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课件之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发布时间:2019-03-09 01:26:06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单元引言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引言包括三部分内容,每一部分内容又都包括三个要点。 第一部分,单元引言正文。它分三个要点对整章内容做了简要概述:一是说明新中国科技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是什么;二是简要介绍我国科技和文化事业发展的三个主要方面──科技、教育、文学艺术;三是总结了我国科技和文化事业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前进的历程。 第二部分,学习要点。点明了本单元课文的三个重点内容: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教育事业的新成果,文学艺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第三部分,学习建议。在讲授本单元内容时,教师应注意三点:讲清楚各项事业发展的背景,了解各项事业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关注各项事业发展与我们现实生活的联系。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科技战略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的成立;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科技体制改革和“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科教兴国”战略及成就 党和政府的战略决策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联系 历史比较问题探究 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的志向; 尊重科学尊重知识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两弹一星”决策的背景;“两弹一星”研制的主要成果;航天航空技术的新成果;“神舟”5号载人航天工程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 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情景再现 问题探究 分析图表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袁隆平和南优2号;袁隆平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杂交稻对人类的贡献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难点 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深入浅出、准确简炼的讲述本节课文所涉及的科学知识。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建国以来的科技发展状况:科技战略的发展、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建议教师在讲授时,从两个方面对教材加以处理,一是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重视和战略决策,二是新中国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两个问题进行探究活动──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及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起了什么作用?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二战后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使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发展的世界背景有个大体的了解。 课文的引言部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新中国取得的三项科技成就──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它们是新中国尖端科技的典型代表,反映了我国科技事业的辉煌成就。二是用诗一般的语言简述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古代的辉煌,近代的衰弱,新中国的振兴。建议教师应对此简要阐释,为课文正文的讲解埋下伏笔。本课涉及到的科学技术知识比较多,引言对本课涉及到的两个重点问题和三个重要概念进行了提示。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对引言提示的两大问题和三个概念做初步了解。 第一目“科技战略的发展”,教材以时间顺序为线,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战略。通过本目的学习,应理解党和政府对发展科技的重视和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按先后顺序归纳出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弄清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三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到“文革”以前是第一个阶段,新中国科技事业有了较全面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一、建立科研机构。1949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逐步建立了由中央各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组成的科学研究体系。二、制定科技发展规划。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同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知识分子大会,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随后,制定实施了中国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即《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和“十年规划”(即《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两个规划的实现,使我国科学技术有了较全面的发展,为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第二个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遭受严重破坏,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阶段所取得的科技成就有:第一颗导弹和氢弹爆炸成功,南京长江大桥落成,“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杂交水稻育成等。第三个阶段是1978年“文革”以后,我国的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1978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这一阶段,我国科技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1.197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制定了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邓小平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得到重视,知识分子政策得以落实,我国科技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2.1985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以此为指导,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3.1995年,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阶段。这一阶段应该作为本目的重点进行讲解,但不需要补充太多的课外知识,把课文中的内容讲清楚,使学生能清晰的理解即可。 第二目“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本目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背景,着重介绍了建国后我国尖端科技发展的情况。与此相关的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一教育资源,丰富课文知识。以直观的影视、图片资料,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 对于本目知识的学习,建议教师应讲清楚以下四个问题。第一,党和政府作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中国面对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第二,“两弹一星”计划的重大成果。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实验成功,加强了国防力量;第一枚中国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教师应使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在核科学的发展中,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为人类造福的一贯立场。第三,中国在“两弹一星”之后,不断向更高的科学高峰攀登,在核科学和空间技术上硕果累累,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第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和“神舟”5号飞天的巨大成就。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议教师在本目的教学中,注意介绍这些尖端科技成就对我们生活的重大影响。既要介绍其对于国防的重要性,更要突出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第三目“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属于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科学,意义重大。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影响和作用尤为重要,是我国高科技发展的代表。建议教师对本目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讲解。第一部分介绍袁隆平和他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培育,袁隆平是2001年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建议教师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做简要介绍,加深学生对杂交水稻这一科研成果的重要性的理解。第二部分介绍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人类的主要贡献。建议对于本目知识的学习不要过多的扩展,可按课本内容进行讲解。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课文的导入。建议教师结合引言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线索: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但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倍受欺凌,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开始了民族振兴的伟大历程,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也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使学生对我国科技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认识,并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关于“科技战略的发展”一目的教学。建议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预习过程中探究相关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先后对科技发展提出了哪些战略决策?什么是“科技发展远景规划”、“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战略决策是如何实施的,结果如何?党和政府科技发展决策的侧重点前后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新中国科技发展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列举党和政府的科技发展决策,归纳出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结合三个阶段的科技成就,并与旧中国科技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探究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与科技成就的取得之间有什么联系,使学生得出新中国的成立、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是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的结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党和政府科技发展的决策进行前后比较,结合改革开放的背景和国际环境的变化,找出中国发展高科技的侧重点的变化,了解变化的原因。 关于“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一目的教学。与本目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影视资料、图片资料为主,通过情景再现,帮助学生了解本目相关内容。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分核科学、火箭导弹技术、卫星技术、航天技术等几个部分,向学生介绍新中国尖端科技发展的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使学生增强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建议教师向学生先提出问题,比如新中国科技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这些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了什么作用?【学思之窗】中邓小平的讲话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教师所准备的影视、图片资料,在看完以后能得出自己的结论,解答相关问题。在本目的学习中,建议教师适当增加对一些优秀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比如钱学森和邓稼先,使学生了解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不怕困难,勇于创造的精神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关于“袁隆平与杂交水稻”一目的教学。教师可由人口问题导入。教师先提出问题──世界人口激增带来哪些社会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教师归纳指出饥饿和粮食问题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新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饥饿和粮食问题这一世界性的问题呢?引入对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的学习。本目对袁隆平研究培育杂交水稻的过程交代比较简略,建议教师可适当补充丰富袁隆平的事迹,并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做简要介绍。关于杂交水稻对人类的贡献,可结合本目【历史纵横】中有关生物技术的内容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杂交水稻的地位和意义的理解。 关于课后小结。建议教师指导学生用图表的形式总结归纳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通过对各项成就作用意义的分析,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目前已经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许多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同时,也应该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在某些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的差距,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增强学生的使命感,激发学生为祖国振兴发奋读书的志向。 在小结时,可对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进行归纳。建议教师提出三个相关问题,提示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旧中国科技长期落后,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决策与科技事业的进步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在此基础上归纳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二是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三是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介绍“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一目时,用计算机、幻灯片、投影等形式介绍两组共四幅图片。第一组:图片1―原子弹爆炸实验;图片2―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时的景象。第二组:图片3―大亚湾核电站;图片4―秦山核电站。 引导学生认识核科学的发展对人类历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引导学生探讨应该怎样正确的看待核科学的发展;强调中国对核科学发展所坚持的一贯立场和态度。 案例二 向学生介绍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等几位著名科学家。以此做为切入点,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生可通过采访、上网查询、查阅历史资料和报刊等搜集相关材料,了解三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了解三位科学家的主要科技成就,了解其影响、作用和地位等。在此基础上,让同学谈谈在了解了几位科学家的故事以后的感想和启示。 通过这一活动,加强学生对科学的认识与理解。同时,用优秀科学家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精神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的志向。 案例三 在“袁隆平与杂交水稻”一目学习中,可以设计由人口和粮食问题引入。通过计算机、幻灯片、投影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两幅照片。 第一幅:恺文•卡特拍摄的《饥饿的女孩》。画面没有一点悦目之处,干枯的土地,一个奄奄一息的孩子,一只紧盯着这个孩子、急不可耐要扑向“猎物”的兀鹰。恺文•卡特用一张照片向人们展示了整个非洲的绝望。 第二幅:兰斯•阿斯特罗姆的《垂死的女人》。这是一幅埃塞俄比亚妇女的照片,她已经被饥饿逼到了生命的边缘。只要有一点点食物,就可以挽救她的生命。她的嘴无力的张开,却没有可以咀嚼的东西。人们正在用水壶给她喂水,试图缓解她的痛苦。这是因为饥饿走向死亡的千万个过程之一。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你怎样理解邓小平的这段话? 解题关键:“两弹一星”的重要影响 思路引领:“两弹一星”与中国国际地位、国家兴旺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案提示:邓小平的这段谈话,生动地说明了尖端科技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关系中的巨大影响和作用。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他们遏制中国的企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同时,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有哪些? 解题关键:新中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思路引领:科技发展总体状况;具体科学技术成就 答案提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在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具体科技成果主要有:1.“两弹一星”的开发研制取得巨大成功。2.在“两弹一星”以后,向更高的科学高峰攀登,取得进一步的发展。3.载人航天工程取得重大突破,“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4.袁隆平研究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 2.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人类有什么贡献? 解题关键: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大成就,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思路引领:杂交水稻的优势;杂交水稻对中国的意义;杂交水稻对世界农业的意义。 答案提示:杂交水稻增产明显,南优2号单产一般比常规稻增产20%以上;杂交稻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杂交稻在世界范围推广,被许多国家引种,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二、学习延伸 1.思考题:结合历史背景,比较20世纪80年代以前和以后中国发展高科技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解题关键:中国发展高科技的战略的变化 思路引领:战略决策的制定基于特定的历史环境;针对不同的历史背景,党和政府制定了不同的科技发展决策 答案提示: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中国面对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80年代以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环境也有了重大变化。这一时期,我国进行了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2.阅读以上这段材料,请谈谈你有什么感想? 解题关键:中国科技事业的重大进步。 思路引领:中国人对飞天的不懈追求,中国人飞天的艰辛历程,中国人的飞天梦由理想变为了现实。 答案提示:(略) 3.争鸣: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出理由。 解题关键:核科学发展的重大影响,中国对核科学坚持的立场。 思路引领:核技术的发展给世界带来紧张和不安,同时也可以维护世界和平;核武器曾经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我们也可以利用核技术为人类服务,造福社会;中国发展核武器的背景和对核科学的一贯立场。 答案提示:(略) (山东省济南一中 高黎明)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过去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孤立,这对社会主义有什么好处呢?历史在前进,我们却停滞不前,就落后了。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否则,不可能很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 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 ──《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邓小平文选》第3卷) 2.课文注释 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号尚武、鼎堂。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1921年回国,与郁达夫等人发起建立著名的文学团体“创造社”,并出版诗集《女神》。1924年后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倡导革命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起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甲骨文、金文的研究,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辞通纂》《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等著作。抗日战争爆发后秘密回国,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组织和团结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文化人士,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这一时期所著的《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及大量诗文,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1944年发表《甲申三百年祭》,总结李自成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历史经验。所著《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对考证先秦社会历史和评价各派思想家,颇多创见。1949年后,被选为全国文联主席。建国后,继续进行文艺创作,发表了《蔡文姬》等历史剧作。所著《奴隶制时代》等书,提出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分期在春秋、战国之交的见解,为史学界所重视。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兼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等职。在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均被选为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并任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四届常务委会,二、三、五届副主席。对发展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1978年3月在北京召开,来自科技战线各个方面近六千名代表,济济一堂,交流经验,检阅成绩,讨论规划,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是我国科学界的一次空前的盛会。邓小平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基本原理,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充分调动科技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他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明确肯定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强调在我国造就更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的必要性,驳斥了“四人帮”打击迫害知识分子、破坏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种种谬论。对于学术上的不同见解,必须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邓小平的讲话,澄清了科技事业中的一些重大原则问题,是对科学教育工作和知识分子问题上又一次重要的拨乱反正。邓小平的讲话,主要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精辟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等等,为我国新时期制定科技发展的基本方针和各项政策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大会宣读了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科学的春天──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制定了《1978年―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纲要(草案)》。 “863”计划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的高技术的建议。这封信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组织200多位专家,研究部署高技术发展的战略,经过三轮极为严格的科学和技术论证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由于科学家的建议和邓小平同志的对建议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作出的,这个宏伟计划被命名为“863”计划。“863”计划从国情出发,从长远考虑我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充分分析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优势,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7个领域(1996年增加了海洋技术领域)15个主题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组织一部分精干的科技力量,希望通过15年的努力,力争达到下列目标:1.在几个最重要高技术领域,跟踪国际水平,缩小同国外的差距,并力争在我们有优势的领域有所突破,为本世纪末特别是下世纪初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2.培养新一代高水平的科技人才;3.通过伞型辐射,带动相关方面的科学技术进步;4.为下世纪初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奠定比较先进的技术基础,并为高技术本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5.把阶段性研究成果同其他推广应用计划密切衔接,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发挥经济效益。实施过程中,国家陆续将通信技术、水稻基因图谱、航空遥感实时传输系统、HJD��04E型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关键技术、超导技术和海洋技术纳入“863”计划,并将海洋高技术作为“863”计划的第8个领域。目前,“863”计划共有八个领域、20个主题。“863”计划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开发水平,增强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开发实力,使我国在当今国际竞争十分激烈的主要高技术领域有了自己的阵地。同时,通过及时推动阶段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技术辐射,“863”计划为我国生物工程、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农业发展、企业技术改造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星火计划 1978年以后,我国城乡经济蓬勃发展起来,特别是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异常活跃。但随着乡镇企业发展,一些问题也迫切需要解决,如乡镇企业的规划布局产品方向问题,市场信息问题,原材料能源消耗问题等等,人才缺乏。为扭转这种状况,振兴乡镇经济,就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创造新的方法,为地方和农村吸引人才。1985年5月22日,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在请示中,国家科委把这一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开发计划,简称为“短平快”项目,并拟名为“星火计划”。8月,国家科委再次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实施“星火计划”的请示》,得到国务院批准。星火计划的:把先进适用的技术引向农村,引导亿万农民依靠科技发展农村经济,引导乡镇企业的科技进步,促进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其内容是:(1)支持一大批利用农村资源、投资少、见效快,先进适用的技术项目,建立一批科技先导型示范企业,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为农村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作出示范;开发一批适用于农村、适用于乡镇企业的成套设备并组织批量生产;培养一批农村技术、管理人才和农民企业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农村规模经济发展。(2)星火技术密集区: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按照星火计划的宗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管理、技术、人才、资金综合集成,生产要素配置优化,产业的产品结构合理,经济、科技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农村区域经济综合发展示范区。星火技术密集区是星火计划扩大实施规模和效益,在单项开发、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区域经济综合开发的示范区。(3)星火区域性支柱产业: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依靠科技进步,为科学技术大规模进入农村,与农村经济密切结合发挥了先导作用。开发具有区域资源优势的主导产品,形成规模、并能带动企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实行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在区域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和作用的产业。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一计划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1995年底,全国共组织实施星火计划项目66736项,覆盖了全国85%以上的县;已经完成的星火项目为35254项,占立项总数的52.9%;星火计划总投入为937.6亿元。1995年全国星火计划实现产值2682.7亿元,实现利税473.9亿元,创汇88.9亿美元。提高了乡镇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等等。星火计划的实施还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关注。 我国原子弹、氢弹及人造卫星的发展历程 我国核工业创建于1955年初。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又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随后,在周恩来、聂荣臻同志亲自领导制定了我国两次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本土的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这次核试验的成功,是我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精神的结果;是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部队辛勤努力,大力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 我国第一颗氢弹于1967年6月17日在中国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这是我国核武器发展的又一飞跃,标志着我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向从事核武器研制和试验的一切有关人员致以最热烈祝贺的同时,重申我国的一贯立场:“中国进行必要而有限制的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核武器。”“在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公里,最远点2384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68.5度,绕地球一周114分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卫星运行情况良好,各种仪器工作正常,遥测仪器不断发回各种数据。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广大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所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1956年,中国制定了12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把火箭和喷气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同年建立了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1958年把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列入国家科学规划,组建机构开展空间物理学研究和探空火箭研制工作,并开展星际航行的学术活动和实验设备的筹建工作。中国航天事业在创业之初经历了经济上、技术上的种种困难,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1960年2月发射成功第一枚探空试验火箭,同年11月又发射成功第一枚自制的运载火箭,1964年6月发射成功自行研制的第一枚运载火箭,在60年代后期又研制成功中程和中远程运载火箭,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68年组建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首次发射成功返回型人造地球卫星,中国成了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0年5月,向南太平洋发射大型运载火箭取得成功,1981年9月20日首次用一枚大型运载火箭把三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送入地球轨道,1982年10月从水下潜艇发射运载火箭成功。1984年4月,发射了一颗对地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4月16日卫星定点于东经125°赤道上空,到1985年10月,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共发射了1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1988年9月7日北京夏令时5时30分,载着“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长征”四号火箭发射成功。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由“神舟”号载人飞船系统、“长征”运载火箭系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发射场系统、飞船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系统、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系统等组成,是我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此后,又进行了三次无人飞船的飞行。通过一系列航天活动,中国建立了各类人造卫星、运载火箭、发射设备和测量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试验和生产的基地,建成了能发射近地卫星和对地静止轨道卫星,拥有光测、遥测和雷达等多种跟踪测量手段的酒泉和西昌航天器发射场;组成了由控制中心、地面台站和测量船构成的卫星测控网,造就了一支富有经验的航天科学技术队伍,从而有能力不断开拓航天活动。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飞船载着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升上太空,21小时后,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11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九五”期间,在“211工程”学校中共安排了602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其中人文社会62个,占10%;经济政法57个,占10%;基础科学89个,占15%;环境资源42个,占7%;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255个,占42%;医药卫生66个,占11%;农业31个,占5%。 “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资金总量约为183亿元。其中,用于重点学科建设资金63.88亿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3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06亿元,配套设施建设资金73.32亿元。 “211工程”建设实施以来,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推动了部门与地方的共建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同时也带动了学校办学思想的变化。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全国高等教育数字化信息平台初步建立,公共教学设施建设初见成效。“211工程”学校确立了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和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提高,科研装备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明显增强了其开展科学前沿领域研究和解决经济建设重大问题的能力,师资队伍建设得到重视,为稳定和吸引人才创造了一定的工作条件。“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成果。 袁隆平 袁隆平,中国著名农学家,闻名世界的杂交水稻专家。1930年7月生于北京。1953年8月,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任教。60年代初,开始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1966年在《科学通讯》上发表《水稻的雄性不育性》论文,受到国家科委重视。1967年杂交水稻研究被正式列入湖南省重点科研项目。1970年“野败”(野生水稻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株)的发现,为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打开了一个重大的突破口(此系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在海南岛首先发现的)。1972年,杂交水稻被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织了全国性的协作攻关。1973年,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1975年冬到1976年春,湖南各级农业部门抽调力量,组织一批批的技术人员下海南,由袁隆平担任技术总指挥,制

优品课件之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