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发布时间:2019-10-16 22:27:04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论苏轼的诗歌美学思想

旷世奇才苏轼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批评家。在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的认识上,苏轼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渊源。

苏轼具有仁政爱民的思想和积极入世的精神。基于此,他重视文学积极的社会作用,强调有为而作,针砭时弊。他在《题柳子厚诗》中写道:诗须要有为而作……好奇务新,乃诗之病。所谓有为而作,目的在于揭发当世政治的过失和社会中的种种不平,从而达到疗饥”“伐病的功效。苏轼的意图十分明确,写诗就要充分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有所劝诫,有补于世。不能一味地粉饰现实,阿谀奉承。苏轼在向哲宗皇帝申述自己因诗获罪的原因时说:昔先帝召臣上殿,访问古今,敕臣今后遇事即言。其后臣屡论事,未蒙施行,仍复作诗文,寓物以讽,庶几流传上达,感悟圣意。这说明苏轼确是有意继承风、骚以来的现实主义精神,提倡充分发挥文学的社会功能,以揭发流弊、拯时救世。苏轼《答乔舍入启》中写道:某闻人才以智术为后而以识度为先,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国之将兴也,贵其本而贱其末;道之将废也,取其后而弃其先。用舍之间,安危攸寄。作者把文章重体用还是重华采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强调以体用为本以体用为本有为而作的精神完全一致,都是苏轼文艺中儒家兼济天下思想的反映。

苏轼认为诗画要传神,而满足于摹写物象,意尽句中,不是成功的艺术作品。对苏轼诗贵传神的见解,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剖析:其一,诗要传客观物象之神。苏轼《评诗人写物》云:诗人有写物之功: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他木殆不可以当此。其二,诗要有超以象外的远韵。远韵神似的自然发展,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超以象外的无限时空中,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与回味的余地,这就是远韵。其三,诗歌创作要有空静的心态。苏轼《送参寥师》诗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只有处心于静境,才能摆脱动境的干扰,才能洞察万物的纷纭变化;只有置心于虚空,才不为成见所蔽,才能容纳万般妙境。唯其如此,才能写出体物传神、意境深邃的诗篇。而要使心境空且静。首先必须从烦琐的世俗事务中摆脱出来,使身心闲逸。闲逸才有空静,空静才有妙境和远韵。

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云: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与画是两种不同的文艺形式,但苏轼认为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美学标准,即天工与清新天工,意谓出于自然,无须雕琢。凡出自天工者,必有创作者的个性,给人以清新之感。苏轼在评论诗歌时,常常用天工清新作为审美标准。在苏轼看来,自然清新的诗可以当餐,可以提神,清新是诗的生命,美的极致。苏轼天工清新的审美原则渊源于庄子的美学思想,《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以及法天贵真等,就已道出了不事人工雕凿的天工的实质。在苏轼的哲学思想中,最高的范畴也正是自然。苏轼追求自然之美,实际上是以他最理想的、至高无上的自然作为他美学追求的最高准则。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出色的文学批评家,苏轼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有着独特的见解,这些见解与其政治、哲学思想密切相关。

B苏轼主张诗贵传神,认为成功的艺术作品不应追求摹写物象,而要传客观物象之神,且须具备超以象外的远韵。

C苏轼认为文章应当重体用而轻华采,这与他有为而作的文学主张在精神上是完全契合的,并且反映了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

D苏轼的天工清新的审美原则,渊源于庄子的美学思想,且这个美学思想常常被他用来作为评论诗歌的审美标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苏轼具有仁政爱民的思想和积极入世的精神,他有意继承风、骚以来的现实主义精神,并通过创作来实现文学揭发流弊、拯时救世的社会功能。

B只有处心于静境与虚空,方能摆脱动境的干扰和成见的蒙蔽,才能够把握住万物的变化,容纳各种各样的妙境,进而创作出传神诗篇。

C苏轼引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说明诗人要具备写物之功,传客观物象之神,达到神似,方能为远韵空静提供发展空间。

D苏轼把自然作为自己美学追求的最高准则,提出了天工与清新的诗画美学标准,认为出自天工者,会给人以清新之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评价王维诗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因为诗与画虽是两种不同的文艺形式,却有着共同的美学标准。

B林逋《山园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对梅花枝条和香气进行了准确生动的描写,这符合苏轼诗要传客观物象之神的标准。

C虽然苏轼因诗获罪,然而通过他向皇帝申述自己获罪原因时的言语,我们却依然可以发现他对诗歌有所劝诫、有补于世的社会价值的认同和坚持。

D孟郊落第所作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极尽忧伤,而得第所作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则欣喜无比,这体现了苏轼所追求的自然之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材料一:

CNN旗下财经网站报道,特朗普政府周四宣布,将对每年从中国进口的价值50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对美国科技产业投资,引发人们对于中美之间爆发贸易战的担忧,美国股市暴跌。

对于美国一些大型公司来说,与中国的贸易战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如果中国采取报复措施,苹果、波音、英特尔和其他跨国公司的日子将会变得很难过。

星巴克也在中国市场投下了巨大赌注,并且正在收获成果。该咖啡巨头现在有大约14%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市场,其中国业务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美国和其他发达市场。——摘自《财经网》

材料二:

2018323日,中国商务部公布了自美国进口的7类、128税项产品(主要是农产品)拟加征关税的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这是针对之前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终止减让的回应,按照2017年统计,涉及金额30亿美金,与之前美国终止减让涉及的金额相对对等,产品结构也都是偏上游端。对于本周四特朗普签署的针对中国进口约500亿美元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的行动,中国政府将如何反制,目前并没有公布。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政府在处理中美双边贸易摩擦方面表现出了相对理性和沉稳。——潘向东《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注释:232措施,是指基于美国商务部根据《贸易法》第232条款调查的结果,201838,美国总统特朗普签发了公告,对美国进口的钢铁、铝产品中止减让关税,并加征10-25%的关税。专家认为该措施主要是针对中国的。

材料三:

从中美的贸易结构看,中国主要对美出口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包括家电、电子)、纺织服装、家具灯具、玩具鞋帽等,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主要为中间产品和零部件,以大豆、飞机、汽车、集成电路和塑料制品为主。

美国贸易保护虽然会对其国内部分行业形成利好,但将损害多数行业及消费者的利益。若美国对中国制造进一步提高关税实际上将等同于向消费者征税,势必增加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推升美国通胀,制约美国消费。 ——摘自《网易 财经频道》

材料四:

近日,美国政府连续对中兴通讯打出两记重拳:当地时间416,美国商务部下令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出售元器件等产品,为期7年;17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以50票优势通过新规,禁止本国通信企业采购中国产品,其矛头直指中兴、华为等企业。

对于美方的做法,商务部给出回应:美方的行为,表面上是针对中国,但最终伤害的是美国自身,不仅会使其丧失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还会影响成百上千的美国关联企业。更重要的是,这会动摇国际社会对美国投资和营商环境稳定的信心。希望美方不要自作聪明,否则只会自食其果。

——源自:央视新闻移动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方对中兴的行为,表面上针对中国,看起来对中国的伤害较大,但最终伤害的还是美国自身。

B.针对美国的232措施,中国商务部公布了拟加征关税清单,实际上是中国对美国的反制措施。

C.美国对进口的产品提高关税,抬高了产品的销售价格,等同于向美国的消费者征税。

D. 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500亿美元的关税,引发了中美之间的贸易战的担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材料一,特朗普政府宣布限制中国对美国科技产业投资,苹果、英特尔等科技公司的资金来源减少,公司发展将会受影响。

B美国此前宣布实施对从中国进口的232措施的终止减让,中国商务部公布拟对自美国进口的128税项产拟加征关税,并征求公众意见。

C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进口约500亿美元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的行动,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强烈不满,立即实施了金额对等的反制措施。

D从中美的贸易结构看,中国主要从美进口大豆、飞机、汽车、电机电气音像设备等,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为中间产品,包括农产品、纺织服装、高铁装备等。

6根据上述材料,请简要分析如果中美展开贸易战,会给美国经济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心的方向,无穷无尽

此刻,目光所及的广阔视域里,众多植物茁壮茂盛,一派浓郁恣肆的碧绿,喷吐着生命的活力。这里是兴隆热带植物园,位于海南万宁。眼前这些树木花卉,让我的思绪飞向三十年前,我到过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两个植物园中的植物大多无异,但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就有两千多公里。两地之间海陆阻隔,江河纵横,山脉连绵,然而想象能够消弭阻隔,就像我此刻的体验。在意识的调遣下,距离不复存在,方向随意掌控。意念起动时,即使远在天涯,却可以迅疾地化为近在咫尺。

在华北平原长大的我,十几岁时把小桥流水的江南,当成心目中最初的远方。我想象那里的天空和土地,河流和植物,那里的人们和他们的生活。数年后,当我初次踏上那里的土地时,却分明有一种旧地重游的感觉——脑海中无数次的描画勾勒,已经让想象无限接近于真实。后来,陕北高原成为我新的向往。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加,曾经的虚幻变作真实,陌生成为熟悉,然而向往也会同步扩展,没有停歇。远方永远存在,在东西南北的各个方向。目光尽头的地平线,不过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声音呼唤着:出发吧,把灵魂朝着天空敞开,把脚步印在永远向前方伸延的大地上。

有许多年了,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是在某个清静的时辰,展开一本中国地图册,确定其上的一个或几个地点,放飞思绪。意念抵达之处,多是我曾经留下足迹的地方。神凝气定之时,我分明看到,一幕幕画面穿越时光和距离,翩然闪现。那是长白山下小镇外的原始森林,脚步踩在厚重松软的腐殖土上,松脂的清香、铃兰花的馥郁伴着鸟儿的鸣叫扑面而来;是浙东南永嘉群峰环抱中的楠溪江,用千百条清澈澄碧的溪水,用奇岩、飞瀑、深潭、古村和老街,打造出了三百里山水画廊。有时候,借助资料和图片,我也会把目光投向某个向往已久而尚未遂愿的地方。我想象青海三江源头的浩瀚壮丽,西藏纳木措圣湖边飘扬的经幡;想象大凉山满山遍野的金黄色苦荞麦,大兴安岭深处以驯鹿和猎狗为伴的鄂伦春人家。甚至仅仅是想象,就能够带来一种惬意的慰藉。

这些已经去过或将去到的地方,被造化赋予了各自的美质。壮丽,秀美,辽阔,幽深,雄奇,朴拙……美的形态千变万化,繁复多姿。但对于我来说,初次遭逢这些景物,都是一种感动,一种震颤,一道划过灵魂的闪电;而过后,则是一遍遍地回想,在回想中沉醉,在沉醉中升起新的梦想。

让我记述一次这样的闪电和震颤,它曾让我此生难忘。那是二十多年前,一次在新疆大地上的行旅。是在天山北麓,汽车穿越连绵交错的农田和林带,即将驶入浩瀚无垠的千里戈壁。就在它的边缘,神话一样,眼前突然闪现出一望无际的向日葵,至少有几十万株吧,茎秆高大粗壮,花盘饱满圆润,花瓣金黄耀眼。它们齐齐地绽放,一片汪洋灿烂,仿佛色彩的爆炸和燃烧。在片刻的惊骇后,我觉察到眼眶中盈满了泪水。不用感到难为情吧!眼泪是一种验证,是灵魂和情感尚且丰盈饱满的体现。而此时此地,它是在强烈地证明着风景的大美。这些在当地都是最普通的风景,普通到无人关注,却让我镂心刻骨。因为平凡而普遍,它们更能够反映此地的自然之美的本质,也更能够和孕育于风土之中的普遍精神建立起一种关联。

只要倾心相与,你就能够听到每一处大自然的心跳声,捕捉到它丰富而微妙的表情变化。每一个地方,它们的天气和地貌,植被和物候,天地之间诸种元素的组合,构成了各自独特的声息色彩。而所有这些地方连接和伸展开去,便是一片大地的整体。久久凝视那一幅雄鸡形状的版图上,那些你亲近过的地方,一种情感会在心中诞生和积聚。那是一种与这片土地血肉关联、休戚与共的情感,当它们生发激荡时,有着砭骨入髓一般的尖锐和确凿。你正是从这里,从一草一木,从一峰一壑,建立起对一片国土的感情。家国之爱是最为具象的情感,自然风物是最为直接和具体的体现。这样你就会明白,前人何以会用桑梓来指代故乡。

⑦“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因为那个方向,分别是它们的家园所在。每个人的家园之感,都诞生于某一片具体的土地,而家国同构,无数家园的连接,便垒砌起了整个国度的根基。这种对于土地的感情,真实而有力,远胜过一些抽象浮泛的口号和理论。所以这样的歌词才能够被传唱几十年: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甚至一种最为深切的哀痛和悲愤,也可以经由风光和自然来获得寄托。在敌寇铁蹄践踏、国土沦丧、百姓流离的黯淡日子里,诗人戴望舒这样写道:/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在山川大地之间,祖国的理念清晰而坚实。

让脚步跟随着目光,让诗意陪伴着向往。行走中,远方化为眼前,异乡变成家乡,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每当脚步踏上一个新的地方,都是把家园的界限向外扩展。而所有的家乡,它们的名字的组合,就形象地描画出了一个国家的名字,成为对它的标注和阐释。在被这个名字覆盖和庇护的一大片土地上,我们诞生和成长,爱恋和死亡。

心的方向,指向的是祖国大地上的江河湖海,高山平原,一种无边无际的美丽。心的方向,朝着四面八方,无穷无尽。

(取材于彭程同名散文)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兴隆与西双版纳两个热带植物园的距离遥远,是为了表现调遣意识不受距离的限制。

B作者年幼时把江南当成心中的远方,即使未曾去过,无数次想象已让江南成为旧相识。

C对去过的地方,作者在回忆中重温美好,对没去过的地方,只能借助资料和图片获得慰藉。

D远方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地方,随着陌生变为熟悉,远方不断地向外延伸。

8文章段使用第一人称,第段改用第二人称。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9本文的题目心的方向,无穷无尽有哪些含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郡,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余,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

(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①怚:通,粗疏,鲁莽。超距:跳跃。古代的一种游戏,用于习武。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

B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

C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

D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

11下列四个选项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寡人以不用将军计寡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同样属于古代皇帝自称的还有,这是古代皇帝的专用词。

B文中的秦始皇二十六年属于我国纪年法中的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即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我国其他的纪年法还有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

C本文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史记》共分五种体裁: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其中本纪记历代帝王生平、政绩,不过也有例外,比如项羽无皇帝之实,却列本纪,主要是因为司马迁认为其在当时有如同皇帝般的领导力。

D文中第一段的归老,意思是辞官养老,与之类似的有告老乞骸骨致仕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王翦是频阳东乡人,年轻时就喜欢军事,后来为秦始皇做事,擒获太子丹,秦始皇认为他贤能勇猛,十分信任他。

B在始皇诚恳道歉和强烈要求下,王翦不得已只得放弃自己的兵力要求,事实证明,这为后来大败荆军奠定了基础。

C王翦坚守不战,是为了自己的士兵养精蓄锐,避敌锐气,以便寻找最合适的作战时机,最后终于大败荆军。

D出征前,王翦向始皇多多地讨要良田园林宅院,是为了妥善地安置自己的子孙,使自己领兵征战无后顾之忧。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2)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凝香斋 曾巩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沉心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

(注)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湖畔。曾巩于1071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齐州大治,该篇为1072年游大明湖而作。黄卷:书籍。香炉:香炉峰。

14下列对这首宋诗的分析与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尾联归结全诗。置身如此令人向往的境界,潜心书史,其高雅情趣让诗人疑是在庐山香炉峰的景物绝佳处。愉悦之情,如超脱世外, 暗含辞官归田之念。

B颔联写曾巩任职齐州,身闲无事,手持酒杯,临风赏月;桑麻遍野,庄稼茁壮,可望秋季丰收。

C任所济南最有代表性的风物是湖光和泉水。颈联上句写湖光,下句写泉水。纯净的湖水,白云驻足,让人心灵清醒明澈;泉底沙石如玉,清寒的泉流冲激,悦耳清幽。

D该诗首句点题,领起全诗。以下写景抒情都是围绕这句展开。曾巩身临西斋,徜徉山水,忘怀世情俗务,不知只因景最幽,俯仰其间,心神愉悦。

15后人多认为此诗诗眼为首联中的 “幽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主席引用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指出: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 , 的豪情。

(2)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不向官职比自己高的人学习,原因是 巫医乐师工匠们相互学习,导致上大夫之族 的结果。

(3)在《己亥杂诗》中,龚自珍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1721小题。

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陈寅恪先生曾经感慨:云南于唐代,不在文化区域之内,是以遗存之材料殊有制限 云南唐宋的遗存历史资料不足,的确因为(    ),但这只是表层的,更深层的恐怕是中国传统的历史记载原本就关注汉族中心区域的王朝内部的风云变化与朝代之间的更迭,不很留意隔山限水的边陲。在常见历史文献中,这一区域的记载总是显得支离破碎。但这些也只是采风者或奉命巡边者,以猎奇的方式偶尔写一些竹枝词,画一些蛮夷图,少有深入考察和仔细描述。

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洋和东洋的学者_________,对中国学术形成了巨大冲击。他们的关注重心与传统中国学者_________。他们不仅对中心的汉族中国有_________的解释,也对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都兴趣盎然,虽然对主流的儒家_________地研究,但对支脉的佛教、道教、三夷教、天主教更有巨大的热情;对历史叙述中通常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有新的论述,但对过去历史文献中往往缺席的下层却更为关注。进入中国实地调查研究的那些学者,把西方文明为视角思考、观察中国历史文化,以极大的热情研究这片陌生的边陲和少人问津的边缘族群。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宋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唐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

B唐代它被划出国境之外,而宋代又不在文化区域之内

C宋代它被划出国境之外,而唐代又不在文化区域之内

D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宋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纷至沓来 泾渭分明 别出机杼 一如既往

B接踵而至 大相径庭 别出机杼 始终如一

C纷至沓来 大相径庭 别出心裁 一如既往

D接踵而至 泾渭分明 别出心裁 始终如一

1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进入中国实地调查研究的那些学者,以西方文明为视角思考、观察中国历史文化

B进入中国实地调查研究的那些学者,把西方文明为视角观察、思考中国历史文化

C那些进入中国实地调查研究的学者,把西方文明为视角思考、观察中国历史文化

D那些进入中国实地调查研究的学者,以西方文明为视角观察、思考中国历史文化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人体内有两种生物酶同酒精代谢相关。一种叫乙醇脱氢酶,能使究竟传华为乙醛;________,能使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决定人的酒量大小的是乙醛脱氢酶。如果一个人的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________,乙醛容易蓄积在体内,少量饮酒就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等现象。而那些酒量大的人,________,能迅速将乙醛代谢。他们少量饮酒后,脸色并无变化;但若过量饮酒,脸色会发青,身体也会受到很大伤害。

2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717日,北京人艺历史大戏《李白》在首都剧场上演,演出将持续至726。这部首演于1991年的作品,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演绎,如今已成为北京人艺的当家大戏之一。二十多年间,每逢《李白》上演,便一票难求。有人开玩笑称:《李白》这部人气之作也有气人之处,那就是——买票难。

《李白》的导演之一唐烨认为,《李白》二十多年久演不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李白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知名度和感召力,是吸引观众走进剧场的首要原因。除此之外,话剧剧本赋予历史人物的独特魅力,也深深吸引和感染着观众。郭启宏先生的本子,不只是在说历史。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在历史中融入了很多现代的东西,看似讲历史人物,实际也在讨论现代人的心理状态,让观众特别有共鸣。唐烨说。濮存昕饰演李白,从三十多岁演李白开始,每年演出都会融入自己的人生阅历,今天的濮存昕已经到了剧中李白的年龄,他的人生阅历和对戏剧的体悟都融入了他对角色的塑造中。

根据所给材料,概括历史大戏《李白》久演不衰的原因。要求:不超过40字。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临近毕业,高三某班召开普通人能为国家进步做些什么的主题班会,同学们踊跃发言。最后主持人通过归纳,整理出以下几点:

拒绝说谎,客观看世界。

不从恶,不冷血,讲道理。

正视、同情、声援弱势群体

独立思考,对听到的消息有所鉴别,保持质疑

凭借良知、依据常识说话,不信口开河。

传播友善,启蒙民智。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综合其中两到三种观点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