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跃进大别山

发布时间:2014-11-25 09:03:12

千里跃进大别山 -

千里跃进大别山,又称为挺进大别山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一次战役。19478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是一次路途诸多险阻的进军,是一次全靠意志和勇敢才能取胜的进军。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于1947827日胜利到达大别山区。尔后,陈(毅)粟(裕)大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大军挺进豫西,三军构成品字形,协同作战,共同创建新的中原解放区。

基本信息

名称 挺进大别山战役 地点 大别山 时间1947

参战方解放军、国民党军 结果 全歼蒋军5个团、1700余人

伤亡情况 国民党 5个团解放军 6 主要指挥官 刘伯承,邓小平

简介

1947年是解放战争的关键一年。国民党军队倚仗装备精良、兵力较多的优势,向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并占领了延安。此时有人断言:蒋介石已经稳操胜券,共产党则像过早凋谢的黄花,开始枯萎了。连莫斯科都认为撤离延安的决定是错误的。[1]

然而,蒋介石低估了毛泽东。在当时的形势下,毛泽东不动声色地下出了一招险棋:从蒋介石伸来的虎口般的钳铰处中央突破,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同时将主要进攻方向指向敌人战场上最敏感而最薄弱的地区大别山,并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刘邓大军。

千里刘伯承、邓小平跃进大别山,自断后路,向敌人的心脏地区千里跃进,确是一步险棋。邓小平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利。

19478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是一次路途诸多险阻的进军,是一次全靠意志和勇敢才能取胜的进军。

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先后越过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一道又一道障碍,于1947827日胜利到达大别山区。尔后,陈(毅)粟(裕)大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大军挺进豫西,三军构成品字形,协同作战,共同创建新的中原解放区。

历史背景

大别山之所以知名度较高,主要原因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壮举所致。抗战结束后,共产国际认为国共二党应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共产党统治江北,国民党统治江南,显然一直受共产国际排挤的,时任中国共产党领袖的毛泽东的志向决不在此,他要的是彻底打垮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抗战结束刚结束时,共产党的主要根据地仅仅是在黄河以北的部分地区,而不是长江以北,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天才的毛泽东,竟然在解放军横渡长江的三年前,就开始寻找打过长江占领全中国的策略,他研究了长江沿线地形,最终惊异地发现,大别山地理位置独特,处于武汉和南京的正中间,武汉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地处中国中心地带,南京是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如派遣一支部队控制住大别山,意味着东可取南京,西可取武汉,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唾手可得。这一天才的发现,既是改变国共军队力量对比的胜负手,也是一招定乾坤的,蒋介石统治中国的局面也从此进入到土崩瓦解阶段。

挺进过程

 1947630号,刘邓大军12万人马强渡黄河,开进鲁西南,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正在刘邓大军鏖战鲁西南,捷报连连的时候,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刘邓大军只有迅速直插大别山地区,直逼南京、武汉,才能全面打乱蒋介石的战略部署。于是,723日,毛泽东致电刘邓: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 29日,毛泽东又亲自起草了一份标有三个"A"字的加急绝密电报:"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陈庚谢富治及刘伯承、邓小平不能在两个月以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宗南军一部”,"陕北不能支持”.

这个时候,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经过近一个月的连续作战,已经极度疲劳,而且伤亡较重,亟需休整补充。但刘伯承、邓小平看完标有3“A”字的电报后,简单商量了一下,马上复电中央——完全服从中央决定,半个月后行动。邓小平明白:三个“A”字是当时中央约定的表示最紧急和极秘密的电报等级。实际上根本不到半月,收到电报后的第9天,也就是194787日的黄昏,刘邓大军的12万人马就在100多里宽的地面上,悄悄的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千里跃进大别山。

这注定是一着险棋。从西鲁南到大别山远隔千里,前有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天然障碍,后有蒋介石十几旅的部队穷追不舍,再加上正值酷暑、雨季,河水猛涨,道路泥泞,暑气蒸人,部队本来就疲惫不堪,也没来得及好好休整,现在又要马不停蹄地向南奔驰,真可谓困难重重。

摆在刘邓大军面前的第一到难关,就是号称死亡区的黄泛区,黄泛区只能隐隐约约的看到一些坍塌的民房屋脊,积水没膝,深处及脐;即使是无水的地方,也尽是些稀烂的胶泥,前脚起,后脚陷,荒无人烟,行军、食宿均十分困难。17日,刘邓大军战胜困难,胜利通过黄泛区。18日,又渡过沙河。20日,部队轻装向汝河进军。

蒋介石曾错误地认为刘伯承、邓小平所部是北渡不成而南窜,这时,蒋介石如大梦初醒,惊出一身冷汗, 气恼的撤了参谋总长陈诚的职务,亲自兼任参谋总长飞到前线督战。蒋介石调来整编85师经过平汉路南下,驻守在汝河南岸,全力收缴或砸烂汝河上的所有渡船,并且以很猛的火力来阻击刘邓大军。前有阻兵,后有追兵。面对此情此景,刘伯承说,狭路相逢,勇者胜;邓小平说,不惜一切代价,打过去。野战军先头部队打的果然很英勇,他们所有的步枪都按上刺刀,每颗手榴弹都揭开盖,沿途不留一个据点和一个敌人。这样从头天晚上打到第二天下午,也就是说825日下午,刘邓大军4万多人渡过了汝河。

最后一道险关就是淮河。8月的淮河正值雨季,水情变化无常,刘邓大军缺少渡船,被阻挡在淮河北岸。此时,敌人追并的先头部队已经和刘邓的后卫部队接上了火,形势再次变的紧急起来,刘伯承借着马灯的光亮,手拿竹竿,亲自探测水深。刘邓大军刚刚冒险渡过淮河,追兵就赶到了淮河北岸。不料此时河水突然暴涨。数十万国民党军队只得望河兴叹。经过20多天千里挺进,827日,刘邓大军终于走到了大别山。这一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的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20多年以来,革命战争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刘邓南征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

可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11月,蒋介石在南京主持召开大别山作战检讨会,设立华中剿总,随即,对大别山进行全面围剿,刘邓大军没有后方,缺衣少粮,除自己设法解决饥寒问题外,还要同敌人作战。完成了挺进大别山的任务,象一把利刃插进国民党军的战略纵深。此战共歼敌8500人,其中俘敌4400人,毙伤4100人。邓小平日后说这段经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略行动,这是毛主席定下的,种种艰难我们都克服了,还是那句老话,叫做合格

历史意义

一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威胁南京和武汉,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战略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给毛泽东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可以这么说,毛泽东亲自拟写的那份标有三个“A”字的电报,加速例如国民党政权的覆亡,加快了新中国的诞生。

二是奠定了邓小平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尽管一代伟人邓小平在此之前做过大量的革命工作,但是真正确立其在中国现代史上历史地位的,首推和刘伯承共同率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壮举。

三是奠定了大别山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自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以后,大别山就成为中国人民心目中的一座名山,目前大别山已经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为中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一。

后人评价

在此次军事行动之前,毛泽东,邓小平及刘伯承曾经反复研究过,这是一次大胆的军事冒险,甚至赌博.在出发前的誓师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这次行动的三种可能:,部队到不了大别山;,部队到大别山后站不住脚;,部队扎根大别山.他继续提出,要坚决避免第一,二种结果,努力实现第三种结果.因为第一种的结果是,刘邓大军被消灭,第二种结果是,返回根据地打游击.

在后来的淮海战役的时候,刘邓在大别山的战略游击区的建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刘邓在西线的积极运动和作战,则无法达成对国民党在徐州周围集结的重兵集团的包抄任务,则只可能是华东野战军在徐州东北地区打一个小规模的淮海战役。1948年十一月十五日夜,中原野战军攻占宿县,歼敌一个师,切断了敌徐州与蚌埠间的联系,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包围。这是淮海战役发展成为巨大的战略决战规模的关键。而中原野战军,也就是刘邓部在大别山地区的跃进,使得他们能够占据一个有利的攻击位置,从而能够与华东野战军实现东西夹击这样大规模的战役合围。

所以刘邓在跃进大别山是一个伏笔,是一次历史转折时刻的壮举,成败不可单拘囿在刘邓在大别山的战斗损失上,刘邓脱离后方,以弱击强,能够全建制的坚持到全局范围的战略反攻,这便是伟大的胜利。

19478月千里挺进大别山在解放军军史上的评价很高;主要有几方面:一,是解放战争转守为攻的起点;二,将战火烧到了国统区;三,挺进大别山等于把刺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可直接威慑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和长江重镇武汉,牵制了国民党的大量军队。这究竟是一步好棋还是一步臭棋,我想知道的人应该不多,也许作为挺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首脑刘伯承、邓小平以及挺进大别山的一些当事人是心知肚明的。

战争最有保障的是有后方作战,最忌讳的是被敌人包围。让刘邓大军脱离大后方,跳进国统区的包围圈,使我想到了193610月起的西路军西征。同样一支军队,历经了两次具有同样性质的战争经历。只是西路军全军覆没,而刘邓大军没有被消灭,是从12万变成了6万。从一支拥有重武器装备的具有很强战斗力的队伍变成了一支只有装备轻武器的曾经弥漫着低迷涣散情绪的部队。从西路军的西征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使我看到了共产党的纪律,看到了共产党军队的战斗力。这是一支面对不公平待遇仍然毫无怨言的队伍,一支明知道自己去送死依然能不折不扣去执行战斗命令的队伍,一支具有超强的意志力的队伍。

在挺进大别山前,当时共产党的四大主力一野的前身在卫戍西北的党中央;二野的前身就是中原军区的刘邓大军当时出豫北渡黄河打到黄河南岸在鲁西南、豫南一带活动;三野(华东野战军,由原来的新四军主力组成)正在山东、苏北一带作战;四野(林彪部队)的前身是当时组建的东北民主联军。当时条件最好的是四野的前身,因为四野的前身在东北具有中国97%的重工业基础,有着当时从苏军手中接手过来的资源和苏方的支持,有着1/3中央委员及近10万共产党干部帮助和壮大其武装队伍。

条件最艰难的应该是二野和三野,二野的前身中原军区当时在豫北、豫南、鲁西南一带打得不错,却被安排放弃原来的战场挺进大别山。三野曾被计划安排渡过长江进军浙江、福建和江西,深入国统区。但陈粟的华野(后来的三野)没有去执行。如果这个计划能在不损失自己实力的情况下得以实施,那么二野进军大别山,三野进军闽浙赣,那么南京几乎就被圈进了充满战火的战场。但这个战略是否能实施呢?是否能顺利地将中原军区12万军队插到大别山,将华野三个纵队10万军队插到闽浙赣呢?即使100%地完成了目标,仅仅20万军队插到没有大后方的国统区深处,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在当时,这是一个非常不现实的想法。如果不是刘邓具有超强的领军能力,恐怕这支军队已经不存在了,如果当时华野执行了渡江到闽浙赣作战的部署,那么估计最终的结果不是国共划江而治,而是划黄河而治了。虽然说历史是不允许想象的,但检讨历史,可以使后人认识问题,少犯错误。

现在,让我们来对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战况做一次说明,我们会知道,就战术而言,挺进大别山是没任何意义的。

一野、二野、四野、三野是从原八路军三大主力120师、129师、115以及新四军发展而来,而当时的129师是八路军三大主力中发展最快,最具有战斗力的的队伍;也是当时彭德怀组织百团大战的主力部队;拉开解放战争序幕的第一场战役上党战役也是该部队打响的。194510月上党战役结束到19478月挺进大别山前,该部队打过邯郸、闻夏、陇海、定陶、巨野、滑县、豫北、渡河征战鲁西南等战役。在通过这些战役,司令员刘伯承曾说过:我们是铁匠的手,越打越粗。从上党战役到挺进大别山前共歼敌20余万,而在挺进大别山的过程中不仅歼敌不多,而且12万的军队被打得只剩下一半。挺进大别山几乎就是千里大逃亡,重武器全扔光轻装前进(与红军长征中期雷同)。当时为了鼓舞士气,甚至把要求降低到走到大别山就是胜利的程度。

进入大别山后刘邓大军除了在大别山区打圈圈,肃清一些民团,拿下几座空城之外,几乎没什么大的发展。最后还是刘邓分兵,邓小平继续留在大别山转圈圈,刘伯承带领一支军队重新北渡淮河打运动战。当时军中已经对挺进大别山提出了怀疑:千里挺进大别山,今又倒退500。但就是这么一进一退,原来12万的军队变成了6万人。当时让陈毅、粟裕10万大军南下渡江进入闽浙赣时,粟裕就提出了南下不如留下,如果南下,10万军队预计会减员5万,如果留在中原作战,以5万的减员数字至少可以歼敌3-5个整编师,最终陈粟华野没有渡江南下。同样,如果刘邓不实施挺进大别山战略,而是继续放在中原与陈粟华野齐头并进,恐怕淮海战役提前一年就能打响,全国解放的时间也会大大提前。

当时是为了减轻胡宗南对西北中共中央的压力才实施挺进大别山战略的,其前提本身就是错误的,胡宗南兵力不过全国国军兵力的1/10左右,刘邓挺进大别山即使非常的成功,以区区12万力量蒋介石调国统区的兵力去阻挡已绰绰有余,怎么可能回调远在西北的胡宗南部队呢?说是一把尖刀插入敌人心脏,那更是一种宣传攻势,自欺欺人。那为什么毛泽东会作出挺进大别山的决策呢?从当时情况分析,延安被胡宗南占领后毛泽东几乎是夜夜不能安眠,身体浮肿,毛泽东在胡宗南的威逼下已经是乱了方寸。如果让刘邓、陈粟在中原立足灭敌,那么胡宗南、阎锡山傅作义势必会成为瓮中捉鳖,但毛泽东的决策竟然是让两支分别是10万左右的军队一支进大别山,一支进浙闽赣,这不是灭敌,这最多就是抱着玉石俱焚的心态到别人家里捣乱。幸亏刘邓没有被消灭,陈粟没有执行渡江,才没有酿成历史悲剧。否则,中国将如印度、巴基斯坦;将如南北朝鲜;中国的大内耗、大分裂可能会延续百年。

千里跃进大别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