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 让教室成为学校最美的风景

发布时间:2020-04-15 23:37:09

让教室成为学校最美的风景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大连市中山区实验学校吴玥纹

《静悄悄的革命》从题目本身而言,就让我感受到了宁静致远的力量,让我看到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教育工作,让我深深体会到充满激情的教育事业,承载着改变个人,乃至于国家命运的责任和使命。

非常有幸我能翻开这本书,去聆听真正热爱教育,真正用心做教育,真正将生命奉献给教育研究的佐藤薛先生的教诲,字字珠玑,沁人心脾。书籍使人进步,书籍助人成长,书籍开启智慧,读完这本书我更深刻感受到书籍那撼动人心的力量,正如本书的译者李季湄教授所说的,敬佩和惭愧油然而生。此情并非源于对佐藤学先生学术造诣,而是源于作为一个教育者能够热爱生命,认真生活,并因此而感到幸福和满足的人生。感慨之处很多,围绕“让教室成为学校最美的风景”开始。

一、 润泽的教室

书中谈到了对“润泽的教室”20多年的不断认识。左先生提出了一些列反例,我将其命名为“干涩的教室”,它具备以下特点之一,吵闹怪声,学生不断叫着“是的”,学生坐的笔直等。我听过很多课,一幕幕不断浮现,这些可能我们觉得还不错的课,原来都存在致命的问题。

“润泽的教室”——师生安心地、轻松自如的,构筑着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的尊重,得到承认。“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奏都是那么的柔和。是啊,课堂就应该是这样的,激进亢奋的口号和漠不关心的态度都不是课堂啊!!创造润泽教室的关键两点

(一)

“破”即打破,摒弃。我们要打破什么呢?打破“主体性”神话。近年来我国全面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但是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也并不是很清楚什么是真正的主体性,或者对主体性的概念比较模糊。本书基于我了多年来的解答。所谓“主体性”神话,我简而言之就是忽略师生之间互动,忽略教材学习环境的作用,仅仅考虑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自身性格,成为把学习理想化为只由学生内部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这正是目前课程改革所走的另一个极端表象。培育学生成为自立、自律是教育的一大目标,我们就得搞清楚什么是“主体”。“主体(subject)”在欧美这一概念是作为“家臣、从属”的意义来考虑,那里神、自然、国家、真理、民众的意志等都超越自身个体,因此从属者被认为获得了“主体性”——“主体=从属”,而我国的教育实践由于缺乏深刻的学习和深入的理解,操作起来就不一样了,我国的“主体性”是从一切从属关系或制约中获得自由,完全根据自己内在的思想而行动。书中用了两个反问加强了这种谬误理解的危害。“这样的‘主体’不成了‘我行我素’了吗?进一步说,这样的“主体性”难道不是丧失了其应有的从属关系而成为悬在半空中的‘主体’吗?”

(二)

“立”是确立,树立。我们要确立什么呢?确立“倾听”“应对”的教学。“润泽的教室”是“主体性”神话的对立面。“主体性”是根植于“被动性”的单方面的“能动性”。而与此相对的“润泽的教室”则是以“被动性”为基础的,在那种教室里的活动,是以可被称为“被动的能动性”的“应对”为基础而展开起来的。佐藤学先生举了一个非常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他说,仅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精力充沛、干劲十足,却对周围的人或环境状况缺乏应对能力的人,往往是显得滑稽可笑或者四处碰壁的。例如寒暄问候,要让寒暄令对方听起来心情愉快,就需要传递出能与对方呼应的话语。交流(communication)并不是突然发出信息然后得到应答,而是在发出信息之前就准备好了与对方的“应对”。简直是醍醐灌顶

1. 倾听远比发言更重要。

倾听包含两个意义,一是师生间的倾听,二是生生间的倾听。

教师们要用英语中appreciation的“理解方式”去倾听。这样的倾听是站在欣赏、体味学生发言的立场,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共鸣。共鸣产生的基础就是倾听。这时书中又提出了令人欣喜的课堂倾听的状态,用“交响乐团式”的教学来形容,对于交往来说,不可能是绝对预成的,调和的,平平静静的。教师里的“交响乐团”也是如此,不可能总是和谐的声音,常有不协调的声音伴随着,这才是自然地。

另一方面是学生之间的倾听,目前大多数教师仍然以学生的“发言”为中心来了解他们的想法,而并不是认真仔细的对待“倾听”。为了保持课堂的活跃,我们往往更多肯定积极发言的学生,但是对于那些不多思考就草率发言的学生,更应该多提醒其更加注意仔细倾听吧。如果这样的情况一旦产生,并不加以改变,形成习惯,干涩的课堂已经产生了。

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和头脑中的表象都相互碰撞、呼应起来的“交响乐”本身,乃是教学的最大妙趣之所在。通过“交响乐团”式的教学,每个学生之间富有内涵的互相学习,是否能够开展起来,与教师是否能够尊重每个学生微妙的个别差异,是否能够洞察其差异之间相互学习的可能性是分不开的。书中的这段话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教育确实是一门艺术!!

2. “被动的能动性——应对”。

所谓“被动的能动性”正是作者所追求的教和学的形态。教也好,学也好,都应该是以“应对”的应答性活动为中心来组织的。书中举例:“阅读课文,通过阅读行为,学生唤起了怎样的印象?对于这一被动的‘应对’给以怎样的密切注意或表现出何种敏感,可以说决定了整个阅读”对于具体表现教学内容的教材的“被动的能动性——应对”是很重要的。当然不仅如此,对于教师的言语、对于其他学生的言语、对于自己感情、印象或思考的犹豫,都在学习中又决定性的重要意义。正因为动态的学习过程就是小小的差异相互反响激荡的过程,因此学习中需要十分谦虚和密切的关注。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慎学、善思、明察”在学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古今的一切文献中,言及学习都追求这一“慎学”本质,而“自主性”“主体性”或“努力”“欲求”等并不是学习的本质。看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佐先生对待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统文化精髓和观点要义理解和继承,还有当代化。

那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做呢,首先在课堂上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无声的语言。这里佐先生又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偷过来的球准确的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愉快的。学生投的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搬得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然而,多数的教师只注意自己教学的进度,并没有去想准确地“接住”每个学生的发言。因此想要实现有效地教学先从准确的应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开始。

二、 学习的教室

正如书中所言现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正处于兴盛状态。那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学习”一词的确切意思。对于“学习”的个体性观念是束缚现在教师对“学习”理解的主要认识。而在学校里的学习既不是学生一个人一个人的孤立的活动,也不是没有教师介入而进行的活动。它是在教师的介入下,学生自立地、合作地进行的活动,这才是学校中“学习”的本质。此时书中又对”字的繁体字来看这一意思。这个字中包含着有助于思考的“学习”究竟是什么的重要线索。首先看“”字的上部,其中间的两个乂表示“交往”的意思,上面的一个乂表示祖先的灵,也就是和文化的遗产的交往,下面一个乂表示学生之间交往的样子。那包着乂的两侧,形为大人的手,意味着大人千方百计地想儿童的交往伸出双手,或者桌,表示大人想尽办法支持学生在交往中成长。可以说在“”这个字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状况被表现到了极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我也看过众多的教育专着,鲜有人这样尊重传统文化,并以此引经据典,来说明现代的教育问题。教室里就是要构筑这样一种关系,学生是在相互交往中共同成长的关系,而展开这种能触发与支持这一关系的教学的人就是教师。而当代的教育正像现在的“学”字的上部所表示的那样,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因而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关系就崩溃了。

因此想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应当以在教室里构筑一种新型的关系为出发点。即让每个儿童持有自己的课题,相互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佐藤学先生称之为“活动的、合作地、反思的学习”,即是让那种与物与教材对话,与学生与教师对话,与自我与自身对话的学习成为教学的中心。具体地说,就是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理解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相互欣赏的活动的学习。也可以说,就是从个体出发,经过与同伴的合作,又再返回到个体的学习。

在教室里,与对物对人的冷漠作斗争的实践,应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中心课题。

三、 开放的教室

书中提到如果想改变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让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进行互相评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教师改变,学生才能改变,学生改变,学校才能改变,学校改变,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师的成长,学生的发展,最终还是学生改变。因此只有学校的最终改变才能惠泽更多的师生,才能让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这才是教育的目标。

改变学校的第一步,就是在校内建立左右教师一年一次的、在同事面前上公开课的体制。无论是怎样的改革,学校里只要有一个教师不上公开课,要取得成功都是困难的。只有教师间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每个教师都作为教育专家而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collegiality)关系,学校的改变才有可能。而在基层学校通常都是年轻的教师被选来上公开课,而上了年纪的教师专门参与提供意见、建议,而不是所有的教师都站在平等的立场共同创造教学方式。

书中分析了开放教室困难的原因,最突出的是: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愿意自己的工作方式被别人指手画脚。“我不会对别人的事说长道短,同样地,也不希望别人来干预我的工作。”这种“互不干涉”的私下默契,支配着学校内的人事关系。然而,只要这个心照不宣的规则存在一天,学校就无法改变。

另一方面,教师文化中也存在问题,即每个教师都不愿意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工作。因为每个人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工作着,当然希望自己所做的能得到别人百分之百的肯定。然而,教育工作本身就是无法做到十全十美的,谁也不想自己的缺点总被别人职责。可是教师们总免不了私下里讨论其他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才更有必要开放教室,互相观摩教学,克服正在日益扭曲的教师文化。

此外,学校的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的实施方法存在问题。比如目前我国的培训主要是在事先贵点一个主题,规定统一的指导方法,然后所有教师一起执行。这样以来势必就会产生一个结果,那就是在研讨会上,意见鲜明,强烈的人的看法成为中心,从而让研究朝着压抑各参与者的多样性的方向发展。

那么为了打开教室的大门第一个条件就是嚣张的领导能力,第二个条件就是要“充实”教研活动。虽说是“充实”如何使教研活动办得生动有趣,首先得让上公开课的教师心甘情愿接受再一次的公开评论;其次,能让其他参加者也自觉地产生“下一次公开课我来上”的愿望。而有很多教研活动只追求“做过了”、“做完了”的充实感。我们更需要更为轻松愉快、简便易行的教研活动。一般的校内教研活动都是事前花几个小时来讨论,事后只用短短30分钟议论一下就结束了。头重脚轻的现象据说是为了避免事后被说这说那,这种防御姿态的教研活动方式必须改变。因为无论是怎样的教学,都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因为对上课好坏的议论只会彼此伤害。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分享,以达到教研的目的。

当学校内部“打破”班级之间墙壁,“跨越”了各学科之间距离,卸下彼此的心防,实现“活动的、合作的、探究学习,形成了“合作性同事”关系,学校将成为师生精神家园,向往的地方。

合上书,我细细品味,当代教育暗流涌动,蓄势,一场革命正在静悄悄的酝酿。教育的高调意味着浮躁,教育不能拔苗助长,急功近利,只有走“心”动“情”的教育才能迎来中国“新”教育的春天,希望我们每一个人从“六心”开始——爱心,耐心,决心,信心,潜心,恒心,充满激情的对待我们的教育生活,惠泽后生,幸福自己。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 让教室成为学校最美的风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