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祝福 导学案

发布时间:2013-03-10 21:41:21

福清美佛儿学校语文导学案

课题:《祝福》 课型:新授课 编号:002 编者:吴倩 审核:黄鑫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基本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整体感知,理顺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命运与作品感情基调。

3.了解小说文体的基本知识,结合文体分析文章。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理顺故事情节; 难点:体味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学法指导]

1.圈点阅读:通读全文,按照时间的顺序旅顺内容,画出描写时间的句子

2.文体疏理法: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按情节发展阅读课文。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和《彷徨》。《彷徨》收入了鲁迅《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共11篇小说,反映了鲁迅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思想的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求出路的可贵精神。《祝福》是《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来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本文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地揭露封建思想的流弊和荼毒。

2.文体知识:小说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文学体裁),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3.祝福的习俗:“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宰杀家禽,置备牲肉,并将牲品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学习过程]

(一)知识积累

1.字音积累

钝( )响 寒暄( 朱拓( 间( )或 悚( )然 踌蹰( 不更( )事 谬( )种 俨( )然 雪褥( 瑟( )瑟有声 尘芥( )堆 形骸( 脸颊( 沸反盈( )天 贺家墺( 荸荠( )(

絮絮( 呜咽( 驯( )熟 桌帏( 讪讪( 咀嚼( )(

渣滓( )( 瞥( 拗( )不过 蹙( )缩 门槛( 窈( )陷

惴惴( 歆享( )( 牲醴( )( 蹒跚( )(

2.字形积累

3.字义识记

俨然: 讪讪:

怔怔: 怨府:

沸反盈天:

(二)文学常识:

1.《祝福》选自《 》,作者是 ,他的两部小说集是《 》和《 》,散文集是《 》,散文诗集是《 》,还有杂文集17本。

2.小说三要素是 。小说的情节包括 四部分。

3.文中“四书”指《 》、《 》、《 》、《 》,“五经”指《 》、《 》、《 》、《 》、《 》五部经典著作。

(三)文本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请大致给他们分类。

2.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顺序包括顺叙、倒叙和插叙),这种写作方式的好处是什么?

3.小说中哪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叙的?

4.本文以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为主线安排的,请列出小说情节结构。

5.本文什么地方给你感受最深?说一点理由。

4、合作探究: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而不以祥林嫂为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联系人物命运,体会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动作、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准确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难点:握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学法指导]

1.通过人物的外在表现分析人物生活状态,通过心理描写分析人物感情。

2.在典型环境中分析人物性格。

[知识积累]

1.文化常识: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义、、智、三从四德:“三从”为“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宋明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2.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还有补叙、分叙)。顺叙: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故事的一种方法,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叙述方法。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它可以造成悬念,增强艺术效果。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这种写法叫插叙。它可以帮助情节的展开,丰富作品的内容。

3.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环境描写的作用:①提供人物生活的场所。②反映时代特征、社会特征。③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④侧面反映人物的性格,烘托人物形象。⑤暗示、推动情节的发展

[学习过程]

(一)研习文本

1 细读并画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思考它有哪些作用?试分条论述(至少3条)

2.研究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发生的时间:以“春天”为突破口,以“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为话题分析课文:

1)写出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的时间、遭遇事件及所处文中位置

2)文中春天是指什么?为什么说祥林嫂没有“春天”?

3)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

(二)合作讨论,形象分析:

1.找出描写鲁四老爷的语句,分析其形象特征?

2.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她与祥林嫂的死有何关系?

3.“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我”在作品中有什么作用?

4.分析祥林嫂形象:

1)分析祥林嫂两次到鲁镇的肖像描写,第二次有什么变化?从中反映了什么问题?

(2)分析临死前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作品主题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分析细节描写,培养鉴赏小说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1.结合社会背景分析主题,2.细节描写与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

[学法指导]

1.细节描写分析: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肖像(表情变化、服饰)、语言、行动、心理活动、事物细节描写等。

2.如何学鲁迅的文章:鲁迅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一提起鲁迅的文章,就会想到他以笔作刀枪的战斗精神。“鲁迅先生的笔就是一把利剑,直接刺向他那个时代的丑恶和黑暗”。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所以学鲁迅的文章,一定要结合鲁迅的精神,分析病态社会下人物命运悲苦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能力提升:关注人物刻画时的细节

1.鲁迅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本文几处描写了祥林嫂的眼睛?从这些描写中你觉得祥林嫂有哪些性格特点?

2.分析祥林嫂与“我”、四婶、大家及柳妈的对话时的语言描写。

3.分析祥林嫂的行动描写

4.“我真傻,真的”在全文出现多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研讨: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5、当堂训练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俨然yǎn    阜盛bù    伺候cì    惴惴zhuì

B.谬种mìu    呜咽yè    簇拥cù    宫绦tā

C.敕造chì    烟霭ǎi    嫡亲dí    驯熟xún

D.杜撰zhuà模样mó    忖度cǔn   门槛kǎ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寒暄  雕梁画栋  走头无路  内帏厮混 

B.诡密  百无聊赖  彩绣辉煌  寻死觅活

C.蹙缩  文彩精华  咀嚼赏鉴  腮凝新荔

D.蹒跚  俊眼修眉  抄手游廊  轩竣壮丽

3.下列各句横线上填入的一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别家去玩的;各处去一问,__没有。

②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开去;女人们却不独__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③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__的,学名王熙凤。

A.果然  宽恕  教养  B.果然  饶恕  教育 

C.竟然  宽恕  教育  D.竟然  饶恕  教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得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B.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C.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D.直到指手画脚的将她和男人关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B.直到十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C.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

D.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9题。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6.《四书衬》是清代骆培解说“四书”的一部书,“四书”包括(   

A《大学》、《礼记》、《论语》、《荀子 B.《礼记》、《孟子》、《庄子》、《诗经》

C《论语》、《诗经》、《尚书》、《中庸》  D.《大学》、《孟子》、《中庸》、《论语》

7.“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形象说明了(   

A.鲁四老爷的冷酷无情        B.鲁四老爷的虚伪和假道学

C.鲁四老爷崇信理学          D.鲁四老爷生活不拘小节

8.案上的几本书点明了(  

A.鲁四这个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爱好和兴趣   

B.鲁四这个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保守和无能

C.鲁四这个封建礼教卫道士的迂腐和顽固

D.鲁四这个封建礼教卫道士的思想和修养

9.对这段文字描写方法及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环境描写,点明鲁四老爷的政治身份和思想基础,揭示主人公悲剧的社会环境。

B.场面描写,点明鲁四老爷的政治身份和思想基础,揭示主人公悲剧的社会环境。

C.环境描写,写出鲁四老爷对儒家哲学思想有专门研究,理论层次比较高。

D.场面描写,写出鲁四老爷对儒家哲学思想有专门研究,理论层次比较高。

10、下面一句话中,①分号的作用是什么?②冒号的作用是什么?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A.①表示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②提示下文。
B.①表示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②总结上文。
C.①表示句子之间的停顿,②提示下文。
D.①表示单句之间的停顿,②总结上文。

11、下面语句的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只是我得跟您预先 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谈话了, 避免
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 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A.申明 因为 以致 B.申明 为了 以至
C.声明 为了 以致 D.声明 因为 以至

12、下面句子中画了横线的词,可以用括号中的词语代替的一项是
A.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勤劳)
B.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匆匆地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平
静)
C.我从他俨然的脸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为我不早不迟,偏要在这时来打搅他,也是
一个谬种……(庄重)
D.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中止
了。(终止)

13、对《祝福》有关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A.小说开头着力描写“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的环境,是为了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
会根源,预示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B.“我”在“祝福”声中也“懒散而且舒适”,所有的“疑虑”全被祝福的空气一扫而
空了,表现了“我”并不是真正地同情祥林嫂。
C.祥林嫂的一生有过许多不幸,而自己捐了门槛,四婶仍不要她在祭祀的时候沾手,
是对她最严重的一击。
D.“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在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作用。

14、对下面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A.在鲁镇的人们准备“祝福”,以拜求来年好运的时候,没有任何人同情已沦为乞丐的
祥林嫂。
B.作者刻意地去描写竹竿比祥林嫂“更长”,意在衬托身心备受摧残的祥林嫂的令人心酸的形象。
C.下端开裂的竹竿表明祥林嫂这时已完全靠竹竿来支撑着自己的身体,从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D.这几句话暗示祥林嫂沦为乞丐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15、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1—14题。
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我独自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1】结合上下文语言环境,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1)先前:
2)现在:
3)现世:
4)玩物:
5)活得有趣的人们:

2】语段中的“想”字的宾语是什么?
答:

3】划线处正确标示朗读时停顿节奏的一项是(

A.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
B.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
C.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
D.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

4】“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答:

6、课后作业

完成课时训练

7、教学反思

32祝福 导学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