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8-08-18 11:19:18

贝类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

20162020年)

贝类产业创新团队

二〇一六年六月


一、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 …………………………………………3

(一)国际贝类产业发展趋势 …………………………………3

(二)国内贝类产业发展趋势 …………………………………4

二、我省产业现状、主要问题与技术需求 ………………………5

(一)产业现状 ………………………………………………5

(二)主要问题与技术需求 ……………………………………8

三、面临的形式 …………………………………………………13

(一)挑战 ……………………………………………………13

(二)机遇 ……………………………………………………14

四、发展思路及目标 ……………………………………………16

(一)发展思路 ………………………………………………16

(二)基本原则 ………………………………………………16

(三)发展目标 ………………………………………………17

五、发展途径 ……………………………………………………18

(一)发展重点 ………………………………………………18

(二)工作任务 ………………………………………………20

(三)主要创新点及特色性工作 ………………………………22

(四)重点种类和模式 ………………………………………23

六、实施计划和年度计划 ………………………………………24

(一)“十三五”总体计划 ……………………………………24

(二)分年度计划 ……………………………………………27

七、政策与措施 …………………………………………………31

(一)加强政策引导与监管 …………………………………31

(二)完善各项产业支持措施 ………………………………33

八、重大工程建议 ………………………………………………35

(一)种业协同创新工程 ……………………………………36

(二)浅海底层空间开发工程 ………………………………36

(三)监控网络建设工程 ……………………………………37

(四)品牌创立和推广工程 …………………………………38


一、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

(一)国外产业发展趋势

30年来,中国、日本、美国和韩国四国在世界海水贝类产业中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其中中国因素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从海水贝类生产方面看,中国在总产量方面占据绝对优势,主要原因是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水贝类养殖产业。目前,我国贝类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其中扇贝年养殖产量占世界扇贝类年养殖产量的80%以上。同时,我国也是最大的贝类出口国,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均为世界首位。2014年贝类出口量为27.29×104t,出口量占世界贝类总出口量的30%以上,金额17亿美元。日本、欧盟、美国、韩国和中国香港是世界贝类产品主要消费市场,西班牙、中国和日本的海水贝类进口量最大,占全世界的35%

尽管中国具有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海水贝类养殖产业,但在海水贝类单位养殖产值排名中的位次表明,中国海水贝类的养殖效益不容乐观。近年来,海水贝类单位养殖产值世界首位为南非,约为1.8万美元/t,而中国不足0.1万美元/t。同样,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出口国,但在出口产品均价排名靠后。海水贝类出口均价世界排名前列国家一般为36万美元/t,而中国不到0.5万美元/t,排名50位以后。以上数据说明,无论是养殖效益还是出口产品价格,中国的各项指标普遍偏低。

(二)国内贝类产业发展趋势

2014年,我国水产品总量6462×104t,其中贝类1423×104t,占水产品产量的22%。贝类产量中,海水养殖贝类产量占比超过98%。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为牡蛎、菲律宾蛤仔、文蛤、扇贝、贻贝等。淡水贝类主要养殖区在江苏以南,产量不足30×104t

2014年全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

单位:×104t

近年来我国的海洋贝类育种技术取得长足的进步,先后培育了“蓬莱红”栉孔扇贝、“中科红”海湾扇贝、“渤海红”扇贝、“海大金贝”虾夷扇贝 “大连1号”杂交鲍等新品种,以BLUPREML分析为基础的多性状遗传评估技术正在快速向水产育种领域转化,对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滩涂贝类的养殖发展比较迅猛,面积不断扩大、种类逐渐增多、产量逐年提高,年产量约占贝类养殖总产量的40%,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目前我国的贝类养殖还存在良种覆盖率低、病害发生频繁、养殖方式粗放、工程化水平低、养殖技术集成性差等问题,因此,研究养殖水域的养殖容纳量,建立多种类复合生态养殖技术,研制适于我省实际的贝类增养殖设施装备,研发生态、高效的贝类增养殖技术并进行集成与示范,是我国贝类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我国贝类销售和出口主要以鲜活品为主,贝类加工产品形式主要为冷冻品(占75%左右)。多年来产品质量安全一直是我国贝类出口的主要障碍,其中以贝类毒素影响最为严重。而我国贝类生产监控体系不够健全,加剧了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导致我国贝类产品至今不能出口欧盟,也不能向美国出口生鲜贝类产品,日本对我国贝类产品仍实施严格检验。以上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我国贝类产品的出口创汇。

由于产业链条不甚完整、自身调节能力弱,政府外控和行业自调未能发挥应有的前瞻性调节作用,我国贝类增养殖产业的受市场影响很大,结果导致市场价格大起大落或主养贝类周期性地发生过度养殖问题。要消除贝类产业周期性的“盛衰循环”及其负面影响,显然需要建立和有效运转有赖于对贝类产业动态实施连续的、系统的监测和科学的分析,形成一种前瞻性的、准确预判的调控机制。

二、我省产业现状、主要问题与技术需求

(一)产业现状

1. 产业规模与结构

山东省是我国渔业大省,2014年渔业总产量903.7×104t,占全国的13.99%,已连续多年居首位。贝类增养殖是山东海洋渔业的支柱产业,2014年,山东省贝类总产量387.9×104t(其中淡水贝类6375t),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占全省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7.04%,占全国的20.4%,居首位;贝类养殖面积33.6×104ha,占山东省海水养殖的61.3%

2014年山东省贝类增养殖产量、结构与面积

注:(1)淡水贝类产量不足全省贝类产量的0.1%

2)此处的总产量是各个种类的大约产量,因此总和略微低于年鉴公布的总产量值(369.7×104t

2.我省贝类养殖布局状况

山东省贝类养殖主要集中在烟台、青岛和威海三市。从养殖产量看,2014年上述三个地区约占全省总产量的71.68%,其中烟台市贝类产量约占26.51%,威海市约占26.47%,青岛市约占18.69%。而从贝类单个品种养殖来看,山东省贝类养殖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牡蛎养殖主要以威海为主,2014年威海市牡蛎产量约占全省64.68%。鲍养殖主要以青岛、烟台和威海为主,2014年三市鲍养殖产量约占全省99.8%。螺类养殖主要以东营市为主,2014年东营市螺类产量约占全省58.23%。蚶类养殖以东营和潍坊为主,2014年两市蚶类产量约占全省77.62%。贻贝养殖以日照为主,2014年日照市贻贝产量约占全省48%。扇贝养殖主要以烟台市为主,2014年烟台市扇贝产量约占全省57.49%。蛤类养殖各地则较为平均,其中养殖最多为青岛市,2014年青岛市蛤类产量约占全省28.89%。蛏类主要以潍坊市为主,2014年潍坊市蛏类产量约占全省35.65%

3.加工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省海洋贝类的加工产品主要是一些传统食品,以冷冻品和干制品为主要产品形式,一直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目前贝类加工企业普遍采取自用设备净化贝类,没有专用设备和工艺。大部分加工企业加工技术、设备条件不高,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贝类加工后废弃物都没有充分利用,不仅浪费资源,还造成污染环境。

4.市场供求与进出口

2013-2014年间,山东省贝类总产量处于增长趋势,但是个别品种出现差异化。2014年山东省蚶类产量比2013年增加了1.7倍,增加幅度巨大。其次是螺类和鲍类,增幅分别达23.8%23.1%;与此同时,扇贝则出现略微下降,从2013年的76.1×104t降到2014年的75.7×104t

2015年山东省贝类市场供求关系平稳,价格稳中有升,牡蛎市场价格平均比去年增长5%-10%,约6/公斤,高端产品(肥满度高,壳长100mm以上。)价格约增长20%,约9/公斤。 扇贝整体供求未有较大波动,烟台地区鲜扇贝市场售价为6/公斤左右,批发价格为4/公斤左右。扇贝丁的批发价格为30-50/公斤。栉孔扇贝主养殖区长岛(南五岛),今年扇贝养殖情况较好,价格为鲜贝5/公斤左右。与2014年相比,今年的海湾扇贝出柱率较低,价格稍高。如240-260/公斤的扇贝柱,今年价格为50/公斤,去年为44-46/公斤,莱州、招远产区由于出柱率下降,大部分养殖业户出现亏损现象。

山东省贝类出口主要以威海市为主,据威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2014年年威海口岸出口活贝类共9065.5t、货值为824.5万美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67.42%70.00%,占山东省出口活贝类总量的72.75%41.43%

(二)主要问题与技术需求

2000年以来,我省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占全国比重稳定在26%28%之间,位居全国首位。但这一地位也面临其他省市的冲击,福建省海水贝类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从2001年的10.6%上升到2013年的18.5%,增长迅速。另一方面,主要种类产量在全国的占比下降较为明显,如我省鲍产量占全国比例从200342.0%下降至201310.8%。因此,我省贝类产业仍需解决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保障我省贝类产业的持续发展。

1. 产品低端化、同质化,产业结构亟需提升

从全省范围看,黄河三角洲、山东半岛等不同区域内的贝类养殖结构和养殖模式相对单一,缺少科学的规划与布局。贝类增养殖以蛤类、扇贝、牡蛎、贻贝等低值种类为主,其产量占全省贝类产量的39.1%22.1%22.1%11.3%,养殖面积占贝类的39.1%32.1%6.8%11.2%。而经济价值较高的蚶类和蛏类,其产量和面积共仅占4.4%6.7%。总体上,我省贝类增养殖的单位面积产值偏低,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较差。利用5年时间,集成与优化现有的贝类增养殖关键技术,实现集约高效的生态化养殖,在养殖面积稳定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养殖产品质量、增加生产效率,可增强贝类增养殖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我省贝类增养殖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2. 良种覆盖率低,种业支撑能力有待增强

目前贝类增养殖对象绝大多数未经选育,存在近亲繁殖、性状退化、抗逆性状差等问题,遗传育种研究起步晚、基础差,优良品种覆盖率低,造成养殖贝类单位产量和效益低。我省的水产原、良种场数量不足,缺少科学的育苗规范和标准,优质苗种的生产能力不够,满足不了优良品种养殖的需要。虽然驻鲁科研单位良种培育成果丰硕,但存在“海大金贝”虾夷扇贝等“墙里开花墙外香”、“中科红”海湾扇贝推广乏力、“渤海红”(暂名)杂交扇贝刚刚起步等问题,导致我省良种覆盖率较低。至2020年,应根据我省实际科学规划和有效发挥原良种场的生产种类和数量,及时制定并有力推行育苗技术规范和标准,依托渔技部门有计划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开展良种繁育和苗种培育,提高苗种质量,增强育苗产业抗风险能力。

3. 传统养殖空间受挤压,浅海增养殖空间有待拓展

我省传统贝类增养殖大多采取粗放型养殖模式,单位面积产量较低,空间资源利用率不高,虽可以通过增加养殖面积来增加养殖总量,但水产品质量低,养殖效益已明显下降。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贝类增养殖空间如滩涂、池塘等被压缩严重,工农业污水排放等环境污染等也对近岸海域的养殖造成极大的影响。而目前,我省贝类增养殖主要集中在滩涂和水深10米以浅海域,处于饱和开发状态,而10m以深海域底面利用率不足2%,可利用空间广阔。利用山东海域初级生产力高、生物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浅海贝类增养殖,开发10m以深海域,实施“底栖渔业”,拓展山东渔业发展空间,对于实现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推动“海上粮仓”建设意义重大。

4.养殖模式相对粗放,贝类产业的生态性有待增强

我省贝类增养殖大多采取粗放型养殖模式,在局部区域单一种类、单一模式的养殖规模过大,投放苗种密度过高,接近甚至超过了其养殖容量,不但对养殖海区的环境造成破坏,而且致使养殖贝类死亡率上升,病害加剧,肥满度降低,大量减产,甚至出现了绝产的现象,如青岛胶州湾的菲律宾蛤仔养殖、威海荣成桑沟湾扇贝养殖等。这需要在研究、确定不同海区养殖容量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立体养殖、多营养层次养殖、间养等多元化的生态养殖技术与模式,提高贝类增养殖的环境友好性,并开展增养殖效果评估技术研究与示范,及时为实用技术的完善、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5.产业发展受环境影响大,亟待控制病害等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我省目前对主要贝类产区的环境还没有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持续的监测,难以为贝类增养殖提供有效的支持,难以明确贝毒、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影响,导致消费者对其食用安全缺乏信心。贝类病原生物的生理学、生态学特点以及流行、爆发规律研究不足,缺乏快速、准确的病害检测方法,基于生态系统的病害、敌害防控技术未在生产中大范围利用,病害发生对贝类产品的影响显著。因此,建立贝类增养殖区环境监测体系,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基础数据,结合主要病害防控技术的研究,降低病害对养殖贝类的影响,提升贝类产品质量,是增强贝类增养殖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力保障。

6.产业发展存在短板明显,产业链延伸需要加大推力

我省贝类产业仍以增养殖为主,产业链条中苗种、加工、营销等环节存在显著的短板。滩涂贝类苗种主要从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引进,产业发展受到供应、运输等的限制;贝类加工以初加工为主,几乎没有精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流通服务业发展滞后;缺乏品牌意识,产品质量上不去,龙头企业在产业一体化方面不能起到带动作用。解决以上影响贝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需要从提高研发能力着手,推进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强流通业的建设,从“出口”端利用经济效益杠杆带动加工业的发展,使得本地贝类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盘活加工、养殖、苗种等各个产业环节的产能,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

7.产业经济

贝类增养殖业的产业经济和产业管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缺乏有力的市场研判和预测技术力量,贝类生产的盲目性大;缺乏严格的产品准入制度和产品溯源体系,产品质量检验卫生预警预报系统尚不健全,产业政策和产业经济研究严重滞后。在市场供给上,低端贝类产品供给总体上供大于求,难以满足细分市场特别是高端市场对规格、质量和品牌的需求。中高端贝类产品的需求不仅仅体现在产品种类上,还表现在产品质量、品牌、营销模式、流通渠道等等。以牡蛎为例,在牡蛎繁殖期市场供应极少,且口感较差。如可推广三倍体牡蛎等养殖,则可达到全年供应市场的目的,且可以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

三、面临形势

(一)挑战

我省海产贝类产量绝大多数来自海水养殖。受海域污染和包括贝类养殖在内的各种开发活动的叠加影响,诸多历史上盛产自然贝类的海区已经很难找到成规模的自然种群,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海域使用规划缺失或不当以及执行不力等原因导致贝类养殖海区过度拥挤,单一种类大规模、高密度养殖导致主养贝类主产区周期性地发生“环境型过度养殖”,贝类产业始终面临着不可持续性的问题;以众多小型生产者为主要特点的产业结构形式,导致产业内部很难形成有效的自律机制,争相扩大养殖规模和放养密度的行为,导致产量短期内快速提升,产品规格、质量和生产效率很难得到保证;在要素价格特别是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扬的情况下,贝类价格几乎没有得到同步提高,“经济型过度养殖”成为生产者不得不面对的一种新常态。

我省虽然在全国海水贝类生产中占有数量优势,但所生产的海水贝类主要靠省内市场销售,出口量在总产量中占比重较小。虽然蛤类、牡蛎、扇贝、贻贝和鲍的进口量都很低,不足以对省内产业形成实质性冲击,但省内贝类高端市场特别是牡蛎和鲍的高端市场基本上都受控于国外品牌。另外,中澳自贸协定和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后,澳鲍有可能垄断国内高端鲍市场,韩国出产的牡蛎和鲍也会扩大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而智利已经把我国作为其贻贝的主要目标市场之一。

(二)机遇

1.旺盛的需求为贝类产业发展提供原动力

根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3-5年,我国扇贝市场消费量将达到240×104t,其中国内市场消费量约200×104t,出口量约40×104t2014年我国扇贝总产量为165×104t,尚有70余×104t的缺口。自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人均海鲜消费量增长了6倍,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海鲜消费国。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人们膳食结构的优化,我国国内对贝类的需求呈增长趋势。同时,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海产品出口国,贝类作为世界水产主要品种,未来需求量仍十分巨大。旺盛的国内外需求必将为贝类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2.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为贝类产业发展创造政策利好

20151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推进“海上粮仓”建设实施意见,提出了新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000×104t,蛋白质当量相当于粮食200亿公斤;全省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到100公斤,为城乡居民提供40%的动物蛋白;渔业增加值占全省农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渔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为实现上述目标,省政府要推动五大重点建设工程,培育海上粮仓主导产业,构建海上粮仓建设支撑体系,加大制定、科技、财政、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保障,这为我省海洋养殖特别是贝类养殖提供了大好的发展机遇。

3.技术进步、环境优化将为贝类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我省发展海洋渔业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才条件,学科配套、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研究开发体系,为我省贝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科技人才支撑。未来发展贝类产业要以“提升”为主线。一是利用现代海洋生物育种技术,提升品种和苗种质量,在新品种引进和现有品种改良实现新的突破。二是良种良法相结合,大力提升水产养殖业。海水养殖要从岸基、滩涂、浅海向深海、远海拓展,大力发展现代渔业装备业,推进设施养殖,积极发展大型抗风浪网箱养殖、大型可移动平台“养殖工船”综合养殖。大力推广藻、贝()、参()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完善推广可控水层新型筏式养殖系统、多元生态新型筏式养殖系统,实施科学增殖放流,修复海洋生态,恢复生物种群,走规范捕捞与资源养护相结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新型渔业发展道路。不断拓展海洋增殖种类,优化传统种类放流,加大岩礁鱼类放流,积极开展具有重要生态和经济价值典型种类放流,打造鱼、虾、贝、藻多营养层级协调发展的增殖放流新格局。积极拓宽海洋增殖放流空间,开展贝类底播增殖,有序推进近海海底渔业开发。

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理念摆在突出位置,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融入生产实践,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实施,全社会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海洋环境和陆基环境的改善将有利于贝类产业发展。

四、发展思路及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海上粮仓”建设为契机,针对我省贝类产业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利用我省贝类产业科技资源,研究培育(引进)新品种(系)、关键技术,推广应用新成果、新模式、新装备,服务产业发展。解决扇贝、牡蛎等传统种类增养殖存在的抗逆性差、产量低、品质差、特色不明显等发展瓶颈,恢复其养殖规模和水平,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集成毛蚶等滩涂贝类的苗种繁育、中间培育以及养成技术,推进滩涂贝类资源的种质修复与保护;完善魁蚶等新兴种类的苗种繁育、增养殖技术,拓展贝类增养殖发展空间,推动浅海贝类增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发展单体三倍体牡蛎、“渤海红”杂交扇贝等新品种的养殖,提高良种覆盖率,提升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促进贝类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质量优先。建立适合不同区域和环境特点的高效增养殖技术体系和增养殖模式,提高滩涂贝类护养和筏式贝类养殖的生态性,提高浅海底栖贝类开发力度,提高贝类生产安全水平和产品安全水平,确保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安全。

——优化布局,持续发展。根据我省海域空间资源和生物资源,以养殖容量为基础,加强统筹规划,确定不同海域不同养殖模式开发的布局和强度,提高产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增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创新驱动,强化支撑。产学研协同,整合科技资源,建立涵盖贝类产业链条个层面的技术体系。建立环境监测和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加强产业经济分析和预测技术水平,为贝类产业政策制定、宏观管理等提供有效的支撑。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收集整理产业发展基础信息,开展支撑产业持续发展的技术研究,通过示范基地开展技术示范、推广,带动贝类产业升级转型、渔民增产增收。

1.整合不同层面的科技资源、信息资源,以基层企业为基础,完善产业智库和产业应急网络,建立面向产业、扎根产业、服务产业的贝类产业发展和服务团队;

2.研究并优化良种选育、苗种繁育、健康养殖、设施养殖、养殖容量和增殖效果评估等技术,形成适于我省不同海域环境特点的生态化增养殖技术体系;研发新型设施、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3.开展环境监测和评价,建立并运行贝类养殖环境监测体系,为合理规划养殖区域、贝类健康养殖和消费者安全消费提供技术支撑;

4.建立主要养殖模式的区病(敌)害防控技术,研发重要经济贝类主要病害的产品净化技术和工艺,提高贝类产品质量;

5.强化示范区建设,集成、优化成套技术,并加以辐射、推广;

6.开展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和比较,研究我省贝类产业市场地位、产业发展水平,提出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建议,为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五、发展途径

(一)发展重点

1.提高良种覆盖率。

制定育苗技术规范和标准,开展贝类良种繁育和苗种培育,提高苗种质量,提高优良品种覆盖率。重点推广“渤海红”扇贝、单体三倍体牡蛎等良种的养殖,加快建设水产原、良种场,提高原、良种场的生产规范性和规模化。至2020年,我省海产贝类良种数量增加3个以上,养殖扇贝的良种覆盖率提高一倍以上,单体三倍体牡蛎苗种基本满足养殖需要,毛蚶苗种生产初具规模。

2.推广健康增养殖技术和模式。

评估主要养殖生物对环境的适宜性,开展养殖容量研究和应用,确定目标海区开发种类、种类搭配及开发面积等,推广立体养殖、多营养层次养殖、间养等生态化养殖模式,推动10m以深海域浅海底栖贝类增养殖,利用标志放流、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技术开展增养殖效果评估,提高生物资源开发的效率。至2020年,在莱州湾、荣成湾、崂山湾等重点海域开展生态化养殖模式示范,并进行养殖容量评估和增养殖效果评估;浅海底栖贝类增养殖面积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20%以上,蚶、蛏、螺等高值种类以及三倍体牡蛎等高端产品的养殖产量提高50%左右。

3.建立环境与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

依托驻鲁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各地市海洋环境监测部门,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监控体系,包括水域环境、病害、贝类毒素、重金属等。研究相应的快速检测技术,开展贝类增养殖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及时发布环境质量状况和风险预警预报,为贝类增养殖提供基础数据,指导贝类生产。至2020年,在莱州湾、荣成湾、崂山湾、胶州湾等重点海域以及黄河口、小清河口、胶莱河口、乳山湾口、丁字湾口等重点区域建立环境实时在线监控体系和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网络。

4.延伸产业链。

研究重金属、贝毒等的快速脱除技术,研制相配套的装备、装置,研发贝类高值化加工、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海洋药物、保健品和化妆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建立可长途运输、长期保存的处理技术,开展贝类资源高效的综合利用,改变贝类产品以鲜活、冷冻为主的格局,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我省贝类资源的产业化、规模化开发和利用。至2020年,针对蛤类、牡蛎、扇贝等优势种类,建立适合我省产业实际的贝类净化技术和配套工艺;依托“海上山东”重点工程,建立58处贝类精深加工和物流基地。

5.强化产业支撑体系。

建立产业数据库等公益性信息平台,建立产业智库和应急网络,推动制定和完善水产养殖环境技术标准。建立贝类产业经济研究团队,分析影响我省贝类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市场环境、法律政策环境因素,提出有利于促进贝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至2020年,建立完善的涵盖生产要素、基础设施、科技动态、人员等的产业内容数据库,形成科研、推广、管理、生产等环节互动的信息平台;建立贝类产业智库、应急网络和经济研究团队。

(二)工作任务

1.开展事关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应急性工作

研究适宜的育种方法,探索贝类基因选育的技术要点,提高育种效率和制种技术水平;开展主要养殖贝类相关基础生物学、生理学研究,探索病害发生风险分析模型,为健康养殖和疾病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建立和运行综合、高效的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阐释贝类养殖活动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理,完善贝类增养殖容量及增养殖效果评估模型及评估技术;系统开展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和产业经济政策研究,为政府决策、产业发展提供公益性咨询和信息服务。

2.协同创新和重点攻关

以养殖种类、养殖模式为纽带,加强国家体系、省创新团队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鼓励与地方研究院所、大型企业组建不同类型的合作科研组织,包括产业联盟、协同创新中心、区域行业协会等形式,形成合力推动产业发展。重点在优良品种、生态化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增强新技术对我省产业的引领支撑。

3.建立区域性综合试验站

根据山东省区域特点、产业分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市、县建立区域性综合试验站。确定各个岗位专家与综合试验站之间的协作关系,通过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培训、观摩调研等活动,加强产业内各领域人才与技术资源的配合协作。把综合试验站作为实训基地,有针对性的强化对周边扶贫重点地区的科技服务工作,根据产业特色,突出12个扶贫县进行对接服务。

4.加强与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之间的联系

与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尤其是与国家体系驻鲁各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保持紧密联系,通过联合承担课题、联合技术攻关、联合培养研究生,有效承接其研发技术和创新成果,充分发挥国家体系对山东农业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国家队”和“省队”的“双赢”,共同为山东省海洋渔业发展助力。

5.建立新型科技服务模式

选择本产业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35个县(市、区),并以种养殖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为服务对象,建立“创新团队+基层农技推广+新型经营主体的新型科技服务模式。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农民培训等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主渠道作用,加快创新团队研发成果的转化。

6.团队建设

加强日常管理的系统化,完善贝类创新团队专用网站和网络信息群,鼓励开展不同方向、不同内容的学术交流;要求各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长按照产业发展要求开展任务衔接,通过项目带动科技资源的纵向沟通和横向协作,在解决产业一线存在问题的过程中促进产业人才培养。

)主要创新点及特色性工作

1.育种

开展牡蛎、扇贝等主要养殖贝类种质保存、良种繁育、特色开发等重大关键性和共性技术的研究,培育适合于山东沿海海区养殖的优良品种;建立与之配套的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制定育苗技术规范和标准,研发配套的设施、设备;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优良品种覆盖率。

2.健康养殖

以魁蚶、毛蚶、牡蛎、鲍等浅海贝类适宜性研究和容量评估为前提,推动10m以深海域浅海底栖贝类增养殖,推广立体养殖、间养等生态化养殖模式;开展增养殖工程化、增养殖效果评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环境与产品质量安全

依托各级海洋环境监测等机构,研究建立贝类养殖环境监测体系,开展贝类增养殖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研究建立病害防控技术以及基于健康养殖的贝类增养殖区环境预警技术;开展以上技术的示范与推广,保障贝类养殖的环境与产品质量安全。

4.产业经济

了解国内外行业发展现状,研究分析贝类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选取典型的和代表性的区域、企业开展比较研究、实证研究,提出产业发展策略,促进我省贝类产业综合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提高。

)重点种类和模式

1.推动传统种类产业结构转型

针对扇贝等传统筏式养殖贝类、毛蚶等传统滩涂养殖贝类,育种(大宗)、养殖(筏式、滩涂)和病(敌)害控制等岗位开展遗传育种、苗种繁育、健康增养殖、病害防控等技术研究,主要在东营、烟台、滨州等综合试验站开展示范、推广,解决传统养殖种类存在的抗逆性差、病害频发、产量低、品质差等发展瓶颈,提高贝类增养殖的环境友好性,提高产业生产效率。

2.培育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以魁蚶、单体三倍体牡蛎等种类为主,育种(特色)、养殖(浅海、设施)等岗位开展苗种繁育、生态化养殖、设施养殖以及养殖容量评估、增养殖效果评估等研究,形成适合不同区域和环境特点的高效增养殖技术体系和养殖模式,主要在威海、东营、滨州等综合试验站开展示范、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新品种养殖、拓展贝类发展空间、提高产业工程化水平。

六、实施计划和年度计划

(一)“十三五”总体计划

根据贝类产业链构成,针对目前贝类增养殖业存在的紧迫问题,集成与优化遗传育种与苗种繁育、健康增养殖、病害防控、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等技术,解决制约我省贝类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全面提升我省贝类产业的综合技术水平,从产业地位、产业结构、产业链条、产业管理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借鉴先进经验,破解发展难题,提出发展建议。

1.育种与繁育

研究贝类种质资源保护技术,实现对重要经济物种和特色遗传资源的搜集、保存和利用,积累优质育种材料;以提高生长率、抗病性、耐高温等重要生产性状和特色性状为目标,以扇贝、牡蛎、滩涂贝类为研究种类,建立包括杂交育种、选择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杂交扇贝雄性不育后代育种等的综合高效贝类育种技术;开发贝类活体取样技术等与基因选育紧密相关的方法手段探索基因选育技术,提高贝类遗传改良的效率;研究并优化我省主要筏式和底播增养殖种类的优良品种苗种的快速繁育技术,建立与良种配套的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

2.浅海增殖

在资源综合调查和环境调查的基础上研究魁蚶等浅海底栖贝类的环境适宜性,开展养殖容量研究;系统研究魁蚶等主要浅海底栖贝类的生物学、生态学基础研究,优化苗种繁育、中间培育和底播增殖技术;研究贝类浅海增殖效果评估模型,确定评估指标及其权重,建立浅海底栖贝类增殖效果评估技术体系。

3.滩涂养殖

以毛蚶为主要研究对象,完善健康苗种集约化繁育技术,集成与创新池塘中间培育技术,并探索适宜的池塘高效利用模式;系统开展规模化苗种繁育、中间培育以及滩涂养殖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优化传统工艺流程,创新关键技术环节,构建滩涂贝类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体系。

4.筏式养殖

以扇贝、牡蛎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养殖区域、不同品种、近海与远海等贝类养殖的生态环境,确定贝类养殖的适宜海区、空间布局、养殖方式、苗种规格、养殖密度等要素,建立基于生态系统水平的贝类养殖技术体系;集成并优化中间培育、贝参混养等技术,推广应用多元生态养殖模式。

5.养殖设施

优化微藻高效培养、水质调控等新型工厂化育苗技术与装备,研究池塘中间培育相关设施设备与养殖工艺,开展贝类滩涂养殖、浅海增殖、筏式养殖设施和装备的设计与配套养殖技术研究,研发贝类采收和产品净化相关装备,研究、优化相关技术工艺,提升工程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6.环境监测与产品质量控制

建立贝类增养殖环境监测体系,开展环境监测,为贝类增养殖提供基础数据;对贝类增养殖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子进行排查,确定贝类增养殖产品质量评价指标,进行贝类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结合增养殖区环境状况,提出贝类养殖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建议。

7.病(敌)害防控

分析山东省主要贝类病害的发生、发展、流行的规律,建立科学的病害发生风险评估体系;系统研究12种主要贝类病害生物,开展病原的快速检测技术,筛选、优化检测方法,研发现场检测、诊断的产品;研究不同养殖模式对贝类免疫及病害发生的影响,开展不同养殖模式的病害防控技术研究,集成构建病害综合防控技术。

8.产业经济

建立省内贝类产业调研网络,初步建立我省贝类产业发展数据库和省内贝类产业市场行情跟踪制度;开展贝类产业发展进行比较研究,借鉴先进经验、模式,对我省贝类产业发展所需的政策支持等问题提出研究报告、对策建议,为政府部门决策和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分年度计划

—2016

1.进行贝类增养殖产业发展现状调研调查,收集贝类产业发展的相关信息资料,确定研发、优化、集成的技术内容;

2. 开展适于底播杂交扇贝品种的选育;进行牡蛎特色品系的表型培育;

3.确定苗种大规模繁育技术、基于生态系统水平的贝类高效养殖技术路线;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

4.开展主要贝类病害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主要敌害生物调查;研究12种主要贝类病害生物的快速检测、准确诊断技术;建立贝类副溶血弧菌快速检测方法;

5.开展贝类养殖区环境监测,研究环境对贝类重金属残留的影响;开展贝类除草剂、贝类毒素污染状况调查;

6.研究养殖容量评估、增养殖效果评估模型及技术;

7.进行优质苗种繁育和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的试验示范,培训渔技人员和养殖户。

—2017

1.筛选可用于标记辅助育种的主要育种品种的抗逆基因或分子标记;发掘牡蛎特色遗传资源,分析特色性状的遗传方式;

2.结合贝类养殖收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评估不同生态环境对养殖贝类的生长、产量以及海域容量的影响;

3.研究12种主要贝类病害生物的快速检测、准确诊断技术,分离、纯化致病弧菌10株以上;开展主导养殖贝类品种(系)的免疫、抗病相关基因研究,克隆相关基因;

4.排查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子,开展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研究;

5.开展贝类产品净化技术研究

6.完善贝类产业经济数据调查跟踪网络;

7.开展典型贝类增养殖区环境状况分析评价;

8.进行优质苗种繁育和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的试验示范;培训渔技人员和养殖户。

—2018

1. 开展基于杂交扇贝雄性不育系的新种质培育;使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验证功能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提高牡蛎特色品系的软体部重量,与对照群体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2. 评估不同生态环境对养殖贝类的生长、产量以及海域容量的影响;

3.完善基于生态系统水平的贝类养殖技术体系,开展滩涂贝类池塘高效利用模式研究;改良贝类养殖设施;

4. 开展病原调查,分离、纯化致病弧菌10株以上;开展主导养殖贝类品种(系)的免疫、抗病相关基因研究,克隆相关基因;开展12种重要病原的病原生物学和病理学研究,克隆重要致病基因;

5. 开展养殖区示范性监测评价;对贝类增养殖区产品质量安全进行风险评价;

6. 规范化开展贝类产业经济数据跟踪,开展牡蛎产业发展调研;

7. 建立牡蛎基因选育技术流程;构建基因选育牡蛎群体与表型选育牡蛎群体,繁育牡蛎特色品系苗种2000万粒以上;

8.进行优质苗种繁育和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的试验示范;培训渔技人员和养殖户。

—2019

1. 开展基于杂交扇贝雄性不育系的新种质培育;在牡蛎特色品系中建立软体部大小差异群体,筛选软体部重量差异的有关基因;

2. 研究不同品种、近海与远海等贝类养殖的生态环境,确定贝类养殖的适宜海区、空间布局、养殖方式、苗种规格、养殖密度等要素,开展滩涂贝类相关共性技术的研究;

3. 开展12种重要病原的病原生物学和病理学研究,初步查明其主要致病基因;研究不同养殖模式(环境)、病原与养殖贝类病害发生的关系;

4.研究建立贝类质量预警计划;初步建立环境监测体系;

5. 开展我省贝类产业市场竞争力调研,启动我省贝类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6.完善并形成适宜于北方的毛蚶池塘中间培育技术,形成滩涂贝类池塘高效利用模式1套;

7. 初步建立贝类养殖环境监测体系;

8.进行优质苗种繁育和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的试验示范;培训渔技人员和养殖户。

—2020

1. 选育杂交扇贝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建立利用雄性不育扇贝及其保持性培育技术;继续开展抗逆和育性相关因子的筛选;

2.检验选育特色牡蛎新品系不同纬度海域的适应性,构建同时具有两个优良性状的牡蛎新品系;

3. 集成并优化贝参混养技术,推广应用多元生态养殖模式;

4. 研究不同养殖模式(环境)、病原与养殖贝类病害发生的关系,开展不同养殖种类(魁蚶、扇贝等)、不同养殖模式的病害、敌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集成构建病害综合防控技术;

5. 完善贝类产品养殖环境监测体系,研究海水贝类养殖区管理方案;

6. 开展我省“十四五”贝类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7.进行优质苗种繁育和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的试验示范,培训渔技人员和养殖户。

七、政策与措施

(一)加强政策引导与监管

1.加强各项监管措施。

近年来我省黄渤海区域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如绿潮的频繁发生、近岸富营养化日趋严重等,因此,应加强海域环境监管,尽快建立山东省海洋生态网络监测系统,加强养殖海区自然灾害及病害的监测、预测、预报能力建设,从科学的角度探索山东沿海生态环境的现状及潜在危险,做到防患于未然。海域资源规范使用是贝类养殖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应理顺行政管理关系,对海域开发利用要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对养殖区域的监管,严格控制养殖用海。政府部门应加大政策导向和管理力度,制定行业管理办法,对不符合条件或违法的单位和个人取消其生产经营权,保证养殖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使山东省贝类养殖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建立财政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对贝类增养殖尤其是浅海底栖贝类增养殖的支持力度。结合国家、省、市等各级浅海开发建设扶持计划,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浅海贝类增养殖开发,财政、税务及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积极提供有效信贷支持、贷款贴息、能源补贴等优惠政策。拓宽贝类产发展的投资、融资渠道,积极引入市场因素,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开发领域,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组织经营多形式的发展模式。确立企业在贝类产业尤其是贝类增养殖业的投资主体地位,重点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实施浅海贝类增养殖开发,发挥其示范支柱作用。

3.落实惠渔强渔政策。

贝类增养殖业以至海水养殖业要真正实现规模化和现代化,还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将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扩大到贝类养殖领域。对水生生物资源衰退严重的水域,以及放流技术成熟、苗种供应充足、增殖效果明显、渔民受益面大的品种,在增殖放流资金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推动浅海底栖贝类增殖业发展。受各种因素影响贝类养殖风险较高,保险业应从种植业向海产养殖业拓展,尽量减少养殖企业的后顾之忧。要把各类渔业生产经营主体组织起来,有序参与市场竞争。加快养殖水域滩涂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对于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养殖用海,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尽量延长养殖证使用期限,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鼓励水域滩涂依法流转。

4.完善质量监督体系。

双壳贝类有非选择性滤食的习性,在海域生长过程中极易积累富集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贝类生产尤其需要注重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有效防止消费者因食用污染贝类而生病的现象。因此我省的贝类产业应从传统的数量扩张过渡到提升质量安全性的软实力建设上来。政府应加强监管,创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形成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质量安全监控信息库,依据从生产源头到市场的贝类产业操作流程,采集养殖、捕捞、净化、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详细信息,形成电子档案供消费者及质量安全执法部门查询。将贝类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情况和认证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正确引导市场消费。消费者和执法部门根据信息库可以查询产品的相关信息,实现质量安全责任的可追溯性。

(二)完善各项产业支持措施

1.加强各类平台建设。

加大科技研发、示范和推广平台建设,尤其是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有效整合龙头企业、养殖业户、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地方主管部门、渔技部门等的科技资源,建立“1+1+N”模式,推动技术研发进程和示范、推广;加快贝类增养殖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为贝类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市场、流通信息,既增强宏观调控和规划的准确性,也可使养殖户可以实时掌握养殖生产管理、品种资源等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指导并促进养殖户积极参与并建立贝类养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和经济互补的作用,业户共同发展的软、硬件平台,促进产业形成合力,共同防范和抵御各种疫病及市场风险。

2.加强人才和团队建设。

以各领域专家为主,吸收贝类产业技术人才,培养后备人才,形成以贝类创新团队为核心的梯级人才队伍;依托山东省相关主管部门,整合国家、省、市各层级技术力量,开展相关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提高贝类产业竞争力。以驻鲁科研单位贝类研究知名专家为主,联合省、市渔业系统主管部门主要业务负责人、各大型贝类生产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建立贝类产业智库,为我省贝类增养殖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各贝类主产县、乡聘请应急联络员,及时通报突发性事件;预先按照养殖种类、环境、病害等不同情况建立不同的应急专家小组,及时反应、及时分析、及时反馈,为主管部门合理应对提出相应建议。

3.推动贝类加工业发展。

贝类的精深加工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对改变出口以冷冻为主的格局,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投资收益率,促进我省贝类资源的产业化、规模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其他地区已经开发了金贻贝胶囊、牡蛎壳的活性钙、海王金樽、金牡蛎等功能食品,投放市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省应在这一方面加强贝类产品的深加工,如贝类软体部含有丰富的牛磺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其提取物为主要成分开发保健品。我省贝类资源的利用率(特别是贝壳)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贝类加工余料利用不够,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污染了环境。要制定奖惩政策措施,制止随便丢弃、污染环境的行为,奖励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或养殖户。

4.加大品牌创建和推广力度。

水产行业逐渐进入品牌化运营时代,品牌成为渔业市场日益重视的因素。推广渔业品牌需要通过政府或行业协会组织统一进行,以达到最佳效果。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共同努力,有步骤地统一宣传和推广,大力宣传贝类的营养价值,拍摄制作介绍贝类产品的专题综艺节目,为调动消费者参与的积极性,或举办贝类美食节、文化节或交流观摩会等。建立产品宣传网站,利用电子商务,拓展营销网络空间,通过多渠道、多方位的宣传树立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加强与消费者的联系。

八、重大工程建议

(一)种业协同创新工程

研究内容:开展牡蛎、扇贝等主要养殖贝类种质保存、良种繁育等重大关键性和共性技术的研究,包括原良种保存与利用、新品种引进、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分子辅助育种、倍性育种等,培育适合于山东沿海海区养殖的优良品种;建立与之配套的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培养、聚集行业技术研究和管理人才,开展国际海洋科技合作与交流,打造高层次的海洋产业科技创新团队,加速创新链各环节之间的技术融合;面向山东省贝类种业开展技术咨询、培训等服务。

预期目标:建立贝类种质库,建立主要贝类种质保存和利用技术,保存主要种类种质40份以上;建立较为完善的良种繁育技术体系,研发配套的设施、设备,形成相应的生产工艺;建立良种繁育基地5处以上、繁育水体2×104以上;联合5家以上贝类育种科研单位、15家以上育苗企业,组建贝类种业联盟,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二)浅海底层空间开发工程

研究内容:以魁蚶、毛蚶、鲍、头足类等浅海贝类适宜性研究和容量评估为前提,开展浅海底栖贝类健康苗种繁育、高效中间培育、生态化增殖技术和增养殖工程化等技术研究,提高浅海底层空间利用率,拓展我省渔业发展空间;构建浅海底栖贝类增殖效果评估指标、技术和模型,为完善浅海底栖贝类增殖技术、工艺提供数据支撑;整合“苗”、“养”两级生产企业和相关技术支撑单位,建立浅海底层空间开发共同体;在山东省沿海建立示范基地,开展浅海底栖贝类增养殖技术集成、优化与产业化。

预期目标:完成浅海主要底栖贝类对不同底层环境的适宜性研究,提出不同底层环境对拟开发生物的容量;建立45种主要底栖贝类种质保护、苗种繁育、高效中间培育、敌害防控和生态化增殖技术;研发12套生态化增殖和采捕技术与设施设备;建设示范基地56处,每处1万亩;建立23种效果评估模型,建立浅海底栖贝类效果评估技术;

(三)监控网络建设工程

研究内容:开展贝类主要敌害以及病害病原生物调查,研究贝类主要病原检测技术和在线诊断技术;对贝类增养殖区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进行排查,确定主要危害因子;研究重金属、贝毒等因素的高效检测方法;研究海域环境监控技术和体系,完善灾害预警机制。开展环境监控技术优化研究,依托与整合各级研究单位、生产企业、环境监测部门、“渔病医院”,建立全面、综合、高效、系统的,涵盖环境、病害、产品质量、灾害等方面的监控体系。

预期目标:建立23种主要病原检测技术和在线诊断技术;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1套贝毒高效监测方法;确定环境监测和产品质量监测的主要目标、指标,建立多方参与、海陆统筹的山东省贝类养殖监控网络。

(四)品牌创立和推广工程

研究内容:以推动我省贝类精深加工为落脚点,研发海洋药物、海洋生物保健食品和海洋化妆品等精深加工技术和设备;以“互联网+”为载体,推动鲜活贝类产品的冷链物流建设和精深加工产品的市场推广;以市场特别是广大国内市场为主要目标,推广适合市场需求和贝类安全监控要求的、有效的净化技术和设施,推行贝类包装上市,实行产品追溯和生产流通;基于以上工作,从产品线到视觉识别,再到促销、推广的合理系统搭配,实现产品与消费、社会、渠道的良性互动,形成品牌,实现对整个市场的带动。

预期目标:打造“乳山牡蛎”、“东营文蛤”等标志性地理产品45个;贝类精深加工产品品牌数量在目前的基础上翻一番;采集养殖、捕捞、净化、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详细信息,建立产品电子档案,实现质量安全责任的可追溯性;通过拍摄制作介绍贝类产品的专题综艺节目、举办贝类美食节、建立产品宣传网站、电子商务等方式拓展营销网络空间,贝类品牌认知度有显著提升。

贝类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