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综合复习

发布时间:2015-07-02 11:14:31

基础题:

1. 马克思科学思想中最大成果

列宁认为,马克思科学思想中最大成果是(历史唯物主义)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3. 工人阶级的圣经

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资本论》)

4.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5. 全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与理论结论

马克思主义是彻底而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研究对象和理论内容不同,彼此又相互作用和渗透,构成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和必然的理论结论。科学社会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剩余价值学说的具体运用,是世界无产阶级变革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

6. 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错)

7. 意识的定义

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8. 唯物辩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⑴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⑵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⑶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⑷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分歧。

9. 矛盾分析方法

什么是矛盾分析方法?

①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就是根据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去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都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所以认识事物及其相互关系,就是认识矛盾,就是坚持"一分为二"的"两点论"。由于矛盾的特殊性,还要求在"两点论"基础上坚持"重点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唯物辩证法还认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所以还要从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外部条件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运动变化及其根源,去揭示和利用事物的发展规律。

10.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基础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特点。

⑴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包括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它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促使感性认识不断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感性认识的基本特点:一是直接性,就是感性认识是人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不存在中介。二是具体性,就是感性认识所反映的是事物具体而生动的形象。三是表面性,就是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

⑵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也包括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人的思维总是沿着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这一过程进行的。理性认识的基本特点:一是间接性,即它是经过头脑思维这个中间环节而产生的。二是抽象性,即它是以概念、判断、推理这种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

11. 实践中的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

简述实践中的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

①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实践对人和世界的中介作用是通过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实现的。

②实践的主体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实践的客体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③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物质转换过程,在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必然发生主体反映客体的认识过程。一方面是主体客体化(或称主体对象化)过程,即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另一方面是客体主体化(或称客体非对象化),即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失去自己对象化形式而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12.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及其意义

简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及其意义

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也就是理论指导实践,精神变物质的过程。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这次飞跃的意义是:

第一,理论只有运用于实践,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科学理论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改造世界的巨大的物质力量。只有通过这次飞跃,才能使认识物化、对象化,使认识变为现实,使精神力最转化为物质力量。

第二,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对)

13.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有历史局限性,它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过程)

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对)

14. 生产资料的定义及其组成

生产资料是指(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之和)

15.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对)

16. 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现实意义

简述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现实意义

①科技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科技革命使生产力构成要素发生质的变革,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科技革命必然导致产业革命,并推动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进而引起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科技革命还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社会生活的主体及其生活资料,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革;还使人们的思维方式不断发生变革。

③科技革命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是我们提出"科教兴国"重大战略的哲学基础。

17. 货币商品和一般商品的联系和区别

货币商品和一般商品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联系在于:作为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区别在于:第一、货币作为价值的代表而存在,本身直接体现社会劳动;一般商品要通过与货币交换才能实现其价值。第二、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而产生了一种形式上的使用价值,即充当一切商品价值的代表;一般商品只具有自然属性所决定的具体的使用价值。

18. 货币流通的公式

货币流通的公式是(W--G--W

19. 剩余价值的实现

剩余价值的实现是在产业资本循环的(销售阶段)

20.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的具体作用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的作用是(生产使用价值)

21. 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

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靠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2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23.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24. 马克思主义政治(党)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先进性)

25.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是(周期性经济危机)

26. 社会主义目标

社会主义目标是社会的发展(错)

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实现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对)

2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及其主要形式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是什么?

⑴根据列宁的论证,垄断资本主义或者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有五个:

①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②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③资本输出有了重要的意义;④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⑤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⑵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因为:①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对内通过"参与制""个人联合"谋求从经济到政治对整个国家的统治;②对外运用经济的、政治的甚至战争的手段进行扩张,谋求对整个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及其主要形式是什么?

含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主要形式:①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②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③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④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28. 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其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作为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所经历的家庭手工业、手工工场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相适应,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以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理论上致力于社会制度的分析。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一种"历史谬误""人世间的祸害",必须尽快代之以最好的社会制度。他们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辛辣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但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总之,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 ,但是不具备科学的和实践的品格。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因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错)

29. 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消灭利益差别)

30. 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标准

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31. 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因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错)

32. 共产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共产社会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

⑴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

⑵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将会消亡。

⑶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辨析题

1. 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原理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1) 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及其作用的原理

1)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互相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存于事物之中,同一是斗争中的同一,斗争是统一中的斗争;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统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的绝对性决定了运动的绝对性,同一的相对性决定了静止的相对性,绝对的斗争性与相对的同一性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3)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它使矛盾双方互为条件、共生共存、相互促进,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斗争性改变着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竞长争高,此消彼长,主次易位,是事物发生质变、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决定力量。

(2)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的原理。

1) 矛盾的普遍性即事物的共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有。矛盾的特殊性即事物的个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同一届吨的诸多矛盾及其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

2)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同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既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

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2. 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发誓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包括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民间所说的“尚和去同”“执两用中”“举一反三”洞悉症结等,都是人们常用的矛盾分析方法。

3. 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原理

(1) 事物的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事物的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实物的度是质和量统一,是保持事物物质稳定的量的限度、复读和范围,由若干关节点或临界点构成,要求我们凡事要掌握适度原则。

(2) 量变是事物保持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3)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量变和质变相互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彼此包含;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量变和质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4)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显示出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4.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原理

(1)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2)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

(3) 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就是对立面不断转化的过程,就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出现“回归”、形成周期。如此一个周期接着一个周期无限循环,使事物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和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性。

(4)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只看到事物运动的前进性是“直线伦”错误;只看到事物运动的曲折性是“循环论”错误。

5.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统一的基本要求

(1) 在实践中把拼搏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性,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既要反对不尊重客观规律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无所作为的机械决定论和宿命论(两个既要…又要…)

(2) 认识、掌握和正确运用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认识和把我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就是要尊重客观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就是要坚持在时间的能动过程中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课本P42-43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人们能够创造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正如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能自由选择这一种或那一种社会形态。只有遵循历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人们正是在其对象性活动中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和关系,而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所以,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唯心主义历史观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看作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显然是错误的。但是,不承认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不承认思想、理论的巨大力量,也是不科学的。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使思想、理论同实际相一致。

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原理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是社会历史趋向主体选择的关系。所谓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否定人在可能性空间内的选择。马克思指出,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具体阶段上,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客观趋势和可能性,而人则需要确定自己对待它们的态度,应当作出选择。

6.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以及辩证关系

(1) 社会存在是人类物质生活要素与条件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社会存在的核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 社会意识是人类精神生活诸要素的总和,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核心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反映经济基础的观念上层建筑,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本质内容

(3)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同步、不平衡,社会意识各形式相互影响并具有相对独立的理事继承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7.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为满足自身需要从而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由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要素构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既指直接生产过程结成的经济关系,也指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中更为广泛的经济关系,包括公有制私有制两种基本类型。

(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就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一方面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既能促进生产力发展,也能阻碍生产力发展

(4)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矛盾运动的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规律是生产力标准前提,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变革生产关系的根本依据。

8.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 经济基础是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包括政治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国家,观念上层建筑的核心是政治法律思想。

(3)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就是社会形态的矛盾运动: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更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另一方面上层建筑服务于自己的经济基础——在服务的防线上是“为己”和“排他”的统一,在服务的方式上是政治上层建筑的强制性和观念上层建筑的非强制性相配合,在服务的效果上对社会发展具有两面性。

(4)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正、政策,变革上层建筑的重要依据。

9.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他们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2)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3)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不同阶段。

10.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1) 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系统,科技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推动社会生产力发生质变飞跃,从而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全面变革。

1) 科技革命引起生产方式发生变革——改变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生产的社会结合方式并导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革;

2) 科技革命引起生活方式发生变革——学习不断更新的知识成为生活的迫切需求,交通通讯技术进步扩大着人们的眼界和社会交往时空范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人们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等等;

3) 科技革命引起思维方式发生变革——科技革命创造出全新的主客观物质技术条件从而对人们思维产生巨大的影响,科技实践不断改变着人与世界的态度和方式,不断创新的科学研究方法更新着人们的思维方法。

(2)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面性,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某些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属于工具范畴,其消极后果既有因“无知误用”所致,也有因“有知恶用所致;“全球问题”是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突出表现,既有科技应用失控而导致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原因,也有剥削制度无节制地追逐私利而导致社会关系恶化的原因;解决“全球问题”既要解决好科技发展及其应用的问题,更要合理调节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促进世界和谐。

课本P111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所以,只要把全部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就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就能够发现“各国社会现象中的重复性和常规性”,即规律性。就是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但是,如同其他社会规律一样,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例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而跨越了资本主义典型发展阶段,就是由于具有建立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的基本的生产力条件、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的存在和影响以及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等原因造成的。

  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总要受到自己目的的驱使和制约,因为在社会历史领域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目的的人;另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又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历史过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人们的历史选择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实现。这就决定了在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历史主体的选择性活动,必然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正是在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参与社会变革实现的。列宁指出:“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像在革命时期这样以新社会制度的积极创造者的身分出现。在这样的时期,人民能够做出从市侩的渐进主义的狭小尺度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因此,历史的发展、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归根结底会通过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选择表现出来。

马克思综合复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