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25年的成长历程

发布时间:2011-12-08 10:52:33

南方周末25年的成长历程

内容提要2009年,《南方周末》诞生25周年。对于《南方周末》25年意义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没有人会否认《南方周末》坚守可以有不说出来的真话,但绝不说假话的韧性,没有人会否认《南方周末》早已成为中国报业历史上一个无法忽略的标志性符号。《南方周末》的发展不仅浓缩了中国当代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更折射了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历史进程,即便时至今日,它依然不愧为一个值得尊敬的媒体。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历史在赋予《南方周末》标本意义的同时,也将更多的疑问集中在《南方周末》的25年:是什么力量赋予了这份报纸独特的品格和坚持的勇气?道德的化身媒体的指针政治的评判符号,是文本的误读还是它的本意?在新闻专业主义与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之间,哪一个才是一张新闻纸追求的终极价值?时移世易,在媒体竞争愈加残酷的今天,它能否又该怎样延续昔日的辉煌?走进《南方周末》,或许可以求得正解。

关键词:南方周末 报纸 新闻 转型

   、转型三部曲

第一次转型:突破娱乐小报模式

1984121,《南方周末》试刊号出版,正式命名为《南方周末》。211,《南方周末》创刊号面世,对开4版,每份定价4分。此时的《南方周末》也是一个以刊登文摘稿件以及娱乐八卦新闻为主的报纸,一张靠裁裁剪剪拼凑而成的娱乐小报。但是《南方周末》又不同于一般的周报。据前《南方周末》记者、后来成为国内著名报纸发行人的谭军波回忆,当年三人筹办小组的组长左方,北京大学毕业,骨子里浸润着理想主义、启蒙主义情怀。左方认为中国要实现现代文明必须要做两件事,第一是要延续五四运动科学和民主的启蒙,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素质。这个启蒙是双向的,不仅要对老百姓进行启蒙,而且要让知识分子的精神回归。第二个就是要发展经济,要成为一个强国。因此,报纸必须伴随着改革开放,为它摇旗呐喊、推波助澜。这种精神基调加之适合当时读者口味的版式设计,使得《南方周末》在众多同质的周报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8892,《南方周末》头版刊登专稿《一位女研究生被拐卖始末》,引起强烈反响,表明《南方周末》在休闲娱乐的内容之外开始介入对社会问题的解剖。也是在这一年,编辑部将老报人黄文俞的一句话确定为《南方周末》的基本原则:可以有不说出来的真话,但绝不说假话,并传承至今。

  到90年代初,周报热潮势头更猛,从1991年到1993年短短两年间,全国新增周报15多家。大量休闲、娱乐的周报充斥市场,《南方周末》的优势逐渐消失。1991年,南方日报社编委会决定《南方周末》自次年第一期起由对开4版扩为对开8版,从日报社内部抽调一些年轻人参与扩版,其中包括《南方周末》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记者朱德付。现在身为《中国周刊》总编辑的朱德付回忆,报社当时安排几个年轻人进去,无非是想让其做得更娱乐化一些。谁知这些年轻人不安份,他们觉得在那么如火如荼的改革年代里尽编些家长里短的八卦新闻,很没劲。这时,能够全面、深刻表现历史和社会现状的报告文学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于是《南方周末》完全摆脱休闲娱乐,向大特写转型,用报告文学来关注社会、表现社会。从这时起,《南方周末》一直保持着百万份以上的发行量,也带动了当时报告文学在社会上流行一时。

   第二次转型:扛起舆论监督大旗

  9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社会规则与秩序被打破,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强势群体对社会生活开始产生影响,而弱势群体在追逐自己的利益时处于无力状态,加之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各种矛盾纷纷出现。对腐败现象、社会不公的痛恨成为共有情绪,但人们却找不到一个正常的宣泄渠道。这时的《南方周末》恰当地填补了这一空间。

  1995年由此成为《南方周末》历史上的第一个分水岭,跨过1995年的门槛,从此便开始了《南方周末》的黄金时代。一群自称为雅典公民的新闻理想主义者陆续在《南方周末》旗下聚集,评点时政、针砭时弊,一时间,《南方周末》声誉雀起,可谓一纸风行。而此前《南方周末》提出的新闻主攻、副刊主守的竞争策略为这次转型在短期内实现重大突破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闻主攻就是鼓励记者走出广东,放眼全国参与新闻竞争;副刊主守就是在原先已经得到读者认可的知名文化娱乐类版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其在同类全国型报刊中的优势地位,以确保在硬新闻报道出现竞争乏力的情况下,报纸的传统读者不出现大规模流失的后果,即所谓进可攻,退可守

转型后《南方周末》提出以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点,以正义、爱心、良知为诉求,坚持讲真话,坚持公信力的办报理念。内容上不遗余力地报道大案要案,并且大多为靠曝猛料取胜的调查性、揭露性报道,如《昆明在呼喊:铲除恶霸》(199819日)、《张君案检讨:一个极端暴力集团的成长》(2001419日)、《沈阳刘涌案改判调查》(2003828日)等。除了在大量的案件报道中为受到冤屈的弱者奔走呼号,关于其他社会弱势者的报道也属于《南方周末》在这一时期的常规题材,如关于三农问题的报道《农民发誓告倒公安局》(19971024日)及大量关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报道。《南方周末》还是我国最早关注艾滋病问题的媒体之一,早在19961119日就刊登了长篇报道《艾滋病在中国》,以后几乎每年121日全国艾滋病日前后,编辑部都会策划相关报道。其他例如为圈地运动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拆迁户代言,如《谁夺我祖传石库门》(2002516日);为被拐卖妇女代言《被拐女为什么不回家》(19991015日);为城市农民工代言,《周立太代民工泣血上诉 近百起工伤案陆续开庭》(19991126日)等。通过这些报道,《南方周末》不但树立起了新闻界良心的标杆,迅速提高了公信力,而且由于其在报道中体现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建立在理性调查、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同情弱者的倾向,开始被读者誉为弱势群体的代言人

   第三次转型:走向理性建设性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的几年内,这种揭黑勇士的形象、对弱势者的关注和犀利的报道方式成为《南方周末》的表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弱势关怀不再是《南方周末》的专利;读者要求的提高、现代理念的多元,使得《南方周末》需要顾及的报道题材,不能再如同以前那样仅仅基于自身对道德的判断。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旧有的部分问题得到解决与沟通,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也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什么才是社会的共有情绪?《南方周末》现任总编辑向熹认为,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家、社会、人心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中国人变得让人看得不那么清楚了。于是,中国是什么样中国为什么是这样中国将会怎么样成为这个时代最大的难题,中国人需要对之解答,中国之外的人也需要对之解答。就《南方周末》而言,它有中国最好的深度新闻操作能力,用新闻的方式去实现对上述三个问题的解答无疑是可能的

  基于这样的判断,20074月,新的品牌口号在这里,读懂中国正式启用。但早在2001年下半年,《南方周末》就已经开始向综合性、高品位的严肃周报转型,着力加强时政报道的策划与经营。与此同时,揭露型报道这一传统《南方周末》并没有丢,但强调要尽量克服过去做大案要案报道时存在的道德评判倾向,强调报道的宏观背景解读、前瞻性分析。

  在向熹的主导下,《南方周末》历史上最艰难的转型终于告一段落。尽管这次转型前后后用了七八年时间,但坚持下来的结果令人满意,因为这样的调整和《南方周末》质量的提升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很好的反响。而在这个渐进式的转型过程中,随着一些新的读者被培育起来,报纸的读者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以前的抓中间带两头”——初中文化水平读者为中心,连通知识分子与草根民众——逐渐转变为以知识型读者为主体。报纸内部也在做建设性报道上逐渐达成一致。我们将以一种内涵更成熟、形式更现代的面孔出现。从气质上讲,它好像一个正直而愤怒的青年随着阅历的增长,在向成熟的中年人过渡,它将更具理性、更从容,因此也更具吸引力。现任副主编伍小峰这样总结转型后的《南方周末》。 

  二、 《南方周末》的营销理念解析

  1 新闻传统与地缘优势

  向熹认为,追根溯源,是广东百年新闻传统在《南方周末》身上打下的烙印。

  他说:其一,广东毗邻港澳,有与海外交往的历史传统,在近代中国,风气先开,涌现了许多传媒人才,出生在广东新会的维新变法领袖梁启超是其中之一。作为近代著名的报刊活动家、新闻思想家,梁启超认为报刊影响巨大,关乎国家民族命运;他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即监督政府向导国民;他继承文人论政传统将政论文体推上中国新闻史的高峰。他曾言,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一百多年来,广东传媒人、广东传媒身上一直带着爱国的印记。

  其二,1949年以前,广东由于地理位置独特,我党领导的新闻事业一方面要适应白区复杂多变的环境,另一方面又要推动统一战线的壮大,所以当时在广东、香港创办的报纸非常注意宣传的技巧,在具体办报活动中坚持深入贴近群众。1941年,党在香港创办《华商报》(《南方日报》前身)时,周恩来同志就有明确指示,不用共产党出面,不要办得太红1950年,《南方日报》创刊不久便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以开展发行广告工作;提出企业管理的理念,并且在报上刊登广告。这段历史不经意间形成广东传媒的独特传统:办党报者会广泛听取党外各界人士的意见,新闻宣传注意传播效果而不机械追求形式的统一,注重传媒的商品属性。

  其三,改革开放使广东成为新闻多发地,为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沛的养分;广东读者也因此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和全国意识,相对少囿于地域色彩,广东报业因此获得了具有活力的土壤。

  但对于一份报纸而言,新闻思想还是表象,做报纸首先是做人。这一点在《南方周末》25年的成长史中暗含着具有逻辑性的解释。

  2 新闻理想主义者群集

  《南方周末》的黄金时代,也是办报人才大引进的开始。1995年前后,《南方周末》陆续聚集了一群中国最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其中不乏一些今天依然叱咤传媒江湖的大腕。比较体面的待遇无疑是吸引人才的一个原因,据说当年全国大多数党报记者还只拿每月几百元的工资时,《南方周末》的编辑记者们已经月收入八九千元了。但如果将人才云集仅仅理解为重赏之下的结果,则无疑差之千里。现《21世纪经济报道》主编刘洲伟1994年从人大新闻系毕业后进入《南方周末》,由助理编辑一直干到经济部主任。在他的回忆中,《南方周末》在市场上最锋芒毕露的几年中,许多同仁住过不足7平方米的房子,写稿子到深夜的时候常有老鼠相对。所谓月收入八九千只是编制内的人才能享受到的待遇,以招聘形式投奔《南方周末》的只能拿三四千元。这种状况直到19985月报社开始逐步推行同工同酬改革才逐渐得以解决。但这丝毫不影响《南方周末》巨大的吸引力。现评论部主任郭光东加入《南方周末》之前是上海司法局的公务员,级别已经快副处了,看到《南方周末》招编辑,毫不犹豫奔了广州,因为喜欢新闻,而且就此一家,其他的媒体不考虑

  3 和而不同的企业文化

  一群有才华有个性的人在一起认真地做一件事,本来并不容易,但在一种业务平等的氛围里,好像一切都不再是问题。这种独特的氛围在每周的评报会上体现得最为彻底。《南方周末》的评报会是其内部的业务讨论会,对前一期的报纸的得失、优缺点进行讨论。在进行业务讨论时,与会者不仅讨论稿件的细节,甚至对选题、文章的结构、立意都提出直接的质疑,言辞激烈,甚至互相攻击,有时记者还会跟主编拍桌子。但会议结束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大家还是哥们。郭光东感叹,这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一些本身气质比较弱的人进入这张报纸,也可能会在气氛的熏陶下加强这种气质。这种场的效应实在是太强了

  给大家比较宽松的空间,使记者和编辑能够自由地发挥,这是《南方周末》成为一个上品的关键。而这种独特氛围的形成,与历届《南方周末》领导层一以贯之的价值观密不可分。《南方周末》的创办者之一左方,从1984年报纸创办到1998年结束返聘,一直是《南方周末》的灵魂人物。在谭军波的回忆里,有点口吃、说起话来总是这个这个这个老左,对每一位新进员工都会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灌输其新闻理想,并手把手传授基本的采编业务技能。他对每一位新进来的年青同志都强调《南方周末》的报训:有可以不说的真话,但是绝不说假话。另一个原则是:认稿不认人,认报不认钱。放弃发稿权,是防止主编的权力被滥用;掌握抽稿权,是防止记者编辑的权力被乱用。这两条原则至今还是《南方周末》任何人都不可逾越的底线。

4、摒弃官本位,崇尚职业化

  《南方周末》这座铁打的营盘,其间的南周人来来去去,或者来而复往,《南方周末》依然是《南方周末》,维系它的除了和而不同的氛围,更有人尽其才的技术职业发展通道制度、科学合理的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

  《南方周末》为采编人员建立了技术职业发展通道,其中记者分为普通记者、资深记者和高级记者,普通记者又分甲乙丙三等。高级记者每年至少有若干条见报A稿、若干条见报B稿,每年若干次业务主体主题报告和辅导编委会指定的新人;资深记者每季度至少完成若干条见报稿,每年有若干条是B等级以上的见报稿;记者每季度至少完成若干条见报稿。记者的职称不是终身制,而是建立了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在考核周期上,高级记者实行年度考核,资深记者和记者实行的是季度考核。为了避免管理职业通道的人员占据技术职业通道位置的现象,《南方周末》还规定处于管理职业发展通道中的人不能同时进入技术职业发展通道,通过在两种职业发展通道中建起铁墙,完全割断二者之间的联系。通过技术职业发展通道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记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促进了优秀的有潜质的人才快速成长。

  三、出现的问题

  2009年,《南方周末》双市场盈利的后续规划也陆续展开,重点之一就是修渠”——当依靠内容可以获利之后,要想利润更多,发行量必然要继续增长。《南方周末》的潜在市场是二三线市场,因此渠道建设必须跟进,据向熹介绍,目前已经在宁波等地进行试点,一旦成功,新修渠道会迅速连成网络,以便为第一市场盈利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但在《南方周末》的未来道路上,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其一、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这是整个纸媒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南方周末》早在两年前就确定了走向新媒体的战略,但在战术上却选择了保守。考虑到传统纸媒的资源有限,《南方周末》提出在转变为互联网媒体前,先转变为基于互联网的媒体;同时,将进军广电媒体作为进军互联网的中间跳板;还提出,中短期内最大限度地通过传统媒体获得收益,长远要靠媒体形态地创新盈利。这些战术能否奏效?正是对《南方周末》执行力的考验。

  其二、如何创新机制以放大核心竞争力?《南方周末》的核心竞争力是内容生产能力和基于公信力的品牌。《南方周末》目前最主要的是探索机制创新,从机制上承认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内容生产者的价值,以机制保证报纸的公信力,保证品牌的长盛。保护和放大核心竞争力,意味着就要按商业规律处置非核心竞争力的部分,并依靠市场配置最佳资源,这是很大的变化;同时,保护和放大核心竞争力,就意味着要体现内容生产者的价值,要让内容生产者的身份从工业化生产中的一个环节挣脱出来。《南方周末》目前在尝试的就是工作室的建设,形成内容生产者群体与报社肌体的某种准合伙关系。走出传统报社的结构模式,是一个比内容转型更加艰难的事情,《南方周末》能否走过来?这也是对这份优秀报纸的考验。

  其三,如何解决内容生产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如何在综合发展时保持深度报道的优势?深度报道一直是杂志的长项,且近几年来市场愈加细分,在目前的市场上,文化新闻类有《三联生活周刊》,经济类有《财经》,时政新闻类有《中国新闻周刊》、《望东方》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经验丰富、资源众多。与此同时,做深度报道也正在成为市场化日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由于市场化日报在中国报业市场越来越主流的地位,这一股浪潮将给原有的深度报道以周报、杂志为主的格局以巨大冲击。当然在目前,《南方周末》在深度报道方面仍有优势,这种优势主要在于理念和版面安排上更加重视深度报道、操作经验更丰富、视野更为国际化、文本更为精致,采编人员的整体水准也更强,但这些优势并非绝对,也很容易被复制。那么,面对愈加细分的市场和日益崛起的日报,《南方周末》该怎样建立自身在深度报道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其四,如何克服采编运作机制的缺陷?《南方周末》的采编业务采取的是国外传媒业通行的做法,即严格的编辑主导制。编辑不仅负责选题策划、统稿,而且全程跟踪记者的采访,及时和记者沟通,对记者在采访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指导。报社虽然也设有部门主任,但部门主任除了头版,在各个编辑负责的版面上只有建议权,最终决定权在编辑自己手中。就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把一面亮出来,另一面便掩盖了。这一制度虽然保证了单一版面的整体性,却也因此埋下了隐患:如果编辑过于注重自己的思路或在某些知识领域有欠缺,就极易出现纰漏;由于编辑权力过大,涉及各个版面协调合作时容易出现问题,而报社的执行力也将因此大打折扣。

 

中文B0903

0925848011

路伟宇

南方周末25年的成长历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