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菜根谭》,成为“为人处世”的高人

发布时间:2018-09-30 00:33:35

读《菜根谭》,成为“为人处世”的高人

读《菜根谭》,成为

“为人处世”的高人

2016-07-02 10:24

(本文转自:今日头条·传统文化那些事)

毛泽东平生最爱的两本古籍,一本是《容斋随笔》,另一本,就是《菜根谭》。据说在红军漫漫长征最困难的那段岁月里,即使战火飞马颠沛流离,毛泽东也一直将《菜根谭》带在身边。近来无事,偶然间翻看此书,朴实的装帧,极简的排版,或许大道至简向来如此。第一卷开篇论世,曰“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初识于此,即有种高手亮剑的气魄。书是读完了,可书中的话却没品尽。说起《菜根谭》,洪应明这个名字是怎么也绕不开的。这位六百年前的明代哲人,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潜心著述。先生字自诚,号还初道人,从早年的热衷世事,到后来的归心事佛,想必是饱经忧患,风波顿挫的。自诚,字面上的理解是对自己诚实,我想正是带着这份诚心于自我的勇气和决心,老先生提笔著述,回顾人生经历,剖析涉世之道,才给后人留下了这样一部精彩绝伦的好书。

这本书有些小杂谈的意思,颇似《围炉夜话》,简简单单的三两句话,即深入浅出的表达了“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世界”的所怀所想,字句凝练,一针见血,用现在的话说,颇有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味道。摒弃了长篇大论,看不见浮华辞藻,没有一丝说教的意思,好似你与一位熟悉的长辈相视而坐,品一壶清茶,语气从容的跟你聊聊他的经历和感想。

(一)抱朴守拙

中国人形容诗词一种境界叫“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人们经常会羡慕那些睿智的老者,坐在斜阳余晖中,带着一丝淡然的微笑。但我总认为,那不是年轻人该有的境界。有句老话说得好,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儿,在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儿。

上大学那会儿看过于丹老师的一本书,有这样一段话,时至今日仍印象深刻:一个年轻人,有点青涩,有点莽撞,口出狂言,这些都不是毛病。唯一的毛病是过于世故,玩世不恭,丧失梦想和激情。

一个人如果20岁时就因为熟练掌握了标准答案而沾沾自喜的话,到80岁时,也许会欲哭无泪。倘若我们因为偏离标准答案而得出错误的答案,大可不必感到懊恼,因为年轻岁月是我们犯了错还来得及改的阶段。

《菜根谭》的首卷中,有这样一句话:“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弱疏狂。”洪先生言简意赅的道出了他所认同的涉世之道,准确的说,是一个刚刚进入社会大门的青年人的涉世之道,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抱朴守拙。

毕业工作五年,一直处于被逐渐修正的阶段。坦白的说,刚毕业那会我从未把自己定义成一个“现实主义者”,甚至有些“理想主义”化,在这个“速效成功学”大行其道的年代里,短平快的游戏规则都是在教大家如何做一名既定规则的顺应者和妥协者。我深知自由从来都是建立在规则的的基础之上。而这一点在中行这样一个庞大的金融国企里显得尤为重要。允许你今日的莽撞和狂妄,不等同于鼓励你过分追求行为上的标新立异,深藏一份“抱朴守拙”的情怀,是提醒我们尽力去坚守性格中未被点染的那些纯真和正直。

洪先生说“我见害于心,聪明障于道”,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自以为是的偏私和自作聪明的主张才是真正需要警惕的地方。心智的成长总是夹杂着眼泪,误会,失望和痛苦,永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回头想想,人生没有捷径,真正让你心安的路,都要靠自己的双脚去一步步丈量。

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保留自己的真性情,但不要迷信自己,勇敢的剖析出自己的弱点和短板,并适时的修正之。就像某位前辈曾对我说的:“我所理解的真性情,是做个生活和工作上的有心人,更专注些,更洒脱些。”

犯错并不可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怕的是你不知道,不承认,还不愿意纠正。这个世界原地踏步的只有两类人,一类是永远只遵守规则的人,另一类是从不按规则办事的人。既不要太左,也不要太右,顺应我们自己的内心,慢慢的体会,领悟,相信终有一天,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力量,让规则离理想更近一点。

(二)真道与真佛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戳中了年轻人的神经,然后说:身体和心灵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这句煽情的口号很贴切的反映出我们8090后年轻人对待生活一种鲜明的态度渴望改变,渴望自由。这种贯穿全身的理想化精神,与我们的成长背景、成长环境不无关系。我们享受着父辈们未曾体验过的物质生活,思想里被灌输着5060后青年时期很少接触到的所谓的民主和自由。这种灌输源于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开放,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等等。上世纪60年代美国作家杰克.开鲁亚克的一本《在路上》,甚至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青年,毫无争议的成为了那个时代西方社会青年人流浪文化的图腾。

平心而论,工作之初,我也曾陷入过这样一种纠结的精神状态,甚至固执的认为身体不在路上简直是一种罪过。试图借助于外物让自己静心,似乎是现代都市人的一种通病。其实我们的初衷并没有错,想探寻更好的自己,只是盲目追寻中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灵魂不在远方,灵魂在你心里。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的确值得回味:家庭有座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是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义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任何家庭都应该有种真诚的信仰,任何人的生活都应该有不变的原则。一个人如果能保持纯真的心性,言谈举止自然温和和愉快,这样就能与父母兄弟相处的很融洽,比用静坐调护身心要好上一万倍。

过分的崇尚“在路上”只不过是随波逐流的一种表现罢了,我曾经所谓的追寻灵魂只是浮躁不安的一种说辞,我们那安放在远方的灵魂或许只是一道幻光而已。外面没有别人,外面只有你自己。古人常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当你拥有一个饱满愉悦的精神状态,身边的一草一木都会变得可爱,平日里相处的家人同事都会变得更加亲切。心若不宁静,到哪里,都只是流浪而已。

(三)躁性偾事,和平徼福

以前同事里有个很有意思的大哥,性格非常的宽厚,为人也很真挚。虽然年近四十,同事若是开玩笑逗逗他,脸上仍旧会显露出少年般的绯红。举个例子吧:由于工作的关系,行里的业务主管总是定期就会更换,不同的主管性格不同,风格也会不同,但是无一例外,大哥总能和历任主管融洽相处,和睦共存,就差到“举案齐眉”的地步了。行里盛传的一句话可以说是很精准的概括了大哥的形象——“历代主管的红人”。

慢慢的接触久了,我们会亲切的称他为“可爱的小老头”。老头不是真的老,是我们这帮年轻人对他的一种尊称,或者叫爱称。自从他调动岗位担任事中之后,可能是由于成天和年轻人朝夕相处的原因,神情也越发显得年轻了,朝气蓬勃的。

老头很敬业,管着行里的反洗钱和ATM自助设备。这可是两项大工程,需要很多的精力才能做好的两份工作,自打老头接手以来一直,行里的ATM服服帖帖的,异常的“温顺”。每天上班一有空,老头就坐在电脑前,处理反洗钱工作,常常是忙得满头大汗,倒也乐此不疲。

可能每个单位都有这样的一头“老黄牛”存在,他默默无闻,即使偶尔有些小抱怨,但用心工作的态度确是始终如一的。

到底该如何面对工作?有一种声音可能我们都听到过“别太拿工作当回事,那就是一份工作。”我也曾想过这句话,坦白的说,也曾一度怀疑过自己的判断。但是现在我清楚的知道,一旦存在这种心态,其实内心深处已经滋生出许多的不满。工作永无止境,就算是在工作中多做一些,多学一点,多一点创新,让日复一日的工作不那么让人讨厌,都应该将自己的工作认真的做好。

《菜根谭》里说道:“性糟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躁性偾事,和平徼福”的道理,知易行难。挣扎过,心堂倒是擦亮了不少。工作不是为了别人,就是自己份内应该而且必须做好的事情。工作占去了一天中绝大部分的重要时候,不认真过,有点儿对不住自己而不是别人。

(四)不流于浓艳,不陷于枯寂

“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长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在我看来,先生所推崇的,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不流于浓艳,不陷于枯寂。

合书静思之,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存在着这样一类朋友,他们欲求丰裕,由己及人都讲究豪华气派,事事丰足。反之也有这么一类人,他们欲望淡泊,待人接物都表现的很冷漠。

刘震云在小说《一句顶一万句》里有很多关于朋友的故事。人生本来就没几个朋友,有几个朋友,好着好着某天又闹翻了。成语“管鲍分金”讲的是历史上两个出类拔萃的人物——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谊,传诵千古;而千千万万的平民百姓,打铁的、剃头的、杀猪的,他们可没有那么伟大的心灵,他们只会按小人物的观念和情感思维去处朋友,十分世俗化,入木三分的真实,又不免为之唏嘘叹息。

其实所谓朋友彼此心里都有一杆秤,称过之后,发现我用七分心待你,你待我却只有三分,这朋友就不能交下去了。

对于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我也曾相信患难之交,而这往往被认为是朋友间的真义,古时候还崇尚刎颈之交,意思是不求同日生,但可同日死,义薄云天,但时至今日,我更认同庄子所写:“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嘘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一句老话,也品出了与人相处的分寸。

(五)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

《菜根谭》第一卷卷尾写道:“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受病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意思是说,肝脏染上疾病,眼睛就看不清;肾脏染上疾病,耳朵就听不清。病根虽然生长在人们看不见的五脏六肺,但症状必然发作于人们所能看见的地方。所以人要想表面上没有什么过错,必须要从看不到的细微处下功夫才行。

用一句当下很流行话总结一下,叫做“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马虎和急躁是工作上特别忌讳的陋习之一。我说这话其实是很没有底气的,因为我自己过去就不是个很严谨的人,只是后来才幡然悔悟,慢慢修正之。这类人有个通病,总觉得“大错不犯,小错一串”是一件无伤大雅的事情。很多时候“不小心”三个字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无可挽回。你若是把它看得无所谓,那这颗定时炸弹说不定哪天就会爆炸,给你捅个大篓子不说,关键是给单位造成巨大的损失。量变到质变通常需要一定的积累,若是对“粗心急躁”置若罔闻,放任自流,只怕是到头来它会变本加厉的返还给你!

所以,唯有慢一点,静一点,多问,多想,才是工作的王道。欲无祸于昭昭,勿得罪于冥冥。我越来认识到,比“胆大”更重要的是“心细”二字。越看不见的细微之处,或许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多琢磨三分,多思考一些的吧。

毛泽东曾说,食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这样一本好书,我实在不愿囫囵吞枣,心想细嚼慢咽之,才可知其味,所以,便有了提笔随书的想法。我自知年少不更事,心中亦无多少墨水,只是结合我所处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与大家分享一二。我常常告诫自己,不要将工作看成是一件好玩又有趣的事情,任何一种爱好变成职业的时候,面目都会发生改变。期望低一点,多做一点,收获也许会多一点。

小编记:读来感觉老菜继承细化了老子的思想,故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以观其妙。原来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箴言就来自洪应明的《菜根谭》。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

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 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

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鹰立如眠,虎行似病,正是它摄人噬人的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唯静者为之主;水木之荣枯,竹石之消长,独闲者操其权。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微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

花开半看,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是烂漫,便成恶境美。履盈满者,宜思之。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读《菜根谭》,成为“为人处世”的高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