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练习题

发布时间:2018-09-11 21:27:49

郓城实验中学高三语文备战高考

古诗词鉴赏技巧训练题

NO40 使用时间:201821 编制:陈华卿 审核:张传达

、古诗词鉴赏(1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赵 鼎[]

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

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但一抹寒青有无中,遥山色。

天涯路,江上客。肠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须信道消忧除是酒,奈酒行有尽情无极。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肊。

[] 赵鼎,南宋初年贤相,此词写于靖康之变后,作者奉宋高宗之命,告别中原南渡,途经仪真江口时。

1.上阕选取了哪些典型景物?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

答: 

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

答:

二、古诗词鉴赏(1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曲江对酒①

杜 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②。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③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④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 ①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春,是诗人最后留住长安时的作品。此时诗人虽仍任拾遗,但有名无实,不受重用。②霏微,迷蒙的样子。③判,读

pān”,“甘愿”的意思。④沧洲,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

5.赏析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5)

答: 

6.“桃花细逐杨花落”一句,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你认为这样修改之后好不好?为什么?(6)

答: 

郓城实验中学高三语文备战高考

古诗词鉴赏技巧训练题

NO41 使用时间:201825 编制:陈华卿 审核:张传达

、古诗词鉴赏(1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客 夜[]

杜 甫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

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 此诗是杜甫流落梓州时所作。

1.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赞此诗前四句“并无一苦字,而其苦无限”,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6)

答: 

2.诗歌后四句蕴含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

答:

、古诗词鉴赏(1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朱敦儒[]

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花竹随宜旋装缀。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等闲池上饮,林间醉。

都为自家,胸中无事。风景争来趁游戏。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 朱敦儒,宋代著名词人,因遭弹劾罢职,晚年退居嘉禾。

1.上阕写出了小园哪些特点?由此可看出主人公是什么身份?(5)

答: 

2.下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6)

答: 

郓城实验中学高三语文备战高考

古诗词鉴赏技巧训练题

NO42 使用时间:2018210 编制:陈华卿 审核:张传达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45题。

始闻秋风【唐】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飕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②动,雕③眄④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的晚年。②拳毛:蜷曲的马毛。③雕:猛禽。④ (miǎn):斜视。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中的“我”可理解为有情的秋风,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一年未见的“君”,也就是诗人,形象塑造可谓别出心裁。

B.“看黄菊”“听玄蝉”,诗人用秋日特有的风物点出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也借助黄菊和玄蝉表露了自己高洁自守的情怀。

C.颔联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五更听到风声醒来,对镜感叹自己容貌之变化,和首联相接,仿佛是在畅叙别情。

D.颈联中,“雕”感受到秋风,睁开睡眼“眄青云”,诗人通过写“雕”畏惧秋风,侧面表现了秋风的神奇力量。

E.尾联中的“君”指秋风,而“扶病”二字则解释了“一年颜状镜中来”的原因,全诗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2.有人评价此诗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45题。

六月二十四日夜分,梦范至能、李知几、尤延之同集江亭。诸公请予赋诗,记江湖之乐,诗成而觉,忘数字而已。

陆游

露箬霜筠织短篷,飘然来往淡烟中。偶经菱市寻溪友,却拣苹汀下钓筒。

白菡萏香初过雨,红蜻蜓弱不禁风。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

【注】这首诗是宁宗庆元二年陆游在故乡山阴时,据梦中所得而补写,他时年七十二岁,已在家乡闲居多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写诗人驾着用露箬和霜筠织成的短篷小舟,在淡烟缭绕的江河湖泊中飘然来往。

B.颔联写诗人乘小舟特意前来寻访“溪友”,可是没有访得溪友,索性坐下来握竿垂钓。

C.“偶经”“却拣”二语前后呼应,用语灵动自然,补足了首联“飘然来往”之意。

D.诗人问诸公:吴中近事你们知道吗?写出了诗人在家乡闲居多年后不知国事的苦闷。

E.陆游的诗作大多抒写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此诗却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情趣。

5.本诗的颈联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

诗词鉴赏训练题答案

一、1参考答案:选取了密布的秋云、劲吹的西风、霏霏的秋雨、投碛的征鸿、寒青的山色等秋季的典型景物。(1)营造了凄凉(凄迷)、惨淡(压抑)的氛围,(1)写出了作者内心悲凉、无所适从、依恋故园的情感,(2)也暗示了国家破败、山河飘摇的时代特点。(1)

2.参考答案:“天涯路,江上客”,写出漂泊流落之苦;“肠欲断,头应白”,写出国破家亡之恨;“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写出功业无成、年华已逝的迟暮之悲;“须信道”“除是”“奈”等词写出愁苦之情难以排遣而无可奈何的心绪;“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肊”,写出了满腔积郁不平之气和爱国热情。(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二、1.参考答案:诗歌前四句无一苦字,却形象地写出诗人客居他乡彻夜难眠的愁苦情状。(2)前两句写诗人流落他乡、长夜难眠的凄苦;(2)三、四句以景写情,望残月,听江声,写景真切,写情至苦。(2)(意思对即可)

2.参考答案:后四句蕴含双重情感:诗人衣食无着、流落靠友的痛苦之情;老妻对诗人的牵挂及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总说1分,分说各2分,意思对即可)

三、1.参考答案:诗歌前四句无一苦字,却形象地写出诗人客居他乡彻夜难眠的愁苦情状。(2)前两句写诗人流落他乡、长夜难眠的凄苦;(2)三、四句以景写情,望残月,听江声,写景真切,写情至苦。(2)(意思对即可)

2.参考答案:后四句蕴含双重情感:诗人衣食无着、流落靠友的痛苦之情;老妻对诗人的牵挂及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总说1分,分说各2分,意思对即可)

四、1参考答案:特点:①面积小;②环境清幽(景色宜人);③设施简朴(简陋)。身份:隐士(隐者)(特点3分,每点1分;身份2分。意思对即可)

2.参考答案:①“胸中无事”:远离官场了无牵挂的惬意。②“风景争来趁游戏”:寄情山水、物我相适的愉悦。③“称心如意”:对晚年美好时光的珍爱。④“剩活人间几岁”:对余日无多的感伤。⑤“洞天谁道在、尘寰外”:退隐嘉禾、忘却尘世、超然物外的陶然。(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没有结合词句分析,如情感表述正确,每点得1)

五、1【解析】B项,“借助玄蝉表露了自己高洁自守的情怀”理解有误,诗人并无此意。D项,“雕畏惧秋风”错误,颈联是为了表现秋风能使马和雕长精神,赋予万物以活力,并无畏惧秋风之意。

【答案】BD

2. 【答案】①首联表露出诗人的欣喜之情。作者把秋风拟人化,通过秋风深情回忆去年与诗人作别,今又回到诗人身边,营造了一个奇妙又情韵浓郁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秋风去而复还的欣喜之情。(2分)②颔联诗人感叹衰老。诗人听闻秋风又来,醒来之后,却在镜中看到自己容颜衰老,有秋风依旧人已老的惆怅。(2分)③后两联诗人却精神顿作。以“马思边草”“雕眄青云”比兴,引出诗人迎着秋风上高台,表现了诗人老而弥坚、倔强进取的精神品格。(2分)

六、1【解析】B项,“颔联写诗人乘小舟特意前来寻访”有误;“偶经菱市寻溪友,却拣苹汀下钓筒”,“偶经”,偶然经过,可见诗人不是特意寻访。D项,“写出了诗人在家乡闲居多年后不知国事的苦闷”说法错误。“吴中近事君知否?”自问自答。告诉好友每家的团扇上都画着他。

【答案】BD

2.【解析】“白菡萏香初过雨,红蜻蜓弱不禁风”,这两句所写的对象是“菡萏”“蜻蜓”,“白”“红”是二者的颜色,可以从色彩角度赏析;“香”是菡萏之味,这是嗅觉,“蜻蜓”之弱,这是视觉,可以从感官角度赏析;菡萏绽放散发香味,这是静态,蜻蜓在风中翻飞,这是动态,可以从动静的角度赏析。

【答案】①色彩浓淡相衬,景物相映生姿。雨后荷花分外洁白,碧绿的荷叶上停留着一只红色的蜻蜓。色彩描写极为生动。②既有静态描写,又有动态描写。洁白的荷花在水中静静地绽放,红蜻蜓在雨后的微风中,上下翻飞。③视觉描写和嗅觉描写相结合。白色的荷花、红色的蜻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给人以嗅觉上的冲击。

诗词练习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