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海棠》《大圣归来》的成功对动画基础教学的几点启示

发布时间:2019-05-02 05:51:47

《大鱼海棠》《大圣归来》的成功对动画基础教学的几点启示
作者:王申
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23

        【摘 要】动画基础教学改革一直是近几年探讨的新课题,怎样打破传统的基础教学模式,创作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作品?本文以国产动画《大鱼海棠》《大圣归来》为例,阐述其成功之处给动画基础教学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国元素;动画片;动画教学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01-02

        近两年来,先后上映了《大圣归来》《大鱼海棠》两部高关注度、高票房的国产动画电影,使国产动画复兴一词又一次被提起,作为动画基础教学工作者来说,如何改变现在传统的基础教学模式,从这两部动画的成功中或许有所借鉴和启示。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颖演绎

        十九世纪中叶是中国动画最繁荣和辉煌的一段时期,中国动画创作人在这一时期尝试着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样式融入到动画制作中,比如《小蝌蚪找妈妈》(1961年出品)是借鉴中国水墨绘画的样式,《神笔》(1955年出品)则是木偶片样式,《渔童》(1959年出品)更是将剪纸工艺运用到动画创作中。不同艺术风格的运用充分发挥了本民族动画艺术的特点,成功地拍摄出许多至今在中国甚至世界动画电影史上堪称经典的优秀作品,中国动画在国际上屡屡获奖,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同,被誉为中国学派。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外来动画的引进开阔了创作者的眼界,丰富了创作的视角,拓宽了作品的题材。中国动画制作人也尝试创作更多有现代风格的作品,但是,越来越注重动画技法和硬件等因素,而对本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似乎重视不足,主题思想和内容的守旧,不再注重中国的传统文化样式,致使中国动画在近些年来无法突破创作的牢笼。直到美国动画《花木兰》《功夫熊猫》的产生才给中国动画制作人提了个醒,原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可以做得如此具有现代感。

《大鱼海棠》《大圣归来》的成功对动画基础教学的几点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