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介绍

发布时间:2020-08-02

,孟浩然与李白的关系
孟浩然与李白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描述和概括. 孟浩然是李白的兄长.孟浩然出生于武则天永昌元年即公元689,卒于唐玄宗开元28年即公740.李白出生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卒于76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孟浩然整整比李白大12.七二六年(开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岁。春往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结识孟浩然。七二八年(开元十六年)土蕃屡次入侵。李白二十八岁,早春,出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与孟浩然相会于斯。
孟浩然是李白成长时期的重要诗友.在李白青年时期,孟浩然就已经是名满天下的著名诗人了.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李白开始了“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漫长生活。在安陆,李白主要生活在白兆山(又名碧山)他在此留下了十八处足迹,相传白兆山祖师顶上的古银杏树为李白亲手所栽。李白在安陆居住期间,对孟浩然的诗名早有耳闻,由于地理位置较近,先后多次到襄阳拜访孟浩然,除写诗给孟浩然外,写过多首赞美襄阳的诗文. 孟浩然是李白成名之前的举荐人.当时襄阳的刺史是韩朝宗,与孟浩然的关系非常好,李白成名前,曾到襄阳游玩,并由孟浩然向韩朝宗举荐.李白本人也曾写过<<与韩荆州书>>,自我举荐."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 韩朝宗,京兆长安人,中国唐朝政治人物,其父亲是韩思复,任官至吏部侍郎,孙子是韩佽,任官至工部侍郎。开元二十二年(732年),唐朝在十道设「采访使」一职,韩朝宗担任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采访使。襄州南楚的故城长沙有一个井叫做「昭王井」,传说喝那个井的井水会死,很多人即使没水喝也不敢喝那个井的水,韩朝宗就写文章并求神,之后喝那个井的水就没有事了,大家就改称那个井为「韩公井」。他想要将孟浩然推荐给朝廷,所以就约他见面,但是孟浩然在约定的那个时间正跟朋友喝酒,没有赴约。韩朝宗很生气的走了,孟浩然事后也没有后悔。开元二十四年(734年),因为放任下属官员任意课税,被贬为洪州刺史。在离开襄州时,孟浩然作了一首诗《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送给韩朝宗。

,孟浩然和李白相互赠过多少诗? 李白给孟浩然写过两首非常著名的诗.一首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城南,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人将离别之情寄托在碧空与江水之间,言虽尽而意未尽,令人回味无穷,堪称送别佳作。
一首是《赠孟浩然》.十年之后的开元二十八年春,公元740,李白与孟浩然见了第二次面,这次李白写了《赠孟浩然》,以表达自己的朋友的钦佩。"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辑清芬!”能得李白如此厚爱的人,当少之又少了。过后不久,孟浩然即旧疾复发去世,这一首诗,成了李白写给孟浩然的千古绝唱. 但是查遍孟浩然所有的诗作,竟没有找到一首孟浩然回赠李白的诗作.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孟浩然只给同时代的王维张九龄张子容等诗人写过诗.个中原因,笔者本人猜测,李白和孟浩然都"酒中仙",可能是相见甚欢,孟浩然与王昌龄相见"时病新起,相见甚欢,浪情宴谑,食鲜动疾而."喝酒把命都喝丢了,所以喝多了拿不动笔,倒也可以理解.
重友情,情深似海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歌有着饱满的青春热情、积极乐观的理想,他的性格十分豪迈、富有朝气。他就像一位洒脱狂放、云游万里的诗仙一样,游遍了中国秀美的山河。他每到一个有特点的地方,总会写下抒发感情的诗篇,而且从来不摆名人的架子,与当地的老百姓成为很好的朋友,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因此,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李白的动人故事。

李白非常喜欢游览名山大川,他漫游的足迹几乎遍布长江南北。一天,他收到一个叫汪伦的人写给他的一封邀请信。信上写着:“先生喜欢游玩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请您来我们皖南泾县一游吧!
李白看了这封邀请信后十分高兴,马上收拾行李就向泾县出发。沿途风光很美,让人流连忘返。可是等李白到了泾县以后,他向四周张望了半天也没见到什么十里桃花,更别提有什么万家酒店了。正在纳闷,一个村民打扮的人迎上前来说:“李白先生,见到你真是太荣幸了。我就是汪伦啊。”汪伦接着便解释说:“我信里所说的十里桃花,是指十里之外有个桃花潭,而万家酒店呢,是说有一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店。
李白听了,哈哈大笑。两个人就这样交上了好朋友。汪伦邀请李白在他家住一段时间,叫妻子做了好多香喷喷的饭菜,还拿出了酿造多年的好酒热情地招待李白。他们边吃边聊,真是愉快极了。后来李白又到附近的几个朋友家住了几天。可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李白去办呢。所以过了几天后,李白决定要离开了。但为了不给汪伦添麻烦,李白并没有专门向汪伦告别,他准备悄悄地坐船回家。
在幽幽的桃花潭边,李白慢慢地走着,即将离开这个曾经给过他快乐的地方,离开曾经和他一起谈诗论文、畅饮美酒的汪伦,他的心中十分惆怅。
李白登上小船,一股失落感顿时涌上心头。只见岸边绿油油的青草随风轻舞,零零星星地点缀着一些白花,清澈的桃花潭水宛如一面明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和绿树,艄公用船篙一点,小船就轻轻地推开波浪,缓缓地离岸而去。他的心中不由地叹道:“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地方啊!他心中不免有了一丝遗憾。
忽然间,一阵悠扬的歌声传来。李白抬起头来,仰望潭边,原来是汪伦和村里的乡亲们手拉着手一边用脚踏出节拍,一边为他唱着送行的歌。李白又惊又喜,他没想到汪伦会和这么多村民一起来河边送他。他觉得这里的朋友对他实在太好了,顿时心头一热,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李白连忙叫艄公转回岸边。他跳下船,几步抢到汪伦面前,双臂紧紧拥住汪伦,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们还带着酒,这时,汪伦捧起酒坛,倒了满满两大碗,端起一碗递给李白说:“一路顺风!”说完端起另一碗,一饮而尽。此时,李白百感交集,诗兴大发。随口吟道:“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重新登上小船。船儿渐渐远去,汪伦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一片模糊之中了……

公元744年,杜甫与李白初次相逢于洛阳,两位诗坛泰斗一见如故,同饮同醉,携手同游,度过了一段彼此难忘的日子。 杜甫在成都做节度使严武的幕客时,生活还算安定。闲暇时常想起与李白相处的日子,这时他们阔别已经十多年了。想起那一段令人难忘的好时光,杜甫总感慨不已,颇为怀念。 如今正是仲春时节,蓉城景色秀美,心旷神怡,李白若能来此同游,那该是何等美事。一代豪放的诗仙,在这兵荒马乱的动荡年代,将栖息于何处?想到这里,诗人不禁提笔做诗,写了一首五律《春日忆李白》,开头四句是: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杜甫在诗中对李白是这样赞许的:庾信的诗清新而不俊逸,鲍照的诗俊逸而不清新,而李白的诗兼而有之,其清新俊逸之风实在是无人可以匹敌的。 但李白与杜甫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及价值取向。我们可以从下列几点来比较李白和杜甫: 一、 思想:李白的诗,很多表现出求仙出世和及时行乐的思想;杜甫的诗,很多表现出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所以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二、 风格:李白经常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抒发出热烈奔放的感情;杜甫经常用刚健的手法,深沉的思考,表现对社会实况的深厚同情。李白偏向于浪漫,杜甫偏向于写实。 三、 擅长的体裁:两人都能写各种体裁的诗歌,但李白的七言古诗和绝句写得最好,而杜甫的律诗写得最好。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两座并峙的高峰。李白的诗更能表现盛唐文人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而杜甫的诗则更能反映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李白天才放逸,诗歌自
成一体,是天授的奇才;杜甫当世英才,诗歌兼备众体,是人能的极致。李白的诗对于后代爱好豪放诗风、具有奇特想象力的诗人有深远的影响。杜甫的诗对于后代关怀社会现实、重视诗法变化和字句锻炼的诗人影响更大。韩愈说得好:“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们两人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两人的诗,是各有长处的。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题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寂, 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 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 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 方知不染心。 临洞庭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访袁拾遗不遇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来闍黎新亭作 八解禅林秀,三明给苑才。地偏香界远,心净水亭开。 傍险山查立,寻幽石径回。瑞花长自下,灵药岂须栽。 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戏鱼闻法聚,闲鸟诵经来。 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 西山寻辛谔
漾舟寻水便,因访故人居。落日清川里,谁言独羡鱼。 石潭窥洞彻,沙岸历纡徐。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 款言忘景夕,清兴属凉初。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 题长安主人壁
久废南山田,叨陪东阁贤。欲随平子去,犹未献甘泉。 枕籍琴书满,褰帷远岫连。我来如昨日,庭树忽鸣蝉。 促织惊寒女,秋风感长年。授衣当九月,无褐竟谁怜。 在大唐多若满天繁星的诗人中,李白是唯一被人们誉为既有侠肝义胆,又有仙风、道骨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传奇的一生,豪放飘逸的诗风,确实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使我们一说起李白,就可以想见一个飘然不群的诗仙形象。
其实自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起,李白的形象就定型了。然而这种定型化了的诗仙形象,也使人们与李白产生了一种近乎膜拜者与偶像之间的距离,一种雾里看花、云中观月的可望而不可及的隔膜限制了我们走入李白心灵的殿堂。
现在让我们走进李白的思想。李白的一生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要求济苍生、安社稷,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道家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一切。他还深受游侠思想影响,敢于蔑视封建秩序,敢于打破传统偶像。儒家思想和道家、游侠本不相容,但李白却把这三者结合起来。 李白生平浪迹天下,慷慨自负,不拘常调。“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彼渐陆迁乔,皆不能也。他尚武轻儒,脱略小节轻财好施,豪荡使气。这就养成了他崇尚英雄的性格。反映在诗歌中,他从无数古代英雄的风度,气派中吸取力量,把现实的理想投影到历史中去,从而在诗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画廊。他歌颂草泽,际会风云的英雄,如《梁甫吟》,写太公望:“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八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歌颂视功名如草芥的义士。这反映了他敢于反对封建秩序,不畏强权的游侠思想。
在李白的身上,兼备了儒道侠禅各家的特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儒家的傲岸坚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道者的避俗离浊;“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侠者的任性狷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禅者的玄思独绝。真是难以想象,在一个人的身上,怎能呈现出如此丰富的景观,且并不是流于表面,而是从心灵深处透出来的一种融合万物,顺应自然的美。也许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也或多或少的受着各种流派的影响,各种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交锋,有的被杀死,更多的是在冲突中走向融合。或者说,根本不存在各种思想流派的分别,他们本来就是构成热的整个思想的各个零件,就象万物组成了世界的自然和谐。人为的硬生生的割裂并不是一种客观的态度。

李白的介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