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愚公移山》复习资料(语文版)DOC范文整理

发布时间:2019-06-06 01:07:27

九年级语文上册《愚公移山》复习资料(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愚公移山》复习资料

  第21课《愚公移山》

  一、文学常识

  列子,又名列御寇,战国前期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这是一篇寓言。他主张清静无为,我们曾学过《杞人忧天》《杨布打狗》《两小儿辩日》。

  二、重点字词

  通假字①甚矣,汝之不惠惠—慧聪明

  ②始一反焉

  反—返返回

  ③指通豫南 指-直 一直

  ④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无没有

  ⑤一厝朔东 厝-措 放置

  ⑥无陇断焉

  陇--垄 高大的山

  特殊句式

  帝感其诚: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甚矣,汝之不惠

  倒装句

  告之于帝

  .古今词义

  虽我之死

  古:即使

  今:虽然

  河阳之北

  古:山南水北

  今:太阳

  聚室而谋

  古:家人

  今:房屋的内部

  达于汉阴

  古:山北水南

  今:阴天

  投诸渤海之尾 古:边上 边沿 今:尾巴

  .一词多义

  且 年且九十 将要

  其妻献疑

  他的

  且焉置土石 况且

  其

  其如土石何 放在“如……何”前,表加强反问语气

  夫 夫战,勇气也 句首发语词、不译

  惧其不已也 他们

  荷担者三夫

  人

  其真无马邪 难道

  曾 曾不若孀妻弱子

  加强否定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 恐怕 

  曾益其所不能

  增加

  以 以残年余力 凭,靠

  之 河阳之北

  的

  河曲智叟亡以应 用

  汝之不惠 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不译

  而 何苦而不平 表顺接

  跳往助之 他们

  面山而居

  表修饰

  焉 始一反焉

  呢

  而山不加增 表转折

  且焉置土石

  哪里

  .词类活用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用簸箕和箩筐

  名词作状语 

  毕力平险 毕 副词作动词 用尽, 平 形容词作动词 铲平, 险 形容词作名词 险峻的大山 

  惩山北之塞 惩 形容词作动词,意动用法 以……为苦 

  三、内容

  愚公移山的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愚公认为可以移山的原因:“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四、写法特色

  .神话结尾。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充分显示了人类的伟大力量。这是对愚公精神的肯定,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美好愿望。这同一般的封建迷信是完全不同的。

  .愚公反驳。这段话是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写的,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

  山大且高:为下文写移山的艰难埋下伏笔。

  .众人热情场面的描写,幼童的参与

  五、人物形象

  愚公:有远见有毅力

  智叟:鼠目寸光

  六、本文寓意

  文中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

  七、课后思考题 你如何看待愚公和智叟的?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我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愚公移山目的明确,有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在移山的过程中站得高,看得远,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考虑问题周密;而智叟以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实质上是鼠目寸光,逃避困难。

  八、拓展: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题目,不得少于两则: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九年级语文上册《愚公移山》复习资料(语文版)DOC范文整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