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发布时间:2012-07-07 22:21:00

0137《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20126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为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包括以下四种题型:

1、选择题(可单选可多选)

2、填空题

3、名词解释

4、简答题

5、论述题

二、复习重点内容

绪论

1、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学习、交往等多种途径,逐渐形成诚实谦让的行为方式。这一过程是儿童社会化的过程。

2、我们通过教育活动,可以改变儿童的价值观、自我概念和行为方式。

3、社会性

社会性是指相对于人作为生物个体的生物性而言,人在社会存在过程中所获得的全部社会特性的总和。社会性可以分为两类:(1)由出生时所处的既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如家庭出身、籍贯、居住地区等)所获得的先赋社会性;(2)通过自身活动继承、学习、创造而获得的特性,如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称为后成社会性。与个性不同,社会性揭示的是个体符合社会规范的典型行为方式,强调的是人的共性。

第一章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

1、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

1)口唇期

出生到1岁左右,婴儿的大部分活动在口腔,其性感区是口腔。

这时的活动会影响成年期的人格特征。如喜欢撕咬的儿童日后可能成为喜欢进行言语攻击的人。

2)肛门期

13岁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

父母必须训练儿童正确的排便行为,儿童要学会在到达厕所之前忍耐排便的冲动。这时候儿童会体验到本能冲动与社会规范的冲突。

3)性器期

约在36岁,儿童进入性器期。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由3岁起,其性生活即类同于成人的性生活。

3岁后的所谓“性生活”主要是表现为男孩的恋母情结,女孩也产生恋父情结。也就是说,儿童变得依恋于父母中异性的一方。

4)潜伏期

发生在6岁至青春期。

性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停滞或退化的现象,潜伏期是一个相当平静的时期。

5)生殖期

生殖期也称青春期。从年龄上讲,女孩约从11岁、男孩约从13岁开始进入生殖期。

独立性倾向是生殖期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个体也容易产生性的冲动,防御的办法有两个:一是采取禁欲的策略,二是理智化,把性的问题转移倒一种抽象的、智力的高度上。

2、考察同卵双生子在攻击性上的差别,属于家谱研究。

3印刻:一些鸟类有一种追随在出生后遇到的第一个活动物体的倾向,即印刻。这种行为反应是非习得性的,其作用在于使动物幼雏通过空间的接近,与父母产生依恋并获得保护以便生存下去。印刻被习性学理论者用以佐证个体行为是在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本能。习性学家把个体发展过程的最佳学习时间称为关键期。

4、生态系统理论

代表人物是布朗芬布伦纳。他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的发展。

系统组成如下:

1)微观系统:由个人实际参与的即时环境构成,是一真实的动力系统,每个人都影响他人或受他人影响;

2)中介系统:指微观系统间的内部联系或相互关系;

3)外部系统:与微观环境间接发生联系的,儿童从未直接参与但仍会影响其发展的环境;

4)宏观系统:上述系统所在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背景,主流价值观念、信念系统等;

5)历时系统:个体或环境随时间的变化影响着发展的方向。

第二章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方法

1、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研究设计

1)横断研究设计:就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几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2)纵向研究设计:纵向研究就是对同一组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追踪考察。

3)序列设计(或系列交叉设计):选取不同年代出生的被试作为不同的区组,对每一个区组进行追踪。

2、横向研究设计与纵向研究设计的优缺点

1)横向研究

优点:研究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找到同一年龄或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或特点,并从中分析出发展规律。

缺点:横向研究不同年龄段的被试通常来自不同的群伙,因此横断研究中发现的不同年龄段被试之间的差异除了年龄或发展带来的差异外,还同时包含了不同群伙之间的差异。此外,由于每个被试只接受一次测查,所以不能看到被试的发展变化情况。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就必须依靠纵向研究设计。

2)纵向研究

优点:纵向研究要求在所研究的发展时间内反复观测和测量同一组的个体,它可以考察同一个体心理与行为特征的稳定性及其发展变化的模式,还可以从中发现一组被试心理与行为发展的一般变化趋势,最后还能考察导致发展变化中的个体差异的原因。

缺点:首先是耗时耗费资金,特别是追踪时间较长、样本量较大时其次是被试流失,影响样本的代表性。第三,研究问题的实效性,纵向研究不适合那些时效性非常强的问题。第四,纵向研究仍然存在群伙效应问题。最后,研究工具的有效性。在研究过程中,会出现更新的更有效的研究工具,从而使研究者陷于继续使用原来的工具还是改用新研究工具的两难状态。

3以婴儿为研究对象,考察婴儿与母亲的亲子关系,观察法最适宜。

第三章 儿童早期依恋的发展

1、依恋

依恋特指儿童(特别是早期)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依恋建立的前提是识别记忆和客体永久性及人的永久性。以出现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为形成标志。以下这些都可以说明婴儿对母亲形成了依恋:母亲离开,比其他人更容易引起婴儿的焦虑情绪;有陌生人出现时,婴儿出现紧张、害怕,并试图接近母亲寻求安慰;母亲比其他人更容易抚慰婴儿;陌生人出现时,母亲在场时婴儿的紧张程度小于父亲在场时的紧张程度。

2陌生情境法是用于依恋测量的实验工具。它是通过在实验室设置一种类似于儿童日常生活的典型情境——陌生情境,观察儿童在逐次升级的压力情境下的多种行为反应,从而判断儿童依恋关系的前史、现状。这种方法基于的假设是:儿童被置于由亲子分离和陌生人的出现所导致的压力情境中,因而突出了其寻求安全的努力。陌生情境法最适用于1218个月的儿童。

3、儿童依恋的类型

安斯沃斯根据利用陌生情境法测定的儿童的行为特征尤其是其依恋的安全程度,把儿童依恋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安全型;

2)回避型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在分离时很少哭泣;在重聚的情节中,他们不会欢迎或接近母亲,在刚重聚时忽视母亲的到来。对陌生人的安慰和对母亲的安慰没有太大的区别;

3)反抗型;

4)混乱型。

4、儿童依恋的发展

鲍尔贝(Bowlby1969)依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变通性与目的性发展的情况,把儿童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或前依恋期(0-3个月)。这一时期,儿童还未实现对人际关系客体的分化,因而对任何人都表现出相似的机能性的行为反应,可以接受来自陌生人的关注与爱护。

2)对人有选择反应阶段或依恋关系建立期(3-6个月)。这一时期的儿童出现了对熟悉人的识别再认,熟人较陌生人更易引起强烈的依恋反应,但仍然无区别地接受来自任何人的关注。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或依恋关系明确期(6个月-2岁)。儿童对特定个体的依恋真正确立。这一时期儿童出现了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焦虑,出现了对熟人的持久的依恋情感,并能与之进行有目的的人际交往,从而形成对特定个体的一致的依恋反应系统。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这时的儿童已能理解父母的需要,并与之建立起双边的人际关系。他们学会了为达到特定目的而有意地行动,并注意考虑他人的情感与目标。

第四章 儿童的攻击行为

1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是指任何有目的地伤害他人(或其它生物)的行为,而被伤害者则试图回避这种行为。具有两个基本特点:受害者知觉到是不友好的、消极的;攻击者是有意实施的生理或心理的伤害。

2、工具性与敌意性攻击

哈吐普将攻击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前者是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不是为了给受攻击者造成身心伤害,攻击在这里被当作一种手段或工具,用以达到伤害以外的其他目的。后者又称以人为定向的攻击行为,是旨在伤害他人的攻击行为,攻击者的主要目标在于伤害他人。

3根据社会学习假设,我们应当减少电视节目中的暴力情节在电视节目中,树立非攻击方式解决问题的榜样,以便减少儿童攻击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4儿童攻击行为的信息加工模型。

儿童攻击行为的信息加工模型由道奇提出。道奇认为,人对挫折、生气或明显的挑衅的反应更多的依赖于个人对社会信息的加工和解释方式,而不是出现在某一情境中的社会线索。

儿童是带着过去的经验和某种目的进入每一社会情境中的,儿童对情境和它所提供的社会线索的反应将依赖于社会信息加工的5个步骤:(1)对输入信息的译码过程。包括对社会线索的知觉、寻找线索和对线索的集中注意。(2)解释过程。包括对记忆储存、目标人物和当前信息的整合,寻找解释,把信息与程序规则相匹配。(3)反应搜寻过程。包括寻找反应和生成潜在的反应。(4)反应决定过程包括对潜在的反应的后果做出评定,对反应的适宜性进行评估,决定最终反应。(5)编码过程或执行反应过程。包括搜索行为的组成部分和解释反应。由于儿童过去经验和信息加工技能的不同,因此会导致攻击行为上的个体差异。

第五章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1亲社会行为的一般概念

1)动机/意图定义:凡是试图为他人提供正向结果的行为都可称为亲社会行为。

2)行为定义: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无论行为发出者的动机如何,均可称为亲社会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

3)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由同情他人或坚持内化的道德准则而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要比为了避免惩罚或为了获取报酬或社会赞许而引发的亲社会行为更具有道德性。

2、移情

移情包括两种认知成分和一种情感成分,两种认知成分分别是辨别、命名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和采择他人观点的能力;情感成分是移情反应能力。因而,从认知取向来说,移情是儿童对他人情绪、情感的理解,表现在儿童区分和辨别情感线索并推测他人内部情感状态;从情感取向来说,移情是儿童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

3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社会规范主要包括社会责任规范、相互性规范,应得性规范

第六章 儿童道德的发展

1、道德

道德指帮助个体明辨是非并由此表现相应行为的一系列原则或观念,个体会对表现出的有道德的行为感到自豪而对违反标准的行为感到内疚(或其他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2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1研究方法:临床发

2道德发展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3、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

1)研究工具:“道德两难故事”引发儿童的道德判断。

2)基本观点:认知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道德发展是一个连续且按顺序的阶段性发展过程。

3)主要内容:3水平6阶段的道德发展水平。

1前习俗道德水平

儿童的道德判断遵从权威提出的规则,目的在于避免惩罚或者获得奖赏。

阶段1:惩罚和服从取向。根据行动的有形的结果判定行动的好坏,凡不受到惩罚和顺从权威的行动都被看作是对的。

阶段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取向。正确的行动就是能够满足本人的需要的行为。虽然发生了互惠关系,但主要表现为实用主义方式。

2)习俗道德水平

道德判断主要是根据获取赞赏的意愿或者为了服从于维护社会秩序的法律。

阶段3:好男孩——好女孩的取向。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赞扬的行为。十分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

阶段4:法律和秩序取向。注意中心是权威或规则。所谓正确即指完成个人职责、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的秩序。

3)后习俗道德水平

道德判断主要是根据社会契约和民主的法律或根据普遍的伦理和公平原则。

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正确的行为是按社会所同意的标准来规定的。重要的是意识到个人主义的相对性以及需要与舆论一致。这一阶段具有一种功利主义色彩。

阶段6: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取向。道德被解释为一种良心的决断。道德原则是自己选定的,根据抽象概念而不根据具体规则。

4)评价:方法问题;被试性别问题;儿童道德判断的内容问题;其余观点。

第七章 儿童自我的发展

1自我概念指自我系统中的认知方面或描述性内容,它所表达的是人们关于自己身心特点的主观知识,所回答的是“我是谁”的问题。

2、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自我既反映经验又影响着经验。除了自我之外,每个人还有一个理想自我,代表个体最希望拥有的自我概念。它包括潜在的与自我有关的,且被个体高度评价的感知和意义。如果人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异太大,就会造成心理不健康。

3、自我概念的功能

1)保持个体内在一致性,自我概念为个体的存在提供了自我认同感和连续性,并引导其行为按照有利于保持一致性的方式行动。

2)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即个体按照与自我概念相一致的方式解释自己与他人的行为。

3)决定个体的期望,即个体在自我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期望和后继行为。

第八章 成就动机和成就行为

1、期望——价值理论:阿特金森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强度由成就需要、期望水平和诱因价值三者共同决定,即动机强度(T)=f(需要×期望×诱因)。其中,成就需要是个体稳定地追求成就的倾向(M),期望是个体在某一任务上获得成功的可能性(P),诱因是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任务所带来的价值和满足感(I)。而人们在追求成就时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即追求成功的动机(Ts);一种是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即避免失败的动机(Tf)。这样,个体追求某一目标的总动机强度T就是由TsTf共同决定的,用公式表示即:TTsTf=(Ms×Ps×Is)-(Mf×Pf×If),根据TsTf在个体的动机系统中所占的强度,可以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

2、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进行某一活动之前,对自己能否有效地做出某一行为的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测。自我效能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其次,自我效能的判断决定着人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的经历时,将坚持多久。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努力程度越高,也越能坚持下去。第三,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

3、成就目标分类

1)掌握目标,指个体把完成任务作为行为的目标,考虑的是自己是否掌握了任务,重视学习的过程和个人努力的作用,把完成任务的过程作为提高能力的手段,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2)成绩目标,指个人把胜过他人,证明高能以回避对能力的负性评价为目标,把完成任务作为表现能力的手段,重视社会比较。

第九 儿童性别差异和性别角色的发展

1、性别角色标准

性别角色标准指社会成员所公认的较适合于某一性别成员的价值、动机和行为模式。反映了社会对男性、女性行为适当性的不同期待。在每种文化内部及大多数文化之间都存在着非常一致的性别角色标准,但也有时代、文化的变异。

2性别认同

性别认同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的正确标定,大约出现在1岁半到2岁之间。

3、性别稳定性

性别稳定性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一般在34岁达到。

4、性别恒常性

性别恒常性指儿童对一个人不管外表发生什么变化,而其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一般要到六七岁才能获得性别恒常性的认识。性别稳定性是对自己性别的恒常,性别恒常性是对别人的恒常。

第十章 家庭与儿童社会化

1、父母教养观念

父母教养观念指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发展、教育儿童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儿童的可塑性等问题所持有的观点或看法,具体包括3个方面:儿童观、发展观和父母观。儿童观是指父母对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是被动接受外界影响,还是积极主动地获得发展这类问题的基本看法;发展观是指父母对儿童发展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观点或看法;父母观是指对父母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问题的看法。

2、父母的教养类型

鲍姆令特观察了儿童在家和在学校的一些行为,包括自主行为、成就动机、自我控制能力、情绪稳定性等,同时还访谈了父母,观察了亲子互动的情况,根据上述两个维度,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四类。

1)权威型:一种灵活的教养方式,成人给予孩子自主,向孩子谨慎地解释提出的限制,并且能够保证孩子听从他们的教导。

2)专断型:一种限制性的教养方式,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人会为孩子设定许多规则,希望孩子能够严格遵守,通过权力而不是道理迫使孩子顺从,是高控制低接纳的。

3)放任型:这种教养方式下的父母几乎不对孩子做出要求,几乎不控制孩子的任何行为。

4)忽视型(不作为型):一种冷漠且过度许可的教养方式,父母既不关心孩子的现在,又不关心孩子将来的发展。

第十一章 同伴关系与儿童社会化

1同伴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具有平等、互惠的性质,在儿童与年长同伴之间的关系性质中,还包括互补成分。根据同伴之间的亲疏程度,同伴关系可以分为两种:同伴群体关系和友谊关系。

2、同伴群体关系的测量

测量同伴关系最典型的方法是社会测量技术,包括同伴提名法和同伴评定法。

1)同伴提名法是指在一个社会群体中,让每个儿童根据所给定的同学名单或照片进行限定提名,让每个儿童说出他们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同伴。

2)同伴评定法要求每个儿童根据具体化的量表对同伴群体内其他所有成员进行评定。

三、答题技巧

1、填空题和选择题

这两类题考察的内容一般都是一些比较小但是又非常重要的小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可能是某种理论或某种观点的关键词,所以在学习某种理论或某个比较重要的方法等时,要把关键性的词汇抓住。

2名词解释

先把要解释的名词的结构进行一个分析,这样可以抓住这个名词的中心词是什么,抓住了中心词就不会出现答题偏差,甚至是答非所问的现象了。中心词表明你要回答的是哪一块的内容,而那些对中心词进行限定的词则告诉你对这个中心词进行解释时的偏重。比如,对“亲社会行为”的解释首先要看到社会行为,确定答题方向要往社会行为方面靠近,然后它又是亲社会行为,不是反社会行为或攻击行为。在找对了方向之后,就要与那些简单结构的名词一样,看大家平时的扎实学习了。另外,如果要解释的是某种理论,最好首先说明是谁提出的关于什么的理论,如果是某种研究的工具或方法,那么就要说明是谁提出的用来研究什么的方法或工具。

3、简答

看到题目之后,要理好答题思路。根据题干要求,回答要点。在回答要点的基础上,需要有一定的展开。

4、论述题

论述题的回答要比简答题更详细深入一些,需要对每个答案要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四、重点习题

(一)选择题(可单选可多选)

1、艾里克森认为,个体在青春期面临的主要心理危机是(

A 信任对不信任 B 勤奋对自卑 C 亲密对孤独 D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2、在陌生情境测验中,婴儿对于母亲的离去没有表现出紧张,与母亲重聚也没有表现出热情,而是躲避母亲的拥抱。接受陌生人给予的安慰时的表现,与接受母亲给予的安慰时的表现没有差别。这个婴儿对母亲形成的依恋关系是(

A 混乱型依恋 B 回避型依恋 C 反抗型依恋 D 安全型依恋

3、低控制高接纳的父母教养方式是(

A 权威型 B 专断型 C 放任型 D 忽视型

4、家庭的主要功能包括(

A 经济功能 B 生育功能 C 支持和保护功能 D 教育功能

5、儿童形成客体我的标志是(

A 把自身和物体分开 B 对镜中的自己做出反应

C 用第一人称称呼自己 D 能够使用自己的名字

(二)填空题

1、詹姆斯把自我分成 两种。

2、根据人们持有的两类能力观,能力增长观和能力实体观,可以把个体的成就目标分为

3、儿童形成依恋的标志是

4、个体的价值观、道德判断标准是 社会性。

(三)名词解释

1、移情

2生态系统论

3、纵向研究设计

4、客体我

5、期望价值理论

6父母教养观念

(四)简答

1、简述儿童性别概念的发展。

2、评述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

五)论述

评述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

五、习题答案(仅供参考)

(一)选择题(可单选可多选)

1D 2B 3A 4ABCD 5C

(二)填空题

1、主体我,客体我。

2、掌握目标,成绩目标

3、相互性规范,应得性规范

4、后成

(三)名词解释

1、移情:移情包括两种认知成分和一种情感成分,两种认知成分分别是辨别、命名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和采择他人观点的能力;情感成分是移情反应能力.因而,从认知取向来说,移情是儿童对他人情绪、情感的理解,表现在儿童区分和辨别情感线索并推测他人内部情感状态;从情感取向来说,移情是儿童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

2、生态系统论:由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儿童发展理论模型。儿童的发展是在一个由若干相互镶嵌的系统组成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这些系统包括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系统。宏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到外层系统,并进而影响到儿童的微系统和中间系统。这一模型的启示是,在研究设计时,对儿童发展的分析不应仅停留在微系统上,而应在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中来考察儿童的发展。另外,观察一个人如何应对生态环境中的变化是理解其发展的最好基础。

3纵向研究设计:纵向研究就是对同一组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追踪考察。纵向研究要求在所研究的发展时间内反复观测和测量同一组的个体,它可以考察同一个体心理与行为特征的稳定性及其发展变化的模式,还可以从中发现一组被试心理与行为发展的一般变化趋势,最后还能考察导致发展变化中的个体差异的原因。

4、客体我:詹姆斯第一次把我分成主体我和客体我:主体我(I),指作为行动者和观察者的我;客体我(Me),指被观察的我或自我认知的对象。12岁时,儿童逐渐学会称自己为“我”,这是自我命名过程,也标志着客体我的产生。

5、期望——价值理论:阿特金森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强度由成就需要、期望水平和诱因价值三者共同决定,即动机强度(T)=f(需要×期望×诱因)。其中,成就需要是个体稳定地追求成就的倾向(M),期望是个体在某一任务上获得成功的可能性(P),诱因是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任务所带来的价值和满足感(I)。而人们在追求成就时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即追求成功的动机(Ts);一种是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即避免失败的动机(Tf)。这样,个体追求某一目标的总动机强度T就是由TsTf共同决定的,用公式表示即:TTsTf=(Ms×Ps×Is)-(Mf×Pf×If),根据TsTf在个体的动机系统中所占的强度,可以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

6、父母教养观念:是指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发展、教育儿童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儿童的可塑性等问题所持有的观点或看法。父母的教养行为和教养观念是相互作用的。

(四)简答

1、简述儿童性别概念的发展。

答案要点:

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三个成分: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性别认同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的正确标定,大约出现在1岁半到2岁之间。性别稳定性是儿童对人一生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大约出现在34岁。性别恒常性是对人的性别不因为其外表和活动的改变而改变的认识,大约出现在67岁。三者关系有以下特征:(1)性别认同的产生早于性别稳定性;(2)性别恒常性出现最晚,且儿童所处的生活环境对其性别恒常性的发展影响不大;(3)大约在9岁左右,儿童开始用言语解释性别的稳定性和恒常性。

2、简述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

答案要点:

1艾森伯格提出的解释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的模型。该模型把亲社会行为产生的过程分为大部分:对他人需要的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意图和行为联系阶段。

2亲社会行为的初始阶段——对他人需要的注意。能否注意受个体因素和个体对情境的解释两方面影响。个体因素又受社会化历史和社会——认知发展水平的制约。个体对情境的解释,受特定情境特征和个体因素影响。

3亲社会行为意图的确定阶段。紧急情况下,情感因素在决策过程重起主要作用。非紧急情况下,个体的认知因素和人格特质起主要作用。个人目标层次体系在两种情况下都对助人决策有影响。

4意图和行为建立联系的阶段。是否采取行动受个人能力、人与情境变化两方面因素影响。亲社会行为结束后产生的自我评价对以后的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5评价。优点:各种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有机统一在一起,阐述了作用机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缺点:仅适用解释满足他人需要的亲社会行为。没有考虑生物因素。其他评价。

五)论述

答案要点:

1、研究工具:“道德两难故事”引发儿童的道德判断。

2、基本观点:认知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道德发展是一个连续且按顺序的阶段性发展过程。

3、主要内容:3水平6阶段的道德发展水平。

4、评价:方法问题;被试性别问题;儿童道德判断的内容问题;其余观点。

说明:本考试指导只适用于201203学期期末考试使用,包括正考和重修内容。指导中的章节知识点涵盖考试所有内容,给出的习题为考试类型题,习题答案要点只作为参考,详见课程讲义或笔记。如果在复习中有疑难问题请到课程答疑区提问。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