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6 - 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发布时间:2019-05-22 18:41:18

包头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 历史试题

本卷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513年,晋国赵鞅将刑书条文刻铸在铁鼎上,公之于众,史称“铸刑鼎”。孔子对此批评说:“晋其亡乎!”孔子认为,将治理民众的刑法铸于鼎上,混淆了贵贱尊卑的等级。“贵贱无序,何以为国?”这反映了

A.“刑鼎”体现了青铜冶铸技术的进步 B.孔子反对以严刑峻法治理国家

C.“贵贱无序”会危及到君主专制统治 D.孔子力图维护传统的等级秩序

2.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忽视等级差别)等。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墨家 D.墨家、道家

3.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

4.先秦民本思想的杰出代表、论述“民水君舟”的荀子曾在《王制》篇中毫不含糊地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这反映出荀子

A.游离于民本与尊君的两端,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

B.从尊君角度论述民本思想,反映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

C.从民本角度论述尊君思想,适应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

D.区分尊君与民本思想,以说明君主专制反民本的本质

5.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过程中,吸收了阴阳五行说,并主张儒法并用,形成了董氏新儒学。它与早期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是

A.宣扬“大一统”和“刑杀苛政”思想 B.宣扬“民本”和“仁政”思想

C.宣扬“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思想 D.宣扬“仁爱”和“德治”思想

6.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7.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个胜利指的是

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思想是新儒学的核心

8.南朝吴均齐在《春秋北史》中记载,“有病风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而已。’欢曰:‘可取仲尼居,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差(治愈)。’如言果愈。问其故,欢曰:‘善禳恶,正胜邪,此病者所以差也。’”这则故事反映了

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91283年1月9日,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杀身取义,壮烈殉节。史学家分析文天祥就义有着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这里的“社会心理基础”指

A.法家思想 B、程朱理学 C、王阳明心学 D、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想

10.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11.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融合阴阳家、法家思想以及黄老之学而形成了新儒学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12、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13.李贽有句话:“人所同者谓礼,我所独者谓己”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他

A.恪守修身齐家的儒学理想 B.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本质

C.以天下为己任,道德自律 D.独具个性,大胆挑战正统思想

14.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以下观点最符合两人的共同主张的是

A.严厉抨击明代八股取士之害 B.讥讽士人专注于研究文字                    

C.批评矛头直接指向君主专D.强调经世致用,学以济世

15.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1116.有学者认为:国不堪贰的尊君传统和民为邦本的民本传统相反而又相成,体现出中国文化的鲜明特色。导致尊君民本传统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A.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B.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形态

C. 儒家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D.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17.梁启超曾这样评价孔子:“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控制范围中也。”这主要反映

A.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B.儒家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

C.儒家学说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 D.儒家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作用

18.西晋傅咸说:夫其何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与此相关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19.宋以后是戏曲发展时期,三国戏尤其盛行。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时关羽被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材料表明

A.戏剧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 B.儒道佛在民间传播逐渐合流

C.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 D.戏剧在社会上发挥教化功能

20.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认为:政体、法律和道德都不是自然的,也不是神意的产物,而是人为约定的。此材料观点

A.是反对封建神学理论 B.极力宣扬社会契约思想

C.有利于人性的自我觉醒 D.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

21.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C.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22.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 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 柏拉图 D.普罗泰格拉

23. 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出现三个享有世界声誉的三大悲剧家,他们都善于从传统的神话中寻取戏剧的题材,从观众所熟悉的故事中,体现存在于现实生活里面的思想感情上的激烈矛盾,以及由于这些矛盾而导致的不幸的遭遇。根据材料可推测这三大悲剧家的作品成功之处在于

A.顺应了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 B.充分调动了人们的宗教情绪

C.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 D.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24.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主要表达了作者

A.歌颂人性的高尚和尊严 B.倡导宗教面前人神平等

C.呼唤个人和社会的解放 D.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5.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说:如果生活中没有那种俊得可爱的感官快乐来调剂和平衡,那么……人生就是一个充满优郁、单调乏味、令人讨厌、无法忍受和十分艰难的过程。这表明伊拉斯谟

A.反对社会不平等现象 B. 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人生观

C. 批判世俗的享乐主义 D.开启了追求理性人生的先河

26.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指

A.否定教皇地位B.个人宗教信仰自由

C.否定封建特权D.宣扬《圣经》精神

27. 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信仰得救;致良知

28.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10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基于这一认识,伏尔泰

A.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 B.提出三权分立学说防止暴政

C.否定外在权威推崇理性思考 D.倡导人民主权反对君主制度

29.孟德斯鸠曾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A.三权分立思想B.人民主权思想

C.天赋人权思想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30.康德这样定义启蒙: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的,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

A、思想的自由 B、人身的自由 C、主权在民 D、社会契约

31.18世纪是理性的时代批判的时代,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启蒙思想家的思考更侧重于

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B.与上帝直接对话

C.追求人类自由和思想自由 D.批判神学统治

32.长久以来在中国社会形成的“贵华夏”“贱夷狄”的传统思想观念的藩篱开始被冲破,一批先进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以一种新的眼光审视世界。这一新的眼光主要“新”在

A.知识界出现了“经世致用”的呼声 B.鸦片战争的失败激发了国人的爱国心

C.一些有识之士开启了学习西方的思潮 D.“强国御侮”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33.1842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二十年后,在日本畅销的《海国图志》已在中国绝版。这突出反映了当时

A.中国近代印刷业滞后 B.清政府实行文化钳制政策

C.社会变革意识淡薄 D.魏源的思想主张脱离中国实际

34.陈旭麓:“把‘西用’放在‘中体’的轨道上,使它有个晋身之阶,有个‘用武’之地,这就是一个进步。而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之内,是很难完全如愿的。”这表明作者强调

A.“西用”与“中体”本身就相互矛盾

B.中体西用”思想推动了向西方学习进程

C.“中体西用”就是只强调经济改革

D.用西方的技术维护中国体制是难以做到的

35.康有为以儒家典籍《公羊传》“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世说和《礼记·礼运篇》“乱国、小康、大同”来比附阐释西方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这表明

A.维新派以“中西汇通”来冲破“中体西用”

B.康有为以西方历史进化论取代儒家历史循环论

C.维新派以民主共和制为改革目标

D.儒家学说与西方民主思想是相通的

36.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也是国人不断启蒙的过程。时代不同,各个时期的启蒙主题各异。某时期的启蒙主题是“群(族群,即民族国家)”,而不是“己(个人)”。这是要告诉中国人:世界是弱肉强食的生存竞技场,中国虽是大国但不是强国,再不觉醒,就要灭亡了。这种启蒙思想或运动最有可能是

A.明末清初具有民主色彩的启蒙思想

B.鸦片战争期间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想

C.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

D.以民主、科学相号召的新文化运动

37.有人这样认为,“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他把启蒙视为“救国之要道”。 此处“启蒙”的主要内容是

A.民主科学 B.马列主义 C.实业救国 D.君主立宪

38.1921年陈独秀发表《青年的误会》一文,其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

A.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 B.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成分

C.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 D.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39.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李大钊演讲的目的是

A.弘扬民主科学的时代精神 B.号召工人罢工响应学生运动

C.推动中国思想界学习苏俄 D.颂扬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

40.下表摘编自1923年《蒋介石日记》

由此可见蒋介石

A.怀疑三民主义 B.关注社会主义思潮

C.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D.寻找国共合作理论

本卷共2个题,共40分;作答时请写出答项。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位置,做在本试卷上视为无效。

41.(22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学)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使传统儒学得以发展。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关注国计民生,致力于变革社会,并身体力行。

——《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陈独秀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吴虞在《说孝》一文中,提示的真谛,是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制造顺民的大工厂。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为猛烈。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提出了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社会理想。

——《新文化运动史料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在汉代“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儒学在明清时期得以发展的主要表现,并就此谈谈你的认识。(10分)

(3)材料二、三分别从什么角度印证了材料一观点的?结合这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6分)

4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各个时期中国和西欧国家思想发展史中共同的历史特征。(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8分)

分析时期中西方思想文化政策在目的和影响上的相似性。(4分)

历史答案

41.(22分)【答案】(1)儒学以维护礼教伦常为前提;董仲舒对先秦儒学的改造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汉武帝对新儒学的接受、推崇和推广。(回答具体史实也可得分)(6分)

(2)表现:政治上抨击专制皇权;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治学上主张经世致用。(6分)

认识:是封建专制强化和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具有民主启蒙色彩,对后世民主思想的发展有一定影响。4分)

(3)材料二角度:从“维新”“开明”印证。(1分)

理由:明清儒学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性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主张。(2分)

材料三角度:从“守旧”“复古”印证。(1分)

理由:传统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统治,阻碍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2分)

42(18分)(1)特征:都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

都出现了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都出现了反传统(正统)思想的思想家。(6分,每点2分)

2)共同:注重人和人类社会;注重人的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注重教育。(8分)

目的:以思想文化统一维护统治。(2分)

影响:束缚了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2分)

精选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6 - 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