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稿对话式范文

发布时间:2012-04-16 09:47:35

感动民商十大人物”之于晓楠采访稿

感动是年终岁末一段温暖的话题,也是新春伊始一股蓬勃的力量。用第一抹光线的纯净,为世界画一双眼睛;用第一朵花开的声音,为世界唱一首歌曲;用所有春天的消息,为你写下传奇。2010年,在民商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一批我们为之感动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书写者自己的精彩,感动着你我。

柔中带刚,一面是女性的温柔细腻,一面是不乏男性的威严与大气。于晓楠,以自己充实而高效的生活经历向我们演绎了大学生活的真谛。严谨、认真、负责的她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感动民商颁奖晚会”后,我们有幸采访了于晓楠学姐。

    记:学姐,您好。《锦瑟》在您的带领下可以说是走过了一个辉煌的阶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么在您的眼里,《锦瑟》给您或者说在向我们民商传递着什么?

    于:首先《锦瑟》 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我非常欣慰,在我的眼里,《锦瑟》已经渐渐地溶入我的血液,其中有我对它情感的寄托。《锦瑟》自2003年创刊到今天很不容易,四个板块都有不同的精彩内容,希望同学们通过《锦瑟》了解发生在校园内的各项活动。但总的来说,我们以与法律有关的内容为主,让同学们通过参与《锦瑟》加深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与此同时,也希望通过《锦瑟》拓展视野、了解社会。让《锦瑟》成为同学们生活、学习的好帮手。

    记:我们知道出版一本刊物不是一件容易的市事,寻找海量资料,筛选,联系出版等,在这其间,一定遇到不少困难。是什么信念支撑你无谓地面对这一切?

    于:其实从加入《锦瑟》那天开始,我就对它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从最初的选材、到最后发刊,那种期待和喜悦是别人体会不到的,感觉它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你所说的困难和这相比也不算是困难。从骨子里透着一种责任,告诉自己无论怎样,都要将每一期做好,也许正是一种对《锦瑟》的热爱支撑我走到今天,同样今后无论走到哪,都会将它装在心里,因为我的成长和《锦瑟》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总想说:《锦瑟》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记:四年的时间真是一晃而过,想必大学生活一定给您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能不能用一段简短的话来概括下自己的大学生活?

    于:大学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最值得珍惜、记忆的日子。在大学思念,从懵懂到今天的成熟,经历了很多。也曾跌倒过,但无论如何,令我庆幸的是,每一次跌倒,我都抓起一把沙子重新爬起,就这样一步步走向成熟,我可以问心无愧的说,我无悔!

    记:今后有什么打算?

    于:呵呵,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终于拿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法学硕士的录取通知书,9月份我会在那里开始另一段人生之旅。

    记:对我们这些学弟学妹们说一下您的寄语吧。

于:民商是一片能够激发热情的土地,希望在这里你们能够带着一份执着,一份坚忍勇敢的心走下去,在各方面发展,锻炼自己,祝愿你们四年后带着硕果离开。

采访结束了,但晓楠学姐的一番话语却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挥之不去。我们被她的那份责任心深深打动,看着她诚挚的眼睛,不需要更多话语,已经完全理解了她对学校,对与之有关的一切的情感。让我们以她为榜样,续写更多民商传奇,在此祝愿晓楠学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宽,创造更多精彩

记者采访礼仪

1.采访前应告知采访性质

有不少媒体迫于经营的压力,让记者的采访工作变成了商业行为,这时记者在约见被采访对象时,应该预先主动告知自己的采访性质,是纯粹的新闻采访,还是商业采访。不要开始不说,等被采访者认真接受采访完毕后,突然提出一些采访以外的商业要求,让被采访者措手不及。此外,预先的沟通之后,记者可以要求被采访对象积极配合采访,但同时,也应该尊重被采访对象的意愿。

2.采访要注意行为规范

 在采访之前,记者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了解采访的场合、对象、性质、规格和要求。在采访一些重要人士,比如社会名流或者政要人物,在着装上就应该注意,不能穿便装,要在着装上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对采访场合的尊重。比如,采访在政府机关或者商业机构的办公场所等一些非常严肃的场所进行,记者就不应穿无领无袖的衣服、拖鞋似的鞋子,这样既不礼貌也不得体。

3.要使用雅语、敬语、谦语

谈吐体现出一个人的职业素质。因此记者采访时,要注意使用雅语、敬语、谦语,同时要注意使用专业术语官话。尤其在采访专业人士或者政府官员时,要注意不应该太多使用大白话表述,而是应该尽量使用专业术语和官方表述方式,这样不仅体现记者的政策水平,而且便于得到采访对象的认可,并进行深入的沟通。记者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信息采集的数量和质量。

采访礼仪

第一、见面。

1 、介绍礼仪。由高到低,位尊者有优先知情权;由近及远,根据位置远近;顺时针方向;

2 、握手礼仪。位尊者先伸手;女士先伸手。同尊者握手,双手或右手,积极伸手,握手要有力;同级者伸右手,握手也要用力。

3 、索要名片。有时候是采访前,有时候是采访后,看情况而定。我们都是学生,一般来说都只是索要,而不是交换名片,对方知道你是学生,如果对方愿意会主动把名片给你;有的时候,如果对方忘了,你可以说,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跟您请教,不知道怎么联系您方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请赐名片。

第二、采访中

1 、体姿。行为学家认为,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身体直立、挺胸、收腹、抬头、目光平视,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交叉时右手置于左手之上,站累时一只腿可向后撤半步,但上体仍须保持正直。若两腿交叉站立,双手叉于腰间或放在衣裤袋中的姿势都传递着某种轻浮不雅、不严肃的信息。这样的姿态,会被采访对象感到不被尊重,便有意识地拉大了与记者的情感距离,甚至会让记者吃闭门羹,给采访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体语学家认为,给人以良好感觉的坐姿,应该是平稳落座后人体重心垂直向下,腰部挺起上身要直,手自然置于双膝或椅子扶手上,头部保持平稳,目光平视,需要侧坐时,应上体与腿同时转向一侧,头部应向前略倾。

一般情况下,特别是进行人物专访时,记者大多采取坐着交谈的方式,所以要有意识地保持正确的坐姿,向对方传递一种知书达理、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良好信息,并注意信息传递时的分寸,以免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若记者过于随便,不拘礼节,或将整个身子瘫倒在椅子里,或翘二郎腿,或呈 "4" 子型叠腿并用手将叠起的腿扣住,甚至既叠腿又不停地晃动脚尖,并不时地扭动身体交换坐姿,这种体姿会让被采访对象感到记者无礼,从而滋生抵触情绪,直接影响采访效应。

2 、言谈。从语言学角度看,音频、音速、音量的不同,会表达出不同的信息,这些都于采访效应紧密相关。提问时宜多用平等商讨性的祈使句为佳,诸如 " 请您谈谈……好吗? " " 您能不能告诉我您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 等,这样,能缓解对方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使采访进入积极活泼的境地,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使用那种生硬、尖厉、粗暴的语气音调,必然不能使被采访对象敞开心扉,甚至对记者产生抵触情绪。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前要做好充分的采访准备,方能在采访时保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并在提问和交流上直接表现出来。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或信口开河都会影响采访对象与记者的配合,同时记者也要避免过多重复或解释并不深奥的问题或观点,要相信采访对象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要尊重被采访对象。

当然,要获得最佳采访效果,不可一味采取尖锐泼辣的提问方式,而应刚柔相济、彬彬有礼,否则,会弄得不欢而散。最佳采访效应的获得需要双方的密切合作,提问尽管尖锐,但不能伤害对方的感情,不能损害现场访问谈话的融洽气氛,应该是 " 二人台 " ,而不是 " 独角戏 " 。尖锐的提问必须尖锐到点子上,并且控制在适当的气氛中,必要时,还要精心设计一个富有人情味的见面方式。

3 、致谢

4 、补充:以上讲的主要是人物专访的礼仪。新闻发布会或其他活动可根据日常行为的礼仪进行就可以了

新闻采访礼仪

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过观察、访问获取新闻素材的基本手段。一般来讲,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同时,也受制于被采访对象,占被动地位。那么,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呢?

采访前

外貌形象:整洁端庄,切忌邋遢

访前准备:采访物品。尽力了解采访对象的经历、习惯等,以便在采访中心中有数,防止言语失误。尽可能先预约打招呼,例举采访问题提纲

心态调整:平静、理智

见面:略带微笑,彬彬有礼。

开场白您好,我是木香园的记者XX,想简单采访一下您,可以吗?

访中

体姿:直立、挺胸、收腹、抬头。与被采访者保持一定距离

言谈:语言学角度,音频、音速、音量

提问艺术:一、多用商讨式的祈使句,如请您谈谈好吗?”“能说说您的看法吗?,有助于 解除对方紧张、局促、防范的心理意识,尽快赢得采访对象的配合。 二、要平易近人。

三、要察颜观色,随机应变,在采访对象高兴时可乘兴追问,疲惫时要适可而止,悲痛时予以安慰,拒谈时暂不强求。四、要尊重隐私

仪态得体,体现修养。采访时,目光注视对方,应稳重、柔和。忌埋头苦记。

表情:自然从容,略带微笑。 致谢

访后

1、核对姓名、职务、时间、地点等,绝对不能出错。2、整理资料,客观处理

3、采访相关老师、领导的稿件,要及时给老师、领导送过去,要有礼貌接受批评。

反面例子

案例一 穿着不得体引人反感

去年 8 月,美国某知名金融机构的总裁来华访问,并在公司公共关系总监的安排下,接受了国内十几家财经媒体记者对他的专访。采访结束后,总裁对自己的公关总监抱怨,是不是邀请来的不是专业的财经记者,或者对本次采访不够重视。原来,总裁看到前来采访的个别记者穿着非常随便,男记者穿着短裤、凉鞋,而有的女记者则穿着低胸露背的夏装。这和被采访的总裁西服革履的穿着与五星级酒店会宾厅的场合都十分不相称。

案例二随意打断被采访者谈话

某报社记者在参加一个企业的新闻发布活动时,因为听到其他新闻单位记者的提问有点词不达意,于是就打断了其他记者的提问,开始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而在被采访对象正就他的问题准备展开更为详细的解释说明时,该记者感觉自己已经得到了需要的答案,不需要进一步的信息了,于是又打断对方的回答,接着问另外的问题。和他一起采访的记者纷纷对他的做法表示不满,可是他自己却满不在乎,认为这就是他采访的独特风格。实际上,这不是采访风格的问题,而是不礼貌、不懂得尊重的表现。

案例三采访迟到不礼貌

明明说好的采访时间是下午两点半正式开始,可是快到两点 45 分了,还有一位报社记者没有到,准时到达的记者已经纷纷表示不满,采访活动的主办方只好宣布不继续等了,采访开始。相信很多有准时好习惯的记者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这种场景。

由于时间安排的随意性比较大,这种弹性工作使有些记者时间观念比较差,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约好的采访时间总是迟到,让被采访者和其他准时到达的记者少则等候十几二十分钟,有时甚至迟到半个小时。有的记者认为,迟到几分钟无伤大雅,其实,因为自己的懒散而耽误了别人的时间,是十分失礼的,也缺乏对人起码的尊重。

案例四抓拍照片搞突然袭击

在去年北京科博会一个论坛上,一位来自政府的高层官员正在台上致辞,一位报社的摄影记者举着大炮似的镜头,冲到演讲台前,一通拍摄。拍摄过程中,不仅闪光灯闪个不停,而且他还不停地变换位置、角度,从各个不同侧面近距离拍摄,时间长达 10 分钟之久。这位摄影记者的做法不仅干扰了正常的演讲,让演讲者感觉非常不自在,而且影响了台下观众的视线、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

案例五死缠烂打要有限度

尽最大可能、想尽一切办法采访到事情真相,是一个记者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采访确实需要讲究一些灵活的方式方法,但是,记者也要注意,在常规的采访中,要尊重被采访者本人的意愿,不要过分地对被采访对象死缠烂打,甚至采用欺骗的手段。比如,有的记者遇到采访对象正在开会或者忙于公务,却一定要对方接受采访不可,而不是礼貌地和对方再约一个时间;一些负面新闻的当事人不愿意接受采访,或者记者提问的某些话题涉及了对方的隐私,但记者却不顾忌对方的感受,只顾自己挖新闻,不管自己的言行做法是不是会给当事人造成更多的伤害。

采访稿对话式范文

相关推荐