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名句名篇默写

发布时间:2020-04-29 10:12:32

专题六 名句名篇默写

1.[2020成都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描写鹏鸟迁徙南冥时,从水面奋起而飞,直上九万里高空的两句是“         ,         ”。 

(2)《赤壁赋》中“         ,        ”两句描写了苏子与朋友乘坐小舟举酒互劝的场景。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说农家酒味虽薄,而“        ”,表现了农村淳朴的民风;“        ”一句,则展现了村民祈求农事丰收的热闹场景。 

2.[2020石家庄重点高中摸底考试,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片中“          ”以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形象,下片写如果能替君主完成收复失地的大业,就会“        ”。 

(2)“君子”是《劝学》中推崇的榜样,文章开篇就说“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在后文中说如果“         ”,就会智慧明达而行为没有过错了。 

(3)《离骚》中的“         ,         ”两句,意思是说,保持清白,献身正道,正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 

3.[2020陕西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氓》一文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句子是“          ,          ”。 

(3)《雁门太守行》中,诗人借用典故,赞颂将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是“          ,          ”。 

4.[2020湖南四校高三调研联考,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登高》中,“          ”一句点出因困苦催生白发,而“         ”一句则表达了诗人欲借酒消愁而不能的痛苦之情。 

(2)《锦瑟》中写“泪”的一句是“          ”;《离骚》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也在写“泪”,而“掩涕”的原因是“         ”。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手法、意境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相似的两句是“         ,         ”。 

5.[2020广东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先说南朝宋武帝刘裕曾经住在被斜阳照射的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之中,再用“         ,        ”两句赞叹了他当年北伐的赫赫战功。 

(2)《琵琶行并序》中用生动的比喻描写琵琶女演奏暂歇后,乐曲变得激越雄壮的两句是“         ,         ”。 

(3)《行路难(其一)》中用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在酒宴上内心苦闷、抑郁的诗句是“         ,         ”。 

6.[2020湖北重点中学高三起点考试,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德行高尚却遭小人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 

(2)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用强烈的反问语气指出秦王朝大肆搜刮与任意挥霍的行为。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自己身世的诗句是“        ”,然而诗人对自己的生死并不顾惜,因为他的人生追求是“         ”。 

7.[2020南昌重点中学高三段考,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望》中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广大受战争迫害的人们共同心愿的名句是“          ,           ”。 

(2)《劝学》中认为整日思考还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从而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 

(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听了诗人的话后,所弹曲调一改前风,使得“        ”,然后用“座中泣下谁最多”设问,将诗人与他人对比,一句“         ”尽显其悲伤凄切。 

8.[2020惠州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         ,        ”两句从一个国家所面临的内外形势角度,揭示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2)《离骚》中,屈原以反问的语气表明即使受挫也不改志向的两句是:“         ,         ?” 

(3)李白的《蜀道难》中,“         ,        ”两句用行人的动作烘托出了山的高峻危峭。 

9.[2020辽宁六校高三期中联考,16,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劝学》中连续举了四个生活中的例子,得出“          ,          ”的结论,目的是强调君子善于通过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 

(2)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多次写到“月”,其中用来渲染一种静寂寥廓的环境氛围的一句是“          ”,用来渲染一种孤寂清寒的环境氛围的一句是“          ”。 

(3)儒家思想一脉相承。《论语》中的名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与《鱼我所欲也》中的“          ,          ”内涵一致。 

10.[2020长春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大好山河,历来让中国文人魂牵梦萦,诗兴大发。《望岳》中,杜甫望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顿时“(1)          ”,因而极目张望,立誓“(2)          ”,以览尽众山;《虞美人》中,李煜身囚小楼,见月下“(3)          ”,只是宫女们都老了,面对此情此景,他不禁又生发了“(4)          ”的浩瀚离愁;《赤壁赋》中,苏轼与友人驾一叶扁舟,吹着清风,沐浴着山间明月,顿觉人生短暂,很想“(5)          ”,与明月共存,并认为清风、明月“(6)          ”,自己和友人可以尽情享有。 

11.[2019河南洛阳、许昌高三质量检测(一),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        ”一句,是女子宽慰男主人公的言语,“        ”一句,则是女子允诺婚期的话语。 

(2)韩愈在《马说》中,第一段用“        ,        ”两句指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3)杜甫的《登高》中“        ”一句,写出了诗人远离家乡、漂泊时间长的境况,“        ”一句,更凸显出诗人的老病孤苦,形单影只。 

12.[2019安徽黄山高三八校联考,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        ,        ”两句以简笔勾勒出 “醉翁”的自画像,描写“醉翁”醉在其中的情景。 

(2)李白的《蜀道难》中“        ” 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山峰之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而“        ”则写出了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的场景。 

(3)庄周的《逍遥游》中认为路程远近不同,所用的时日和所做的准备也不同:“        ”,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而到千里之外去,得“        ”。 

13.[2019湖南醴陵高三联考,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议论喜用对比。比如荀子的《劝学》中将螃蟹的“        ”与蚯蚓的“        ”进行对比,强调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2)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以对偶的句式,表明自己临危受命,体现自己勇于担当精神的两句是“        ,        ”。 

(3)歌曲《在水一方》的歌词中有“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的句子,从韵脚和内容上看,这是化用了诗经《蒹葭》中的“        ,        ”两句。 

14.[2019广东惠州高三调研考试(二),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2)曹操的《观沧海》中,“        ,        ”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3)《逍遥游》中指出“        ,        ”,然后用具体事例说明,就像倒在堂上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15.[2019河南中原名校高三质量考评(二),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        ,        ”两句,描写了女子登上破败的土墙,向心上人的家乡痴望的情景,情意动人。 

(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通过对比四十三年前的“        ”和现实中的“        ”,表现了金兵南侵时的战火烽烟和被占区人民忘却战败的历史,在佛狸祠前迎神赛社的景象。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通过“        ”和“        ”两句的比较,写出了同舍生和自己在衣着方面的差别,表现了自己求学时的艰苦。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        ”一句点明时令,“        ”一句表明贬谪地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        ,        ”两句,从声、色两个角度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画面,渲染了沉重、紧张的氛围。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通过虚写在高塔上见到的辉煌景象来表达自己志向的一句是“        ”,表现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惧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的一句是“        ”。 

1.[2020合肥高三调研检测,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         ”一句总括了雄关固若金汤的形势,又以“        ”一句形象地表现了历史的盛衰无常。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叹惋繁华盛况和英雄业绩已荡然无存的句子是“         ,         ”。 

(3)庄周在《逍遥游》中以现实生活中舟船浮起依赖于水作为依据,从而得出了大鹏飞翔需要依赖于风这一结论,即“        ,         ”。 

2.[2020甘肃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行路难(其一)》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达期待施展抱负的愿望的两句是“         ,         ”。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所描写的情景与苏东坡《浣溪沙》中所描绘的“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的情景相同。 

(3)苏轼的《赤壁赋》中,“         ”句写了要与动物为伴侣、做朋友,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句借助昆虫作喻,说明天地广阔,慨叹人生何其短促。 

3.[2020安徽高中名校高三上学期联考,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蜀道难》中,诗人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悲凄的境界,先写“          ”一句,鸟声在古树间传响,再写“         ”,如此月夜悲啼,确实使人闻声失色,更觉蜀道之难。 

(2)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论语》中,孔子认为读书求学的态度应该是喜爱学习并最终以求学为乐的语句是:“         ,        。” 

(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         ”一句形容楼台上由于歌声响亮而充满暖意,“         ”一句形容大殿中由于舞袖飘拂而充满寒意。 

4.[2020武汉高三质量监测,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赤壁赋》中,客人用“           ,          ”两句,感叹在天地间个人生命的短暂和渺小。 

(2)李商隐《锦瑟》一诗中,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得到很好表现的诗句是“         ,         ”。 

(3)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           ,        ”两句从时间的角度写出了洞庭湖景象的千变万化。 

5.[2020湖南湘东七校高三联考,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也”和螃蟹虽有六跪二螯却“          ,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2)从《氓》中的 “          ,          ”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3)在《次北固山下》中,与刘禹锡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6.[2020惠州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周在《逍遥游》中用“朝菌”和“蟪蛄”来说明生命短暂,容易错过一些美好事物的句子是“          ,          ”。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间的潮水洗尽历史铅华,让曾经辉煌的人事渐次淡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类似的句子是“          ,          ”。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          ”。 

7.[2020绵阳高中第一次诊断考试,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述自己早年出身平民,亲自劳作,只想“          ,          ”。 

(2)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以“         ,         ”两句描写昔日琵琶女在演奏后,受到京都富豪子弟竞相追捧的场景。 

(3)荀子在《劝学》中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但用心专一,所以能够“        ,          ”。 

8.[2020河北邯郸高三模拟,16,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揭示出士大夫耻于相师的原因。这些士大夫认为师生之间年龄和学问都相近,如果从师,就会处于“          ,          ”的尴尬境地。 

(2)荀子在《劝学》中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例子后,总结道:“          ,          。”  

(3)《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          ,          !” 

9.[2019昆明高考模拟,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一句运用比喻追念往昔战场上的强劲之势,转念如今,人们竟然展现出“         ”的安于现状之态。 

(2)苏轼的《赤壁赋》中,“          ”一句,写出从变化的角度看世界的情形;“         ”一句,写出从不变的角度看物与我的情形。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运用了互文手法,侧面表现了边塞的苦寒。 

10.[2019合肥高三第三次教学质检,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如果想要典雅含蓄地表达自己对有荷叶、荷花等图案的服装的喜爱,我们可以借用屈原《离骚》中的“         ,          ”两句。 

(2)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以月亮圆缺增减的辩证关系为例,形象地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的一般规律。 

(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         ,         ”两句,描述了作者求学时向老师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恭敬请教的情形。 

11.[2019郑州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行走在光阴的长廊中,四季的声色光影,常常会唤起我们对那些美丽诗文的记忆。漫步初春的原野,你会如韩愈一般,发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奇妙;清秋时节,登山临水,猿声悲凉、归鸟疾飞,你会顿觉杜甫《登高》中的“        ,        是何等传神;阴沉的冬日,置身于冰封雪盖的大漠戈壁,你又会惊叹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对雪原的描写何等贴切! 

(2)屈原的《离骚》表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执着的理想追求。诗中的“          ”一句,表明他愿意为践行古代圣贤所推崇的正道而献身;而“         ”一句,则表现了他与各有所乐的众人有不同的爱好与追求。 

12.[2019太原高三第二次模拟,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          ,       ”两句指出,对宫中或府中官员的赏罚应坚持同一标准。 

(2)杜牧《阿房宫赋》中采用对比手法,写秦的统治者取得财富时一分一毫也不舍弃,使用时随意挥霍的两句是“        ,       ”。 

(3)荀子的《劝学》中,“          ,        ”两句和“思而不学则殆”都强调学习实践的重要性。 

13.[2019南昌高三第三次模拟,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渔家傲·秋思》中既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又抒发了思乡和希望建立功业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         ”。 

(2)《赤壁赋》中阐明从变动的一面看天地万物,天地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的句子是“           ,         ”。 

(3)韩愈在《师说》中写了世人在对待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的不同态度:对其子“          ”,对自身“         ”。 

14.[2019广东百校联考,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春望》中描写明丽春景让花鸟流泪,借以反衬忧国之愁、思乡之苦的两句是:“        ,        。” 

(2)荀子《劝学》中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的两句是“        ,        ”。 

(3)杜牧《阿房宫赋》中“        ”一句用数字描述了阿房宫建筑面积之大,接着用“        ”极言阿房宫楼阁之高。 

15.[2019济南高三学习质量针对性检测,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曹刿对鲁庄公解释当时可以放心追击不用担心有埋伏的依据是:“          ,          。” 

(2)韩愈在《师说》中比较士大夫与巫医乐师百工不同的学习态度后,感慨地说,巫医乐师百工们“          ,          ”,这种现象实在奇怪。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运用了刘裕父子的典故,父亲是“        ”的气概,儿子却是“         ”的狼狈结局。

专题六名句名篇默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