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的发现

发布时间:2016-12-02 18:57:41

科学预见目标明确坚持实验取得证据

——中子的发现

中子的发现是探索原子奥秘的历程中又一件大事,对弄清原子核的结构,建立原子核理论和利用核能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子是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JChadwick)发现的。

早在1920年,卢瑟福就预言过中子的存在。当时已经发现了质子,知道质子就是氢离子,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但是如果原子核里只有质子,就会出现矛盾:核电荷数就会与核外电子数不符。而为了满足原子是电中性的要求,必须假设原子核中除质子外,还有若干个电子与质子共存。可是电子、质子带的是异号电荷,怎样保证它们处于稳定状态呢?于是,卢瑟福提出一种设想,认为在某种情况下,也许有可能由电子和质子组成中性的双子,也就是中子。他还预言这种粒子可能自由地穿透物质

为了检验卢瑟福的假说,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什实验室从1921年起就开始进行实验探索。在这些活动中,卢瑟福的学生、助手查德威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坚持不懈,历经11年,终于在1923年找到了中子存在的确凿证据。

起初,他和同事们一起,想从放电和用高速质子轰击原子进行实验,但都未成功。经过多次尝试,他们摸索到有一种元素叫做铍(Be),用放射性元素钋(Po)发出的α射线去轰击,有可能取得最佳效果。

1930年,正当查德威克积极准备条件,重新调整实验方案,对结果抱有更大期望之际,从德国的柏林和法国的巴黎相继传来了令人惊奇的消息。

柏林德国皇家物理技术研究所的玻特(WBothe)也在用轻元素铍进行试验。由于他在计数器研制方面的领先地位,他率先做出了实验成果。他发现用α射线轰击铍,铍会发射出穿透力极强的中性射线。然而玻特判断这是能量极高的一种特殊的γ射线。这个结论后来证明是错的。

巴黎的居里镭学研究所里,居里夫人的女儿伊伦·居里和女婿约里奥也在进行此类的实验。玻特的文章发表后,他们很快就用实验加以证实。由于他们拥有特别强的放射源,实验结果非常显著。为了检验玻特的结论,他们还在铍和游离室之间放了一块石蜡,发现铍的中性射线打到石蜡上,会使石蜡再发出一种射线,经磁场作用,他们断定这射线是质子流。

遗憾的是,约里奥-居里夫妇也没有做出正确的解释。他们肯定了玻特的结论,并且进一步用γ粒子和氢离子碰撞来解释高速质子流的产生。如果他们注意到卢瑟福当年的理论预见,或者用能量守恒定律对碰撞过程的能量转化进行认真的验算,也许就不会错过发现中子的机会。

当查德威克读到约里奥-居里的文章时,他立即感到结论有问题,心想会不会就是自己多年要找的中子。随后他就用准备好的外源和新的探测仪器,复核了玻特和约里奥-居里的实验。他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放射源钋Po和铍Be样品放在真空室中,从外源发出的α射线打到铍上,使铍发出中性射线。右侧的游离室用于检测,他的电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再送到示波器显示。

查德威克把各种轻元素(如锂、硼、碳等)置于游离室的窗口,或 1 查德威克的实验装置

把各种气体(如氧气、氮气、氩气等)充入游离室里,让铍产生的中性射线对样品进行轰击,结果发现所有样品都会使游离室游离,显然是中性射线有足够的能量使这些样品的原子核发生反冲。他又用吸收法测这些反冲核的能量,证明如果中性射线是由光子组成,将无法满足能量守恒定律。只有假设中性射线是由质量与质子相近的粒子组成,才能消除矛盾。

接着,查德威克假设铍辐射就是中子,用云室方法测得石蜡和氮气在中子轰击后,氢核和氮核的反冲速度分别为υH=3.3×107米/秒,υN=4.7×l06米/秒,然后用弹性碰撞公式进行计算。设Mυ分别为中子的质量与速度,则

中子和氢核碰撞后,氢核的速度为υH=·υ(已知氢核的质量为1个原子质量单位);

中子和氮核碰撞后,氮核的速度为υN=·υ(已知氮核的质量为14个原子质量单位)。由上两式得

由此求出,中子质量M=1.15(原子质量单位),与质子的质量非常接近。

查德威克还进一步根据质谱仪的数据推算出中子的质量为1.006 7原子质量单位,并对中子的性质进行了详尽分析,以确凿的事实证明中子的存在。

至此,原子结构已初步探明:原子中心有核;核外有数量不等的电子;核内基本上是质子和中子两种成分。

中子的发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