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

发布时间:


第一章
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孔子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见于《论语》中。《学记》《大学》《中庸》是我国古代经典教育著述。《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专著,其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为引导学生而不要硬牵着他们的鼻子走,对学生严格要求但不要压抑其个性与需求,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但不要急于提供现成的答案。《中庸》里主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
苏格拉底首创“产婆术”。柏拉图的《理想国》、法国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三个里程碑。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又译为《论演说家的培养》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写的《大教学论》里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即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实施普及教育,体现了教育民主化的要求。还提出了直观性原则、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等教学原则。卢梭提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从而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做中学)。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以布鲁纳为代表,提出“从发现中学习”
西方教育强调在于一个人的内心觉醒,注重启发学生心智;中国教育强调学生外在的可塑性,方法上崇尚强制灌输。心理起源论代表是孟禄,强调“无意识模仿”,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论在社会主义国家广为流传,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原始社会的教育融合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之中。古代社会的教育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当代社会的教育具信息化特征。
第二章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2.教育为经济发展准备新生的劳动力。3.教育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职业培训。
4.教育通过人文精神的培育为经济活动提供道德和文化基础。
政治体制对教育的影响1.政治体制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体制制约着不同社会阶层的受教育权。3.政治体制决定国家的教育目的。4.政治权力影响和决定教育内容的选择和解释。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3.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一)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因素。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三)教育因素。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1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可更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
(四)个体因素。主要指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动力。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章
西方传统的教育目的观中的个人本位论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发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评价教育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标准来衡量。
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和社会价值来确定,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需要,教育必须以社会的目的为优先。
教育无目的论其实并不是主张教育不要目的,而是反对把教育视为一种预先设定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有如下六点:1.我国教育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方向性。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3.培养“劳动者”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4.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质量标准。5.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国教育目的一贯坚持的原则。6.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时代取向。
第五章
课程最有代表性的定义1.课程即教学科目。2.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3.课程即学习经验或体验。课程的类型
1.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也被称为活动课程。2.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可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3.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可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专业能力+视野)4.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区分,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5.从课程性质及其表现形式上来区分,可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学习环境中无意识获得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是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非正式课程”1)物质方面。如学校的建筑物、设备、景观和空间的布置等。2)制度方面。如学校的组织制度、管理评价制度、考核制度等。3)文化心理方面。如师生关系、校训、同伴关系、校风、班风、教风等。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主张和实践学科中心主义课程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斯宾塞、赫尔巴特和布鲁纳等。其不足之处在于重知识轻经验、重学科逻辑轻心理逻辑、重学术性轻实用性、重成人生活准备轻儿童现实生活需要与学习兴趣、重专门化轻关联性和综合性。
经验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课程的实质是经验,强调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儿童及其活动是课程的中心,理想的课程应促进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关注儿童的经验,强调儿童的动手能力的发展。不足之处在于重经验轻知识、重心理逻辑轻学科逻辑、重实用性轻学术性。学校课程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种形式。
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目的制定和颁发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体安排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有关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的指导性文件。教材即教学材料,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
2


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内容(P126-1271.新课程的目标定位: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新课程的结构调整: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3.新课程的内容选择: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4.新课程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5.新课程的评价体系:发展性课程评价。
6.新课程的管理策略: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第六章
教学任务:
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完成以下三项重要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能力,增强学生体质。3.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个性的健全发展。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理解)
1.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教与学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辅相成。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的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只有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是提高思想品德的基础,思想品德的提高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知识教学中。教学原则与方法(P143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既要有严密的科学性,又要有高度的思想性,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性是指教师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向学生传授反映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思想性是指教学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及活动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科学性与思想性是有机关联、相辅相成的。贯彻原则如下:1)确保教学的科学性。2)坚持各门学科教学的思想方向性。3)以教师高尚的师德修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影响学生。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密切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的目的。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学会学习。3)发挥教学民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4.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运用各种直观手段,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充分感知所学对象,为学生形成科学概念、掌握理性知识、发展智力奠定基础。1)恰当地选用直观手段。2)直观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语言直观。
5.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持续地、连贯地、系统地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序”含义为:一指学科内在的逻辑顺序;二指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1)按照
3


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顺序进行教学。3)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习惯和方法。4)处理好“渐进”和“骤进”的关系。
6.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能持久地保持在记忆里,在需要时能准确而及时地再现和运用。1)使学生透彻理解所学知识。2)帮助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和方法。3)合理组织复习和练习。7.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个别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1)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2)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善于发现和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和读书指导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4.以探究研讨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习评价五大基本环节。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样式;拟定教学工作计划。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1.目标明确。能够实现认知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领域目标的统一。2.容正确。3.方法恰当。4.结构合理。5.教学能力强。6.效果优良。可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是否注意力集中、是否积极主动、是否思维活跃等)、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作业的质量、考试成绩等方面加以考量。
第七章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理解、运用)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知,即道德认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情,即道德情感,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内在动力。意,即道德意志,是思想品德形成调节力量。行,即道德行为,是衡量人的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知、情、意、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整体。德育过程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炼之以志、导之以行。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反复性的规律。德育原则
1.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记忆、理解)。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把尊重、信任学生和对学生思想行为提出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自觉将教育要求转化为自我教育要求,形成和发展良好的思想品德。1)要热爱、尊重、信任学生(正确的期待)2)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而合理的要求(激励力量=期望值+效价)3)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2.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循循善诱,用理论、事实引导学生,启发和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同时辅之以强制性的纪律约束,规范学生的言行。1)正面启发,积极疏导。2)以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3)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
3.知行统一原则。1)理论学习要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2)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教育和培养集体,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体,又要重视教育个体,通过教育个体来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1)培养和建设良好的集体(共同目标+得力领导+班风+人际关系)2)善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集体决策+集体舆论+群体感受)3)加强个别教育,通过个人转变影响集体(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一致)5.因材施教原则。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观察、谈话、调查)2)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性格、气质、能力、兴趣)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系统地进行教育。
6.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统一校内的教育力量。2)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争取社会和家庭的配合。3要加强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4

第八章
决定教师社会地位高低的主要因素有: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专业地位和职业声望。教师的职业角色:知识传授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研究者角色。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专业能力的发展指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还有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机智、教育创新能力等。学生的本质特征:1.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2.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3.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当代学生观(理解)1.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并不意味着放任学生,尊重必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2.尊重学生的独特性。3.尊重学生的创造性。4.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施教。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1.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1)教师因素: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的智慧;教师的人格因素。2)学生因素。3)环境因素。
2.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记忆)
四个特征: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合作对话。
3.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策略。1)树立现代教育理念。2)尊重、理解、关爱学生。3)主动与学生交往,善于与学生沟通。4)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第九章
班级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是源于班级组织的个人需求层面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同学间的个性不同,从个人的好恶出发而自然形成的。可分为:1.积极型,这种群体的价值观与班级组织目标和价值观念相同,可以进行积极利用。2.消极型,这种群体的价值观与班集体目标和价值观对立,这要进行严厉的取缔。3.自娱型。班级组织建设主要涉及班级物质班级制度班级精神三大领域。班级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策略:
1.了解和研究学生:1、研究内容:一是了解和研究班集体,二是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2、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1查阅学生档案。2)观察法。3)谈话法。4)调查法。
2.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良好的班级气氛通常具有以下特点:融洽的师生关系;双向师生互动与沟通;合作的同学关系;积极的学习风气;和谐的班级气氛。1)运用情绪暗示原则。2)多运用鼓励与强化。3)给予各种适时关怀。4)教师必须以身作则。5)正确运用归因理论。
3.明确班集体的奋斗目标。短期、中期、长期目标结合起来。4.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5.制定班级组织的规章制度。
6.搞好班级学习管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指导)
7.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1)教育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主体性原则。4)易操作性原则。8.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计划和总结。计划一般分为学期和月(周)计划。
5

教育学复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