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七年级 语文 下册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含答案

发布时间:2020-06-26 08:46:28

部编初中七年级 语文 下册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含答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1如果陈子昂有微信朋友圈,他在登幽州台后发布了一条新动态,请观察图片,完成下列任务。

1)下列诗人中,最有可能看到他朋友圈这条动态信息的是(   

A.曹操

B.王湾

C.陆游

D.龚自珍

2)网名为路人丙的朋友在新动态下留言说:观此诗足见伯玉(陈子昂)之怀才不遇。你觉得他这句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3)陈子昂的两位友人看到新动态后,在微信中进行了讨论。请依情境补充对话内容。

我觉得还是加上好。因为从朗读的角度看,________

4)后人将《登幽州台歌》与《登飞来峰》进行了比较,作出一副对联,请将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唐陈子昂临幽州台,感喟怀才不遇,读来沉郁顿挫

下联:________登飞来峰,抒写________,诵之________

【答案】 1B

2)幽州台是古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作者所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正是说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不可能见到,而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来表示自己的怀才不遇。

3)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词,多了停顿,拉长了语气,更能体现诗人此刻的情感

4)宋王安石(王荆公);壮志雄心;慷慨激昂

【解析】【分析】(1)《登幽州台歌》的作者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A项,曹操(东汉末年);B项,王湾(唐代诗人)C项,陆游(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D项,龚自珍(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据此,陈子昂与王湾都是唐朝人,故答案为B

2)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借助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达自己无法见到燕昭王那样的贤君明主,抒发了诗人抑郁悲愤、怀才不遇的孤寂郁闷的心情。由此可知,网友丙的理解是正确的。

3)这首诗词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句式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句式为:念/天地//悠悠,独/怆然//涕下。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漫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4)《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据此运用拟写对联的方法作答即可。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⑴ B

幽州台是古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作者所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正是说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不可能见到,而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来表示自己的怀才不遇。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词,多了停顿,拉长了语气,更能体现诗人此刻的情感;

宋王安石(王荆公);壮志雄心;慷慨激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再进行概括即可;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衔接的判断能力,要注意理清内在的逻辑关系;

本题考查拟写对联。对联分上下两联,这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

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海隅:海边。青霭:山中的岚气。霭:云气。分野:古天文学名词。壑:山谷。

1)这两首登高抒怀的诗歌,首联均是远观山景,描绘出了山的①________之态。从诗歌中读到了诗人杜甫是激情满怀,踌躇满志的;而王维则恬静淡远,流露出②________的意向。

2)《望岳》的尾联是千古名句,被后人另作解读,衍生出了新的意思。请写出你从中领悟到的生活哲理。

【答案】 1)高远(或高壮);归隐(或隐逸、遁世)

2)我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领悟到的哲理是: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才能以胜者姿态立于绝顶,俯视一切。

【解析】【分析】(1《望岳》第一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泰山的高,不直接写,而是写在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到远远横亘的泰山,通过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终南山》首联太乙近天都,意思是终南山的太乙距离天空很近,终南山虽然高,但是距离天还很远;连山到海隅,终南山虽然绵延千里,但是也未能连到海。上下句都是用夸张的手法,从远景写出终南山高远的特点。所以两首诗,都是远观山景,描绘山高远或者说高壮的特点。《终南山》前几联总写终南山的高远以及烟云雾霭的景色变换,阴晴变化中中峰的千岩万壑,最后一联耐人寻味,欲投人处宿的主语应该是在游山,在观物抒情,隔水问樵夫,流露出诗人寄情于山水,有意归隐的情绪。

2会当一定要的意思。攀登的过程是辛苦、艰难的,但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登上山巅,才有机会雄视天下,一览众山小

故答案为:高远

我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领悟到的哲理是: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才能以胜者姿态立于绝顶,俯视一切。

【点评】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等额把握,注意抓住诗歌中的句子理解。

本题考查诗句哲理的把握,注意首先明确句意,然后明确诗句隐含的哲理。

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所展现的场景。

2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中的字意味深长,请对此字做简要赏析。  

【答案】 1)示例:轻薄的烟雾和朦胧的月色笼罩着冰冷的河水以及水边的沙滩。

2)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不知亡国恨的统治者的愤慨,增强了抒情效果。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写某句诗的画面。要在正确翻译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合理的想像和适当的描写。这句诗运用了互文的写法,也就是烟雾和月光既笼罩着江水,也笼罩着沙滩。这一点在特别注意。

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表面上看是在批评歌女,实际上是在批评统治者和权贵。因为那些歌女哪里有自由,都是被权贵所指使的呀。

据此可作答。

故答案为:

1)轻轻的雾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透着寒气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

2)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不知亡国恨的统治者的愤慨,增强了抒情效果。

【点评】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时,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炼字赏析常见答题格式: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作用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4诗歌鉴赏

古诗赏析

即事

·徐侨

在家贫亦好,居官贫更宜。布被不妨温,菜羹有余滋。

客至草具杯,事闲遣兴诗。外此了无挠,淡然心地夷。

(注释)即事:就眼前的事物、情景作诗。徐侨:南宋政治家,浙江义乌人,吕祖

谦再传弟子;中年曾辞官归里十余年,潜心学术。

1)诗中具体表现贫亦好情趣的一联是:________

2)请从诗歌中找出最 能体现诗人心境的一个词语,并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 1)布被不妨温,菜羹有余滋。

2)最能体现诗人心境的词语是淡然体现了诗人享受朴素宁静生活的淡泊情怀。

【解析】【分析】(1在家贫亦好的意思是在家里贫穷也好。在下文中有体现,布被不妨温,菜羹有余滋粗布衣被也不妨碍温度,青菜羹也富有余味。从中可以体现出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操。

2)诗中提到在家贫亦好,居官贫更宜,不管是在家还是居官贫穷对人都是好的。诗人为何能有如此心境主要是作者有安贫乐道的情操,淡泊名利的情怀。因此最能体现诗人心境的词语是淡然

故答案为:布被不妨温,菜羹有余滋;

最能体现诗人心境的词语是淡然体现了诗人享受朴素宁静生活的淡泊情怀。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再进行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要通过理解全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下列对诗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个字连用,将”“”“”“等景物和谐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冷寂的氛围。

B.“字微妙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世风的愤恨。

C.这首诗作者的目的是指责歌女,只知道享乐,不关心国家,没有忧患意识,作者深表愤怒之情。

D.本诗融记叙、描写、抒情于一体,既传达出作者目前的所处之地,又表达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体现的画面。

【答案】 1C

2)秦淮河上秋水荡漾,淡淡的水烟和溶溶的月光笼罩着秦淮河冷冷的流水和江边的河岸。

【解析】【分析】(1ABD正确。C对诗句品析有误。这首诗作者的目的是指责歌女错。作者通过也泊秦淮,听到酒店歌女在陈后主时流行的歌曲,不仅触景生情,感慨万端,借此诗抒发心中对时局的忧愤,表达了对晚唐政治的不满和对时局的担忧。

2)这句诗描写的景物有:烟雾、江水、月亮、沙滩,既然题目要求描绘画面,就要在头脑中把这些意象想象成画面,并用恰当、优美、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此题要把淮河秋水荡漾、水烟和月光笼罩流水与河岸的景象描绘出来,也就是一定要把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描述出来。

故答案为:⑴C

秦淮河上秋水荡漾,淡淡的水烟和溶溶的月光笼罩着秦淮河冷冷的流水和江边的河岸。

【点评】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等特点。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品读诗歌的语言意蕴,体味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魅力。古诗词语言鉴赏部分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涉及遣词造句、语体色彩、语言风格等方面。从考查的方向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品评古诗中的炼字艺术或诗眼结合词语对诗中名句的含意、色彩、情味以及表达效果的理解分析,总体上对古诗语言特色、风格的概括评析。回答该题,要放在语句中,结合全诗的内容评析,说出运用效果。

本题考查描绘诗句景象的能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很多写景的诗句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解答这样的题,首先要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并在头脑里想象这样的意境,然后再结合诗意进行描绘。描绘的语言一定要恰当、优美、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桂源铺

(宋)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注】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一,二句诗。

2)朱光潜《诗论》说:诗有说理的,但是它的融化在炽热的情感和灿烂的意象之中。这首哲理诗的第三,四句中能够表现的意象是什么?从中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 1不许”“日夜喧等词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不怕崇山峻岭的阻挠,日夜向前奔流的情景。

2)意象:堂堂溪水。

人生哲理:只要有决心肯努力,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光明的前途。

【解析】【分析】(1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群岭万山中有一条溪,万山阻着溪水不许往前奔,拦得那溪水在山间日夜暄闹不停。如这里体现万山对溪水态度的一个词语应是不许,还有典型的动作,声音日夜喧,这些都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不怕崇山峻岭的阻挠,水声潺潺,日夜喧闹的抗议的情景。

2)要首先读懂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这两句:水流到底是拦不住的,在山间不休地穿梭喧闹着,待让它终于来到前头的山脚尽处时,喧哗的溪声已全变作堂堂盛大的溪水,愉悦通畅地流出前村来了。所以能够表现的意象是堂堂溪水这一短语。原诗是说小溪的无法阻断,只要有一溪在,就宜让出一条路使它走出前村来。今人每爱用此诗来比喻时代潮流的挡不住,一切违反潮流的行径措施不但没有用,而且是制造骚乱困扰而已。同时蕴涵着积极的人生态度,那就是:苦难和困境终有尽头,生命总要奔流,只要有决心肯努力,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光明的前途。任何艰难困苦都无法阻挡。

故答案为:⑴ “不许”“日夜喧等词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不怕崇山峻岭的阻挠,日夜向前奔流的情景

意象:堂堂溪水;人生哲理:只要有决心肯努力,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光明的前途。

【点评】古诗词鉴赏考查内容主要有: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

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分析本诗运用什么方法表达了怎样的人生道理?

【答案】 诗人运用形象的比喻、拟人手法,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为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骄傲。

【解析】【分析】要根据诗歌的具体内容分析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蕴含的人生道理。”“放出这几个动词将山拟人化,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首诗的意思是:不要说下山岭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便会将你阻挡。但这首诗绝不是只写下山这么简单,那一座一座的山不就像人生路上的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挫折吗?人生的路就像下山一样,解决了一个困难还会遇到第二个困难,因此,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被暂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我们要意识人生的路漫漫,要做好时刻与困难做斗争的准备。因此,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为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骄傲。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诗歌所用修辞手法的能力以及分析诗歌蕴含的人生道理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常用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语等,答题时要结合语言环境判断使用的修辞手法。而分析诗歌蕴含的人生道理则首先要理解诗歌大意,然后由字面意思进行深入联想,并对联想到的内容进行思考、整合,最后再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项,一览众山小。

1)诗中齐鲁指今天的________省,岱宗指五岳中的________

2)诗中“________”两句为名句,不仅写出了山的________,更表明诗________

【答案】 1)山东;泰山

2)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高峻雄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真切热爱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齐鲁指山东;岱宗指泰山。

本题考查考生对名句的理解能力。考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对名句的理解掌握,本诗中的名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句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伟,还写出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点评】考生在平时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考生要理解诗歌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理解诗句。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________的画面。

2)请简析烟笼寒水月笼沙中两个字的妙处。

【答案】 1)凄冷、迷蒙

2是笼罩的意思,两个字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和谐地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勒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淡雅的景象,创造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

【解析】【分析】(1)这首诗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一幅朦胧而又清亮凄冷的水乡月夜图画。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烟笼”“月笼沙是说迷蒙。寒水是说凄冷。

2)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字就很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读诗的我们感觉到一种冷清愁寂的气氛,这也是此时诗人心情的写照。

故答案为:凄冷、迷蒙;

⑵“是笼罩的意思,两个字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和谐地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勒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淡雅的景象,创造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

【点评】本题考查诗中景物所展现的画面,作答时要理解诗意;

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炼字赏析常见答题格式: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作用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1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案】 1)梅子成熟的季节,在乡村的夏夜,点点雨滴敲打着屋檐,长满青草的池塘传来阵阵蛙鸣。

2)寂寞。

【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要读懂诗歌,理解内容;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注意:描述画面不同于翻译句子,不能干巴巴地解说句意。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注意围绕时节、雨夜、池塘、蛙鸣展开合理想象,组织语言即可。

2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意思是: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作者之所以敲棋子是因为诗人孤独一人,下不成棋,所以说闲敲棋子,棋子本不是敲的,但用来敲打,正体现了孤独中的寂寞、苦闷。

故答案为:梅子成熟的季节,在乡村的夏夜,点点雨滴敲打着屋檐,长满青草的池塘传来阵阵蛙鸣。

寂寞。

【点评】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及其特点,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1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莫笑二字,表达诗人对农家淳朴厚道民风的赞赏。

B.颔联写诗人困顿之后的豁然开朗,道出了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C.颈联描写春社的祭祀活动,表达了诗人对乡土风俗的喜爱。

D.全诗紧扣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1D

2)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解析】【分析】(1)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一个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故选D

2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今后若有机会乘月明之夜外出闲游的话,我会拄着拐杖随时前来敲门叙谈。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漫游山村心情的表述。游村的感受如何呢?山村的迷人景色、村俗的朴实淳美,这些都给诗人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故答案为:⑴D

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点评】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准确理解诗歌内容,能读懂诗句,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大意,理解诗人寄予的情感并能从诗歌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炼字、炼句的角度进行赏析点评。《游山西村》全诗紧扣一个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而不是紧扣字。

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通过诗中的典故可以看出,作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想做官而没人引荐的苦衷,表达出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的愿望。本诗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12关于下面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 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出此次出行的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B. 颔联中一字,化动为静,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一字,写出了船达平原旷野时江水气势之博大,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

C. 颈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把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

D. 尾联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行,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

【答案】 B

【解析】【分析】B项,化动为静错。应该是:化静为动。通过字的化静为动的手法,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部编初中七年级 语文 下册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含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