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文明小故事-广播稿3

发布时间:2016-12-08 10:14:41

文明素养

(开篇)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人的素质,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市民的素质,一个学校的文明程度取决于我们每位同学。

孔子说过: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意思是说,原先我对一个人,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动;现在我对一个人啊,是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为。言行文明是我们心灵美的表现,会表现出我们美好的内心世界,可见我们不仅要有文明的语言,还要有文明的行动。

  讲话文明和举止礼貌,都是作为中学生最基本要求, 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的桥梁。我们要把这些要求融化在日常生活当中去,争做一个有礼貌讲文明的中学生。

从今天开始,我们的育中声音将开启五期的“文明素养 我说你听”的节目。 我们先停下来,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安静下来听我说了呢?……感谢大家安静下来,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谢谢。下面来听第一篇

第一篇、公共场合不喧哗

我们先停下来,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安静下来听我说了呢?……感谢大家安静下来,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谢谢。

一天,有几个条件不错的年轻人到一家企业去面试。看过简历后总经理似乎很是满意,不过因为临时有事要离开5分钟,让他们先等到一会儿。5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却说:面试已经结束了,你们没有一个被录取。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原因是这几个年轻人以为胜券在握,当总经理离开后新高采烈的大声地讨论、喧哗。任何规范的公司都不会雇佣连基本的文明礼仪都不懂的员工。
在公共场所大声地喧哗是一种不文明行为,因为这样会影响别人的工作或正常地交流。这样的人也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但在学校楼梯上,走廊里,教室中经常会听到大声的喧哗声,这些声音大得超过了校园的广播,影响他人做作业、看书、使人心烦意乱,不利于大家学习与生活。你觉得不经意的嬉笑打闹,呼朋唤友,在其他老师和同学们眼中就是自私、不文明和缺乏教养的体现。

同学们,在公共场所不追跑打闹、大声喧哗,是我们都应该遵守的公德,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希望每一位同学都争做做守文明、有教养的人。另外, 下周就要期中考试了,希望考完试的同学能安安静静的远离考场,为还没考完试的同学营造出良好的考场氛围。

第二篇、使用文明语言

《说岳全传》上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一日行军途中牛皋向路边一位老者问路。他威坐马鞍大声道:“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老人斜着眼睛看了他一下,不但不给他指路,转过身去干脆不搭理他了。牛皋觉得这个老头太不礼貌别人问话都不回答,就气愤地离开。过了一会儿,岳飞也来到这里。他先离镫下马,然后上前鞠躬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老人见此人彬彬有礼,言语和善,便耐心地给他指路。

我们总是希望听到美好的语言,或者受到鼓励,或者感到温暖,或者受到尊重,或者得到理解。那么,我们就应该从自己做起,说文明的语言,做文明的人。

在平常生活中,想一想,你做得如何?是不是进办公室先喊“报告”,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让人帮忙先说请”、别人帮忙后说谢谢您”等、不小心碰撞他人先说对不起,对父母师长说话用。别小看了这些词汇,它可以使我们成为一个文明人。以前,可能有些同学没有注意到说话要文雅,或者说话时不时带些粗话、脏话,这些都是不文明的表现,也都是不美的,要分清楚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简单的说,文明的就是美的,不文明的就是丑的。希望我们的校园里充满了那些让人觉得美好的文明用语。

第三篇、尊敬师长

宋朝时有个学生叫杨时,他仰慕二程的学识,于是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与杨时相比,我们在尊敬师长这方面做得太差了。你看,当我们在等待老师面批作业时,有的同学没能安静有序地等候,而是吵吵嚷嚷挤做一团;当老师指出我们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时,有些同学与老师发生冲突,甚至嘴里口吐脏话,诋毁老师。想想杨时因不愿打扰老师休息,就在门外雪地里等了好久,在看看我们,我们应该为自己的言行感到羞愧。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学习杨时这种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这种尊重不仅仅体现在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上,更要体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老师劳动的尊重上,比如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下课认真仔细按时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各项工作。用优异的成绩,良好的人文素养来回馈老师、家长为我们的付出,这样才是真正做到了中学生守则要求的尊重师长。

四、爱护公物

有一位记者在吉林省采访时,发现,一所叫浑江小学,学校里有80张很特别的课桌,令人称奇的是这80张课桌,居然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一年做的,历经了60多年的沧桑,他们却依然完好无损、历久弥新。在这所小学,每个学生都有爱护公物的良好品德。一个边远地区的小学,同学们却有这样的思想境界真是让人敬佩。

再想想我们自己,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是如何做的呢?不知道你们是否看到墙上的篮球或饭菜留下的污迹;桌椅上的信手涂鸦;破碎的消防栓玻璃门;还有那人走屋空还在亮着的电灯,旋转的电扇,……大家有没有想过,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些行为都对公物造成了损坏,也给其他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有没有想过,漆黑的夜晚我们打不开电灯,上课时自己的桌椅站立不稳,大家会怎么想。每当看到这些不文明行为,你也许会皱着眉头嘟囔一句:缺德!是的,这些人所缺少的正是公德心,不讲社会公德,不遵规守纪。他们从来也不曾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是这些公物的主人,不知道公物是大家公用的物品,每一个人都有爱护公物的义务。奉劝少数缺少公德心的同学,当你做了损坏公物的事不要再沾沾自喜了,因为你正在被人说缺少家教。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衰。一个人的言行,往往表现出个人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整个集体的总体素质状况。一个公民是否爱护公共设施,从小处讲可以反映出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一个学校校风的好坏;从大处讲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及民族素质的高低。
  爱护公物,从我做起。挪动桌椅,小心翼翼;爱护公物,从我做起。开门开窗,轻手轻脚;花草树木,切勿攀折;不要在雪白的墙壁上蹬踏留痕;捡起地上的纸屑,保持环境卫生;爱护公物,从小事做起。
 

五、尊敬他人

今天要分享两个小故事,第一个。

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列宁毫无疑问是一位伟人,但他却不因自己地位的高贵而无礼,这更显出了他伟大的品质。

第二个小故事:

有个业务员为强生公司拉主顾,主顾中有一家是药品杂货店。每次他到这家店里去的时候,总要先跟柜台的营业员寒暄几句,然后才去见店主。有一天,他到这家商店去,店主突然告诉他今后不用再来了,他不想再买强生公司的产品,因为强生公司的许多活动都是针对食品市场和廉价商店而设计的,对小药品杂货店没有好处。这个业务员只好离开商店。他开着车子在镇上转了很久,最后决定再回到店里,解释一下。

走进店里的时候,他照常和柜台上的营业员打过招呼,然后到里面去见店主。店主见到他很高兴,笑着欢迎他回来,并且比平常多订了一倍的货。这个业务员对此十分惊讶,不明白自己离开店后发生了什么事。店主指着柜台上一个卖饮料的男孩说:在你离开店铺以后,卖饮料的男孩走过来告诉我,你是到店里来的推销员惟一会同他打招呼的人。他告诉我,如果有什么人值得同其做生意的话,就应该是你。从此店主成了这个推销员最好的主顾。这个推销员说:我永远不会忘记,关心、尊重每一个人是我们必须具备的特质。

关心别人、尊重别人必须具备高尚的情操和磊落的胸怀。当你用诚挚的心灵使对方在情感上感到温暖、愉悦,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和满足,你就会体验到一种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你就会拥有许多的朋友,并获得最终的成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同学们进校门时,会跟老师问好,却对擦肩而过的保安叔叔熟视无睹;保洁阿姨在楼道里墩地时不主动靠边走,垃圾扔在桶外边捡都不捡,墩布不拧干滴着水在楼道里走;向送餐人员反映问题,张嘴就说,连叔叔阿姨都不叫一声;找回自己丢失的物品都不去向拾到者说声谢谢。校园内老师、校工们辛勤工作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生活便利,社会上也有无数人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操劳,我们的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个体贴的举动都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与感恩。尊重别人也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希望每个同学都能从言行中尊重他人。

6、自觉排队

有一天,列宁忙碌了一个上午,处理了很多日常事务,批阅了很多文件。休息的时候,他用手摸了一下头发,发觉头发实在太长了,决定抽时间去克里姆林宫理发室理发。当时,这个理发室只有两个理发师,忙不过来,很多人都坐着排队,等候理发。他问哪位同志是最后一位,准备排队等候。排队理发的同志们都知道列宁日理万机,时间极其宝贵,于是争着请列宁先理发。可是列宁却微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不过这样做是不对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发。”他说完后,就排到最后一位同志的后面,耐心等候理发了。

很明显,当我们去医院挂号看病,在超市购物付款,或在车站买票时,我们是否自觉排队,便成为了一块检验自身文明的试金石。自觉排队,说来事小,然而,在不少公共场合内,随意插队、不排队或者在队伍里推推搡搡的情况仍屡见不鲜。更有甚者,面对众人的不满和质疑,熟视无睹,仍旧我行我素。在以上的情况下,相信我们的同学都会很痛恨哪些不好好排队的人。

但回过头看看我们自己,是不是日常学习生活中也没有注意这一问题呢,比如,中午在楼道了打饭,有很多同学拿着盘子在队伍里推搡打闹,在找老师批改作业时,叽叽喳喳把老师围了个水榭不通,在饮料机购物时,也是这样,有机会就往里凑,谁挤得进去谁就买。这样的行为,不但损害了他人的权益,破坏了公共场合的文明秩序,也在无形中,让自己失去了别人的尊重,丧失了宝贵的文明素养。

让我们相逢有缘,相让有礼,让这个世界多一份谦让,少一分拥挤!

素质文明小故事-广播稿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