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初中物理常考易错题-声的世界(带解析)

发布时间:2020-04-13 22:04:54

202001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C.吹口琴时,对不同气孔吹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D.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

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3.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这两种情况声音的主要差别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4.下列有关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

B.声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且都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C.风吹树枝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茗茗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B.考场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6.如图所示弹吉他时,右手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同一根弦,左手按压弦的不同位置,弦振动发声部分的长度就不同,短弦发声的音调比长弦高,则短弦比长弦发声时(  )

A.振幅一定更大 B.振幅一定更小 C.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D.振动频率一定更

7.如图,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液体,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瓶的同一位置,如果能分别发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玻璃瓶的序号是(  )

A.丁丙乙甲 B.乙甲丙丁

C.丁甲丙乙 D.甲

8.如图所示,用硬卡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这样可以改变声音的(  )

A.传播速度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传播

B.震耳欲聋是形容发出的声音音调很高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 20Hz20000Hz 之间的声音

D.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10.如图,四个相同的玻璃瓶装不同量的水。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

11.超声波测速仪巧妙的利用了回声测距的原理,某超声波测速仪,向迎面驶来的汽车,每隔1.1秒发出一束超声波。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秒,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秒。若当时气温为1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是170

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行驶了68

C.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0.9/

D.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4/

12.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20m/s,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  )

A.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 128m

B.汽车遇到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内行驶了 32m

C.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 1.3s

D.汽车的速度约为 24.62m/s

13.下列物体中,是声源的(  )

A.教室里通电的电铃 B.太空中的星球

C.实验桌上的音叉 D.静止的树叶

14201788日,在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造成25人死亡(其中24名遇难者身份已确认),525人受伤,6人失联,176492人(含游客)受灾,7367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倒塌76间)。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地震过后,人们没有发现野生动物大规模死亡的情况。如果从物理知识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

A.动物反应灵敏 B.有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

C.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 D.动物能观察到地面的变化

15.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风暴来临了。就加粗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超声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6.(双选)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ー下钢轨的一端,另ー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沿钢轨传播的时间为t B.钢轨的长度为

C.声音沿钢轨传播的时间为 D.钢轨的长度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7.如图的电动牙刷,它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我们听不到这种声音,但它也是由发声体   产生的。

四.计算题(共6小题)

18.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4个车站,每个次停车30min,最终经过9h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要经过一个隧道,离隧道口还有一段距离时火车驾驶员鸣笛,他发现2s后听到隧道口的山崖的回声,若火车从鸣笛开始直至通过隧道,速度恒为144km/h。(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多少米?

20.测量声音在某根铁管中传播,我们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听到了两次声音,中间间隔2.5s,已知铁管的长度是918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1)在铁管一端敲击铁管,为什么听到两次声音?

2)声音在铁管中的速度是多少?

3)要使另一端的人听到两次声音,铁管至少多长?(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1.如图所示,备受关注的西成高铁于2017126日正式开通运营,西成高铁陕西段的桥、隧比高达94%,在秦岭山脉中超过10公里的特长隧道就有7座,隧道群规模为全国之最。当CRH3A型动车以某一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时,在进入某一隧道前800m处鸣笛,司机在鸣笛4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1)当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m

2)动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km/h

22.利用声速进行定位测距是一项重要能力,现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如表所示,则请你根据取下信息计算:

物质

空气

海水

松木

速度(m/s

340

1500

3320

5000

1)夏天下暴雨前,往往电闪雷鸣,如果在看到闪电后5s听到雷声,求闪电处距人约为多少m

2)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多少m

23.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s)一时间(t)图象。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1)若传感器在发出信号后0.01s收到从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传感器多远?

2)若显示物体的st图象如图,物体在015s的运动情况如何。

五.解答题(共2小题)

24.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来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座平直峭壁间的某一位置鸣枪,并利用秒表记录了听到回声的时间,他发现在经过了1s后听到了第一次回声,又经过0.5s再次听到了回声,已知常温下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m/s,求: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多少?

25.关于地震的发生,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   声波获得信息。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C.吹口琴时,对不同气孔吹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D.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解答】解:A、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

B、物体发声时一定在振动,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吹口琴时,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改变了振动频率,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

D、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钢管传来的,故D错误。故选:B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

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解答】解: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A错误;

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C正确;

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C

3.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这两种情况声音的主要差别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解答】解:由于不同介质传声的速度和效果有所不同,且声音的响度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所以将一个气球放在机械手表与耳朵之间,机械手表在气球的不同部位,听到的声音有所不同,但手表直接贴近耳朵时距离最近,所以响度最大,即放上气球后听到的声音不会比的声音强,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下列有关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

B.声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且都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C.风吹树枝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茗茗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解答】解: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不敢高声语”意思是不敢大声说话,所以“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

B、声音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发出声音,这是由树叶的振动发出的声音。故C正确;

D、声音很大是声带振幅大,发出的声音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C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B.考场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A.“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A错误;

B.考场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B正确;

C.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即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D错误。故选:B

6.如图所示弹吉他时,右手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同一根弦,左手按压弦的不同位置,弦振动发声部分的长度就不同,短弦发声的音调比长弦高,则短弦比长弦发声时(  )

A.振幅一定更大

B.振幅一定更小

C.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D.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解答】解:AB、弹吉他时,右手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同一根弦,响度相同,故AB错误;

CD、对于弦乐器,其发声是通过弦的振动而产生的;弦越长、越粗、越松,振动越慢,音调越低;弦越短、越细、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所以短弦发声的音调比长弦高,则短弦比长弦发声时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7.如图,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液体,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瓶的同一位置,如果能分别发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玻璃瓶的序号是(  )

A.丁丙乙甲 B.乙甲丙丁

C.丁甲丙乙 D.甲

【解答】解:当敲击瓶子时,是瓶子与水柱在振动发声,随着瓶子内水位的升高,瓶子与水柱越难振动,振动的频率越来越低,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低,故“1234”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序号是乙、甲、丙、丁。故选:B

8.如图所示,用硬卡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这样可以改变声音的(  )

A.传播速度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解答】解: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用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梳齿,硬纸片振动的频率不同,故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故选:C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传播

B.震耳欲聋是形容发出的声音音调很高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 20Hz20000Hz 之间的声音

D.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解答】解:A、道路两旁植树造林,可以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故A正确;

B、震耳欲聋是形容发出的声音响度很大,而不是音调很高,故B错误;

C、人们把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把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次声,人耳无法听到超声波和次声波,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 20Hz20000Hz 之间的声音,故C正确;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介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因此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故D正确。故选:B

10.如图,四个相同的玻璃瓶装不同量的水。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

【解答】解: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

由图知:四个瓶子的水位,从低到高分别是:丙、乙、甲、丁,所以声音的音调逐渐变高,对应的四个音阶是:1234。故选:A

11.超声波测速仪巧妙的利用了回声测距的原理,某超声波测速仪,向迎面驶来的汽车,每隔1.1秒发出一束超声波。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秒,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秒。若当时气温为1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是170

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行驶了68

C.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0.9/

D.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4/

A、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时到达了汽车处所用时间:t10.25s

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

s1vt1340m/s×0.25s85m,故A错;

B、测速仪第二次发出超声波时到达了汽车处所用时间:t20.15s

第二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

s2vt2340m/s×0.15s51m

因此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了:

s′=s1s285m51m34m;故B错;

CD、这34m共用了:t′=△t+t2t11.1s+0.15s0.25s1s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

v′=34m/s。故C错、D正确。故选:D

12.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20m/s,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  )

A.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 128m

B.汽车遇到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内行驶了 32m

C.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 1.3s

D.汽车的速度约为 24.62m/s

A、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t10.3s,距测速仪s1vt1320m/s×0.3s96m;故A错;

BCD、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t20.2s,距测速仪s2vt2320m/s×0.2s64m

汽车遇到两次信号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

ss1s296m64m32m

经过时间t1.6s0.3s1.3s

汽车的速度v24.62m/s,故BCD正确。故选:A

13.下列物体中,是声源的(  )

A.教室里通电的电铃 B.太空中的星球

C.实验桌上的音叉 D.静止的树叶

【解答】解:A、教室中通电的电铃正在发声,属于声源。故A符合题意;

B、太空中的星球如果没有振动就不是声源。故B不符合题意;

C、实验桌上的音叉不能自己发声,所以不是声源。故C不符合题意;

D、静止的树叶没有振动,不能发声,不是声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4201788日,在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造成25人死亡(其中24名遇难者身份已确认),525人受伤,6人失联,176492人(含游客)受灾,7367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倒塌76间)。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地震过后,人们没有发现野生动物大规模死亡的情况。如果从物理知识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

A.动物反应灵敏 B.有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

C.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 D.动物能观察到地面的变化

【解答】解:当海啸发出次声波时,次声波产生的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而动物的听力比人强,许多动物可以听见,所以野生动物提前逃跑或隐藏,很少大规模死亡。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5.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风暴来临了。就加粗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超声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解答】解:风暴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是次声波,不在人耳听不到的范围之内,但水母等动物可以听到次声波,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异常反应预测灾难;

风暴不会导致电磁波和地磁场的变化,风暴不会引起温度突然变化,所以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6.(双选)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ー下钢轨的一端,另ー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沿钢轨传播的时间为t B.钢轨的长度为

C.声音沿钢轨传播的时间为 D.钢轨的长度

【解答】解:

1)设钢轨的长度为L,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t1

声音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t2

时间间隔tt1t2

所以钢管的长度L;故B正确,D错误;

2)声音从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t2t;故A错误,C正确。故选:BC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7.如图的电动牙刷,它是利用 超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传递 能量 (选填“信息”或“能量”)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我们听不到这种声音,但它也是由发声体 振动 产生的。

四.计算题(共6小题)

18.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4个车站,每个次停车30min,最终经过9h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要经过一个隧道,离隧道口还有一段距离时火车驾驶员鸣笛,他发现2s后听到隧道口的山崖的回声,若火车从鸣笛开始直至通过隧道,速度恒为144km/h。(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多少米?

【解答】解:(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100km/h

2)火车速度为v2144km/h144×m/s40m/s

v可得,火车鸣笛后2s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s1v1t340m/s×2s680m

2s内火车前进的距离为:s2v2t40m/s×2s80m,设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的距离为s

由上图可知2ss1+s2,则火车鸣笛时距隧道口距离为:s380m

19.甲同学在一根长68m的钢管一端敲一下,乙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设声音在空气和钢管中传播速度分别为340m/s5200m/s

1)请解释敲一下为什么能听到两次声音。

2)先后两次声音的时间差是多少?

3)当乙同学再走到距甲17m处,甲同学再在原处敲一下钢管,问乙同学这次能听到两次敲击声吗?为什么?(提示:通过估算说明即可,不需要写出具体的计算解题过程)

【解答】解:(1)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甲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击这个管子,声音同时通过钢管和空气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速度快,通过钢管传播的声音先传到把耳朵贴在钢管的另一端乙同学耳朵里,就是第一下响声;随后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也传到乙同学的耳朵里,这就是第二下响声。

2)乙同学听到的两次声音,第一次是钢管传过来的,第二次是空气传过来的,

v得,在钢管中的时间t10.01s在空气中的时间t20.2s时间间隔t0.2s0.01s0.19s

3)两种声音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至少要0.1s,人耳才能把两种声音区分开,

当乙同学再走到距甲17m处,两次敲击声到达乙的时间间隔:

t0.05s0.003s0.047s0.1s

因此乙同学再走到距甲17m处,甲同学再在原处敲一下钢管,乙同学这次不能听到两次敲击声。

20.测量声音在某根铁管中传播,我们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听到了两次声音,中间间隔2.5s,已知铁管的长度是918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1)在铁管一端敲击铁管,为什么听到两次声音?

2)声音在铁管中的速度是多少?

3)要使另一端的人听到两次声音,铁管至少多长?(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解答】解:(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第一次水铁管传过来的,第二次水空气传过来的。

2)由V得,t2.7s

由第(1)问分析可知:△ttt2.5s tt﹣△t2.7s2.5s0.2s

V4590m/s

3)要使另一端的人听到2次声音,间隔至少0.1s t0.1s

0.1s S′=37m

21.如图所示,备受关注的西成高铁于2017126日正式开通运营,西成高铁陕西段的桥、隧比高达94%,在秦岭山脉中超过10公里的特长隧道就有7座,隧道群规模为全国之最。当CRH3A型动车以某一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时,在进入某一隧道前800m处鸣笛,司机在鸣笛4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1)当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m

2)动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km/h

【解答】解:(1)根据v得声音传播的距离:svt340m/s×4s1360m

动车和声音的运动示意图如下:

由图知,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

sss01360m800m560m

2)由题意知,动车行驶的距离为:ss0s800m560m240m

动车的速度:v60m/s216km/h

22.利用声速进行定位测距是一项重要能力,现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如表所示,则请你根据取下信息计算:

物质

空气

海水

松木

速度(m/s

340

1500

3320

5000

1)夏天下暴雨前,往往电闪雷鸣,如果在看到闪电后5s听到雷声,求闪电处距人约为多少m

2)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多少m

【解答】解:(1)由v可得闪电处距人的距离:svt340m/s×5s1700m

2)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t×4s2s,由v可得该处的海深:

svt1500m/s×2s3000m

23.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s)一时间(t)图象。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1)若传感器在发出信号后0.01s收到从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传感器多远?

2)若显示物体的st图象如图,物体在015s的运动情况如何。

【解答】解:(1)信号从发出到物体所用的时间t×0.01s0.005s,由v可得,

物体距传感器svt340 m/s×0.005s1.7m

2)由图象可知物体在015s内距离传感器始终是20m,所以说物体没有移动,处于静止状态。

五.解答题(共2小题)

24.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来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座平直峭壁间的某一位置鸣枪,并利用秒表记录了听到回声的时间,他发现在经过了1s后听到了第一次回声,又经过0.5s再次听到了回声,已知常温下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m/s,求: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多少?

【解答】解:(1)∵枪响后经1s听到一边峭壁的回声;

∴这边峭壁到测量员所经历的时间为:t1×1s0.5ss1vt1340m/s×0.5s170m

2)同理,再经0.5s听到另一边峭壁的回声,则人到另一边峭壁的单程所用的时间为:

t21s+0.5s)=0.75ss2vt2340m/s×0.75s255m

3)两峭壁间的距离:ss1+s2170m+255m425m

25.关于地震的发生,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次 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 超 声波获得信息。

【解答】解:(1)自然灾害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都能产生次声波,这种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

2)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医学中B超是利用超声波可准确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故答案为:次;超。

2020最新初中物理常考易错题-声的世界(带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