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教案

发布时间:2020-05-25 10:03:21

教育心理学院应聘试讲教案

课程编号:

教学类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它□

课程题目: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中小学生生命教育课程设计

选题缘由:

社会中甚至发生在校园中的伤人和自伤事件屡见不鲜,在全国每年有 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 40 多人。在中小学乃至大学自杀和他杀现象也屡有发生,有资料显示,每年至少有 25 万人死于自杀,有 200 万人自杀未遂,在 15—34 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首位死亡原因。而发生在中小学校园中的打架斗殴、性侵等案件也时有发生。针对国内已经发生的青少年生命危机现象中小学生恶性事件究其个人原因除了个体自身性格缺陷之外,更多的是生命意识的淡漠,在面对来自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挫折时不能正确应对,采取极端行为。而究其社会原因时,更多地要归咎于社会、学校和家庭没有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开展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

现代教育逐渐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忽略了对人心理的关注,开始对知识和实用技能的极端追求,并最终变成了对学生个性的压抑和人性的忽略。教育也沦为人们追逐功利的工具,越来越缺乏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尊重。过于功利化的教育思路,导致衡量孩子成长的标准是分数,或者学了多少门特长,掌握了几门器乐之类的技能。而忽视了对孩子生命的教育,对生命意义,人生价值没有引导和思考最终培养出来的,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国内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现状的不足。

2、熟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生命教育特点和价值

3、基本掌握积极心理学的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理念和方法

教学内容:

1、国内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首先,我国国内关于生命的教育的研究大多由高校的教授、学者来进行的,与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差距太远,并且这些研究大多是从教育理论层面进行的,主要是对国外相关理论和实践情况的介绍与评述,创新点较少;其次,我国的生命教育在中小学实践教学中很少被采纳,仅有少数的学校进行了实践;最后我国的生命教育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适合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体系。生命教育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思品课、班会和学科渗透中进行的,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仍处于探索阶段,生命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鲜少有人做。

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生命教育

传统的心理学中,人们都试图通过对问题行为的研究与干预来解决人的问题,但这是一种补救的模式,只有当问题出现时我们才能有所作为,与此相对应的早期的生命教育是作为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唤醒青少年对生命的热爱,消除生命的威胁,缓解社会上吸毒、自杀、他杀和性危机等现象的发生。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个体发展潜力和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引导个体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激发个体自身的潜能来解决问题,使个体生命更加充实而有意义。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个新视角,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引导力。生命教育不再是单纯的“为问题而生”,而开始“为生命而生”。 积极心理学通过激发个体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培养积极的人格和构建积极的社会环境来激发个体的潜能,开发人的价值。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研究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强调人的价值。

对大多数个体而言并不存在严重的心理或生命意识缺乏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过对生命、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困惑,并不意味着他们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没有遇到小问题,这些小问题可能来源于学习上的压力、人际交往中的摩擦、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于这些“小问题”的漠视,导致了“大问题”的产生。学习压力长期积累,那么因为厌学而离家出走甚至轻生的中小学生也就屡见不鲜;当同学之间的摩擦升级,那么来自舍友、同事的杀人案也就频繁发生;当上网成瘾,那么因为迷恋网络,不能正确区分网络和现实导致的自杀甚至他杀现象也会时有发生。

因此积极心理学视角的生命教育有如下的特点:

(1)生命教育不再仅仅针对已发生问题的解决,而是在问题尚未发生前,通过挖掘个体内在的积极的心理品质使个体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完善自我,使每个人的生命都过得更有积极意义。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地积极地认识自我,学会发掘自我潜能,完善自我人格,调动积极的力量。

(2)在生命教育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力量。这种能力不仅仅包括某些人格特性,还包括人在正确的时间能够正确运用各种资源和技能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积极心理学要求个体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被打到,而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问题中进步,在生活中学会寻找生命的意义。

3、积极心理学的课程设计(以小学生为主)

在教学内容方面,生命教育主要分为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和提升生命的质量。

在教学态度方面,积极心理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创设积极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表达自我,积极主动地融入生命教育的课堂中。

(1)认识生命:对学生而言,个体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但对生命的理解仍停留在浅显的、表面化的程度,因此在小学级阶段进行认识生命的课程设计,就是要求学生能够了解生命的起源,对自己的性格、优劣势及其他内在心理特质有一个积极的、全面的认识,形成一个稳定的、健康的自我价值观,并激发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和追寻生命意义的动机。

(2)敬畏生命: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不能摆脱自己的生活环境单独存在,或多或少会与他人及大自然进行接触,只有构建一个积极的、和谐的社会系统,个体才能健康成长。对小学生而言,其同理心还未完全建立,在大多数时候会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及与环境的关系。因此“敬畏生命”这一目标就要求个体学会尊重他人,与社会、家庭、大自然和谐相处,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观,并增进主观幸福感。

(3)提升生命的质量:当学生学会认识生命和敬畏生命后,就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会提升生命的质量,找寻生命的意义。由于小学生思维发展还不完善,因此对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生命意义的追求就体现在让学生初步学会分辨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其面对挫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主动思考、主动成长,并能制定短期的成长目标,进一步提升主观幸福感。

基于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每节课分为导入阶段、转换阶段、工作阶段和结束阶段四个环节进行。

(1)导入阶段,教师要通过与生命教育有关的小游戏、小视频等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好奇心,引出与本节课生命教育具体目标相关的问题,并创设积极、活跃的班级气氛,这一阶段大约需要 5-10 分钟。

(2)转换阶段,教师将导入阶段提出的问题和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引申出本节课的主题,这一阶段大约需要 5 分钟左右

(3)工作阶段,教师针对本节课的主题进行细化,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探索课程目标,这一阶段是课程的主要阶段,需要教师在对课程目标有着充分的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探索的主动性,发掘自身的积极品质和力量,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经验与自身实践相结合。25-30 分钟

(4)结束阶段,教师要将本节课所学进行总结、升华,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并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等形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课堂所学内容,这一阶段大约需要 5 分钟左右。

生命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贯穿个体整个成长阶段,因此,对小学阶段进行生命教育时,要保证为初中及以后的生命教育打好基础,即要保证学生当前所学和未来生活相衔接。

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教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