理学人物做过毫不妥协的论战,所以多次受到理学信徒的攻击和迫害,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意识到并揭露清官之恶的人。李贽之《焚书》有《党籍碑》篇,云:“安云误国之罪,本不容诛;而安石无误国之心,天地可鉴。主意于误国而误国者,残贼小人也,不待诛也;主意于利国而误国者,执拗君子也,尚可怜也。卓吾曰:公但知小人能误国,不知君子尤能误国也。小人误国犹可解救,若君子而误国,则未知何矣。何也?彼盖自以为君子而本心无愧也,故其胆益壮而志益决,孰能止之?如朱夫子亦犹是矣。故余每云贪官之害小,而清官之害大;贪官之害但及于百姓,清官之害并及于儿孙。余每每细查之,百不失一也。”[7]这段话是评价北宋王安石变法引起的重大事件“党籍碑”,把这段话和上文引的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六回自评相对比,会发现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说明刘鹗揭清官之恶的想法受到了李贽的影响。

3、刘鹗自身的经历及他对社会的识见对作品的影响

刘鹗是晚清时期的有知之士,他对考古、史地、河工、算术、医学、文学、音乐等方面都有涉猎,并且都做过相关的论著。对于晚清的局势,刘鹗有很深的认识,为了挽救局势,他做过很多事情,具体如下:在淮安经营烟草生意(1884);在扬州开业行医(1885);在上海开设右昌书局(1887);在河南报效于黄河治理(1888);继续在山东治河(1891);由山东巡抚福润推荐,总理衙门以知府衔任用(1893);建议修建芦汉、津镇铁路(1896);集外资开发山西矿山(1897);在上海搞市场经营,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从事难民救济活动(1900);开发浙江省煤矿和铁矿(1902);在天津和日籍朝鲜人郑永昌合办海北精盐公司(1906);在浦口开发自己所买的地产(1907)等,这些事业失败的失败、流产的流产,只有治黄河的事情是成功的。他总是想着实业救国,修铁路、开矿山,可是当时的清政府并不允许他的做法,甚至因为他曾经买米救济难民被官员诬陷为“汉奸”,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让刘鹗痛苦不堪,这对他后来写作有很大的影响。

刘鹗作《老残游记》的客观原因是为帮助朋友,但其写作的主观因素对作品研究更具有价值。他在《老残游记<自叙>》中说道:“吾人生今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国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种教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鸿都百炼生所以有《老残游记》之作也。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吾知海内千芳,人间百艳,必有与吾同哭、同悲者焉!”刘鹗把自己等同于屈原、庄子、司马迁、杜甫、李后主、八大山人、王实甫、曹雪芹,认为作品是哭泣之作,把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被人诋毁误解的抑郁、梦想不能实现的无奈、壮志难酬的悲苦以及希望在思想上得到解脱的愿望等诸多感情都倾注于《老残游记》中,这也是成就《老残游记》的原因之一。

刘鹗不但精通很多领域,通晓洋务,在具有丰富的学识的同时更具有深刻的思想,他对当时的官场有自己的认识,在《老残游记》的《二集》第二回中借尼姑逸云的口把它表达了出来:“你不知道像我们这种出家人,要算是下贱到极处的,可知那娼妓比我们还下贱,可知那州县老爷们比娼妓还要下贱!遇见驯良百姓,他治死了还要抽筋剥皮,挫骨扬灰。遇见有权势的人,他装王八给人家踹在脚底下,还要昂起头来叫两声,说我唱个曲子给您听听吧。”这种透彻犀利的见解是对当时官吏丑恶嘴脸的精准概括。

三、《老残游记》的艺术成就和地位

《老残游记》自问世以来就深受大家的欢迎,夏志清说过:“清末十年所出的小说中,《老残游记》最受人爱戴。是书风靡一时,而所获得学者的注意,过于同期的任何一部小说。”[8]和其他三部谴责小说相比,相同的都是写了官场的一些黑暗面,迎合了当时大众的思想需求,但比其他三部小说更胜一筹的是它在艺术上的成就。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论述。

(一)主题突出——批判官场、批判理学、忧国忧民

元好问曾经说过:“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大众的社会心理都在期盼清官的出现,当然这里的清官并不是《老残游记》中的形象。《老残游记》中一反清官好的声音,刻画的清官比赃官更可恨。这是刘鹗表达对官场识见的一个角度,在《老残游记》之前,冯梦龙《古今小说》卷10《滕大尹鬼断家私》、李渔《无声戏》第4回《清官不受扒灰谤,义士难申窃妇冤》、袁枚《新齐谐》卷9《真龙图变假龙图》,都属“揭清官之恶”的小说。这也说明揭清官之恶的角度并不是刘鹗首创,《老残游记》之所以给人的印象如此之深是因为刘鹗在前人的基础上把这个观点表达得更具体更深刻。他通过塑造生动形象的代表人物玉贤、刚弼,通过百姓之口说明他们的种种害民之事,更具有真实感。而主人公老残是一个善恶分明、嫉恶如仇的人,他时而对百姓的遭遇感到心痛,时而对清官的作为义愤填膺,这样的感情起伏让读者感同身受,使读者收获感情上的共鸣。

晚清时期科举制度已经变为僵化的制度,而国家权力之下的程朱理学的专制思想导致了人性的泯灭。要想为官,就要接受和认可当时社会的秩序和文化,并把它们内化为自己为人处世的规则。这样看来,当时有玉贤、刚弼那样的官吏是不足为怪的,他们的同情心、爱民之心都被泯灭了,有的只是如何治民、如何升官。在他们眼里,对于百姓不能仁慈手软,一定要让民怕官才能消灭一切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王学钧对刚弼这样的官员做过深刻的剖析,认为他们是“理学化清官 ,理学化清官的实质就是以君子自居而刚愎自用的廉洁官员,是专制政治和程朱理学的性格结晶。[9]这个结论是很有深度的。这类官员就是自身性格和专制文化的结合品,批判他们也就是间接地批判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

刘鹗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在作品中是有依据的。在《初集》第九回中作者通过山中女子玙姑与申子平的谈话表达了对理学的批判:“宋儒之种种欺人,口难罄述……若今之学宋者,直乡愿而已,孔、孟所深恶而痛绝者也!”“谈到道学先生,令我腐臭之气,沾污牙齿”。整部作品中隐士不少,也明显可以看出作者对他们持钦佩和向往的态度,所以刘鹗是赞成这样的观点的。刘鹗有这样的观点既和他的经历有关,又和他在太谷教中被人排挤误解有关。

《老残游记》中的老残是一个善恶分明、嫉恶如仇、充满正义感的人。他听到玉贤为官残忍冷酷时因同情百姓而落泪;在途中听闻刚弼判冤案,立刻就给宫保写信请求重新派人来审理案子,最终使魏家父女免于冤屈并找到了真凶;在十三回中他拯救二翠于水火之中;在《二集》斗姥宫时也是他和德慧生给知县写的信,使斗姥宫免于被查封,这些都表明了刘鹗把老残塑造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君子志士的化身,这也是刘鹗自身拯救现实的理想化。

(二)语言艺术、对比手法及结构技巧

1、语言艺术

《老残游记》创作于新旧时代交替之时,再加上刘鹗自身的文学修养,和同时期的其他作品相比,多了些新小说的因素,尤其表现在语言艺术上。旧小说多用骈文来写景,词汇的使用多有固定的套路,《老残游记》就突破了这些束缚,用全新的手法来写景状物,例如第十二回写月下雪景的这段:

“抬起头来,看那南面的山,一条雪白,映着月光分外好看。一层一层的山岭,却不大分辨得出,又有几片白云夹在里面,所以看不出是云是山。及至定神看去,方才看出那里是云,那时山来。虽然云也是白的,山也是白的,云也有亮光,山也有亮光,只因为月在云上,云在月下,所以云的亮光是从背面透过来的。那山却不然,山上的亮光是由月光照到山上,被那山上的雪反射过来,所以光是两个样子的。然只就稍近的地方如此,那山往东去,越望越远,渐渐的天也是白的,山也是白的,云也是白的,就分辨不出甚么来了。”

作者在写的时候并没有把现成的景物放在读者面前,而是让读者和他一起观赏景致,通过一系列动作性的语句,把老残观看景致时的动作、神志、心态等刻画的细致入微。整体看来语言也很通俗直白,没有用骈句,却比整齐的骈句更让读者觉得身临其境,真实可信。

类似的描写还有很多,比如蓬莱日出、大明湖美景、四大名泉、桃花山雪景、黄河上敲冰等等。刘鹗在对音乐的描写上也有很高的造诣,比如第二回大明湖边白妞说书:“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有一大段文字都在描述,他灵活地运用通感、比喻的修辞把对音乐这种无法体验无法言说的感觉用神来之笔描写的美妙动听至极,让读者觉得恨不得就在当场才好。

2、对比手法

老残游记》中的对比是多方面的,最明显的对比是官吏之间的对比,刘鹗在对官吏的对比中表达他对社会、官场的认识和他的理想。作品中涉及的重要官吏除了玉贤、刚弼之外,还有庄宫保、白子寿、黄人瑞、王子谨等,在这几个人中,玉贤和刚弼是作者要批判的对象,但即使大概可以归为一类的这两人也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上文第一部分已经分析过了。庄宫保是单独的一类,他求贤若渴,听闻老残有才能就邀请其见面,交谈几句就“甚为欢喜”,想让他“搬到衙门里住,以便随时领教”(第四回),还差人给老残送了一桌酒席,可谓为求人才煞费苦心,可也就是这样一个人,任用玉贤、刚弼之流使百姓处于惧怕和苦难之中,他确实爱惜人才,但他不会识人,不能辨别下层官员的善恶忠愚,还听取史钧甫的不切实际的治河策略,导致两岸生灵涂炭,真可谓是“天下大事,坏于奸臣者十之三四;坏于不通世故之君子者,倒有十分之六七也!”(第十四回)第三类就是白子寿、王子谨之类的官员,以白子寿为代表,贾家十三条人命的案子后来由他审理的,他“就事论事,细意推求”,几经查问“未及一个时辰”就知道并不是魏家父女下的毒,便无罪释放结案,“沿路口碑啧啧称赞”(第十八回),这样的官吏是老残理想中的官吏,同时也是刘鹗心中理想的官吏,更是平民百姓期待出现的父母官,不过相对于玉贤刚弼,他们的形象就稍显干瘪,这可能和作者想表达的主题有关。

3、结构技巧

《老残游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游记体小说,鲁迅曾经这样评价:“其书借铁英号老残之游行,而历记其言论闻见。”[10]从形式上来看,它采取的是章回小说的传统形式,但从内容和行文语言上看,有很多域外小说的色彩,是一部不同于同时期其他同类小说的作品。

从内容上看,《老残游记》是根据主人公老残的行踪为线索的,没有很强的故事性,反而还在其中掺杂了很多老残个人的想法,还有很多的景物描写、音乐描写等,总体看来,结构比较松散,这是和其他章回小说不同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就可以把作品内容分为这么几部分:第一回写寓言,第二回至第七回写老残的游历和老残听说玉贤酷刑之事,第八回至第十一回写桃花山访贤,第十二回至第十四回写黄河泛滥之事,第十五回至二十回写老残不满刚弼断案而当侦探的故事,二集第一回至六回写尼姑逸云故事,第七回至九回写老残下地狱的故事。夏志清说:“在老残游历的这本小说结构很松散,对故事的局面显然不太关心[11]通过对刘鹗的分析可以推断,与其说这样的结构是作者忽略所致,还不如说是刘鹗故意安排的,刘鹗是有意而为之。

《老残游记》在总体上运用第三人称视角,始终以老残为线索,写他看到的和听到的,透过他让读者看到老残眼中的社会景象。不过为了作品需要,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在桃花山访贤那段故事中,老残并没有出现,作者用的是全知视角;在白子寿断案那段故事中,老残以观察者的身份参与到了案件之中,最终用其智慧破了十三条人命的大案。刘瑜认为:“《老残游记》是作者救国平天下方略的艺术化,因为小说要表达的是作者救国平天下的多方面的方略,形式为内客服务,故小说难以有所谓统一的故事情节和统一的故事性叙事性叙事框架以及像传统那样紧凑的结构。”[12]

游记的方式在刘鹗之前的文章里都用于散文中,比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刘鹗是第一个用游记形式来写小说批判官场的人。在写景物时,刘鹗采用了写游记的常用方法——定点观察法,就描述老残看到的,异于传统游记的是它的语言的创新和修辞的运用。而在写社会现象时是到一处地方就写不同的社会现象,展示了众多社会底层的生活画面,走一处看一处,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事件,而是写老残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是小说的创新之处。小说在透过老残写自然风景和社会风景时,也写出了在动荡年代里的漂泊之感。

(三)《老残游记》的地位

在小说史上,对《老残游记》类别的划分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问题。这个问题源于鲁迅的定论“谴责小说”,但是鲁迅自己对这个问题也是矛盾的,把它划为谴责小说之列是顾全大局的无奈之举,后来的研究者们更倾向于“非谴责小说论”,认为它是一部社会批判小说[13],这些都足以说明《老残游记》备受瞩目,但是这些结论的焦点都在于作品内容有对官场的揭露、对社会的批判,而并没有对游记模式和抒情气氛上予以太多的关注。《老残游记》以游记形式来写小说,作品中有很多景物描写,还有老残和逸云内心独白,西方侦探故事的破案手法等等,这些都是作品的独特之处,也是作为一部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刘鹗以他丰富的学识和修养创作了这部小说,他的进步思想、救国药方和对新事物的追求,都会渗透到作品中,使《老残游记》在小说史上散发着不一样的光芒。

通过对刘鹗的分析,知道他的实业救国的想法还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只不过他的目光不够长远,并没有看到在清政府的统治下,他的救国梦想是不能实现的,在辛亥革命时期他依旧固守他的思想,就显得有些落后了,不过放在当时,他的想法还是值得肯定的。《老残游记》是刘鹗失意时创作的,他对官场的揭露和看法是十分透彻的,也很有深度,见解也很独到,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透过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晚清时期的社会,对现在的研究很有帮助。


注释: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王学钧.《老残游记》非谴责小说论[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4P20-24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王立兴.《中国近代文学考论》之《刘鹗笔下的清官形象评议》.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P125

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武英殿本《二十四史》本,1986.134

张建业.李贽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夏志清《<老残游记>资料》之《<老残游记>新论》,第476页。

王学钧.以理杀人与有罪推论——<老残游记>对理学化清官的批判.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2 .P144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夏志清《<老残游记>资料》之《<老残游记>新论》

刘瑜.《四十五年来刘鹦及<老残游记>研究述评》

陈文新 鲁小俊 王同舟 .《明清章回小说流派研究》. 2004.3 330


参考文献:

[1] 刘鹗.《老残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3] 陈文新 鲁小俊 王同舟 .《明清章回小说流派研究》. 2004.3

[4] 樽本照雄.《清末小说研究集稿》.2006.8.

[5] 王传军.《刘鹗与<老残游记>研究》.

[6] 朱一玄著、朱天校注《 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7] 王立兴.《刘鹗笔下的清官形象评议》.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正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