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是新闻的眼睛——《绝症女别世前想了三大心愿》采访心得

发布时间:2023-04-04 00:42:25

新闻背后览了一上午,最后也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我便拿起电话挨个给每个社区打。到东风社区的时候,居委会主张天玲跟我有点熟,她说“给我们社区写个稿子吧,我们为一个绝症女孩子捐了”。当时正在进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社区的意思是让我发个“豆腐块”,把这件事情按照“先进性”的成绩来对待。我说,这个事情太小了,根本发不出来,而事件本身又没有多少故事性。张主任一听我的话着急了,“怎么没有故事呢?我们是觉得这个女孩子不容易,从小就跟我们生活在一起,大了后独自到广州打工,家里父亲去世得又早,她她丈,你怪?大部分网恋都不成功,就他们成了,刚结婚还不到1年,谁能够想到就这么得了癌症!”主任一口气说了很多,我听得高兴,毕竟我从她的话里听出了故事“为什么简报上没有这些内容?”我反问。张主任说“哪里想到简报上要写这些呢,你不问我也没想到要跟你说这些。原来,2005年的夏天,山城重庆被一个叫张颖的女孩感动着。这个28岁身患绝症的女孩,因为要在别世前捐献眼角膜、为丈夫生个孩子、写生存日记,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成了《重庆时报》重要版面续报道的对象。不仅如此,CCTV-频道“共同关注”CCTV-10“讲述”“人与社会”及湖南卫视“天下女人”等目,都先后到重庆拍摄了张颖的专题,网络歌手唐磊亲赴重庆为她举行慈演唱会,远在澳洲的读者联系报社要为她治疗、捐款,《知音》《家庭》等杂纷纷前来采访,有关报道最近还获得重庆新闻奖通讯类三等奖。一时间,张颖成为众多媒体竞相报的主角,而引发这场轰动报道的新闻就源于《重庆时报》2005511日头的一个报道——《绝症女别世前想了三大心愿》。实际上,这篇报道的线索是一个社区简报获得的,如果记者没有聆听线索提供者所说的一句话,有在被采访者拒绝采访的时候与之友说心里话,如果不是敏锐地感到了闻事件参与者某些看似很不起眼的的新闻价值,这篇长达半年的连续报道是不会出炉的。整个新闻事件进行的过程中,有三关重要的话被记者所捕而挖掘,200558日,是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和所有刚上班的记者一样,我苦恼没有合适的线索可以采访,便在办上网搜索长假期间个网站的线索由于是做社会新闻,并且负责重庆市北区街区新闻的报道,所以我的收藏夹里专门有个“江北区社区网”,这是江北区民政局做的一个网页,内容相当陈旧,基本上是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才更新一次。一般情况下,长假过后的新闻源都比匮乏,在从其他网站找不到合适的线索后,我顺便点开了这个网。简单浏览之后,我发现了一个简报,说的是在长假期间江北区唐家坨街道东风社区为一个绝症女孩捐款,大约只有100多字,说这个女孩子想捐献眼角膜给社会,社区主便组织居民募捐了2000多元钱。对这类捐款献爱心的活动,因为太普遍,所以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至于捐献眼角膜,这在重庆也不是新鲜的事情了,至于患了绝症,也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所以,我当时就把这个简报的内容随便看了一下,就换到其他稿子上去了。先与张颖电话联系,得到的答“拒绝采访”,因为她对媒体比较反感,对记者没有好印象。我阐明了我的意图后,她只是答应下午在医院可以见一面。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我如约来到医院时,张颖倒是很开朗,说了自己的病情,也介绍了一下自己的丈夫,总共说了20多分钟,并且告诉我本市的一家媒体在长假期间已经将这些内容大致写过了,没有什么好写了。异常绝望,一是自己认为可以掘的东西已被别的媒体提前写了,二是张颖是个很保守的女孩,她不肯多说什么。不过,等我回到办公室找到长假期间报道她的那个新闻时,舒了一口气,那是成为这次新闻报道中的“大活鱼”,也是最大亮点。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心中,新闻就是歌功颂德,这种很有故事性的素材,在他们的概念中是难以与新闻沾边的。可是,对于都市报来说,这些都是不错的素材。恋——这个词让我的新闻神经一下子敏感起来,怎么认识的?怎么成的?这个女孩子的丈夫是谁?他会抛弃她吗?这么多问题闪念起来,我决定亲自到她家里看看,关注一下绝症到来时的网恋要何去何从。    ——《绝症女别世前想了三大心愿》采访心得赵学锋张颖在义演现场接受媒体采访“张颖和她丈夫是网恋啊”“其实我很想写写我的爱情”60今传媒2006.12
新闻背后个极其粗略的报道,写了社区的捐款,写这个女孩是与丈夫网恋的,写了捐献角膜,也写了想给丈夫生个孩子,可惜已经不行了,因为她得的是宫颈癌。不过,这个报道几乎没有什么细节,比如她和夫第一次在网上见面是什么时候,是何展开网络情缘的,第一次真实见面是在哪里,丈夫在张颖患绝症后的态等,在这个报道里均没有。看完兄弟媒体的这个一周前的报后,我暗自高兴。张颖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她之所以没有告诉记者,是因为她对记者不信任。越是隐藏自己心灵的人,越有很多刻骨铭心的故事。我决定第二天重新找张颖,让她接纳我,敞开心扉讲的故事。510日,当我早上8点半赶到唐家坨时,居委会主任告诉我:张颖昨天晚上痛了一晚上,打了5支杜冷丁,已经到医院去了。当时,对张颖发病时的表现还不很清楚,对妇科方面的疾病也不是很了解,心想可能就是疼痛吧。于是,我赶忙乘车来到医院。此时,病床上的张颖和59日见到时判若两人:她在床上翻来覆去,额头上全是虚汗。在等待摄影记者的30多分钟时间里,我一直坐在床头,和张颖挨得很近。我不停地给她擦汗,还给她递水。她话的声音很微弱,有时候还需要凑上去贴着她的耳朵听。她给我讲她的想法,都是年轻人的生活回忆,更多的是吃么、玩什么,偶尔讲到和丈夫的事情时,她就哭、什么也不肯多说,只是不停地说“对不起他”此间,我一直没有掏采访本,因为之前我承诺她这些是她的“隐私”,不会记录的。等拍照完毕后,我和她告别时她已经非常虚弱。在收拾器材的时候,我“激将”了张颖一句:“我们要走了,等登了后给你送报纸。你很多故事不愿让我们知道,你可以病好了后自己写呀。这时,她突然小声说了一句:“其实,我很想自己把这些故事写下来”。这句话犹如闪电,让我茅塞顿开。我安慰她“那就写吧,写好了也让我们欣赏一下。她接下来说:“我其实挺想在电脑上写的,我跟我老公就是在网上认识的,电脑写起来快也好修改……”之后,她说了多关于电脑的往事,包括第一次与丈在江北机场见面后,丈夫对她眼睛大小的“质疑”511日《重庆时报》头版以《绝症女别世前想了三大心愿》,报道了张颖的故事,立即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报纸在7点钟刚上市,我们报社的热线电话就响个不停。SOHU从北京打来话,要求合作开专栏报道此事,湖南、上海等地媒体纷纷来电要求深入采访张颖。影响是巨大的,但是如果沉寂在这种单纯的后续报道里,无疑是无多大价值的。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准备“炒作”此事,所以我当时并没有热衷写这些表面的热闹,我们力图给张颖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她写自己的“生存日记”后在我们报纸上发表。此时,一个关键性的细节出现了。个细节直接导致网络歌手唐磊来重庆为张颖举行慈善演唱会。513日早上不到9点,张颖的妈妈给我打电话说:“小赵,她一直在哭着听《丁香花》写日记。”当时张颖的病情时好时坏,她的妈妈在那边哭着说,丁香花》是什么意呀?怎么这么忧伤?在网上搜索之后,才知道歌曲背后有很多故事,而张颖当天中午就是听《丁香花》写出了第一篇“生存日记”。第二天,我以《绝症女听〈丁香花〉写出第一篇生存日记》为题,报道了张颖如何忍痛写作的事情。她的第一篇日记是写给她丈夫的,我有幸成为第一个读者,当时今传媒2006.12“但是,我准备买电脑的钱都花在看病上了。”张颖说这句话时,让我找到了报道的灵感。于是,渴望有台电脑书写“生存日记”与她“捐角膜、想生孩子”起被我写进了报道里,并且成了支撑整组报道的一个关键点。记得有一个老新闻工作者说过,真正的采访是从合上采访本开始的。的确,假如我不去“激将”她,就不知道她内心对电脑的渴望和对记述与丈夫爱情故事的愿望有多强烈,也就没有后来捐赠电脑等一系列后续。我想,张颖之所以能够在我和摄影记者准备走的时候,说出对新闻报道支撑作用的一个“心愿”,源于她那时知道记者要走了,戒备心理的解除。所以,在平时的采访中,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提问的时机,有时甚至要在离开后返来再提问。看完之后就流泪了,日记不长却字字含泪,真爱包含其间令人动容,这篇日记被原文刊登在我们报纸上。没有想到的是,《绝症女听〈丁香花〉写出第一篇生存日记》见报的当天上午,唐磊的助理就从北京机场打来电话,说唐磊刚从网上看到这个报道,非常感动,希望来重庆为这个女孩子义演。就这样,没有谁主动策划,新闻就像电视连续剧一样上演着。唐磊529日在重庆最高档的商场为张颖举行了慈善演唱会,当时有数千人将位于解放碑的这个商场包围,来募捐来一睹张颖的面容。当时,重庆都市电台对义演进行了全程直播,CCTV“共同关注”为此做了20分钟的专题报道。直到去年11月,张颖去世的时候,唐磊还专程赶来在灵堂上演唱了专为张颖创作的《菊花香》想,假如记者对张颖写日记“听《丁香花》这个细节不在意的话,怕很难有“唐磊主动要求为张颖义演等精彩后续。所以,我很欣赏《中国记者》20053期上的一篇论文——《城市细节演绎城市故事》,文中提到:每一个城市都是有故事的,而且是各不相同的,而多数城市报纸的“同质化”并非仅仅因为题材的相同,问题的关键是记者是否抓住或者找到了其中的“细节”只有抓住了城市的细节,你才能阅读好这个城市。如果说,“时政报道”这个城市的“主动脉”,那“社会新闻”应该是这个城市的“末梢神经”,虽是“凡人小事”但折射的却是“城市色彩”和不断延续的“城市故事”一花一世界,在对社会新闻的采访报道中,我力求通过故事来呈现,哪怕是车祸、枪杀案件或是一场简单的婚礼、一次普通的募捐。这其中,核心的骨肉是细节。作为《重庆时报》的记者,在跋涉古老山城的梯梯坎坎时,在穿梭大街小巷的巴渝人家时,总有一些细节让我们可以书写属于这个城市的独特故事。朋友,带着“细节”上路吧,因为它是新闻的眼睛!“她在听《丁香花》写日记”  (作者系《重庆时报》记者)61

细节是新闻的眼睛——《绝症女别世前想了三大心愿》采访心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