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负数听课反思

发布时间:2019-08-15 20:48:26

认识负数听课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这就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生活经验,要从学生出发去导入新课。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还能抽象出数学概念。因此,我在教学本节课时,利用黄金周旅游的热门话题来引起学生的兴奋点。接着,每个人的目的地是有所不同的,于是就让他们关注自己目的地所在城市的气温。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同时,天气预报声音响起,学生仿佛回到了家中,学生感到新鲜,随着不同城市气温的变化,负数也逐渐出现,自然而然引入到课堂,使学生初步感受了一下负数是如何记录的?为学习新课做好了准备。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仅要保证每个教学环节始终指向教学目标,而且要注重各教学环节之间有机关联,互相贯通,层递推进,以寻求课堂教学“1+12”的整体效果,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还要细心考虑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它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且从属于教学内容。成功的过渡表现为水到渠成,自然流畅,下一环节是上一环节的逻辑延伸,上一环节是下一环节的启发性开端。

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也认真思考了各教学环节间的过渡问题,如:例1的教学是要求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四个城市的温度,我考虑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接触温度计,必须先要进行如何准确的看温度计的教学。于是在学生刚看完天气预报的录像之后,我就提问:要了解各城市气温,我们可以看天气预报,但要了解我们课堂里现在的温度该怎么办?学生马上想到了温度计。于是师生一起测量教室的实时气温。这样的过渡,不仅很自然的引出了温度计,还有效的进行了如何正确地看温度计的教学,为下一环节学生写出四大城市的气温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数学课中运用游戏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陈鹤琴老先生曾

指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的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了吗?爱玩好动是天性,传统的教学常会限制学生,强制听课,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又苦又累,厌学情绪严重,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容易注意力分散,精神疲惫,思维松懈,有时还要玩上一会儿和学习无关的东西,所以当学生的脸上闪过无聊”“困惑的痕迹时,游戏可解燃眉之急。课上到这儿,我学生考虑到学生已经有些疲倦,不利于例2的学习。当学生一听到要玩游戏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被调动了起来,显得非常的兴奋。因此,这个游戏不仅很好的过渡到了下一环节的教学,又很好的调节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又以全新的状态投入到下一环节的学习。

练习设计要注重情景,讲究实效。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因此,我对本题做了一些改动,在后面加了一个“0”,意在让学生继续巩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这一知识点,这样一处理,效果很好。

 诚然,所有的课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这节课还需改进之处在于:一是由于借班上课,我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了解不深,致使课堂前部分花的时间较多,后半部分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非常有限,这样影响了学生探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二是利用天气预报录像激趣导入时,若能要求学生在看的同时选择一两个自己喜欢的城市,动笔记录它的气温,这样能使学生初步感受负数的读法的同时也能初步接触负数的写法,有一石二鸟之作用。三是我的教学语言还不够准确、精炼。若能改进以上缺点,这节课会更加成功。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一定会认真专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个学生受益。

在今天上课之前,一直在想如何上好新知第一课。因为是到直属小学的第一课,且要做好被听课的准备。今天早早地到校,把教案与ppt再次进行揣摩与思考。整堂课下来,感觉较好,本课的知识重、难点都解决,且学生的学习效果较佳。

一、课前准备充分。备课后针对教案与ppt,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并且充分享受到了集体资源的优点,感受到了集体智慧的长处。

二、知识的重难点把握较清。课中始终引导学生围绕教学重难点进行

学习。从课中的学习反馈可看出,学生对本课的知识已经基本理解。

三、注重了提问的有效性。结合知识所设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

性,并不是简简单单用是或不是就能回答的,这样在启动学生思维的

同时,积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值得思考之处:

一、学生的小组合作体现的不够。也许不适应把学生分成三组的形

式,在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上组织的不多,参与的不够。

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

《认识负数》听课感言 

听了来凤县实验小学瞿老师的《认识负数》这一课,感受颇深。

大家知道,数学的学习应基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中指出: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让学生经过对负数的认识,将更深刻地认识数,同时,学生在认识负数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数学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数学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我认为本节课就体现了这一目标。

当数学教学找到了与生活的连接点,把数学现象规律用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来表现时,数学知识的学习就变得通俗易懂了,在教学中从认识温度计,引导学生认识温度计上的0刻度,然后进行0上和0下的温度读数教学,充分体现由整体认识到局部探索的教学策略,有效的突破了学生认识与探索的难点,将原有的生活经验数学化,使学生从具体实物操作和形象感知发展到抽象地认识负数,进一步体验到正数与负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同时,老师在教学时引入了“天气预报”这一熟知的事物,用“零上5度”和“零下5度”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温度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的局限性,从而产生学习新数的需求。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能很快联想到在“5”这个数字前添加不同的符号表达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借此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感。

感谢瞿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节生动的数学课。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认识负数听后感

  负数不就是数字前面加个负号吗,能有什么好上的呢?好肤浅的理解,但这确实是我听课前对此的真实感受。但一堂课下来,再加上这位老师的讲座,我觉得我彻底被洗脑了。

  感受一:

  这位老师在这节课上充分利用了温度计,首先他出示的一个温度讲上标上了0及大于0的数字,大家一起来认识温度计,接下来他就让同学在刚才的观察学习中自己制作一个温度计,要让大家看到有零上2度及零下4度的表示,当然学生只需在温度计上标上数字,之后这位老师就投影展示学生作业,发现学生都在0的下面标数字犯难了,有的人在0的下面是以4、3、2、1的顺序写的,有人则在0的下面是以1、2、3、4的顺序写的,那么谁写的是对的呢,对于这一难点的讲解你首先要让学生心服囗服地接受,另外要说得有理呀,这位老师就很聪明,他联系到了生活中的地下室,他问到学生如果这座房子有5层地下室,那最靠近地面的是第几层,学生脱口而出是第一层,那接下来的一层又是第几层,学生又脱口而出是第二层,接下来不须老师解释什么,学生就知道他在温度计上写的对不对了,很了不起。

  感受二:

  大于0的数是正数,小于0的数是负数,那0是什么呢,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中,这位老师很自然地就让学生去发现原来0只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之后他又来扩展分界点的意思,比如说比珠穆郎玛峰海平面高8848米,某盆地比海平面低145米,让学生分别用正数负数表示珠穆郎玛峰及某盆地的海拔,随后就问到学生这里是以什么为分界点,学生就会发现这时的分界点还是0,只不过又可换种说法是海平面。

  感受三:

  认识负数原本是五年级的内容,可这位老师却让四年级的孩子来学习,而且还穿插了一些初中的练习题,如有在在羽毛球比赛前,都是先测一下要比赛的羽毛球与标准羽毛球的重量中的差距,第一个是-0.35克,第二个0克,第三个+0.15克,第四个-0.2克,问这里的0什么意思,真的是没有份量吗?这里第几个羽毛球最重,第几个羽毛球最轻?虽然这题是出现在初中的数学书上,但经过这位数学老师的教学,即使是四年级的孩子都会感到这题目一点也难,原来初中的数学也不过如此而已。

<<认识负数>>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实小新教师,《认识负数》是我的走上讲台的处女秀,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1)研读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其读法,写法;能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等各种能力。(2)了解学生,我教的是五(1)和五(2)两个班级,总的来说,一班的学生乖巧,课堂纪律绝大多数能自觉遵守;二班的学生活跃,但上课比较主动积极。(3)准备教具,对学生所要做的作业预先浏览和完成。(4)向一些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但真正走上三尺讲台,我明显感到自己的不足,对学生的整体情况还是不能很好把握。有时一堂课的气氛过于活跃,纪律就失去了控制。一堂课40分钟不能恰如其分的安排,会出现拖堂现象。学生在做题时,哪里容易错,哪里是薄弱点,不能预先明确。会有一些学生不能按照要求高质量的完成作业,甚至出现拖拉的现象。

    在我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我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现实情境,认识新知。负数这一概念虽是第一次出现比较抽象,但学生对此并不是一无所知。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节目引入负数,以现实生活中的温度和海拔高度作为教学起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学习和感受。我又通过教材上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素材,让学生学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其次我应用多种方式,使学生理解新知。例如在教学正数,负数,零的关系的时候,通过让学生将一组数分类,自主归纳得出“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结论。最后我设计了一些丰富的练习,以此巩固新知。教材安排了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填一填,连一连等多种练习形式,这一部分的内容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两个班的学生在完成练习题时正确率较高,做题的热情也比较高涨。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继续努力。坚信教学的真正境界是“朴实无华,真实有效”的。

认识负数听课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