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句法

发布时间:2014-12-03 17:21:48

第一节 句法

一、判断句

(一)古今判断句的差异

试比较: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②我是一名人民教师。

1. 古:名谓句;今:非名谓句。

2. 古:不用判断词;今:用判断词。

3. 古:主语后可用语气词;今:不用。

4. 古:常用语气词煞句;今:不用句尾语气词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常见句式

1. “……者,……也。

例如:

①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②夫仁义者,上所以劝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2. “…………也。

例如:

①夫管子,天下之才也。(《国语·齐语》)

②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3 . “……者,……

例如:

①虎者,戾虫;人者,甘饵。(《战国策·秦策》)

②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4. “…………

例如:

①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

②农,天下之本。(《史记·孝文本纪》)

提示:

1)如果以使用频率高低作为判别典型句式的标准,那么,2式应该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典型句式。

2)主语后面的未必都是语气词。

例如:

①知者,无不知也。(《孟子·尽心上》)

②代汉者,当途高也。(《三国志·魏书·袁术传》注引《典略》)

三)常用于古代汉语判断句的一些词的性质判定

1. “

1)作指示代词。例如: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②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

试比较:繁启蕃长于春夏,蓄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同上)

2)作判断词。例如:

①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魏策》)

②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提示:一般认为汉语的判断词萌芽于战国时期,发展于两汉时期,东汉末期发展成熟。

2. “

对于判断句中的字的性质的认识,目前人们有两种不同看法:一是认定为动词,二是认定为判断词。请分析下例:

①余为伯儵,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②周公旦为天下之圣人,关叔为天下之暴人。(《墨子·公输》)

③敢请,女为谁氏?(《仪礼·士昏礼》)

④长沮曰:夫执御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论语·微子》)

⑤顷承释子端坐六年,道成号佛,为实尔不?是世所美乎?(《中本起经·度波斯匿王品》)

⑥谢承记孚字及本郡则与琼同,而致死事乃与孚异也,不知孚为琼之别名?为别有伍孚也?(《三国志·魏书·董卓传》裴松之注)

我们倾向于第二种观点,认为是个准判断词。理由是:

1)上列文例只能理解为判断词,否则无以解释原文。

2 ③④两例疑问代词如果作动词的宾语,则必须前置。

3 ⑤⑥两例说明汉魏时出现的选择问关联词是由判断词虚化而来的,而后又被新兴判断词替代。

3. 一组副詞

1

这是个在上古汉语中专表否定判断的一个副词。例如:

①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经·邶风·柏舟》)

②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引申而含有假设义:

③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庄子·秋水》)

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左传·成公十六年》)

判断词产生后,早期的否定形式是非是,说明本身不表判断:

⑤及见他鬼非是所素知者。(《论衡·讲瑞》)

⑥夫少单特,养一老妪为母,事甚恭谨,又哀儿女,抚视不离,非是轻狡不顾家者也。(《三国志·魏书·高柔传》)

2)其他副词

还有许多副词位于判断句的主谓之间,它们都不是判断词。略举数例如下:

①列国之君当小国之君,固周制也。(《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②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

③士诚小人也。(《孟子·公孙丑下》)

④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庄子·让王》)

⑤乃其姊者,亦烈女也。(《战国策·韩策》)

⑥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四)判断句主谓之间的语义关系

判断句的表意本质是对主谓之间的同异关系作出判断。表同一般用肯定判断句,表异一般用否定判断句。下面以表同为例说明判断句主谓之间的语义关系。

1.判断句主谓之间两类基本语义关系:

1)主谓之间是等同关系。例如:

①游公母即祁太伯母也。(《汉书·原涉传》)

乔字伯松,亮兄瑾之第二子也。(《三国志·吴书·诸葛亮传》)

2)主谓之间是类属关系。例如: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上》)

2. 三类特殊的语义关系

1)比喻关系。例如:

①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2)因果关系。例如:

①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逍遥游》)

②此臣等所以痛心也。(《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注引《汉晋春秋》)

③原之所以自容于明公,公之所以待原者,以能守训典而不易也。(《三国志·魏书·邴原传》)

(提示:思考现代汉语之所以……是因为……”句式的来源。)

3)其他。这类判断句比较特殊,通常要依据上下文灵活理解。例如: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

②布,狼子野心。(《三国志·魏书·吕布传》)

二、被动句

所谓主动、被动是针对句子中主谓之间的施受关系而言的,主语是受事的句子都是被动句。在语言表达系统中,被动句处于一般语句的上层。汉语没有印欧语系那样的形态变化,所以被动句在汉语表达系统中没有明显的形式标记,但有些被动句可以通过介词短语或其他附加成分凸显主语的受事性质,我们把这类被动句称为被动式。必须提醒的是:这种被动式与形态变化语言中的被动式不具同质性。

(一)无标记被动句

这类被动句通常没有什么形式标记,只能从句义理解的角度看出句子的主语是受事。例如:

①谏行言听。(《孟子·离娄下》)

②鲁酒薄而邯郸围。(《庄子·胠箧》)

③西伯,伯也,拘于羑里。(司马迁《报任安书》)

④高帝欲伐匈奴,大困平城。(《史记·酷吏列传》)

⑤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以上都是汉语无标记被动句,自古至今始终存在。

(二)被动式

1. “字句/

这类被动句用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凸显主语的受事性质。例如:

①侯作册麦锡金于辟侯。(西周《麦尊铭文》)

②卻克伤于矢。(《左传·成公二年》)

③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乎?(《战国策·赵策》)

提示:这类被动句没有称为而称,是因为王力先生认为介词并非专表被动,这只是借用处所状语类引进施事者。从结构形式上看,它和处所状语字结构毫无二致。例如: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孟子·梁惠王上》)

2. “字式

这类被动句包括+动词+施事+动词两类句式。例如:

①使身死而为刑戮。(《墨子·尚贤中》)

②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左传·成公二年》)

③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贾谊《过秦论》)

以上文例都是动词前加字,表示被动。有的学者对于这类被动句只是笼统地说字后动作行为的施事可以不出现

④战而不克,为天下笑。(《左传·襄公十年》)

⑤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⑥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荀子·非相》)

以上文例字后均出现动作行为的施事,字已是介词。战国末期开始出现动词前加助词字被动式,并成为后世很长时期的汉语主要被动句式。例如:

⑦方术不用,为人所疑。(《荀子·尧问》)

⑧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庄子·盗跖》)

⑨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提示:一般认为是由辅助性代词虚化为助词的。卫太子为江冲所败。(《汉书·霍光传》)《马氏文通》将此句理解为判断句,从侧面说明与代词的亲密关系。

3. “字式

这类被动式出现的时代很早,句式也比较单一,一般是在谓语动词前加助词后极少出现动作行为的施事。例如:

①今日王其步,见雨,亡灾。(见赵诚《甲骨文虚词探索》引例,《中国语文研究》第八期)

②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兼爱下》)

③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荀子·非十二子》)

汉魏之际出现了与字被动式同构的主动句,例如:

④少加孤露,母兄见骄。(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⑤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⑥足下相为观察,还以见诲。(《三国志·魏书·陈矫传》)

以上文例中的吕叔湘先生将之定性为指代性副词。这种用法的产生,使得先秦以来字在被动式中的形式标记功能几乎丧失殆尽。例如:

⑦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三国志·魏书·吕布传》注引《英雄记》)

例中见用的理解可能产生分歧:如果认为不见用的主语是忠臣明智者,此句为被动句;如果主语不是忠臣明智者,此句就是主动句。

4. “字式

一般认为字式萌芽于战国末期,发展于两汉时期。字式与字式相类,也可以分为+动词+施事+动词两个类别。早期的用例均为前者。例如:

①所被攻者不乐,非或闻之也,神者先告也。(《吕氏春秋·精通》)

②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以上文例都是在动词谓语前加字表被动。大约在东汉末期,字后出现施事的用例产生。例如:

五月二十日,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⑤玚、桢各被太祖辟为丞相掾属。(《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⑥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言语》)

南北朝时期,受…………”式类化影响而出现…………”式。例如:

⑦父子并有琴书之艺,尤妙丹青,常被元帝所使,每怀羞恨。(《颜氏家训·杂艺》)

⑧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遂有其国。(《隋书·西域列传》)

唐代以后,字式成为汉语被动表示的主流句式。

以上对于字式、字式的介绍都是依据通行的观点。这样的观点是否就无可挑剔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一般的观点都还没有回答+动词+动词是如何变化为+施事+动词+施事+动词这一问题,而这又是汉语被动句式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5. 叠加式

在古代的文献中,我们还常常见到两种句式叠床架屋的用例,反映了言语实际的复杂性。以下分别列举。

1…………”式。这类用例是字式与字句的叠加。介词引进行为施事。例如:

①无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②吾尝三仕,三见逐君。(《史记·管晏列传》)

2…………”式。这类用例是字式与字式的叠加。介词引进行为施事。例如:

①烈士为天下见善矣。(《庄子·至乐》)

②臣诚恐卒为豺狼横见噬食,故冒死欲诣阙。(《后汉书·邓寇传》)

以上两种叠加式使用的原因大致是由于单纯使用字式则行为施事不能出现,在需要施事出现的表达语境中就只能借助介词。就实际用例的数量看,(1)式两汉以前较为多见,(2)式始终不太多见。

3……所见……”式。这种句式是……式与…………”的叠加。例如:

①羌胡披发左衽,而与汉人杂处,习俗既殊,语言不通,数为小吏黠人所见侵夺。(班彪《复护羌校尉疏》)

②臣昔为曹氏所见交接,外托君臣,内如骨肉。(《三国志·吴书·胡综传》)

③汝等以家事往,欲试乱道,反为世尊所见摄取、迷惑、诳诈。(竺法护译《生经·裸形子经》)

…………”…………”两式本身都可以出现行为的施事,完全能满足表达的需要,因此,从语言的经济原则看,(3)式是带有羡余成分的句式,虽然它能满足某些特定语境的表达需求,但终究不是最经济的句式,所以这个句式不可能成为主流被动句式。

6. 特殊句式

在这类句式中,主要介绍两种情况:一是谓语动词带宾语的被动句,二是被动式的省略式。

1谓语动词+宾语

被动句的本质特点为主语是受事,既然谓语动词的宾语已经置于主语的位置,宾语位置就应该空缺,但在实际语言中,情况并非像想象的那么简单。例如:

①今犯法已论,而使毋罪之父母妻子同产作之,及为收帑,朕甚不取。(《史记·文帝本纪》)

②时焉被天火烧城,车具殆尽,延及民家。(《三国志·蜀书·刘焉传》)

(试比较:焉既痛二子,又遇天火烧其城府车重。(《后汉书·刘焉传》))

以上两例的主语都是宾语的领有者,主语是间接受事,宾语是直接受事。

③吾子,白帝子也…… 今为赤帝子斩之。(《史记·高祖本纪》)

君望凝,欲屈膝,忽被二壮士挟而扶之。(《太平广记》卷238“王使

以上两例中的宾语与主语同实,是羡余成分,一般可起语气强调作用。

2)被动式的省略式

被动句的成分省略是普遍存在的,主语、介词后的施事,甚至介词,都可以省略。对于省略问题,有时必须以历史的观念分别对待。例如:

A建安中都护欲使掌书记,瑀终不为屈。(《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B臣松之案鱼氏《典略》、挚虞《文章志》,并云瑀建安初辞疾避役,不为曹洪屈。(同上,裴松之语)

A例中的为屈显然是B为曹洪屈的省略,但是早期的+动词则不宜看作省略。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③岱不从,遂与战,果为所杀。(《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为所……”式被动句,后必定是省略了施事,因为这种句式都是在…………”式产生以后出现的,与例①的情况有本质的不同。为所……”省略式被动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比较常见,而且绝大多数呈现为四字句或四字音部,与当时的文风正相吻合,不仅仅是单纯的省略问题。

以上都是行为施事省略的用例,也有介词省略的用例,而且容易引起误解。例如:

④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李密《陈情表》)

⑤此三世者,贮病之牢室,内外坚固,非医所疗治,内者四百四病同时惧发,外者含毒之类、蚖蛇百尺、蝮蝎虎狼所见噬螫。(《出曜经·恶行品》)

在这两例中都省略了介词

7. 其他

被动表达式在近现代也有新的发展。例如:

①我回去时,须喫他耻笑。(《水浒传》第23回)

②若投别处去,终究要吃拿了。(同上,第31回)

③谁知那日一下子失了脚掉下去……到底叫那木钉把头硼破了。(《红楼梦》第38回)

④刚才一个鱼上来……叫你唬跑了。(同上,第81回)

思考:早期表被动的介词或助词都是由遭受义虚化而来的,近代则是有表使令义的动词虚化为表被动的趋势。

三、语序

从语言类型的角度观察,现代汉语的语序类型是SVO型。韩语属阿尔泰语系,语序类型是SOV型。从历史的角度看,汉语的语序是否古今一致,没有任何变化呢?这是下面将要回答的问题。

古汉语的语序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是具有类型学意义的古今不同语序,二是不具类型学意义的临时语序变化。以下分别介绍。

(一)具有类型学意义的古今不同语序

这类语序问题常见的主要有三种:一是宾语的位置,二是介宾短语的位置,三是动量成分的位置。

1. 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中,在正常的语境中,宾语的句法位置通常都是在谓语之后。与现代汉语的这种语序比较,古代汉语则略有不同,主要的表现有5种情况。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这种语序形式在现存的古代文献中一直到南北朝时期还几乎完整保存在语言之中。例如:

①予何言?(《尚书·益稷》)

②曰奚冠?曰:冠素。(《孟子·滕文公上》)

③虽闻,曷闻?虽见,曷见?虽知,曷知。(《吕氏春秋·任数》)

④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⑤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⑥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以上是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前置的用例,疑问代词作介词(除外)的宾语通常也前置。例如:

⑦客胡为若此?(《战国策·齐策》)

⑧如伋去,君谁与守?(《孟子·离娄下》)

先秦汉语中也有少数场合疑问代词作宾语不必前置。例如:

⑨子夏云何?(《论语·子张》)

⑩哀我人斯,于何从禄?(《诗经·小雅·正月》)

2)用复指代词帮助构成宾语前置

这种宾语前置的构成条件是:宾语为名词或名词短语,以复指代词”“”“等置于前置宾语和谓语动词之间。例如:

①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左传·僖公十五年》)

②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

③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诗经·豳风·七月》)

④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

前置宾语前常用语气词惟(维、唯),构成…………”固定句式,一直沿用至今。另外…………”也是常见的宾语前置句式。例如:

⑤寡人将率敝赋以从执事,唯命是听。(《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⑥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除了名词或名词短语在这种句式中充当前置宾语以外,指示代词也可以在这种句式中充当前置宾语,并进一步凝固成固定表达形式。例如:

⑦古者民有三疾,今者或是之亡。(《论语·阳货》)

⑧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荀子·劝学》)

也可用替代。例如:

⑨四方之民莫不惧至,此之谓圣治。(《庄子·天地》)

3)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这种宾语前置句构成的前提条件有两条:一是否定句,具体说句中必须出现否定词,常见的有毋(无)等。其中是无定代词,其他都是副词。二是宾语为代词,通常是人称代词。例如:

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②骄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左传·定公十三年》)

③故作事不以礼,弗之敬也。(《礼记·礼器》)

(先秦汉语中,字句中宾语通常可以隐去,所以,带字的宾语前置句早期其实并不多见。)

④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⑤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论语·子路》)

这类宾语前置句的情况比较复杂,周光午先生《先秦否定句代词宾语位置问题》:第一,字句中逆序句具有压倒优势。第二,字句中,顺序句是逆序句的三倍。第三,毋(无)等句中都是顺序多于逆序。第四,从发展的趋势看,字句日益向顺序句过度,”“句在很长时期里继续保持逆序句形式。(中华书局1959年版《语法论集》)例如:

⑥尔不许我。(《尚书·金縢》)

⑦其未得之也,患得之。(《论语·阳货》)

⑧以天下之民莫为之也,然而是子独为之。(《荀子·君道》)

⑨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吕氏春秋·贵因》)

4)介词的宾语可以前置

这种宾语前置句在古代的文献中也时或可见,但不具普遍规律性。例如:

①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四年》)

②大人世及以为礼(《礼记·》)

③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

还能见到动词短语作介词前置宾语的用例。例如:

④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生。(《孟子·滕文公上》)

5)代词作宾语直接前置

按照王力先生的观点,认为这种宾语前置的句式是汉语远古结构的残留。例如:

①民献有十夫予翼。(《尚书·大诰》)

②惟我事,不贰适,惟尔王家我适。(《尚书·多士》)

③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经·小雅·节南山》)

④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焚也。(《庄子·人间世》)

除了外,其他代词在后世文献中不见类似文例,一般语法论著也无涉及。我们见到了一些用例,例如

⑤嗟三事之我负兮,乃迫余以天威。(《后汉书·崔駰传》载崔駰《慰志赋》)

⑥无谓我贵,天将尔摧。(《后汉书·文苑传(崔琦)》载崔琦《外戚箴》)

这类宾语前置句中,字是最多见的前置宾语代词。例如:

⑦维叶莫莫,是刈是濩。(《诗经·周南·葛覃》)

⑧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论语·里仁》)

⑩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庄子·马蹄》)

2. 介宾短语的句法位置

1)表处所方位的介宾短语的位置

两汉以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的介宾短语中最常用的介词是,这种介宾短语的句法位置通常在谓语动词之后。例如:

①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尚书·金縢》)

②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③庄子行于山中。(《庄子·山木》)

如果介宾短语是表趋向的,就必定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例如:

④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

⑤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逍遥游》)

汉代以后,表处所方位的介宾短语逐渐可以前移至动词谓语之前,例如:

⑥吕后侧耳于东厢听。(《史记·张丞相列传》)

⑦褒于道病死。(《汉书·王褒传》)

南北朝以后,介词替代,表一般处所的字介宾短语总是位于动词谓语之前。例如:

⑧性与人异,故在母之身留多十月。(《论衡·吉验》)

⑨今在家习学,何愁伎艺不成。(《敦煌变文·秋胡变文》)

但是,如果字介宾短语表趋向时,句法位置仍在动词谓语之后。例如:

⑩家人了不见儿去,后乃各见死在床上。(《神仙传·李常在》)

2)表比较的介宾短语的位置

在上古汉语中,表比较的介宾短语中介词一般用字,介宾短语的句法位置通常在谓语之后。例如:

①师少于我,斗士倍我。(《左传·僖公十五年》)

②季氏富于周公。(《论语·先进》)

③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

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南北朝以后,介词替换以后,介宾短语通常置于谓语之前。例如:

⑤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3)表被动的介宾短语的位置(从略)

3. 表动量成分的位置

在上古汉语中,汉语还为使用动量词。在表示行为动作的数量时,用数词直接加在动词前面,作谓语的状语。例如:

①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

②子重、子反于是乎七奔命。(《左传·成公七年》)

③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大约在东汉中后期动量词产生。例如:

④缚之著树,鞭杖百余下。(《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典略》)

⑤太子击前诵恭王之言,诵三遍而请习之。(《说苑·敬慎》)

⑥清晨建齿三百过者,永不动摇。(《抱朴子·杂应》)

数词和动量词组合而成的数量短语一般都位于动词之后,语序与上古汉语不同。有些例句的辨识很费斟酌,例如:

⑦孔子游于匡,卫人围之数匝。(《庄子·秋水》)

⑧壻授绥御轮三周。(《礼记·昏义》)

(以上两例都不应视为动量词)

4. 特殊语序

在先秦汉语中,还有一些零星的语言材料,它们的语序和后世的汉语差别很大,我们一时还很难断定这些语言现象到底属于何种性质。例如:

①彼何罪?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也。(《左传·昭公十九年》)

②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墨子·非乐》引《武观》)

③卫公子鱄(zhuān)盟曰:苟有履卫、食卫粟者,昧雉彼视!(《公羊传·襄公二十七年》)

例①《战国策·韩策》引作:怒于室者色于市,则是改变了原来谚语的语序。武观是夏启的儿子,一般认为《武观》是《夏书》的佚文。例① ②句式完全一致。例③的语序与前两例类似。(昧,刎。)怀疑这是远古语序的残存。

(二)不具有类型学意义的不同语序

总体而言,这部分所涉及的语序都与一般正常的语序有所不同,但这些不同语序是在具体的语境制约下临时出现的,不具有语法规则的约束性。

1. 主谓倒装

汉语表述的一般语序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这是古今基本一致的正常语序。但古代汉语在某些特定语境中,主谓的语序会临时发生变化。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在感叹句句中,二是在疑问句中。

1)感叹句中的主谓倒装。例如:

①美哉,禹功!(《左传·昭公元年》)

②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③美哉乎,山河之固!(《史记·孙武吴起列传》)

2)疑问句中的主谓倒装。例如:

①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颜渊》)

②谁与,哭者?(《礼记·檀工上》)

③子也,言伐莒者?(《吕氏春秋·重言》)

2. 其他

下面所列文例的倒装语序没有规律可言,纯粹是临时行文的需求,更多地具有修辞的意义。例如:

①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江淹《恨赋》)

②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

③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韩愈《柳州罗池庙碑》)

例①应作孤臣坠涕,孽子危心理解,语出《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危

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理解,原诗为了迁就格律诗的平仄要求而临时改变语序。例③句中秋鹤与飞应与上句语序一致作秋与鹤飞

古代汉语句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