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的小故事

发布时间:2013-03-04 18:18:46

下面5个小故事是心理学家的生平轶事:

1.独木桥的走法

一天,几个学生向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请教:心态对一个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他微微一笑,什么也不说,就把他们带到一间黑暗的房子里。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很快就穿过了这间伸手不见五指的神秘房间。接着,弗洛姆打开房间里的一盏灯,在这昏黄如烛的灯光下,学生们才看清楚房间的布置,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原来,这间房子的地面就是一个很深很大的水池,池子里蠕动着各种毒蛇,包括一条大蟒蛇和三条眼镜蛇,有好几只毒蛇正高高地昂着头,朝他们“滋滋”地吐着信子。就在这蛇池的上方,搭着一座很窄的木桥,他们刚才就是从这座木桥上走过来的。

弗洛姆看着他们,问:“现在,你们还愿意再次走过这座桥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

过了片刻,终于有3个学生犹犹豫豫地站了出来。其中一个学生一上去,就异常小心地挪动着双脚,速度比第一次慢了好多倍;另一个学生战战兢兢地踩在小木桥上,身子不由自主地颤抖着,才走到一半,就挺不住了;第三个学生干脆弯下身来,慢慢地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

“啪”,弗洛姆又打开了房内另外几盏灯,强烈的灯光一下子把整个房间照耀得如同白昼。学生们揉揉眼睛再仔细看,才发现在小木桥的下方装着一道安全网,只是因为网线的颜色极暗淡,他们刚才都没有看出来。弗洛姆大声地问:“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现在就通过这座小桥?”

学生们没有作声,“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呢?”弗洛姆问道。“这张安全网的质量可靠吗?”学生心有余悸地反问。

弗洛姆笑了:“我可以解答你们的疑问了,这座桥本来不难走,可是桥下的毒蛇对你们造成了心理威慑,于是,你们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乱了方寸,慌了手脚,表现出各种程度的胆怯——心态对行为当然是有影响的啊。”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面对各种挑战时,也许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势单力薄、不是因为智能低下、也不是没有把整个局势分析透彻,反而是把困难看得太清楚、分析得太透彻、考虑得太详尽,才会被困难吓倒,举步维艰。倒是那些没把困难完全看清楚的人,更能够勇往直前。如果我们在通过人生的独木桥时,能够忘记背景,忽略险恶,专心走好自己脚下的路,我们也许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不是吗?

2.一只鸟笼的故事

1907,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一天,两人打赌,詹姆斯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的。”卡尔森不以为然:“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
  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了:“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你就别费劲了。”从此以后,只要客人来访,看见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他们几乎都会无一例外地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
  然而,这种回答每每换来的却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无奈之下,卡尔森教授只好买了一只鸟。
  这是一个著名的心理现象。其发现者就是心理学家詹姆斯。它说的是:如果一个人买了一个空的鸟笼放在自己家的客厅里,过了一段时间,他一般会丢掉这个鸟笼或者买一只鸟回来养。因为买一只鸟比解释为什么有一只空鸟笼,要简便得多,这就是著名的鸟笼效应

在我们的身边,包括我们自己,很多时候不是先在自己的心里挂上一只笼子,然后再不由自主地朝其中填满一些什么东西吗?

3.被逐出冯特实验室的卡特尔

科学心理学之父冯特,最著名的一件故事是他在学期开始时为了给学生分派研究课题,让他们按身高站成一排。然后随机分发课题,不允许学生们自己选题。当卡特尔向冯特要求研究反应时的个体差异时,冯特毫不犹豫地将这名弟子逐出实验室,因为他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个体之间的差异。后来,卡特尔回到美国专门研究心理测量,成为心理测量学的先驱——专门测量人的差异。

4.调皮的斯金纳

行为主义大师,操作行为主义的创立者斯金纳在上高中(汉密尔顿学院)时是一个非常淘气的孩子。他画讽刺画和搞恶作剧的水平和他后来在科学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一样高。最经典的一次是:斯金纳的英语老师在他和他的同学们眼里是一个十分令人痛恨的人。于是他们制作了一张海报,上面写着在某月某日,在学校礼堂将举办一场卓别林的演讲,落款的主办人写上了那位老师的名字。——当然,内容纯粹是子虚乌有。结果可想而知,到了那一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拥挤在小镇上,秩序大乱,以至于当地警方不得不出面维持秩序。后来那位可怜的教师在当地报纸上言辞激烈的撰文抨击这件事情。然而斯金纳和他的同学们却置若罔闻,在毕业典礼上到处都贴满了漫画和讽刺标语。校长不得不出面警告他们:如果再这样搞下去,将不会给予他们毕业证书。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斯金纳极尽其能讽刺美国优秀学生的组织能力,自己却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该组织的金奖。

5.爱恋自己学生的华生

很多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都知道,行为主义的鼻祖华生是因为和他的学生恋爱才被迫离开大学,然后投身商界的。但是,也有很多学者不知道,华生的第一任妻子其实也是他的学生。也就是说,华生的两次婚姻都是师生恋,并且还都是女学生喜欢上了自己的男老师。但是对于前者,人们当时接受了;对于后者,却引发了一场臭名昭著的离婚案。也许这就是先来后到的区别吧,呵呵……

另外,华生是以其极端激进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否认本能和先天遗传——而为人们所熟知的,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也是美国的一位习性学的先驱性人物,曾经和同事共同研究过动物迁徙的本能行为。

还有,华生在读完博士时,要发表一篇论文,为此向同事借了200美元。尽管后来他生活优裕——在大萧条时期(19291935),他的薪水是5000美元!——但还清这笔小小的借款却用了他20年的时间

心理学家的小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