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复习资料 完整版

发布时间:2015-01-15 14:10:43

必考题

1.空间行为特征

一、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

1)受旅游时间比和最大信息收集量原则的影响

2)力图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旅游

倾向于选择有高级别旅游点的地方作旅游目的地

到达目的地后,往往只游玩目的地附近级别较高的旅游点

3)尽可能游玩更多的高级别旅游点

①到达目的地后选择旅游点的级别与旅游者到该目的地需要迁移的路程有关

大尺度空间的旅游如果在资金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一般不停留在原地游览该地级别较低的旅游点,而是迁移到其它地方,游览级别较高的旅游点。

4)力图采用环状路线旅游

二、中、小尺度的旅游空间行为

⑴采用节点状路线旅游

在居住地附近旅游

花费大、心理上对长住地有特殊的归属感

尽量一天内完成游程,数次向不同方向作一日游

②在暂住地附近旅游

一般不会耗费时间和精力去寻找更好的暂住地

旅行路线影响旅游效果

旅游者常常有一定兴趣观看旅行路线附近的景色

2.旅游环境容量控制的手段(旅游的空间分流)

积极控制

积极控制指没有出现明显的生态问题、经济回报下降、游览质量降低的情况时,所能够实施的一些带预防性质的控制手段。

手段主要包括:

①对外宣传营销时注意弱化季节差别;

②合理规划游览路线,既满足游人观景需求,又避免游人进入核心自然生态区;

③通过宣传提高游人、当地居民、服务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

④在不同季节出台不同的价格措施,使游客主动分流;

⑤禁止在某些区域、某些时间段内从事某些活动;

⑥建立生态观测站,关注生态保护指标的变动趋势。

消极控制

消极控制指出现生态问题、经济回报下降、游览质量降低的情况时,所采取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会以生态效益为重,而舍弃一部分经济利益和游客利用利益,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始终是一个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手段主要包括:

限制旅行社组团数量,限制每日游客人数;

限制游客的停留时间;

缩短每日、每年正常开放时间;

提高门票价格,提高整个景区内的消费水平;

在周围开辟新的具有可替代性的景区;

关闭部分自然景观为主的景区,丰富人文景观景区的游览体验,提高容量水平,以达到替代分流的目的。

3RBDCBD的区别

RBD即游憩商业区

是为季节性涌入城市的游客的需要,城市集中布置饭店,娱乐业新奇物和礼品商店的街区

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中心商业区

包括百货商店和其它商店,办公机构,娱乐场所,公共建筑等设施的城市最核心部分(是城市的中心,最繁华的区域)

RBDCBD的比较

 

RBD

CBD

区位上

靠近旅游点

城市的中心地段

地段上

不一定是最高地段

最高区段

形态上

长条形游人汇聚点到观光点这一地带

聚中

功能

RBD是从CBD的功能中分化而来

两者可能相邻,重叠,特别是对一些古老的历史城镇

4.旅游生命周期理论

1)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的概念,提出旅游地的演化经过 6个阶段:

探查阶段:只有零散游客,没有专门设施,未对自然社会产生影响。

参与阶段:游客增加出现有组织的旅游,设施简便,出现旅游市场。

发展阶段:成熟旅游市场形成,外来投资增加,现代化设施形成,旅游地的自然面貌被明显改变。

巩固阶段:增长缓慢,但总量增加,并超过常住居民,旅游业成为该地主要产业,功能出现。

停滞阶段:游客量达到最大,出现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旅游市场依赖于新游客、会议游客。

衰落或复苏阶段:①衰落游客量下降,设施转为他用②复苏a、增加人造景观b、开始新的旅游资源两途径

2)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述评

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和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作为旅游地的解释模型;

指导市场营销和规划;

作为预测工具。

5.主题公园

⑴主题公园的概念

主题公园是具有特定的主题,由人创造而成的舞台化的休闲娱乐活动空间,是一种休闲娱乐产业。

⑵影响主题公园布局的主要因素有:

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旅游感知形象

空间集聚和竞争

决策者行为

影响因素系统分析

6.宾馆选址

宾馆选址包括第一选址和第二选址两层含义。

第一选址即宾馆建在哪个城市或地区的选址,属宏观选址。

第二选址即在第一选址确定后的具体位置的选择,属微观选址。 

旅游宾馆的宏观选址主要考虑的是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规律。用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规律来考虑宾馆宏观选址,有下列几种模式:

1、在同一旅游区中,不宜在旅游资源级别较低的景区,或不是旅游中心城市(或大居民点)选址。

2、在一日游范围内,旅游中心城市(或大居民点)与风景区(旅游点)之间的小居民点不宜选址。

3、在节点状旅游区,只宜在旅游中心城市选址。

4、在一日游范围内,旅游中心城市与风景区之间若出现新的可留住游客的中间机会,可以在此选址

旅游宾馆微观选址 

旅游宾馆宏观选址确定后,具体位置的确定即微观选址主要考虑的是与宾馆投资经营相关的因素:交通因素 旅游资源因素 土地费用因素 扩建因素 集聚因素 城市规划因素

7. 旅游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旅游动机的激发:1 内动力 2中间条件 收入闲暇时间交通条件 3外动力: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1互补性 a旅游资源空间和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b客源地和目的地空间相互作用的基础2替代性 可能使互补性无法发挥作用3可达性 空间作用的距离衰减规律

8.综合性评价:旅游地和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评估是着眼于旅游地旅游资源的整体评估或旅游地开发价值评估。

特点:

1评估的对象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旅游资源;

2评估的目的是着眼于对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价值比较;

3对某一类型的旅游资源,评估工作遵循一个统一的评估系统,有着确定的通用的评估标准;

4评价系统中的各被评估因子都带有合适的权重值;

5评估的结果多是数量化的指数值;

6综合指数评估必然要用到旅游资源体验性评价和技术性评价的结论。

9.最大效益原则:

最小的旅游时间比:在路程上所耗时间与游玩所耗时间比

最大的信息收集量: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选择自然和人文环境与常住地差别最大的旅游地

10.旅游业的经济特性:

1、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

①虽然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商品服务是有形的,但只是作为开展旅游的条件而存在,不表现为劳动者对之进行加工生产,所以没有产品。

②进行运输的不是产品而是需求者。

③商品交换中,商品不是一次出售,可以重复多次被出售。

④旅游者购买的经历、体验、而实物本身。

2、旅游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它由多种经济部 门组合而成,同时受多种经济部门的制约和影响。

它由多种经济部门组合而成,同时受多种经济部门的制约和影响。

①由多个经济部门组合,与许多行业都有关

②旅游点外的经济收益远大于旅游点的直接收益,也就是直接门票的收益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其它餐饮业、宾馆、运输、商业等等的收入大于前者

3、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

季节波动大,对就业和投资有较大影响

外部影响因素众多,如自然灾害,流行病,经济危机,汇率变化,政治动荡,政策的变化,外交因素等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难以比较

受价格和收入的影响(其主要影响了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即净收入。

复习题

1、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recreation)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者从居住地经过旅游通道到达旅游目的地参观、游览再回到居住地这个过程是旅游的本质属性。

旅游地理学研究对象: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

1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 2旅游者行为规律。3 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4旅游通道。5旅游资源评价。6 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7 旅游环境容量。 8旅游区划。9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10 旅游规划。

旅游由三个主要的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

2国际旅游者:在目的地国家接待设施中度过至少1夜但不超过1年的游客。

以下各种情况都属于国际旅游者吗?

移民,外交人员或军队人员,避难者、流浪者,边境往来的工人,从游轮上岸游览几个钟头的人,就医半个月的病人宗教朝觐者探亲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参赛者国际会议参加者(后面五个是)

中国对游客的定义

游客:任何一个因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国(或常住地)到其他国家(或地方),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报酬的人。不包括:因工作或学习在两地有规律往返的人

按出游地分:国际游客(海外游客)和国内游客

按出游时间分:旅游者(过夜游客)和一日游游客(不过夜游客)

海外旅游者:来华旅游入境的海外游客中,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海外一日旅游客:来华旅游入境的海外游客中,未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包括: 乘坐船、艇、火车、汽车来华,在车(船)上过夜的游客;机、车、船上的乘务人员;不包括:在境外(内)居住而在境内(外)工作当天往返的

国内旅游者:我国大陆居民离开常住地在境内其它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1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包括在我国境内常住一年以上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国内一日旅游客:我国大陆居民离开常住地10km以上,出游时间超过6小时、不足24小时,并未在境内其它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

3、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

1)基本层次 旅游观光

2)提高层次 娱乐、购物

3)专业层次 休养、疗养;出席会议;宗教朝拜;考察、调查;商业活动;其他专业活动

4、影响行为决策的主要因素:

1)感知环境

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

客观距离:以里程来衡量

感知距离:以克服客观距离所消耗的时间、资金和精力等来衡量,并受交通便利程度的影响。

2)最大效益的原则:

a.最小的旅游时间比:在路程上所耗时间与游玩所耗时间比

b.最大的信息收集量 :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选择自然和人文环境与常住地差别最大的旅游地

3)旅游偏好

5、空间行为:旅游空间行为即旅游者旅行及游玩的过程。

空间行为与尺度关系:

每种尺度空间行为的特征、独特性、共性、近邻关系:

1)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特征:a.受旅游时间比和最大信息收集量原则的影响;b.力图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旅游;c.尽可能游玩更多的高级别旅游点;d.力图采用环状路线旅游

2)中、小尺度旅游空间行为特征:a.采用节点状路线旅游,在居住地附近旅游或在暂住地附近旅游;b.旅行路线影响旅游效果,旅游者常常有一定兴趣观看旅行路线附近的景色

3)独特性、共性和近邻效应:a.独特性和共性是互补的,独特性大则共性小,反之亦然;b.近邻效应:独特性和共性导致相邻的资源个体对远处居民吸引力之间相互影响.有正负效应:正效应:集聚区。资源个体的吸引力因其它个体在其附近出现而加强:每个旅游区都应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前提下向综合发展,并开发尽可能多的异类资源个体。 负效应:阴影区。属于同一类型的观光型资源个体在同一地区出现时,它们个体之间产生空间竞争,分流游客,从而使各自吸引力相互抑制,表现为吸引力大的资源个体抑制吸引力小的资源个体;某些资源个体尽管本身有很大的旅游价值,但同一区域上还有比它们更有价值的资源个体,这时就只能开发最有价值的那些个体而舍去其它也很有价值的个体。

6、旅游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上,旅游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目的地所需求的数量。

旅游需求统计数据资料的获取方法:

1)第一手资料(较不易的来源):

调查法: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普查等

观察法:直接观察、跟踪观察(行为记录)、参与观察等

2)第二手资料(较容易的来源)

企业内部材料;

旅游报刊、杂志、调研报告、统计年鉴等;

国际和区域旅游组织和专业旅游市场调研机构发布的年报和其他资料。

交通便利性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1)影响旅游需求的客源地方面要素:a.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性因素) b.人口特征c.收入与闲暇 d.职业和教育水平

2)影响旅游需求的目的地方面要素:a.资源吸引力 b.交通便利性 c.价格和汇率

7、时空分布集中性

1)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集中性 a.季节性(时间)强度指数

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集中性是由旅游的季节性所引起的

R为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强度指数

xi 为各月游客量占全年的比重

R越接近于零,旅游需求时间分配越均匀

R越大,时间变动越大,旅游淡旺季差异越大

Pn为高峰指数

V1 为最繁忙时期的游客数

Vn 为在第n个时期内的游客数

n为参照时段(1=最繁忙时期),即用于与最繁忙时期比较的那一时期

当游客量在所有时期都相同时,Pn等于0

当游客集中于某些时期时,Pn值会增大

2)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集中性

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结构:主要指旅游者的地理来源和强度

集中性可以用地理集中指数来定量分析:

b.高峰指数 :可以度量游客某一时期相对于其他时期利用旅游设施游览某旅游地的趋势

G为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

Xi 为第i个客源地的游客数量

T为旅游地接待游客总量

N为客源地总数

客源地越少越集中,G越接近100

G值越小,则客源地越多越分散

8、旅游需求预测模型( 重点是趋势外推模型)

1)趋势外推模型是依据一系列历史资料推测未来形势。其前提条件是假设:历史数据的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

主要方法有

A.图形法将不同时间段的游客数量表示在一坐标系内,通过画直线并延长直线的方法预测未来游客量。

B.简单回归分析

一元线性回归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趋势外推数学方法,在研究以年为时间单位的旅游需求量变化时较为常用。

C.时间序列模型

旅游需求的时间序列图形为季节性需求图形,可以分为三类:水平需求图形、趋势需求图形、季节性需求图形。

2)结构模型

引力模型

3)仿真模型

系统动力学模型

4)定性模型

特尔菲法

9、旅游资源、旅游地概念

旅游资源: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地: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同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其他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

10、城市旅游概念、城市游憩商业区的概念和分类

城市旅游概念:城市旅游是指以城市为目的地的旅游活动,及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即游憩商业区,是为季节性涌入城市的游客的需要,城市集中布置饭店,娱乐业新奇物和礼品商店的街区。

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分类:

①大型购物中心形(shopping mall

②特色购物步行街(与传统购物中心的区别:a具有一定主题b休闲环境c稀有商品集中d特色风味餐厅集中e规模不大)

③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型④新城文化旅游区型

11、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以及TECC

旅游环境容量又称旅游容量或旅游承载力,其实用价值体现于:保护旅游地的环境、保证旅游者的旅游质量

TECC的常见定义

Mathieson & Wall1982):在自然环境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变化和游客体验质量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降低的情况下,使用一个景点的游客人数最大值。

McIntyre1993):在没有引起对资源的负面影响、减少游客满意度、对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对一个给定地区的最大使用水平。

12、概念体系中的大概念

在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中,有五种基本容量,它们又分为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

旅游心理容量

旅游资源容量

旅游的生态容量

旅游的经济发展容量

旅游地地域社会容量

13、旅游环境容量的应用、饱和超载的类型、空间分流(积极、消极控制)

对于旅游环境容量的应用PPT中未给出确切的答案。(对于旅游环境量测可以应用于旅游基本控件标准、旅游资源容量和旅游感知流量、生态容量、经济发展、旅游地容量的测算----上述仅是本人自己总结,如若有误,敬请原谅)

饱和:旅游地域和场所承受的旅游流量或活动量达到其极限容量。

旅游超载 超出极限容量值。

类型

周期性饱和与超载偶发性饱和与超载。

长期连续性饱和与超载短期性饱和与超载。

空间上的整体性饱和与超载局部性饱和与超载。

积极控制:指没有出现明显的生态问题、经济回报下降、游览质量降低的情况时,所能够实施的一些带预防性质的控制手段。

主要包括:

①对外宣传营销时注意弱化季节差别;

②合理规划游览路线,既满足游人观景需求,又避免游人进入核心自然生态区;

③通过宣传提高游人、当地居民、服务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

④在不同季节出台不同的价格措施,使游客主动分流;

⑤禁止在某些区域、某些时间段内从事某些活动;

⑥建立生态观测站,关注生态保护指标的变动趋势。

消极控制:指出现生态问题、经济回报下降、游览质量降低的情况时,所采取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会以生态效益为重,而舍弃一部分经济利益和游客利用利益,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始终是一个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主要包括:

限制旅行社组团数量,限制每日游客人数;

限制游客的停留时间;

缩短每日、每年正常开放时间;

提高门票价格,提高整个景区内的消费水平;

在周围开辟新的具有可替代性的景区;

关闭部分自然景观为主的景区,丰富人文景观景区的游览体验,提高容量水平,以达到替代分流的目的。

14、旅游交通的概念和层次

旅游交通是为旅游者由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各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

第一层次是外部交通

第二层次是由旅游中心城市到风景区的交通

第三层次是内部交通,指风景区内的交通

15、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成本

旅游者在选择旅游交通运输方式时,主要受价格和费用,距离和时间,收入和旅游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固定成本:与是否运输乘客无关,道路、利息、港口、折旧、保养等

可变成本:与是否运输乘客有关,燃料、人员工资、清洁费等

16、旅游交通运输的类型

根据交通工具、线路以及地理环境,可将旅游交通划分为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和特种旅游交通等基本类型。

17、旅游区的概念、特性

一般所指的旅游区,是综合性的旅游区,即指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景点与旅游接待设施组成的地域综合体,它不仅包括旅游资源,也含有为旅游者实现旅游目的而不可缺少的各种基础设施。

一般而言,旅游区具有下列特性:

1)系统性:即地域上和功能上的完整性

2)地域性:存在于一定的地域空间

3)层次性:旅游区是各不同功能类型和不同等级旅游区域单位结合构成的系统

4)优化性:分区的目的就是为了优化,优化路线,优化设施,优化动向等

18、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独立关系:各自发展

促进关系:良好的环境提高旅游资源的质量,一个发展管理良好的旅游区有助于环境保护

冲突关系:当旅游开发,管理不善时就会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旅游与环境就发生冲突

<>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植物:①践踏,乱采,乱伐;②因火不慎引起森林火灾;③垃圾的堆放

2、对水质:①生活污水的排放;②富营养化;③油污(影响氧的供给);④重金属的沉积

3、对大气:①汽车尾汽;②生活燃料(供水,饭店等)

4、对野生动物:①生态链的破坏,包括繁衍和捕食;②人类的狩猎;③某一物种由于受保护而过度繁殖,会影响保护物种的生存和繁殖;④生存空间的竞争(动物与当地居民争夺园地)、利益分配问题(利益的协调分配问题)

<>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建筑污染;带状发展和蔓延;基础设施超负荷;与本地居民隔离;交通堵塞

2、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影响

19、旅游规划的层次和内容(多选)

旅游规划的层次

1)按性质划分:

旅游发展规划

开发规划 

2)按范围划分(因斯克普):

①国际旅游规划

②国家旅游规划

③区域旅游规划

④亚区旅游规划(subregional planning)

⑤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development area land use planning)

⑥设施用地规划 (facility site planning)

⑦设施设计 (facility design)

⑧特别研究(special studies)

3)世界旅游组织分类:

全国和区域规划

社区、 度假区和开发区规划

景点规划

建筑、景观 和工程设计

4)冈恩分类:

区域尺度(包括国家级、省级或州 级)规划

目的地尺度规划

场址规划

旅游发展规划的内容(根据《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拟定)

A 、综合评价旅游业发展的资源条件与基础条件;

B 、全面分析市场需求,科学测度市场规模,合理确定发展目标;

C 、确定旅游业发展战略,明确旅游区域与旅游产品重点开发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布局;

D 、综合平衡旅游产业要素结构的功能组合,统筹安排资源开发与设施建设的关系;

E 、确定环境原则,提出科学保护利用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措施;

F、根据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关系和市场开发力度,确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G、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20、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 开发措施、模式 PPT第十二章23

组成要素:

1)旅游吸引物和活动

2)住宿设施

3)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

4)交通设施和服务

5)其他基础设施

6)社会因素

开发措施:

根据旅游资源价值高低、区位条件优劣、区域经济背景好坏,可以把区域旅游发展划分为4种类型,如下: 

1、资源价值高、区位条件优良、区域经济背景好

如北京,西安,厦门,杭州、苏州 

2 资源价值高、区位条件较好、区域经济背景差

如武陵源,黔东南,云南的元谋等 

3 资源价值高、区位条件不好、区域经济背景差,

对区位条件特别差的保护资源,待时机成熟再开发,如云南怒江等;

对区位条件较差的可以适当超前发展如云南丽江,四川九寨沟 

4、资源价值低、区位条件良好、区域经济背景好兴建主题公园恢复名胜古迹

如深圳,武汉

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模式

模式

旅游资源

区位条件

经济水平

开发措施

1

+++

+++

+++

全方位开发

2

+++

++

+

国家扶持,适当超前开发

3

+++

+

+

保护性开发

4

+

+++

+++

恢复与人造新资源开发

旅游地理复习资料 完整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